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腸鏡需要多少時間,不全麻行嗎?

險中求勝3


本人真實經歷,不是什麼科普文,供大家參考是否選擇做無痛腸鏡。 1.寫在前面的話,每一個選擇做普通腸鏡的人,上輩子都是折翼的天使,如果能讓我再選一次,我要選擇無痛的。

2.背景:本人今年32歲,由於工作較為輕鬆,也特別注意身體變化,本著早發現,早治療的原則,一般有個不舒服馬上到醫院檢查,去年下腹部持續性的不舒服,就萌生了做腸鏡的想法,醫院就選擇了本地的二級乙等醫院,主要想的是要上班,所以選個一般的醫院不用排長隊。

3.經歷:因為要參加重要考試的原因,怕麻藥影響我記憶力,前年做胃鏡的時候也是選擇的普通胃鏡,雖然過程比較艱辛,但是也順利抗了下來,覺得腸鏡估計跟胃鏡一樣,抗抗就過了,所以直接找醫生開普通腸鏡,醫生也很詫異的看我,但是因為我的堅持,還是開的普通腸鏡,拿著單子去肛腸科預約,喊第二天早上9點,回去先喝開的瀉藥,一定要排空了才來。

頭天晚上喝了瀉藥邊拉粑粑邊查了下百度,看到有因為腸鏡管子未消毒完全的原因傳染上了艾滋病的文章,緊張半天,想著明天一定要去第一個做,萬一醫生不規範操作,染上那些傳染病怎麼辦,畢竟是小醫院。

第二天7點半就到了肛腸科,問了小護士,堅決要求第一個做,護士就叫我在外面椅子上排隊等著,我就坐著,後面陸陸續續來了幾個病人,問我是不是在排隊,我說是,就在我後面排著,等到8點半,護士把門打開,我就進去了,結果看到3個裝修得像廁所的小房間,我還在想地方這麼小怎麼躺的下,結果後面病人拿著毛巾還有便盆這些,只有我兩手空空,護士問我東西呢,我表示很茫然,然後看了我單子後說腸鏡九點,這些是灌腸的病人,抱歉我不懂什麼是灌腸,所以立馬跑出去繼續排隊。

等到九點醫生終於來了,是個30歲男醫生,我立馬要求第一個做,醫生態度也還好,只是問了昨晚拉肚子的情況,然後喊大家去廁所再排空一下,肚子排空了檢查才好做,此時我後面已經有人排著隊的,我後面的事一個50歲的阿姨,我們都聽從醫生的話去蹲廁所,但是我怕被搶了第一,蹲了幾分鐘看確實拉不出來就出去了,終於如願以償的第一個做。

4:感覺,按照流程,脫了褲子,醫生在菊花處放了個什麼東西把菊花撐開,然後拿了跟金屬管(大概小拇指粗細)直接開捅,剛開始捅的時候感覺還好,我還能淡定的看看視頻,但是管子進入了部分之後,開始來了感覺,因為腸道彎彎繞繞的,管子拐彎肯定要刮到腸道,此時就開始有點痛了,隨著管子的持續進入,管子拐彎越來越難,醫生也越來越用力,有時候用點力一捅突然就痛一下,很難受,更難受的是,因為我急於求成,雖然前期已經拉不出來了,但是其實肚子中的水還是沒排乾淨,結果因為腸道里有很多水,很多地方看不清楚,醫生只能往腸道里面充氣,然後把水放出來,最難受的時候就開始了,可能是因為排水的原因,你會感覺菊花有拉屎的感覺,感覺有東西堵在菊花那裡排不出來,但是菊花有個東西撐著,閉又閉不了,非常難受,這種感覺會一直持續到你做完檢查,後面管子進去估計走了一半後,就真正的開始巨痛了,基本上每過一個灣都會痛得冒冷汗,我已經痛的說不出話,那個男醫生還在用力的捅啊捅,我說不做了,受不了,醫生估計有虐人傾向,完全不理會我,繼續捅啊捅,遇到難拐彎的地方還會用更大的力氣,上有穿腸之巨痛,下有屎堵住之酸爽,想想都讓人顫抖,這種感覺如果只是體驗幾分鐘還好,但是你起碼要體會20分鐘,總之,在我的呻吟與嚎叫中做完了檢查,管子離開菊花那一刻感覺這個世界是多麼美妙,MD終於做完了。

