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现在多大年龄才能被叫剩男剩女?

99随便


剩男和剩女,只是别人和你自己给你取的绰号而已

老家有个邻居,38岁至今没有结婚,村里人都说他老光棍,就他自己没这么觉得。

我小时候喜欢去他家玩,问过他怎么不结婚,他说结婚不自由,这样生活最舒服。

当村里同龄人都在为彩礼和结婚的钱发愁时,他拿着家里仅有的存款旅游去了。


当村里人为小孩上学勒紧裤腰带时,他一个人盖起了小别墅,村里人羡慕不已。

我问他:“你一个人能住的了这么大的房子吗?”

他说:“住不下,但看着就开心!”

农村有句土话“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听着有些调侃,到何尝不是一种生活态度,我反倒觉得这种生活更自由。

我的邻居父母双亡,亲戚姐妹都在外地工作,他一个人在家也就农忙的时候种种地,闲的时候就出去玩,可把我羡慕的!

所以说,不管多大,反正我不是剩男剩女,随你怎么叫!


怪癖大叔


99随便语:恐怖数据!全省13城市初次结婚年龄全面超越30岁,那些35岁以下未婚青年,恐怕不能再看作剩男剩女。

【与时俱进,面对突飞猛进的晚婚趋势,我们很多人的观念似乎已经过时。】

第一,用数据说话。

江苏省民政厅发布2017年全省婚姻大数据,这一数据彻底刷新了我们的一些观念,在对待年轻人婚恋方面,时代的变化脚步有点太快。

(1)江苏全省13城市平均初婚年龄都在30岁以上,真正做到“过30而婚”。

其中省会南京32.6岁,位居中游,结婚最晚的三个城市分别是扬州、泰州和盐城市,平均年龄超35岁,而苏州人结婚最“早”,平均30.2岁。

值得说明的是,这一数据稍稍有点水分,包括扬州在内的几个城市,存在“补结婚证”现象,以至于平均初次结婚年龄被拉高。

但不可否认,全江苏所有城市中,年轻人30岁以后才结婚,已成为趋势。

(2)五年内,江苏人平均初婚年龄推迟近5岁。

数据显示,五年前的2012年,江苏平均初婚年龄29.6岁,但到了2017年,居然攀升到了恐怖的34.2岁,平均推迟4.6岁。

即:江苏2017年共有67.49万对情侣登记结婚,平均结婚年龄,高达34.2岁!

(3)在结婚年龄推迟前提下,结婚人数却在逐年减少。

2013年,江苏共有90.9万对新人登记结婚,之后逐年递减,2016年为72.2万对,2017年为67.49万对,这一数据的下降趋势非常明显。

也就是说,2017年结婚人数,仅为2012年的74%!

与此同时,离婚率在节节攀升,2017年全省共有24.65万对夫妻离婚,即:每当有3对新人登记结婚,就有超过1对已婚夫妻离婚,这个数据超过三分之一,达到36.5%。

【总结一下吧,江苏人在2017年的趋势,结婚人数越来越少,结婚年龄越来越迟,离婚人数反而越来越多。】

第二,35岁以下未婚青年,你有啥资格被叫剩男剩女,就算你40岁,你也并不比那些刚结婚的新郎新娘年纪大多少。

时代的步伐迈的太快,快的人们思想跟不上。

江苏并不是特例,据报道,在上海,浙江,广东等地,年轻人的初婚年龄也在迅速攀升当中,基本的趋势是相同的,结婚迟,结婚少,然后离婚多。

往前推十年八年,一个人过了30岁,就可能被人叫作剩男剩女。

但今天再仔细想想,假如你是35岁左右,无论你是男是女,身边还有一堆的同龄而未婚的朋友,你会觉得自己是“被剩下的”吗,恐怕不会了。

大家结婚都一样迟,谁比谁更剩啊!

第三,年轻人不想早结婚,已经不是中国一个国家的事。

就在不久前,邻近的日本把他们的婚姻法修改了,以后日本人的法定结婚年龄,无论男女,一律降低至18岁!

