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手機的年代大家都在幹什麼?

攝影聯盟wss


我記得我小時候,家裡沒有電腦,手機也就是單純的帶電話收發短信,手機上的俄羅斯方塊玩的已經很沒有意思了。

遊戲是一直存在的,最開始和我兩個小夥伴,天天見面做遊戲,後來一個家裡比較有錢,買了電腦,他就不怎麼出來了,再後來我家也買了電腦,我也不怎麼出去玩了。因為網上的世界足夠大。

那時候我和爸媽,白天上班上學,晚上6點吃完飯剛好是新聞聯播,就出去散步,到村後我舅家(小賣鋪)那裡聊天,如果大人多我爸我叔叔會一起打牌,我去找小夥伴玩,我媽和我嬸嬸賣東西。然後到了9點我會和我媽一起回去,我爸還在打牌。

我仍然記得每次走的時候,我媽都會對我說:叫你爸回家,我就屁顛屁顛跑過去,我爸會說讓我母子兩先回去。

我仍然記得回去之後是9點多了,我媽會說又忘了看天氣預報。不知道天氣怎麼樣。

小學四年級,家裡買了電腦,我爸怕我沉迷,不怎麼讓我玩。他開始在聯眾上打牌,除非我舅舅叫他,否則也不會出去散步了。我週日就會趁爸媽不在家玩電腦。那會有摩爾莊園賽爾號,還有4399和7k7k

誰還沒被家長藏過網線?

到了今天,我大三,做自媒體,經濟獨立,每年都會給我爸媽換新的手機。回到家,我爸媽也會沉迷於手機。我仍然記得我媽在做飯時聽到手機叫紅包來了然後催促我爸快去搶紅包....

智能時代親情沒了嗎?並沒有,我們全家人一個群(對,名字叫和諧一家人)一起發紅包搶紅包,我爸媽還關注了我的公眾號(雖然我把他們屏蔽了)。

他們一直都在啊

哎不對,我怎麼能抒情


TASTER


作為一個90後,小時候生活在農村,沒有手機,沒有互聯網,但是說實話,真的很快樂,在農村,雖然沒有網絡,但是卻有很多好玩的遊戲!

彈弓,農村有很多小片的樹林,有很多的麻雀、斑鳩之類的,自己用木頭和橡皮筋做彈弓,撿上一些小石子,在村子裡到處打鳥!而如今樹林都變成房子了,回到家跟城市沒太大的差別!



打四角,不同地方叫法也不同,有的地方叫“摔方寶”,把別人的打翻面就算贏了,小時候為了打四角,把新發的書本給撕了疊四角,小便小時候打四角很厲害哦,贏了很多四角,最後被媽媽賣破爛了!

玩彈珠,記得小便家鄉有兩種玩法,一種是挖一個洞,幾個人誰的彈珠先進洞,其他人就都輸了,彈珠就全都是第一名的,另一種是把彈珠分散開來,用彈珠彈到別人的彈珠就贏了,就是你的了,小時候彈珠也便宜,我記得好像是一毛錢4個!



跳皮筋,雖然小編是個摳腳大漢,但是小時候還是很喜歡跳皮筋的


扔沙包,兩個人負責扔沙包,其他的人現在中間躲,如果被砸中,接住了就贏了,接不住就要下去扔沙包!是個體力活,需要快速跑動躲避,對提高反應能力和體質有很好的效果!

鬥雞,有的地方叫“撞柺子”,把一條腿抬起來放到另一條腿上,單腿蹦,用抬起的腿互相撞擊,誰的腳先落地就輸了!

丟手絹,一群人圍城一個圈,其中一個人在後面偷偷的把手絹放到某個人的身後,被發現抓到了就輸了,接受懲罰,一般是唱歌或跳舞,抓不到,拿手絹的人接受懲罰,然後繼續向其他人身後丟手絹!



還有很多很多如老鷹捉小雞,騎馬打仗,抽陀螺、翻繩等等!

歡迎繼續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