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一堂课的上课时间为45分钟(或者40分钟),这样设置科学吗?

wonderful9982


一堂课45分钟,作为80后的我上学哪会就这样了,这样安排科不科学,不谈科学问题,聊聊我当时作为学生时的感受。



儿时期的人,都好动、好玩、好奇、好模仿,让其规规矩矩的,不许动不许说话,坐在那里上完一节课,有点残忍。

上课说话做小动作,都是家常便饭,总感觉这堂课还没有讲完,急切盼望着老师讲完课离开教室,让大家自习。


这样大家就自由了,有的找同桌说话,有的向窗外望去,有的在手上转圆珠笔,有的在低头写着课堂作业,有的在课本上涂鸦,这里画个胡子,那里加个眼镜。

总之个个都活灵活现的,一旦有老师风吹草动的迹象,教室里立马鸦雀无声,寂静的有点怪异。

当时的我没有时间概念,也没有电子表之类的计时器,只能干巴巴的盼望着下课铃声早点到来。

下课铃声响起,有的同学一窝蜂的涌向厕所,有的在座位上趴着睡觉,有的跳皮筋,有的踢毽子……

我那会记得最清楚,我们一下课都贴着墙倒立,个个都像耍杂技的在练基本功。23年过去了,我再也没能倒立在墙跟上,就像欧阳锋倒立行走一样。

当时只顾着玩,作为切身体验者,对一节课多少分钟并不在意,在意的是课间那15分钟时间,我们玩的开不开心。

最痛苦的是,只顾着玩,没去上厕所,当上课铃想起,憋着一肚子的尿忍到下节课下课。

有时实在忍不住了,就打报告告诉老师要上厕所,一次还行,次数多了老师只会让你忍着,哪怕你尿裤子也不会让你去。

这个时候的我,总觉得一节课时间太长,盼星星盼月亮,等待着下课铃声响起,立马跑去厕所撒尿。

这么多年,一节课45分钟,牢牢的印在每个学生的心里,科不科学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课间15分钟的自由时间。


晶晶讲故事


小学生一堂课的上课时间为40分钟,从我的角度来说,非常合理。

以上数学课为例,低年级的注意力大约有20分钟左右,老师讲解例题,和学生互动学习大约25分钟左右,会发作业本让学生在牢记的同时,不要忘记用作业来加深记忆。

随着进入中、高年级,课程加深,时间显然就开始有落差,中年级在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求图形面积、周长、边长等等,都需要反复讲解,反复举例加深印象,一堂课连师生互动时间刚够;



而对于高年级来讲,一道例题需要层层分析,列式计算,不足以让他们理解,还需另举例,引导他们一步步进入问题中心,解答,举一返三加深印象,老师讲解完40分钟差不多过去了,孩子在学校做作业的时间不够,回去后能积极完成作业的孩子领悟好些,如果先玩后在写作业的孩子老师讲解的内容只记得到一半或根本记不住,做的作业就会差或者不会,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教的孩子,学习成绩为什么会参差不齐的原因,而不是老师厚此薄彼。



现在的基础知识课,也就是语文和数学,低、中年级,每周各有四节课,高年级每周各有五节课,家长们可以算一下,时间少课程紧,老是说老师上课只片面讲解,是为了出去赚外快,把老师推入风口浪尖,让老师背了黑锅留骂名,确实确实是太牵强了。


静遥远的星


然后申明一下,本人非科学家(多年拒不写论文了,惭愧啊),所以不敢说设置是不是科学。

做为普通人一枚,我觉得从合理性上说一说比较合适。

既然提出这样的问题,肯定是有人认为应该时间短一点。

认为时间短的人,应该是觉得小学生们坐不住,时间一久,就不想听课了。

可以,如果把时间缩短到30分钟,结果会是如何呢?

从老师这一角度来看

先回顾一下电视剧是如何播放的吧,要有片头,然后回顾上节内容或重复播放一段上节内容,从而引入本节电视的主要内容,之后到一个节点时结束并播放片尾,不断如此重复。

而上课,一样需要先复习旧课,从而引入新的课程,上课中,要理论更要实际,对小学生来讲,需要更多的例子来说明问题,一节课结束时,还要总结一下。

讲课并不只是说话,中间还包括要板书、画图等等。

如此,一节课下来,真正用于讲本节主要内容的时间并不长,如果每节课的时间变短,好多问题就没办法在一节课内说清楚讲明白了。

从学生这一角度来看

虽然小学生好动是天性,当动中是不容易学习的;

如果上一会就休息的话,其实学生真正安静学习的时候也会更短;

刚上课,心还在想刚刚休息时好笑的事情,无法进入学习状态;

快下课时,又在想着一会要玩什么了,心思又不在学习上了;

特别是快到午饭时的最后一节课,不要说小学生,大学生有的都早早就开始收拾书包,准备着随时下课了,哪里还有听课的心呢!更不要说有的人肚子都在叫呢。

所以,从学生这方向,每节课时间太短的话,也并不好。

经验告诉我们,爬山的路上,不能休息

如果旅游时,真正爬过山的人,就会有体会,爬山的时候觉得累了,但千万不能休息。

因为休息一会之后,会感觉更累,如果做不到一鼓作气上山,再上去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了。

所以,从这方面来说,也不适合上课时间太短,反复的休息,并不见得就有利于工作和学习。


个人理解,目前的上课时间安排还是很合理的

欢迎有科学精神的人来批评指正。


一介书生945


小学生一堂课的上课时间为45分钟(者40分钟),这样设置科学吗?

