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片如何学习和借鉴漫威电影的模式?

飛誮絕戀


所谓借鉴,不是模仿,挪用!而是怎样学习,吸收为适合自身的方法!漫威首先是漫画,一系列的英雄,能够形象的展示在银幕,让观众面对且能够接受!那是靠对角色全面的理解,和对作品负责的态度才能够完成的。

一是外形,最初的一步,要通过化妆手段达到形似,中国也有超级英雄,《西游记》《封神榜》《八仙》,这些作品中的人物目前出现的银幕形象我们基本都还认可。

二是特效,既然是超级英雄,其通天的本领,超人的能力该怎样去表现?那就需要一些特技手段、后期制作来完成了,国内常有句话叫“五毛钱特效”,其实不过是代表着主创人员的敷衍与不负责任。当然还有最重要的是资金投入,少给明星点片酬,多点想象力,我们也是可以做出来的!

三是创作,一部漫威电影,给大家呈现的不止是人物,还包括特殊的场景,宏大的世界观,只有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极富创意的思想理念,才能让情节与现实如此跳脱,细节与人物如此严谨的纸上作品,活灵活现的呈现在银幕,成为我们眼中羡慕的精品!

期待国内导演的突破,也让我们中国的超级英雄名扬海内外!






电影交流栈


要创建所谓的超级英雄宇宙,就必须先看看是否有响应的文化土壤和历史背景。

美国超英形象创造的黄金年代,不是经济大萧条就是二战期间,超人,美队作为代表人物,在两个特殊年代大受欢迎。超英能够代替人们发泄现实生活中的不满,在精神上给予人们心灵上的支撑。单从这点而言,中国完全具备这样的文化基础,中国人一样也会通过文学作品,并代入到某个英雄人物中,宣泄情绪。比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就是一个典型的超级英雄形象,不仅有无所不能的神通,还有着并不完美的性格缺陷,甚至还有一些反英雄的天性 ,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又是刚正不阿的。

虽然孙悟空符合超英的一切条件,但不得不说的是《西游记》并不是一个合格的超级英雄宇宙。西游的世界观过于黑暗和深刻,包含了佛教,道教,儒家,世俗,政治等等太多的内容,不符合大众娱乐的审美。当然,我们也看到美国近20年也出了不少有深度的超英漫画作品,比如弗兰克米勒的蝙蝠侠归来,罪恶之城等等,但大多仍是小众文化,难以支撑起庞大的超英宇宙,也不具备太强的商业价值。

说回中国,笔者认为,金庸,梁羽生,倪匡等武侠科幻小说家的部分作品具备成为超英宇宙的条件。比如金庸的射雕三部曲,相同的历史背景,同一波人物,又性格各异,身怀绝技但又有性格缺陷。比如,东南西北中五绝,紫白金青四法王等等。从精神层面,既有家国情怀的大义,又有兄弟情义和至死不渝的爱情。而且,又属于大众文学,普通人都难看懂,很容易有代入感。

综上所述,创建超级英雄宇宙需要足够的文化沉淀,需要符合大众审美与时代需求,同时还要有强大的商业开发能力。所谓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当然,笔者相信,随着上述条件的逐一实现,不久的未来,我们一定会有可以匹敌欧美超英世界的充满华人文化的超英宇宙。

至少,在目前,在笔者的心中,既喜欢漫威超英作品,也同样热爱金庸武侠世界。




Young羽翔


华语片要想借鉴漫威的模式,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我们的武侠电影也是一个宏大的世界,但是较分散,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第二漫威系列每年都会出产一两部电影,使得漫威宇宙世界越来越完备,也越来越被观众所熟知,这方面我们也可以借鉴,虽然我国武侠电影每年也有出产,但是翻拍的较多,没有形成新的体系。

第三漫威电影所用的演员已经形成稳定的群体,基本不会随便更换英雄的演员,这样也有利于观众观看和熟知,不像我们的武侠电影,英雄人物基本好多演员都演绎过,有好有坏。

希望以后我国的武侠世界也能走出国门,输出我们的武侠文化。



这里说的是如何借鉴,那我们就要分析一下他们的优势在哪里。

第一,漫威无论是剧本还是拍摄,都有一套自己工业流程,每个岗位都是专职,像当于流水线作业。经过长期的沉淀,每个岗位都是越来越成熟的。制作出来后就算成品不是很优秀,也不会太差。中国现在很多岗位不成熟,经常是一人身兼多职,难免会丢三落四,容易出错。

第二,就是态度问题。比如剧本,美国会对剧本慢慢打磨。拍摄制作上也是技术最好,宁愿多用几年的时间也要把剧本和后期制作做好。比如特效问题,中国特效烂的一直被人诟病,美国特效总让人认为真实,看不出来是特效。

