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肖恩克的救贖》主角在越獄前一晚為什麼要換掉獄長的鞋?

呵呵呵小新


作為一部經典之作《肖申克的救贖》中主角安迪在越獄前一晚換了典獄長的鞋子,這個細節被大家熟知。但是那麼安迪為什麼要換掉獄長的鞋子呢?有書君認為有以下幾點:

1、安迪是個細節控

安迪逃獄後去銀行取錢,除了要有一身體面的西裝,還需要有一雙體面的鞋子搭配。也許別人不會注意到,但是安迪必須注重細節。

因為任何一個小細節,都有可能會毀了整個逃獄計劃。

所以謹慎的安迪不僅拿了獄長的西裝,還換上了獄長的皮鞋。

2、鞋的寓意

在安迪越獄前,獄長除了說把衣服拿去洗外,還特意重點說了把鞋擦得雪亮。

安迪打開鞋盒看到黑色皮鞋,安迪耐心的擦黑色皮鞋,同時畫面也呈現了安迪那雙棕色的皮鞋。

在安迪逃獄前不斷出現各種鞋子的細節或劇情,都在暗示安迪準備"" 逃跑""。而換鞋則是連接這些鞋子細節最好的一條主線。

鞋子的諸多細節都是為了讓觀眾知道獄長看到的鞋是安迪換下來的。同時換鞋也寓意著安迪與獄長換了鞋,從此也換了彼此的命運。

3、蟄伏20年的一擊

安迪想把這20年受到的屈辱一次性報復給獄長。他不僅要獄長受到逮捕,更要自尊心強的獄長遭受羞辱。

在安迪逃走後第二天,獄長打開鞋子發現裡面躺著竟然不是自己的鞋子,氣急敗壞地打算向安迪問罪,而安迪卻不翼而飛。

和安迪換掉獄長的鞋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還有安迪換掉了獄長的聖經和做賬記錄。

當獄長受到被捕的訊號後,匆匆忙忙打開保險櫃只看到被安迪換掉的聖經,那本聖經上寫著:

親愛的典獄長,你說的對,得救之道,就在其中。而這句話則是安迪在第一次被典獄長檢查牢房時,典獄長對安迪說的。

鞋子和聖經都是獄長一直重視的,而拿獄長重視的東西羞辱獄長,是安迪覺得最痛快的報復了。

獄長因為過於自負而毀掉了自己,而安迪強大的內心不僅幫他逃出了監獄過上自由生活,還讓安迪痛恨的人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於安迪來說,換鞋能夠讓安迪堂而皇之的走入銀行變身富豪。

於導演而言,通過鞋能夠讓電影表達出更多可能。也通過一個換鞋的細節,有書君看到了《肖申克的救贖》真的不負盛名,的確是一部佳作。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一個大家都知道的電影故事,就不上圖了,簡單一說吧。

一:安迪不光拿了典獄長的皮鞋,襯衣、西服、領帶、褲子,銀行存單和典獄長犯罪證據,還有一塊肥皂。

二:逃離肖申克,骯髒的下水道出來用肥皂洗去滿身汙穢,可以最大限度躲避警犬追擊。

三:監獄服刑人員基本沒有現金,一身監獄服裝不易逃跑,也容易被抓。

四:典獄長的行頭正好成為安迪逃跑的最好偽裝,高檔、體面,去銀行取鉅款才不會被懷疑;試問穿著一身囚犯衣服,一雙皺皺巴巴的破舊皮鞋,拿著鉅額存單去銀行被逮到的機會得有多高?!安迪出身銀行,所以深諳此道!

五:最後聰明的安迪把典獄長犯罪罪證由銀行人員轉交警察局,使得包括典獄長等眾多獄警繩之以法,彰顯了正義來的雖晚,但從不缺席的理念。

此片的小瑕疵就是典獄長查房時拿著安迪藏著錘子的聖經!明顯的與力學及比重不符,典獄長居然沒有發現,看到這個橋段時明知太假,但也為安迪擔心,笑典獄長居然犯這麼低級的錯誤!大家幾乎一致的選擇了包容,真心不錯的片子。


