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峽三灣村第一書記王兵:做一顆脫貧攻堅一線的螺絲釘

三灣村是西峽縣桑坪鎮的一個普通的小山村,全村502戶1860人,其中貧困戶34戶94人,是省級貧困村。2017年以前,該村沒有集體經濟收入,上訪問題突出,被列為軟弱渙散村重點整改。而如今,22戶貧困戶已經脫貧摘帽,40KW光伏電站建成併網,村裡家家戶戶通了水泥路,漂亮的文化廣場上天天有人打球跳舞。這麼一個“後進村”,如何成功變身“領頭雁”?在這成績的背後,凝結著西峽縣司法局駐村第一書記王兵的心血和汗水。

2017年4月18日,王兵來到了三灣村,他進村放下行李後,就跟著村幹部入戶調研,三灣村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0.3畝,村民經濟收入以勞務輸出和袋料香菇種植為主;村裡青壯年勞力大部分外出,在家的黨員群眾幹事創業動力不足;貧困人口全鎮最多,80%以上的貧困戶都是因病因殘致貧;村裡基礎設施薄弱,無集體經濟收入,這一攬子問題擺在面前,沒有把他嚇倒,他苦思冥想了一星期,為三灣村制定了詳細的發展規劃,接著就開始了第一書記生涯。

班子抓好了,致富才有帶頭人

火車跑得快,全靠頭來帶。要想工作有發展,必須要先解決班子問題。剛到三灣村,村裡幹部職能弱化、責任意識不強,黨員帶頭作用不好、凝聚力差,在村兩委會上。王兵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一是落實黨的各項制度,三會一課、三亮三評、四聯兩聚等,都要按要求認真開展。二是明確職責,在村幹中實行包組分工制度,根據工作特點各司其職。三是實行村幹部值班制度,保證任何時候群眾都能聯繫到人。通過這些方法,逐漸規範了村幹部的行為,提升了班子的工作效率,村幹部是越幹越有勁。村班子團結了心齊了,大家幹事創業的積極性空前高漲,三灣村已經不再是過去的軟弱渙散村,事事都要爭先進。2017年,村黨支部被授予桑坪鎮優秀黨支部、綜合評比一等獎等榮譽,老百姓也真切感受到了村幹部的變化,在今年的換屆選舉中,全體村班子成員均高票當選,群眾用手裡的選票給了村幹部們最好的評價。

條件改善了,群眾才有獲得感

剛到村裡時,村裡連一臺辦公電腦也沒有,沒有辦公設施村幹部如何辦公?王兵看到這種情況十分著急,向派駐單位領導請示,縣司法局為三灣村捐助了電腦、打印機、檔案櫃等辦公設施;聯繫縣電業局為村裡配置了空調、電視等配套設施。如今,完善的辦公設施為三灣村提供了全鎮最好的辦公條件,為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2017年,王兵與村幹部一道,申請了安全飲水項目,先後投資140萬元解決了全村9個村民小組的吃水難問題;利用第一書記項目投資10餘萬元硬化了村組道路、修建了文化廣場,自籌資金為村莊道路安裝了護欄、廣場進行了綠化,2018年,利用第一書記項目24萬元建設了40KW光伏電站,預計年集體經濟收入增加4萬元;投資10餘萬元加寬了河壩;去年年底,還在新建的廣場上舉行了三灣村第一屆籃球賽。對每一個村民來說,都切實的感受到了身邊的變化。每次入戶走訪,村民們都說,現在是路也好了,廣場也有了,山裡空氣還好,咱這條件要比城裡還好哩!

工作做實了,貧困戶才能真脫貧

王兵常說,“扶貧不僅是我們的工作,更是我們的良心和使命,群眾是最真實的,你用真心待他,他會信任你,你只為了完成工作才去找他,那不可能得到群眾的支持”。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擔任第一書記以來,他走遍了全村的溝溝叉叉,每個月他都要到貧困家裡走幾趟,看看吃穿都有沒有,家裡的房子咋樣,老人們身體都好不好,小孩子上學成績提高了沒。貧困戶家裡的冷暖是他最關心的事,一年多來,他通過協調組織了“法律服務助脫貧”活動、局機關捐助衣物活動、節日慰問活動等,讓更多的人參與到扶貧濟困的活動中來,為貧困戶送去了切切實實的幫助。

在王兵和全體扶貧幹部的努力下,三灣村貧困戶的生活條件和精神面貌得到了巨大的改變,通過到戶增收項目,19戶具備發展能力的貧困戶種了香菇養了豬,每人每年2500元的補貼讓這些家庭戶均能實現5000元以上的增收;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通過合作社與企業簽訂帶貧協議,年收3300元;通過政府購買公益崗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實現了就業,月月都拿到了工資;鎮上還辦了愛心超市,貧困戶把家裡收拾乾淨就能積分,靠著積分就可以去超市兌換生活用品。不僅是這些,國家的扶貧政策一項一項都在貧困戶的身上得到了落實,群眾的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的笑臉也多了起來,目前三灣村已經脫貧了22戶,大家都鉚足了幹勁,一定要在2020年實現貧困戶全部脫貧,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增磚添瓦。

按照規定,駐村第一書記需要與原單位脫崗,在派駐村工作。1年多來,王兵在三灣村沒有脫崗,可在家裡卻“脫崗”了:小女兒出生剛兩天他就離開了家,父親出了車禍,他照顧了一下午就走了,家庭的全部負擔幾乎都留給了母親和妻子。妻子總說,你乾的事是好事,你盡心盡力去幹,家裡不用你擔心。面對這些,王兵不再像面對群眾那麼自信健談了,他的心裡充滿的是對家人無限的虧欠。他只是一句話,只要我在家,有啥活我來幹,我欠你們的太多。就像所有駐村工作的幹部一樣,家庭的支持是他工作最大的保障,家人是他心裡最脆弱的部分。

雷鋒同志曾經在日記裡寫道:“一個人的作用對於革命事業來說,就如一架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機器由於有許許多多螺絲釘的連結和固定,才成了一個堅實的整體,才能運轉自如,發揮它巨大的工作能力,螺絲釘雖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願永遠做一個螺絲釘。”王兵就像一顆小小的螺絲釘,在這個小小的村子裡,他不起眼,在旁人眼裡,或許他也是可有可無;可是在群眾的眼裡,他是那麼的重要,離開了他,就缺少了一個知心人,一個明白人;他自己說:“我就是一顆螺絲釘,我也願意做一顆螺絲釘,我更想把這一顆螺絲釘做好,我願意在第一書記這個崗位上,踏踏實實幹好工作,發揮最大的作用,讓群眾感受到黨的關懷。只有我們每一人都當好螺絲釘,我們才能夠眾志成城、團結一心,我們才能夠打贏脫貧攻堅戰,我們整個社會主義事業才能取得成功,我們的社會主義理想才能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