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麼成為一名教師的呢?

博格精品課堂


1990年,我在一所鄉村初中讀三年級。

春節後的三月份,一天早自習,班主任趙老師將我叫到他的辦公室,說咱們學校今年有一個推薦縣重點高中一高的名額,不用參加考試。

班主任說,你可以回家和父母商量一下。

我騎著一輛大架的自行車,咣咣噹當的趕到十多里外的老家。舅舅來家了,父母正和他一起吃飯。

我把情況告訴他們,他們的意見是,家裡孩子多,我是老大,成績也不錯,還是不上高中,上個師範吧。考上師範,就能吃上商品糧,跳出了龍門。

回到學校,我告訴班主任,我不願意上高中,我要考師範。

那一年,我以全鄉總分第一的成績,被河南省淮陽師範學校錄取。當時,附近幾個村子都知道我考上了中師,父母為此非常的高興。

妹妹給我說,其實父親一直都想讓我考師範。父親是一名鄉村民辦教師,在村頭小學校教書。學校有十多個民辦教師,一個公辦老師。每到發工資時,十多個民辦老師的總工資才100多元,和一個公辦老師的工資差不多,公辦教師的工資也是100多元。這也讓父親覺得當一個公辦教師也不錯。

去師範學校報到,前兩個周集中培訓,所有的新生天天在學校的一個特別大的閱覽室裡開會。那時,才第一次知道,我們這些人,初中畢業考師範,畢業後是要當小學教師的。

那時,我們鄉下學校的中師畢業生都是去初中教書的,現在一說要當小學教師,還非常的吃驚。

三年師範,沒有高考的壓力,但是學校的教師水平高,紀律嚴格,大家學習認真,音樂、體育、美術,德智體全面發展。參加好幾個興趣小組,練習三筆字,讀了好多書,寫了許多幼稚的文章。

畢業了,我被分配到老家的一所鄉村小學教書。派遣令上,寫著核准工資76元,從7月份起薪。

就這樣,我成了一名鄉村小學教師。

轉眼就要近三十年了。

這幾十年,起起落落,波波折折,也沒有大的上進和發展。去年,師範同學聚會,畢業時四十多位同學,來了二十多位。大家已沒了當年的朝氣,多數人在中小學校教書。日子過的不好也不差。

近來,讀了一篇文章,講到從1979年到1999年二十年間,國家為了緩解中小學校師資的不足,出臺從初中優秀畢業生招生學生進入師範學校,學習三年分配到中小學校當教師的政策,二十多年裡,一共有400多萬人湧進中師的大門,畢業後進入廣大的鄉村學校,撐起了中小學教育的大半個天空。

總之,成為一名教師,不言後悔。

當然,如果再次選擇,我卻可能做出不一樣的選擇!


小桔燈


我做教師差不多已經二十年,回想起怎麼走上這個崗位的確實還有曲折。

我大學不是讀的師範專業,是外貿專業。那年頭外貿似乎正在走下坡路,外貿公司撤銷,各單位有自主外貿權。我所在的十八線小城市外貿似乎也不景氣。畢業前的寒假,親戚聚會,席間有位在教育局工作的親戚主動問我,要不要做老師。我說不做,因為當時我並不瞭解外貿的形勢,總幻想著在外貿單位和國外人士接觸頗為高大上,也是會賺大錢的。於是親戚也就作罷。


畢業後到了本地的外運公司。也還不錯,算是有了接收單位。然而,每天坐辦公室,看報,燒水,電話都很少接。辦公室人也不多,都在各自出去跑業務,根本沒人願意教我帶我。在外運公司兩個多月,除了公司幾個領導,其他業務人員都沒認全幾個,整天無所事事。而且一直有傳聞,外運公司也要關了。事實上,確實不到一年後就歇了。