第三,打造IP。漫威的IP都是自己慢慢打造的。比如超级英雄系列。众多超级英雄都是围绕一个核心运作,可以单独出来一部电影,也可以多个英雄聚集到一部电影里,这就大大提高了吸引力。每个英雄从开始出现到续集,无论出现到多少部电影里,都会同用一个演员。剧情也都有所关键。这样会让人观众记忆深入,也不容易跳戏。反观中国很多电影的续集,要么演员大更换,要么剧情完全和上部没有联系。这就让观众失去了感觉。比如狄仁杰系列,第一部刘德华让人产生了好的印象,到了第二部人物更换就导致观看不适应。


小牛看影视


超级英雄电影一直是华语电影的弱势。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并且在一段时间之内很难改变。之前听过国内某知名编剧的演讲,对编剧老师的部分观点不胜赞同。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大一部分是希望人们以和为贵,息事宁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美国超级英雄们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多管闲事”。当然我们也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也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毕竟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但就整体氛围而言,中国观众进电影院看漫威大片,大多数还是看个“爽”,激烈的打斗,酷炫的特效,火辣的美女帅哥等等,而不是发自内心崇拜其一人(或几人)拯救全世界。

其次,中国也有出色的超级英雄角色,孙悟空。这对是身怀绝技,以一敌百,能拯救天地人间的大人物。但我们发现,孙大圣终究是师傅的追随者,他降妖除魔也并非主动匡扶正义,纵有一身绝世武功和法术,最后还是要跑上天庭请妖怪的“主子”出面解决。当然,《西游记》本就是反应一定社会现实的文学名著。可见被我们认可,且经久不衰的“国产超级英雄”,跟漫威那些个紧身衣大神们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再次,目前国内影视圈存在各种各样,包括高片酬,走流量,鲜肉小花当道的问题,我们虽未置身其中但也是耳闻目睹。影视剧故事简陋,产出高速低质等,都是烧钱的商业英雄大片的大忌。谁也不想花两小时在影院看一个五毛钱剧情三毛钱特效一毛钱演技的电影。

最后,华语电影可以尝试去做英雄片,但不必纠结于此,因为我们有太多太多好题材有待挖掘。《我不是药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现实题材的电影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不同年代看来只会有不同的感悟。我们的喜剧也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虽然近两年佳作有限,但绝对是潜力无穷。




栗子木的小剧场


漫威电影主要有以下三点,非常厉害。

第一点是IP库的丰富度,漫威世界里,大概有一百多个超级英雄,英雄与英雄之间,关系复杂,设定多样,这是一个可供漫威不断挖掘的宝库,能让它不断的有新的东西做出来。

第二点是漫威成熟的电影工业,漫威有一套极为成熟的电影工业体系支撑着它的电影,包括电影特效的制作,编剧团队对故事线的整理,这套工业体系能够保证漫威拍出来的电影,不会失去下限。

第三点是漫威不断探索新的风格,包括金刚狼3的公路电影风格,黑豹的全黑人演员,这种探索,能够让它不断的去保持生命力。

中国电影想要学习漫威,就要从这三个方面来学,第一个是扶持优秀作者,打造自己的电影IP库。第二个电影工业化,建立成熟的电影工业体系,第三个是保持探索,去不断的创新。


英影评


个人主要还是注意影片的细节和人物的塑造吧。

故事内容我们有金庸的武侠世界,有西游记,封神榜等的神话世界,一点也不比漫威宇宙差,而且最近也有挺多不错的华语电影,只是从特效到演技方法都不差,但是基本只有一部,所以侧重点都跑到了感情和打斗方面,其他细节大多被忽略,导致镜头一转,影迷就不知道前面在说啥。

人物塑造方面,不用多说,在坐的各位,肯定有一部分人是因为喜欢哪个英雄才去看的,所以漫威塑造一个人物所提现出的魅力有多大。

漫威电影还有一个成功的元素就是彩蛋,各位有发现最近欧美电影都喜欢在影片中或者影片后来点彩蛋吗?影片中的斯坦.李,《头号玩家》的各种游戏人物形象,最近《无敌破坏王》中迪士尼乐园斯坦李和每个公主 等等,这些都让我们对影片产生无比的关注。影片后也有彩蛋,引出下一部的剧情,导致我们对下一部有所期待。

就总结那么多,有啥问题欢迎来喷


DC漫威猫


中华传承五千年,个人英雄主义始终没有向西方那样爆发,我们骨子里没有那种东西。随着改革开放,现代人们的娱乐生活越来越多元化,所以渐渐被西方英雄电影吸引。但我们也没必要“崇洋媚外”,随着影视制度愈发完善,我们自己特色的故事也会慢慢被挖掘出来呈现在荧幕面前。


抱着大黄看夕阳


在国外市场,"IP"开发运营比较成熟,比如美国漫威影业,提出了"漫威宇宙"的概念,这些成熟的模式对国内"IP"的开发与运作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值得我们分析、思考。

超级英雄电影受众观,漫威塑造了突出美国主义思想,如果华语电影能根据我国国情出发,想悟空,葫芦娃,花木兰等,像金庸武侠里的侠客,都可以从中得到借鉴。


说到最后还是要到技术层面上,我国电影产业发展比较畸形,明星片酬过高,烂剧本盛行,非专业导演的介入等都影响着华语电影的发展。所以说我国的电影事业任重而道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