蘭雲森


《肖申克的救贖》改編自美國驚悚文學大師史蒂芬•金的同名小說,雖說在當年與奧斯卡獎失之交臂,但是這部影片卻憑藉自身在劇情、內涵和演員表演等各方面的過硬素質,憑藉一代代影迷口碑的積累,逐漸登上了國內外各大電影網站的評分榜榜首,成為了真正的“無冕神作”。

男主角安迪含冤入獄十九年,在高牆鐵網內他受盡了肉體上的折磨和精神上的凌辱,但他沒有失去理智,更沒有失去希望。他堅持看書,結交知心朋友,同時以超人的耐心和毅力規劃並執行自己的越獄計劃。就在“Big Day”(逃出生天)的前一天,他幫典獄長做完假賬後,不慌不忙地換上了典獄長的皮鞋,這一細節被導演完完整整地呈現了出來。

都說偉大的文學作品沒有一處是閒言隨筆,偉大的電影也一樣,沒有一個鏡頭不蘊含著導演的深意和匠心。

因此,安迪“換鞋”的這一細節必然在整個越獄行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這十九年中安迪的心中有一團火,但他的行事談吐卻冷淡如冰,不露絲毫痕跡。

安迪雖然時時刻刻都在為越獄做準備,卻成功地用溫順的外表矇騙了所有的人。正當大家以為他已經完全安於監獄生活,放棄自由的希望因而對他放鬆警惕時,蓄力已久的安迪卻能夠做出驚人之舉。

首先,安迪的這一調包行動,是在為越獄之後的逃亡生活做準備。

因為破爛的囚衣和皮鞋,一定會引起人們的懷疑。衣物可以常在囚衣下面,但是破爛不堪的鞋子卻無處可藏,特別顯眼。

所以,他不僅偷了典獄長的鞋子,還偷了他的西服和襯衣。

另外,安迪十九年如一日地為典獄長毫無怨言地做牛做馬,不但要幫他利用系統漏洞損公肥私,而且還幫他擦了十九年的皮鞋。

所以臨走前偷走他的皮鞋這只是一個“開始”,象徵著安迪要開始拿回自己的酬勞了。

果然,安迪逃出監獄後,領走了監獄長存的部分黑錢,並告發了監獄長貪汙受賄的真相。

另一方面,這雙鞋也有一層隱含的深意:意味著安迪穿上這雙新鞋就能夠開始他的一段新的旅程——即高牆外的自由生活,像鳥兒一樣的無拘無束的自由。因此,“換鞋”這一細節不但在劇情邏輯上具有嚴密的合理性,而且在隱喻層面依舊值得觀眾們的玩味、賞析。


電影爛番茄



《肖申克的救贖》是本人獻上膝蓋的一部偉大作品堪稱完美,絕對是電影史中的無冕之王。要回答提問,就要捋一捋安迪在越獄前的周密部署。1、他先挑選了一套他認為合體的高檔西裝帶回牢房;2、成功地把賬簿資料偷樑換柱帶回自己的牢房;3、把打好領帶的乾淨襯衫穿在獄服裡帶回牢房;4、典獄長讓安迪幫他擦鞋,正中安迪的下懷。安迪把鞋擦得油光鋥亮後,穿在自己的腳上回到牢房。好了到此一切越獄所需物品準備就緒,他依然穿上獄中的服裝,穿上獄長的皮鞋,將備好的衣服和一塊肥皂,放入所料袋中,把證件資料放在盒子裡也放入袋中,把袋子綁在自己的腿上。越獄行動開始!越獄成功後的鏡頭,是他將那一身臭不可聞的獄衣脫去,赤裸著上體雙臂張開代表著迎接自由和重獲新生。讓暴雨來得更猛烈些吧!這樣的橋段雖然老套,但是禁不住讓你落淚呀。鏡頭馬上一轉,映入眼簾的竟是那雙亮閃閃的皮鞋,往上是褲線筆直的西褲,然後是他的新身份證(有錢人吶),最終是雪白的襯衫、考究的領帶、高檔合體的西裝。哇一氣呵成!再配上安迪坐在那裡,神態自若面帶微笑的表情,天衣無縫的成功人士到銀行提錢,誰能懷疑?至臻至美的勝利大越獄!