我也是沒有辦法,暑假基本都過了,硬著頭皮,給教育局的親戚打電話,說,還是想做教師。親戚還是很幫忙的,立馬幫問詢。當年的教師工作安排分配已經在暑假結束,那時,師範學生畢業是有分配的。親戚還是蠻有能力的,告訴我城區學校已經不能進了,農村還可以,當然也要另外請一位頭面人物來幫說一下,因為畢竟分配工作已經結束,現在硬要安插確實有困難。親戚幫找了這位頭面人物,這個人物也很幫忙,因為親戚本身在教育局也有點身份地位,所以也是互相幫忙。安排吃了頓飯,就把我安排到某農村學校了,其時已經開學一個月了。


於是,我就這樣做了一名老師。當然現在也換了學校。個人覺得,我還是認認真真兢兢業業在做教師的。也算是對得起親戚,對得起學生。


知乎哉


這個回答對我好像太容易了。我呀,是高考考上去的,而且當時國家包分配。

我高考那會兒,國家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不久,需要大量的中小學教師。高考後,根據估分,班主任做我工作,建議我報考師專,說:那是大學,出來是大專生。

本來根據我的估算分數,我想報中專(跟我分數一樣的一個同學就報了中專——福建銀行)。可有幾個親朋好友極力鼓勵我讀大專。家裡有見識的叔叔也覺得當老師靠譜,爸媽也說:當老師好,旱澇保收;不管誰坐天下,都需人才需要老師!

還有更關鍵的一點,師專生自己不用花錢繳學雜費,國家每月還有伙食補助。

唉,也因自己是農家子弟,家裡兄弟較多,父母壓力實在大,能跳“龍門”是父母最大的心願。所以我也沒去補習,就這樣毫無懸念、高高興興地上了師專,讀當時所謂最跑火的專業“外語專業”。


種金易


我成為一名教師,當初也是不大情願的,後來幹了這些年,覺得自己也是適合當個教師的。

我讀高中時,那個時代參加高考,由於監考閱卷等工作量大,國家財力有限吧,需要提前預選,提前報志願。我記得當時我報考的志願是省公安專科學校,那時候還是比較羨慕的職業吧。高考前進行了體檢,完全合格,7月7、8、9三天高考,考試結束後,回家等高考成績。後來,高考成績公佈,考了478分,超過了專科錄取線,接著市縣公安機關進行了政審,當時還是很嚴格的。政審沒有問題了,開始等錄取通知書,結果是等了好幾天,沒有來,最後,來的是師專通知書,當時我先是驚訝,後來打聽說是被頂替了,很是憤怒,把我氣得都不想去拿通知書了,最後,在老師家人的勸說下,取了通知書,馬上開學報到了,才悶悶不樂地報到去了。兩年畢業後,分到縣城中學,從此,教書育人一直幹到了到現在。



想想二十多年的工作,也取得了不少成績,從市裡的優秀班主任、優秀教學成績獎、講課比賽獎項,到縣裡的各種獎項都拿到了,自己的專業報刊雜誌基本都發表過文章,裝了一大袋子,評聘職稱也從初級到了高級,並且一直比較順利,總的來說,覺得自己還是比較適合幹教育的。


以上觀點歡迎網友點評!


浩墨香書房


我也曾是一名教師,是個民辦教師,現在都改叫原民辦教師了!就這個民辦教師,也是好不容易才做上的。

我上的是農業高中,高考雖然不考英語,可專業課也沒考好,甭說還是考砸了!“天無絕人之路”,嘿,還別說,我縣竟在高考落榜生中招錄民辦教師了!

那個時候還真不知道,民辦與公辦教師有啥差別,只看見他們都是領著娃娃上操、活動,上課、考試;只看見本村那些當老師的,幾乎是學生一進校門就圍著娃娃轉,幾乎從不離開學生,每堂課都是他們在講,幾乎是都飯點了匆匆回家吃又匆匆來到學校;穿著呢,也破舊。還有一兩個外面來的老師,不是校長就是教導主任,總是代一門課。