4.總結:腸子裡的水一定要排乾淨,即使你已拉不出來了,但還是要多走路讓水流到菊花處,然後拉出來,排空了可以少腸道充氣排水的痛苦,我檢查的痛苦一半來自它,怪也怪自己想第一個做完,太心急。

能做無痛還是做無痛吧,閉個眼睛什麼都不知道就做完了,如果做普通,你會深深體驗穿腸的痛苦,每分每秒都讓你記憶深刻,腸鏡不像胃鏡那樣幾分鐘結束,時間長了真的會加倍讓你痛苦,好了,就說到這,此文供廣大病友參考,具體抗不抗的住全在於自身,和身體素質無關,只跟你身體耐不耐操有關,祝在座諸君腸道健康。


用戶4750865714270


一說起來做腸鏡,人們心裡都會多多少少的產生緊張情緒。其實,做腸鏡沒有你想的那麼可怕,尤其是現階段無痛腸鏡的廣泛應用,一般來說沒有特殊操作的話打上麻藥後半小時到一小時就解決戰鬥了。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腸鏡。

1、做腸鏡前應該做哪些準備?

腸鏡是內窺鏡的一種,腸鏡粗細如手指,可彎曲,柔韌性和通過性好。因為腸鏡檢查需要清理腸道,所以要提前準備。檢查前要排盡糞便,這樣才能清清楚楚看清腸道內部。為了排乾淨糞便,醫生常規會開一種瀉藥,例如甘露醇、硫酸鎂等等,這些藥可以使得腸道短時間充滿水分,蠕動增加,人會感覺有便意,短時間會排出稀水樣糞便,通過服用一定數量的上述藥物,可以將腸道通過瀉的方法而清理乾淨。做普通腸鏡前可以吃些乾麵包,因為吃的東西到大腸還要一段時間,就不用擔心會形成大便影響醫生觀察;而對於無痛腸鏡的檢查,當天最好禁食。

2、腸鏡是怎麼做的呢?

做檢查的時候,醫生會將腸鏡通過肛門置入腸腔,並充入氣體,目的是將腸腔粘膜皺褶撐開,觀察粘膜面的形態,例如是否有息肉等等。在充氣的時候,氣體是有一定壓力的,腸壁的肌肉會因此伸展開,因為腸道對於牽拉很敏感,所以人會覺得疼痛,這會讓人害怕做腸鏡,認為會不會是內臟受傷了導致疼痛,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其實當檢查完畢後排出氣體,人就不會感覺疼痛了。做腸鏡的時候,如果發現異常,例如發現腸壁有新生物,醫生會通過腸鏡對病變區域做活組織檢查,取得火柴頭大小的組織,用於病理檢驗,明確病變性質。有些情況下可能即刻摘除了。如圖

3、腸鏡對人體有損傷嗎?

腸鏡是目前早期發現和定位腸道病變的唯一方法,是一種微創的檢查方法,除開檢查過程由於充

氣的要求,腸道肌肉牽拉帶來疼痛,其他都沒有什麼影響,請大家可以放心檢查。

(【張之瀛大夫】系頭條號悟空問答簽約作者,本文為原創文章,首發於今日頭條。圖片來源於網絡,不做商業用途。更多健康知識,請點擊張之瀛大夫頭像,然後點擊紅色標識“關注”。關注健康,關注頭條號【張之瀛大夫】。健康提示: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做診斷、用藥和使用的根據,不能替代醫生和其他醫務人員的診斷、治療及建議,如有需要,請及時就醫。)


張之瀛大夫


提起“胃鏡”與“腸鏡”,很多人內心存在著天然的恐懼,其實真正的感受可能和大家想象中的存在一定出入。
首先說時間問題,腸鏡的操作大體上分為“檢查”和“治療”兩種。
先說檢查,如果只是單純的觀察腸道情況,沒有發現病變,那麼整個過程會比較快,順利的話通常15分鐘-20分鐘就搞定了。而如果觀察到了病變或可以病變,需要取標本進一步觀察,那麼操作時間比如就會延長。
再說治療,腸鏡下的治療,最為常見的可能是息肉樣病變的摘除。對於操作熟練的專科醫生來說,除非病變情況複雜,否則通常不超過1個小時也就搞定了。

最後說麻醉問題。其實對大多數人來說,普通腸鏡檢查過程中的不適感是完全能夠耐受的。但如果個人確實心理負擔較重,那麼選擇“無痛腸鏡”也是可以的。所謂“無痛腸鏡”,就是在靜脈麻醉藥物的作用下,讓患者進入睡眠狀態再進行操作。“無痛腸鏡”儘管能夠帶來舒適感,但存在的風險是(儘管發生率較低),假如術中出現了諸如腸穿孔等併發症,而患者是無法及時察覺與醫生交流的。