要知道從鞋的檔次上,也能識別人的身份和地位呦。中國就有句俗語:叫沒有好鞋窮半截。想必高智商的安迪,一定知道古老中國的俗語,因此才穿上了與高檔裝束匹配的皮鞋吧!呵呵,這個答案諸位滿意否?滿意點贊,不滿意留言。


MiMiMao


他不止換掉了獄長的鞋,還穿走了他的衣服。


首先,我們從之後的劇情可以看到,主角他要逃出去,用他在十幾年裡偽造的證件,偽造的身份,而且這個身份還擁有不菲的存款,那麼他的穿著打扮一定是一絲不苟,紳士有品味的。那就要從頭到腳都要武裝好。



我們可以看到,電影有兩次都對主角穿皮鞋進行特寫鏡頭,一是他最後一晚,擦好鞋後,把鞋從監獄長辦公室穿出來的時候,二是,他西裝革履,穿著那雙鞋去取錢的時候。


從之前的情節我們就知道,主角是一個認真,細緻,有耐心到極致的人,他不可能忽略這麼大的細節。而且,在外國文化中,鞋子對一個人的形象的打造極其重要。看人先看鞋,有很多人都是根據鞋子來判定第一印象。

而且,還有一個目的,就是為了痛快。男主為監獄長擦了那麼久的皮鞋,在監獄裡那麼長時間,最後,還耍了監獄長一下。


以上。


未半兮


這個問題問的好,因為安迪要穿這雙鞋去銀行取錢啊,安迪不僅換了典獄長的皮鞋,還拿了典獄長的一套西裝,在安迪逃出肖申克監獄的轉天,安迪搖身一變化作史蒂文斯行走於各大銀行,取走了典獄長的37萬元!

在肖申克監獄期間,安迪幫典獄長洗錢憑空製造了一個賬戶,這個賬戶的戶名是史蒂文斯,他有出生證號、駕照、社保號以及所有美國合法公民該有的證件,而安迪可以使用史蒂文斯這個身份!

身為銀行家的奧迪熟悉美國的法律以及法律漏洞,為了幫典獄長洗錢,安迪製造了史蒂文斯這個賬戶,然後將典獄長收受的賄賂用這個賬戶購買證券、基金等,進入市場的錢再收回時就變得乾淨了,而在安迪幫典獄長洗錢的那一刻安迪就開始了自己的宏偉計劃!

安迪知道自己遲早有一天會逃離肖申克監獄,他嚮往墨西哥海灣,他要在那裡度過餘生,而實現這一切需要一次資金,而恰巧典獄長可以幫他這個忙,安迪一邊將典獄長的錢存進史蒂文斯的戶頭,一邊記錄典獄長犯罪的證據,同時安迪也在每天堅持挖著地道!

安迪需要一身正裝,所以在最後一次離開典獄長辦公室之前他拿了一套西裝,並且換了典獄長的皮鞋,當然安迪也可以不換,直接拿走典獄長的鞋,但是鞋是個大件,安迪拿著典獄長的皮鞋走過通往房間的道路時容易被人發現,而把皮鞋穿在腳上則不容易被人發現,就像瑞德所說,誰會注意別人腳上的鞋呢?

看完整部電影我們發現安迪心思縝密,為了讓那套西裝和皮鞋保持乾淨,安迪用一個塑料袋將它們裝好,並且用繩子系在腿上,在爬過了500碼下水道後,安迪用事先準備好的肥皂將身體的氣味洗掉,這樣警犬就無法跟蹤到他!

當安迪身穿西裝出現在鏡頭前時,我們不禁感覺痛快,安迪因為被冤枉而坐了20年的牢,而他沒有被這不堪的命運打倒,他堅持與命運鬥爭,並用智慧為自己書寫了公正!


草根說電影


本答案是包含高能分析的純乾貨,希望能讓你腦洞大開。

有人說《肖申克的救贖》這部影片鞋子這部分出現了BUG, 其實並沒有,學電影的小編來給你一幀一幀的梳理。

首先,東西方文化不一樣,所以對隱喻的理解不一樣。而電影藝術是西方人發明的,源於古希臘戲劇、舞臺劇......戲劇本來就是濃縮的生活,隱喻和象徵,那麼電影,其實也是音畫象徵。

