七绝与七律有哪些区别?

用户2954758343683


问题:七绝与七律有哪些区别?

......

前言

七绝和七律最简单的区分是一个四句、一个八句,另外还有几处区别要注意:

一、七绝可对仗可不对仗,

1.四句都对仗 杜甫的《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2.有两句对仗两句不对仗的[宋] 僧志南《绝句》后两句对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3.有四句都不对仗的如苏轼《绝句》:

柴桑春晚思依依,屋角鸣鸠雨欲飞。昨日已收寒食火,吹花风起却添衣。

二、 七律 中间二联要对仗

七律的中间二联对仗是标准要求。 首联和尾联是否对仗是诗人的自由,经常可以看到三联或者四联对仗的七律。例如:

1.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间二联对仗: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2.唐代杜甫的《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前三联对仗: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
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3.唐代王维《既蒙宥罪旋复拜官》四联都对仗:
忽蒙汉诏还冠冕,始觉殷王解网罗。日比皇明犹自暗, 天齐圣寿未云多。
花迎喜气皆知笑,鸟识欢心亦解歌。 闻道百城新佩印,还来双阙共鸣珂。

4.对仗不标准的七律

格律诗发展期间有些律诗有古风的特点,例如崔颢《黄鹤楼》只有第三联对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另外还有第一联对仗第二联不对仗的偷春体等等,这些都不是标准的格律诗。

三、七律肯定是格律诗,但是七言绝句有古体诗

七律必须是格律诗,但是七绝有不少不遵守格律的古体绝句。

1、例如《洛桥晚望 》唐朝 孟郊 (仄韵):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平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仄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中平仄仄平平仄。

这是一首押入声仄韵的古体七绝,可以看出四句都是标准的律句,但不是近体诗。近体诗押平声韵,这首押仄韵,近体诗要求二三句黏连,这首失黏。

2、《游麻姑山 瀑布泉》(宋·曾巩)押入声韵 屑韵 

飞泉一支天上来,寒影沉沉泻龙穴。山灵欲以怪动人,山路先冬积霜雪。

第一句是平平仄平平仄平,第三句是平平仄仄仄仄平,这两句是古风句式。而且押仄韵,所以也是古体诗。

结语

简单说,绝句不需要对仗,七律必须对仗。七绝是四句,七律是八句。七绝有古体诗有近体诗,但是七律都是近体诗(即格律诗)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七律(七言律诗)是律诗的一种形式。律诗,因其格律严密,故名,是近体诗的一种形式。律诗全诗共八句,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律诗分为四联,依次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其他两联可对仗,也可不对仗。按每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七绝(七言绝句)是绝句的一种形式。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短句、绝诗,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绝句全诗共四句,第二、四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有人认为绝句是因“截取律之半”以便入乐传唱而名。按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综上所述,七绝和七律都是近体诗的一种形式,都必须具备近体诗的句数固定、押韵严格、讲究平仄、对句相对、邻句相粘等特点,并且每句的字数相同(七字)。主要区别是句数不同,七绝为四句,全诗公二十八字;七律为八句,全诗共五十六字。同时,绝句短小精悍,意境高,文辞雅,寓意深;而律诗的篇幅相对较长,要求更严格,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草根微言


说到这个问题!老师教我们语法的时候讲了这事,七律头两句不要求对仗,平仄也就是他们说的两句上下可平可仄!中间四句!绝律必须词性对绝,不是绝律只要求词性相对!后两句!平仄词性自由,绝律不能换韵,非绝律后两句可以换韵!七言四句,就是绝律中间四句!平仄押韵!语法对绝!也就是别人不能解你半个字的诗叫七言四绝,五言四绝,七言八绝,五言八绝!七言律诗一半的诗叫七言四律,五言四律!


蓝天白云126978817


我来抛砖引玉吧。

七绝是四句,每句七个字,共28字。

七律是八句,每句七个字,共56字。


高山流水80266355


七绝只四句。七律八句,中间两联要对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