(圖片來自網絡)

李巖祺


一般腸、胃不舒服,有脹、痛感覺時,要去做個胃、腸鏡,來確定引起症狀的原因,以期排除或早期發現某些病變。但有人一聽到腸鏡就緊張、害怕,其實是對腸鏡的不瞭解。下面我們就講一講腸鏡的全過程

清潔腸道

腸鏡前,先要清潔腸道,如果腸鏡時腸道內還充滿有排洩物,就會影響進鏡和觀察,或造成不必要的損傷,或不能完成檢查,或檢查結果不準確。

腸鏡檢查過程

接下來就要進行腸鏡了,腸鏡有兩種方式,選擇何種有患者自己決定。

對疼痛比較敏感,心、肺沒有疾病的人,可以選擇全麻,全麻是在意識全無的情況下,任由醫生檢查,速度快,感覺不到檢查過程帶來的脹痛感。不足的是,醫生無法獲得患者的任何反饋信息,其檢查結果的可信度不過硬。

另一種方式是在患者清醒的情況下進行,表面麻醉。為了便於觀察黏膜面的形態,還需要充入氣體將腸腔黏膜褶皺撐開,此時腸道肌肉的牽拉會給患者帶來疼痛感;疼痛的另一來源是醫生技能的熟練程度,腸道是彎彎繞繞的,技術不熟練,很容易觸碰到眾多疼痛點;

腸鏡檢查時間

最後瞭解一下腸鏡檢查所需時間,這也是大家比較關心的。腸鏡時間的長短一般受這幾個因素的影響。

一是查前的準備工作是否充分,腸道潔淨,所需時間會短;二是與醫生的

技術水平和操作的熟練程度有關,熟練者會縮短時間;三是腸道內是否有異常情況發生,需要處理時,時間會久一點。所以,腸鏡時間的長短是不等的,通常在一刻鐘到半小時之間。


上面介紹了腸鏡檢查中的一些事項,希望對需要做腸鏡的朋友有點幫助,最後祝願您健康!



英子營養師


腸鏡,和胃鏡的原理一樣,都是通過內鏡觀察組織有無息肉、增生、惡變等病變的一種檢查手段。一般當患者有腹脹、腹痛等症狀,排除了一些如闌尾炎等急性疾病時,而又無法確定病因時,建議做腸鏡,明確病因。或者是長期坐位的上班族,體檢時一般也會建議做腸鏡;此外,對於年齡大於45歲的,大便性狀改變(包括次數、大便量、大便的形狀、有無出血等)時,建議做腸鏡,以期排除或者早期發現一些惡性病變。

腸鏡也分為無痛腸鏡和普通腸鏡。無痛腸鏡一般是通過靜脈推注麻醉藥,使檢查陷入睡眠狀態,在感覺、意識喪失的情況下施實的。臨床上最常用的是丙泊酚注射液。而普通腸鏡就是在檢查者意識、感覺等都清醒的時候實施的。一般是將腸鏡表面塗抹上奧布卡因凝膠,達到表面麻醉的效果而實施的,所以說腸鏡不全麻是可行的。

至於,做腸鏡需要多長時間,這與操作者的熟練度有很大的關係。因為,腸鏡需要觀察從肛門→直腸→乙狀結腸→降結腸→結腸脾曲→橫結腸→結腸肝曲→升結腸→回盲部,在這個過程中有2個部位是最難進鏡的。一個是肝曲,一個是脾曲,因其轉折角度過大,難以準確找到腸腔,故在這兩個部位也是浪費時間最多的,同時也是檢查者不適感最強烈的地方。根據我在內鏡室的觀察,熟練者15分鐘左右,欠熟練者也許需要30分鐘左右,若是發現病變,需要去病檢,時間可能還要長些。

本期答主:葉梓,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生命召集令,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生命召集令


腸鏡又稱結腸鏡,是內鏡的一種,是用來檢查結腸病變的一種方法。

做腸鏡的時間,一般情況下,如果只是檢查的話,過程順利,可能需要十餘分鐘就能搞定,而如果病情疑難、操作有困難,或需要做某些治療的情況下,需要半小時左右,時間長的可能要一小時完成。