因為中國電影發展起步較晚,又要考慮市場,所以喜歡直白的敘述,不注重隱喻和象徵,而英美國家其實做到了每一幀畫面都要設計表面表達和象徵表達。這就是為什麼李安河張藝謀能夠經常入圍國際競賽單元,馮小剛拍個象徵點的《我不是潘金蓮》,馬上就得到金貝殼的承認,而相比之下,一些市場上好賣的直接敘事的,卻難登大雅之堂。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個不裝B的影片,就是說在西方普遍使用象徵隱喻的時候,它其實更傾盡於寫實,所以在1994年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評選中,敗給了《阿甘正傳》。觀眾你可能還能清晰地記得,阿甘正傳裡面巧克力的隱喻、羽毛的隱喻,美國曆史的象徵等等,這些更為專業電影人看好。

那麼,是不是說,《肖申克的救贖》所有的畫面都是直白的敘事,沒有隱喻呢?其實是有的,而且更深奧,更隱晦。它不像阿甘正傳那樣直接把符號放出來,對應一個現實裡的物件,讓觀眾馬上就能理解和共鳴。比如說,大量的混剪貼和——

比如說大家熟悉的符號和標籤——

這些都是利用符號象徵做的顯性隱喻,觀眾在現實中很容易找到對應,馬上就懂了。

而《肖申克的救贖》用到的是抽象的隱喻。包含大量哲學,社會學的反思,諷刺。

首先,監獄是一個社會,外面的世界是一個社會;監獄代表內在,外面的世界代表外在;監獄生活代表一個人艱苦的內部重構,外面代表自由。這個其實也是對我們文明社會的一種反思。

比如那幾句經典的臺詞——

這些牆很有趣。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這就叫體制化。汲汲於生,汲汲於死

其實我們快節奏的現代生活,就好比監獄,你以為你是自由的,但是你每天要為了工資,社保,房貸,老婆孩子去上班,領導讓你哭你就得哭讓你笑你就得笑,你根本就不自由。然而退休了以後,你又會茫然,找不到自我。

其次,監獄裡的“壞人”不見得是壞人,外面的“好人”不見得就是好人。這個社會的規訓制度不見得代表正義和善良,而正義和善良不見得不會出現在所謂的底層的地獄。沒有我們追求的更好的世界,自己的內心就是理想的自由的世界。比如:

怯懦囚禁人的靈魂,希望使人感到自由,強者自渡,聖者渡人。

逃出監獄,要爬過隧道,屎尿橫流的臭水溝,這象徵著一個人要經歷各種自我的重塑,經歷各種現實的羞辱和權力的踐踏,才能徹底脫胎換骨,從人間的地域,到達自由的天堂。

這是一部探討善惡,希望,自由的偉大影片,每一個話題都太真實,太沉重,以至於讓人不能直視,細思極恐。

那麼,鞋的意義是什麼?


首先是現實意義。

安迪越獄,必須要給自己準備裝備,衣服,鞋子,領帶,都是掩護自己身份的,你穿這個囚衣跑到大街上,分分鐘就會被舉報,抓住,人人喊打。而安迪在監獄外又確定沒有任何人接應。所以,準備衣服鞋子,是理所當然的。

導演呈現安迪的準備工作的時候,用到了非常細膩,近乎寫實的敘述——

告訴了觀眾,他是如何準備新的乾淨衣服,穿在囚服裡面回到自己房間,怎樣把他們密封起來。

如何準備香皂,除掉自己的體味,防止警犬追蹤。

但是導演在敘述這個事實,描述這些細節的時候,是有偏重的,專門卻突出了鞋子。

第一次突出,是在一小時四十九分二十八秒,安迪在典獄長辦公室,他打開鞋盒子,擦鞋,思考人生。

第二次突出,是在兩小時一分零三秒——

安迪已經越獄成功,穿著新鞋走進了銀行,這是典獄長的鞋。

這兩個畫面都持續3-5秒左右,而香皂,襯衣等畫面只有一秒左右。

有人說鞋子這裡出現了bug,那就是,他從典獄長房間回自己房間的時候,不能拿典獄長的新鞋在手上,所以只能穿在腳上,把自己的鞋子留在典獄長的鞋盒子裡。專門給了畫面,典獄長第二天看到舊鞋驚呆了——