我认为前者对小学生设置的一堂课,40至45分钟的作息时间,很规范,具有科学性逻辑推理。

因为学校是需要整体规范作息时间按排日程的生活环境,作息时间都是根据课程序设计,老师的授课讲解能力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及身体健康程度而精心细致策划的。一般学校都有这个作息时间按排,我觉得没有理由必要寻找弊端。

从一堂课时间超长和缩短作息时间分析,例如一节课缩短到半小时,老师很难完成一节课的日程计划,在每一节课时的实际教程中,老师不仅对学生是宣读原文,而重点要作讲解应用,判断分析原理,这是老师的首一程序,在此基础上,还要理性的捡验学生对讲解出的问题学习接收状况,比如提问学生等等捡验方案,时候少,必似走马观花一程,完不了这些该做的教课程序。对学生讲,刚稳定学生情绪,进入记议回忆老师讲解的课程内容,最少也需几分钟或上十分钟的过滤,才能记议下来,如时间太少,老师讲完课,给学生没有思考过滤时间,下课后还要出教窒,透透阳光空气,还要上厕所,迎合下节不同过程准备,就把老师教的上节课至少一半都抵掉,所以时间不能缩短。

如一节课程定超达1小时以上,老师讲解精力疲劳,讲不出精彩分析判断原理,小学生同样接听力下降,产生烦噪情感,因为接收不了产生反感是人性的体能功率。话说回来,不但讲,学不入位,反而影响师生身心健康。最简单的一点,时长了尿水把人胀出小毛病。

因此,我认为教与学的时间,40分至45分钟时间是一个最标准的时间答案,既能发挥教师和学生的饱满精力,能完成教与学的作息日程,又不影响师生身体健康,具备科学推理设置逻辑。


文笔缘


小学生一堂课的上课时间为45分钟(或40分钟)是很科学的。

1、教育心理学家研究结果,一般青少年持续集中力是10----30分钟,成人集中的时间也就30----50分钟。孩子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所以老师要在半个小时的时间内抓重点,孩子还要精力集中,才能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30分钟的讲课时间,还要有10多分钟的做练习时间,作业练习是检查孩子听课的效果怎样,是否听懂了教学内容。

2、生理学家研究结果,人的颈部疲劳极限为45分钟。无论人做任何一件事情,45分钟后都要起身活动一下,对全身各个器官都有放松和休息的作用。长时间一动不动,人的骨骼和肌肉都会疲劳,损坏身 体 健康。所以,下课10分钟和大课间20分钟是让孩子充分放松自己的各个器官。

3、孩子连续45分钟之后,大脑会很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不同,它需要脑细胞放松和休息,才能更好的思维。再者,有生理上的原因,孩子还要去一下卫生间预备一下,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所以,一节课45分钟的设置是非常科学的,它让孩子生理和心理都有很好的调整,有利于孩子更好的学习。


平淡如水2379


这个问题不好说,因为几十年都是这样设置的,这是规定就得严格执行,再说这样的设置也是经过专家反复论证过的,应该说是很科学的。因为时间过短学生如看电影,走马观花,知识如何熟记在心呢?时间过长,学生会坐立不安,使注意力难集中,何谈聚精会神呢?学习是一个反复融化、消化、吸收的过程,教师抓住这45分钟,竭尽全力将知识传授给学子,为的是让知识牢牢的打入烙印,争分夺秒,可见学习时间的宝贵,倘若减少学习时间,对学生有利还是有弊呢?所以还是要有规矩,才能成方圆。我仍主张坚持科学的45分钟,光阴似箭,一定要珍惜这永远不再来的时光。如有异议,欢迎探讨。如满意望予点击关注。


一叶轻舟85


这个设置我认为较科学,时间太短,学生和老师还没有进入状态就下课了,对学生不利。另外小学生还要到中学读书,要让小学生养成习惯,为以后进入中学打基础。如果有学生认为长,一般是自己没有认真听课,或者老师调剂课堂能力不够。亲爱的朋友看后欢迎点赞加评论加关注。


云中子壹号


不太科学,一年级的孩子应该30分钟,因为专注力没那么长时间。三年级或者三年级以上的同学可以四十分钟,他们大一点了。我认为这样比较科学。


孙素子


謝謝!

小學生一堂課是否45分鐘也許不必使用這麼严肃的[科學]的詞彙來討論的。

小孩子的特性普遍难以久坐,所以把一堂課定為45分鐘,也許是当时為課时長短的教育界的共識。一個班的學生不是一兩個,所以必須“顾全大局”,不能只为幾個可以久坐或者不能久坐的學生去制定課時。

根據我个人讀書時的感覺,45分鐘為一課時十分適當,不會太长也不會太短。


梦云山人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