腸鏡檢查分為普通檢查方法和無痛腸鏡檢查法:普通腸鏡的話,患者不需要麻醉,意識完全清楚。操作時,根據患者耐受程度不同,可有腹脹、腹痛等不適;無痛腸鏡法,是從靜脈血管注射進一定量的麻醉藥品,將患者全麻,患者完全無意識,不能感知,所以不會出現腹痛腹脹等不適。

無痛腸鏡,更有利於醫生的操作觀察,並且給患者造成的痛苦、不適也會小。不過有的患者麻醉剛剛清醒後,短時間內可能會出現頭暈、噁心等症狀。

在一檔電視健康節目中,一位做過腸鏡的患者分享了她的經歷:她50歲,因為家裡有結腸癌的家族史,所以她也做了結腸鏡。她的感覺是,肚子脹一些,完全可以忍受。不知不覺中,十分鐘左右就做完了,沒有什麼痛苦。

也有的患者,可能覺得要難受一些。個體不同,耐受程度不同。


殷殷期盼話健康


  眾所周知,腸鏡檢查是目前發現腸道腫瘤及癌前病變最簡便、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那麼,做腸鏡需要多少時間,不全麻行嗎?答案是因人而異,不盡相同。

  腸鏡分普通腸鏡與無痛腸鏡。

  1、普通腸鏡,患者在清醒狀態下由內鏡醫生進行腸鏡檢查,一般僅在內鏡表面使用局部麻醉藥或潤滑劑。在操作過程中疼痛並不那麼劇烈,絕大部分患者都可以耐受這種脹氣的感覺。由於精神緊張會引起腸痙攣,所以內鏡檢查過程中放鬆及適當排氣有利於內鏡操作。單純腸鏡檢查過程長短不等,通常10分鐘-30分鐘。

  優點:1、預約時間短,一般普通腸鏡預約時間平均較無痛腸鏡縮短3天左右。2、就診方便,在基層醫院即可開展。3、操作過程中如有不適可及時與內鏡醫生溝通,減少腸穿孔風險。

  缺點:部分患者無法耐受,導致檢查無法完成。

  2、無痛腸鏡檢查是在全麻下進行的腸鏡檢查,在醫生幫助下迅速進入睡眠狀態,而不感受到結腸鏡檢查所帶來的脹痛感。一般檢查結束後很快便清醒,稍事休息,便可在家人的陪同下離開醫院。

  優點:檢查過程中痛苦少,檢查完成度高

  缺點:1、費用相對較高,預約時間長。 2、存在麻醉風險;穿孔風險增加。

  目前的藥物與麻醉技術較好,安全性能很高,一般只要操作技術水平相當,多數受檢者是可以耐受普通腸鏡(不用麻醉)檢查的。 因此,做腸鏡不全麻,是完全可以的,當然,做腸鏡前,會做相關檢查,根據適應指證,遵醫囑再考慮合適的腸鏡檢查方法。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結腸鏡檢查是消化內科和普外科很常見的檢查與治療手段。

先說這個操作的時間問題

結腸鏡像一根皮鞭,一般可以長達一米半:

頭部有攝像頭、光源和一個開口,可以供其他設備出入完成更多操作:

(綠箭頭—光源;紅箭頭—攝像頭;黃箭頭—管道)

在操作時,鏡頭被充分潤滑,而後由肛門插入,經過直腸-乙狀結腸-降結腸-橫結腸-升結腸,一路過去,直達迴腸盲腸接口處。

請注意,結腸鏡不僅可以“看”,還可以“切、燒、止血”。所以因為結腸鏡的功能很多,那麼不同的目的就會造成操作時間的長短差異。

一般而言,如果僅僅是“看一看”則操作時間很短,一般一刻鐘到30分鐘即可。因為每個人的解剖差異,鏡子進去的難易有差別,所以同樣是“看一看”,時間上可能有長有短。比如胖子、結腸彎曲角度太大、解剖變異的就會慢一些,困難一些。

如果是在“看一看”的過程中發現了病變,還要順帶手“切一切”,切一塊病變組織去做病理檢查,從而做到結腸疾病的早發現早治療。

(發現可疑息肉,準備取一塊組織做檢查)

請看,結腸鏡頭部的小洞裡面鑽出來一把小鉗子,從病變組織上夾一塊“小肉”,供病理科醫生檢查。

那麼切完以後還會有出血,那麼小洞裡面還能鑽出止血的燒灼/激光器,對出血點加以止血。

所以這樣一折騰,操作時間就會延長了,但一般來說一小時也能搞定。

接下來談談是不是一定要麻醉

在做腸鏡的時候病人會覺得腸子裡很難受,類似於要拉肚子的時候或者憋大便憋到馬上不能忍受的狀態。再加上情緒緊張,會感覺非常不舒服。同時因為肌肉不夠放鬆,也會給操作的醫生護士帶來不便。所以麻醉肯定是有好處的。