然而他逃獄的時候,如果穿這雙新鞋,經過那五百碼的下水道的時候,新鞋也就廢了。

實際上,畫面裡,安迪進入下水道之前,穿的是一雙舊鞋——

這個其實不難理解,安迪把典獄長的鞋穿回房間,把它和檢舉材料、穿在囚服裡的襯衣領帶、衣褲、肥皂等一起放進了塑料袋,然後再穿另外一雙自己放在監房裡的舊鞋和舊衣服出逃。

如何證明這一點呢,請仔細看,安迪出逃穿的鞋子是高幫的,絨毛表面——

褐色的鞋幫一直到腳踝,可以栓繩子。

而典獄長第二天打開的盒子裡面的鞋是短幫的,皮子表面——

所以說,沒有bug,安迪把自己的舊的褐色皮鞋放在了典獄長新鞋的盒子裡,把典獄長黑色皮鞋穿回了自己的監房,然後把它和所有物資一起密封到了袋子裡,然後穿著自己另一雙絨毛表面褐色高幫鞋子出逃。

鞋子作為一個符號,象徵的是路。

舊鞋子是老路,新鞋子是新路,象徵著告別過去,開始新的自由的生活。

典獄長的鞋子和安迪的鞋子也象徵著生路和死路,自由之路和絕望之路。

老布魯克出獄了不適應,上吊的時候,鏡頭拍攝的是鞋子,這時候他走上了絕望之路。

典獄長被抓捕之前,丟下了聖經,鏡頭拍攝的也是腳和鞋子,這時候他走向了死路。

這幾個鏡頭都專門突出了鞋子,腳,象徵著人物不同的命運。

而鞋作為行頭,也代表著權力,典獄長穿著人模狗樣的鞋走著邪路,現在安迪穿上這雙鞋了,走上了自由之路。鞋沒有錯,就好比法律沒有錯,關鍵是什麼人穿,什麼人執法。這個也是這部影片希望突出的矛盾主題——美國的法律到了壞人手上就很容易走邪路。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完美而深刻的藝術作品,是人類有史以來想當偉大的電影之一。


HannibalLecter


除了心理和實際意義外,還有一個文化差異在裡面,對歐美人而言鞋子是很重要的東西。聖經裡有個故事,主人公正在逃跑,但是前面就是救贖之園,當他馬上要被追上時,把鞋脫了扔到了園子裡,雖然人沒有進去,但是這樣也能被上帝寬恕。所以鞋代表了人,換鞋是換掉人生。


的確是,他不光是要逃獄,還要去取錢,把這些年幫典獄長貪汙的鉅款一毛不剩的取走,還接發了典獄長,典獄長鋃鐺入獄,他卻風風光光的享用著這筆錢,這不就是換了人生嗎?



現實意義很好理解,大家可以想想,假如一個穿著獄服的人去取錢,你敢取給他嗎?穿的衣衫整齊卻有一雙監獄犯人的鞋,前面那個你可以理解他是cosplay,後面這種才更讓人懷疑。


所以他換鞋,不光有心理上的作用,還有實際意義。實際意義就是為了不讓別人懷疑,電影裡不是經常這樣演嗎,犯案後在警匪追逐戰中,罪犯經常邊走邊脫邊扔衣服,就是為了改變外形讓警察不好認。

安迪也是這樣,一個穿著犯人衣服的人在外面亂跑,肯定會惹人懷疑,但是一個人穿著正常,就連鞋子跟別人的都一樣,那自然就不會讓人懷疑。況且警察又不知道安迪越獄後到底穿著是什麼樣子的,所以當真是大海撈針。



在心理上的意義就是安迪要報復,要取回屬於他的一切,中間有個年輕人可以幫安迪洗刷冤屈,但是典獄長不僅不予理會,還把安迪單獨監禁,讓安迪幫他洗錢、記帳,典獄長是用安迪的自由和清白來獲得非法財物的,安迪要報復他,要取回屬於他的東西。


安迪在獄裡幫典獄長做的事情就是記賬和擦鞋,安迪要絕地反擊了,必然要給典獄長心理上致命的一擊,取走他的錢的確是讓典獄長氣氛,但是偷走他的鞋才能真正在心理上擊垮他。典獄長也知道自己讓安迪擦鞋記賬,拿走他的錢就算了,還偷了鞋,這就是對典獄長赤裸裸的鄙視。