这是什么原因呢?也是因为现在的日本人不想结婚,不想生孩子。

另外,我们南边的新加坡,这种情况比中国严重许多,而且已经严重了很多年,新加坡年轻人不愿意结婚的情况,成为政府的一个老大难问题。

在新加坡,年轻人到了40岁而不结婚的,那是比比皆是啊!

最近新加坡闹出了一个笑话,就与新加坡人不愿结婚有关,话说,新加坡政府为了促使年轻人结婚,由政府出资“催婚”。

政府出钱举办大型相亲活动,包括品尝美食、出海旅游,喊出口号称“你约会,政府买单”。

(新加坡组织的“你约会,政府买单”相亲活动场面)

第四,年轻人晚结婚的原因是什么?

中央13台介绍了新加坡年轻人不愿结婚,结婚迟的原因,应当对我们也有借鉴意义。

(1)女性受教育程度大幅提升。由此带来的结果很明显,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女性,平均结婚年龄越晚。

一个两个女性的晚婚,不会对社会造成影响,但新加坡那样的地方,绝大多数年轻女性都接受了较高程度教育,甚至出国接受研究生,博生教育的人,也是很多的。

如此多女性的晚婚,当然会让平均结婚年龄推迟。

(2)职场的不确定性。现代社会节奏快,年轻人都在职场内打拼,而快节奏的生活,让很多年轻人没有精力去恋爱,即便恋爱了,也分不出精力去维护自己的爱情。

(3)由于生活素质的提高,养孩子成为一件非常昂贵的事,结婚就意味着很快需要承担一个孩子的抚养,这让年轻人产生惧怕心理,从而产生逃避。

最后让我们看看,新加坡除了花钱让年轻人相亲,他们还有什么鼓励年轻人结婚,生孩子的措施:

生一个孩子的奖励,从4800元提升到2.88万至3.84万之间;政府送给每个新生儿1.44万元;承诺建立更多的育儿中心和幼儿园

结束语:看新加坡目前的状况,你就知道,以后国内的大龄未婚男女青年,只怕会越来越多,到了最后,也就没有所谓的剩男剩女这种称呼了。


99随便


剩男剩女之所以长期单身,大多都是高不成低不就,然后,等一个自己配不上的人。

我认为,30岁之前剩下来,算不上什么剩男剩女,如果非要说是剩,只能算是普通剩,而真正的剩,应该是从30岁以后。

对于剩男剩女,其实没什么好说的,每个人都有剩下来的理由,但是我相信,没有人想长期单身做剩斗士,只要肯努力,早晚都会进入婚姻。

况且,单身也有单身的好,烦恼少,结婚了就不是如此了,那是两家人的事,烦恼不断。

所以,婚姻就如同围城,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想出去,单身的羡慕已婚,已婚的羡慕单身。


Canliu


关于这个定义,每个地方都不一样吧,


我随便改的网名


现在年代跟以前不一样了,生活水平和教育程度都提升很多。现代人尤其是社会精英,很多不是被剩下,而是因为经济独立,思想进步选择单身或者缘分未到。

他们保养都很好,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很多,年过40看上去也像30来岁。很多40岁左右的女性朋友都搭上了二胎政策这趟车,母亲和宝宝也都很健康。

个人观点,40岁算是一道杠。


桂圆打怪兽


我个人认为剩男剩女之说,应该指的年龄都是在三十六以上,因为现在人们都在忙于追求事业,三十多岁正是干事业的绝佳好年龄,有的人想自己功成名就再选择伴侣,有的人一心忙于事业无暇顾及个人问题,还有一些人对伴侣的条件要求比较高,或处过对象又分手了,没再遇到合适自己的要求伴侣。三十六七以上就有些年龄过大了,这才能称谓剩男剩女。


爱语爱的私语


剩男剩女,都是对人不尊重,好像是被人挑选剩下的东西一样,太歧视了,结婚不结婚,是个人的自由。应该称为大龄未婚男女,随时代变迁,应该定义在30岁以上,称为大龄未婚男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