當然了,能耐得住不適,不打麻醉也是可以的。況且很多虛弱的病人本身是無法耐受麻醉藥物的,很有可能因為麻醉導致生命意外。所以這類患者完全不能打麻醉。

綜上,腸鏡一般少則20-30分鐘,長則一小時左右。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和操作內容而有區別;不打麻醉完全沒問題,但是會感覺很不舒服,醫生操作也會有點不方便,但是一般而言,可以不打麻醉。


菲利普醫生


一般地,檢查過程約需20分鐘,但具體時間由個人腸道情況、病變範圍和治療時間等因素決定。腸鏡檢查是用一條可彎曲的末端裝有光源微型電子攝影器的軟管,由肛門緩慢進入大腸,通過光源器把大腸內壁反映到電子屏幕上,可以完整仔細地將整個結腸、乃至迴腸末端觀察。檢查過程中對可疑病變部位進行照相、錄像及活組織病理檢查及鏡下治療,如局部出血的藥物治療、息肉的圈套、電凝治療等等。

目前腸鏡檢查是早期大腸癌最好的篩查方法,對於侷限於粘膜層的早癌和癌前病變,可在檢查同時行微創治療,免去傳統手術開刀痛苦,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一些發達國家已漸漸把腸鏡檢查納入中老年人常規體檢項目,以早期發現病變,降低結腸癌的發病率。

腸鏡檢查前準備流程:如果腸鏡要做治療或取活檢,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華法林等抗凝藥物需至少停藥1周。做腸鏡前兩天,飲食上要做到少渣飲食,不食用纖維素多、肉類等帶渣帶籽的食物。腸鏡檢查前一天晚餐可進食少量半流質少渣食物,之後禁食,可喝糖水,防止因禁食導致低血糖或因腹瀉導致脫水,若患者排便困難或長期便秘可酌情開始服用瀉藥輔助通便。檢查當天的上午開始口服瀉藥,檢查者應根據預約時間推算口服瀉藥時間,一般來說,提前6-8小時是比較理想的,同時也不會影響無痛檢查時麻醉的選擇。要注意的是,口服瀉藥後是不能再進食了。

做腸鏡要做麻醉嗎?一般不用,但有的患者因傳聞和曾經感受的痛苦而懼怕、拒絕接受腸鏡檢查,但根據病情又不得不做腸鏡,於是腸鏡醫生聯合麻醉科醫生一塊開展工作,這就是無痛腸鏡,病人在全麻下完成腸鏡檢查。

腫瘤何大夫


做結腸鏡所需的時間長短不一,與患者是否配合、結腸的走形是否迂曲、腸道準備情況、是檢查目的還是治療目的,都是不一樣的。(0802)

如果患者不是很緊張、配合比較好、結腸沒有過度的曲折、冗長、檢查前腸道準備良好、視野清楚、僅僅是普通的瞭解結腸情況的話,所需要的時間就比較短,可能半小時不用。但是如果患者配合不好(多數因為緊張、不適),可能沒有觀察清楚就提前結束了,或者結腸迂曲,不容易進到結腸的起始部位---盲腸,或者腸道準備不好,結腸內有大量的內容物的話,也會影響觀察的效果和時間,甚至是半途而廢。

因此,建議患者腸鏡檢查時,儘量放鬆,腸道準備充分(口服複方聚乙二醇電解質和大量的水),這樣可以減少主觀的不良因素,提高檢查效率和效果。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是檢查性的腸鏡還是治療性的結腸鏡。如果一般檢查性質的結腸鏡,不用麻醉,不會太痛苦,很快就結束,但是如果是治療性的結腸鏡(比如結腸鏡下切除息肉或者早期癌變)一般是需要全麻下進行的。因為,內鏡下的切除操作比較費時費力,如果不麻醉,患者一般堅持不了的。


另外,檢查性質的和治療性質的情況是否需要麻醉也不是絕對的,比如有些腸鏡檢查患者年齡大,患者耐受性差,可能需要麻醉才能完成;也有些簡單的息肉切除,比如帶蒂的小息肉,在普通腸鏡檢查的情況下,就可以很快切除,患者感覺不到痛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