入行娛樂


安迪在監獄裡是被奴役的,但監獄長在明知道他是無罪的情況下,還不給他翻案,繼續讓他在監獄裡為自己洗錢。試問有幾個人能真心真意為這樣的監獄長做事?安迪所做的這一切,無非是在佈一個大局罷了,可以說是不得已而為之,沒有了更好的選擇,才假裝老老實實為監獄長做事。



既然有了越獄的機會,為什麼不噁心監獄長一下呢,而且當時監獄長還特地讓安迪給他擦了一下鞋子呢,這難道不是人格的侮辱? 現在我有機會逃出去,而且還能換掉你的鞋子,我為什麼不換呢?再說了,都已經要去自由世界了,我打扮的乾淨得體,又有什麼不可呢?至於監獄長,咎由自取,還有就是戒備心理太小了,安迪呢,心思太過縝密,偽裝的太好了,能逃出去,真的就是天時地利加人和啊,最主要的還是二十年的堅持,對自由的那種迫切渴望。這是個漂亮的細節。

在米國上層社會皮鞋是一個人有教養有身份的主要標誌,那晚計劃越獄安迪將從一個法定的野蠻人重生變為文明人,換裝是一種莊重必要的儀式,更別提越獄後他還要作為一個財主去銀行提款。

這是電影藝術越顯派越好,不是現實中的土豪越低調越好。監獄長的皮鞋當然是監獄裡最漂亮的,而且安迪把自己的髒鞋換留給他也更有戲劇性,可以回想典獄長打開鞋盒時的表情吧。當然,擦完的皮鞋可是不該放進鞋盒的,除此之外,還有個細節敗筆,安迪身高七尺而典獄長相比是個矮子,兩人的鞋碼應該相差不少,當然一般不會有人注意到這一點,就像他從辦公室大搖大擺走回牢房沒有人注意他穿著漂亮的皮鞋一樣。



螞蟻愛電影


越獄前晚換掉獄長的鞋,明顯是為了成功越獄啊。

要知道,歷史上的很多越獄,不是出不了那道牆,而是逃出去後跑不了多遠就被重新抓回來啦,除非監獄外邊有人接應,否則就憑囚犯那一身明顯的行頭,在人群中是很難藏身的。

而安迪之所以最終能夠成功越獄,而且逃過搜捕,正是因為能夠藉著為典獄長做賬的機會,將自己逃獄後需要的行頭準備齊全。

換鞋子的過程,是導演讓你看到的,其他細節,其實也都交代的很清楚。

回到獄中,他換下了嶄新的襯衫,這說明,從典獄長那裡,除了鞋子,衣服和褲子他都備齊了。

更讚的是,在將新衣服裝進塑料袋的時候,還有一個細節是,安迪甚至為自己準備了一塊香皂。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精心策劃,安迪才能快速洗心革面,安全的隱匿在人群中,逃過非常嚴密的追捕。要知道,讓安迪逃之夭夭,則典獄長必死無疑。

所以,當緬因州銀行迎來這麼一位衣冠楚楚的客戶時,我們那顆長時間跟隨安迪被壓抑的心,才終於得以流露出欣慰的微笑。

不過,在這部經典的《肖申克的救贖》中,真是在鞋子那裡出現了一個bug。

當安迪從監獄洞裡順著管道爬往下爬的時候,腳上卻依舊穿著原來那雙棕色的舊皮鞋。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毒劇一格後話:
想不到這個回答得到這麼多的關注,證明這個電影是很多人的心頭大愛。但是在評論中,有很多人認為這個不是穿幫,而是安迪的第二雙鞋,甚至不少認為我智商堪憂,所以不得將我的判斷理由說一下。雖然安迪有第二雙鞋的可能性確實存在,但出於方便管理的需要,我更傾向於監獄會讓囚犯們穿壞一雙再給另一雙。不過,我之所以認為此處是出於導演的疏漏,
因為,電影中特意強調了警察們在搜捕之後找到的物件:一套囚衣、一塊肥皂、還有一把快磨禿了的小錘子(如截圖所示)。如果是穿舊鞋出去,此處不應該再找到一雙破鞋麼?所以,要麼導演應該讓安迪赤腳爬下去,要麼應該在搜捕中多加一雙鞋,否則只能視為穿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