管他呢,反正我看做老師就是厲害!啥都知道,學生都害怕。我給父親說了,父親也沒反對。我於是報了名,並參加了考試。

還別說,這考試也挺不容易的。全省報名210名,只收40名。考的仍是高中語文、數學、政治、理化(兩門合考)、史地(也是合考),一週後榜示了,我考上了,還是第三名。

或許這才是錯誤選擇 的開始。84年9月我進入我縣紅專學校民教班 (後改名縣教師進修學校)培訓學習,85年元月培訓期滿。85年3月12日就回到原藉做了一名民辦教師……

後來的後來,就連這民辦教師也沒有做得下去。只是因為“先培訓後上崗”,是教育部“界定”年限外的民辦教師啊……

為生活而提神


非常普通的途徑,高考後分數線在二本線附近,填報志願高不成低不就。當時覺得教師這個行業有寒暑假,並且還有助學金,在選擇餘地不大的情況下,這兩項優勢勝出,於是進了師範學院,畢業出來順理成章當了老師。



一入侯門深似海。以為跟單純的學生打打交道,好好教書,又有寒暑假,日子簡單平淡就可以了。結果寒暑假是起得比雞早睡得比貓晚每天工作十小時拼回來的。老師還得做好教書之外其他各種角色的工作——保姆、保安、督導、心理醫生,調解員、律師、棋子、演說家、出氣筒等等。總之,辛苦的老師,萬能的班主任。



當年的同學好多改了行,能堅持下來的不多,低價高能的工作吸引力越來越低。也許以後社會發展了,大家都在互聯網上學習,目前這種模式的教師將會消失了吧?如此,甚好!



懷念感恩當年教過自己的老師。


靜聽江心雨


當年中考特別渴望上高中,可是一不留神成了全校唯一的一位考上中專的人。不敢和我爸說自己想上高中,記得當時收到通知時在家閉著眼睛和媽媽鬧:我就不上,就不上!一睜眼發現了父親,瞬間閉嘴。

我的化學老師建議我上高中,主動找到校長和他一起幫我寫推薦信到市一中上學,遺憾的是我還是不敢和父親抗爭……

後來父親幫我填志願、帶我去面試。本來報的是師範,記得剛進門就聽到幼兒師範的面試老師說:這個小姑娘看起來不錯!看了我的手指長度,跟著跳了一段舞蹈,就這樣走進了幼兒師範。

表面上不敢和父親抗爭,內心卻是非常抗拒的。十幾歲的年齡第一次離開家門,第一次放假,同學們都回家了,只有我不願意回家。後來回家聽媽媽說那天爸爸蹲在門口好久好久,一句話也不說,我即刻崩塌……

回校後給父親寫了一封信,告訴他,既然我上了這個學校,那就會努力做一個優秀的老師,絕不會讓他丟臉(我父親是第一屆全國優秀教師)

後來有了女兒,我又告訴她:媽媽必須努力做個好老師,要不然將來你肯定會認為我不是一個好媽媽!

就這樣我從抗拒變成了我們這裡最被家長信任的孩子王。

插一句:我特別反感要孩子聽話,也許和自己的經歷有關係。


媽咪老師


上個世紀90年代,我上高三,我妹妹上初三。我的成績還可以,即使發揮失常也可以上一個二本以上的學校。我的妹妹成績相對而言比較差。當時家裡面的經濟情況不是太理想的,我父母就和我商量,讓我填報一個花費比較少的學校,因為他們託關係,花了點錢為我的妹妹上一個中專學會計。軍校因為眼睛近視沒法去,農林漁牧類院校不高興考,萬般無奈只能上師範院校。因為除了學費少之外,每個月國家還有五六十塊錢的補貼。記得上大學的第一個學期結束,我還有幾十塊錢的飯菜票沒有用掉。大學畢業之後,順其自然的被本地教育局分配到鄉鎮,然後調動工作到縣城中學,一晃20多年了。


駿珺雋俊


我當教師是在70年代的時候,那時候正是張鐵生白卷的時候,不用考試就去了師範大學上學,上學全靠推薦。在師範大學,學了三年,畢業就分配到學校教書了,沒有什麼資格證,上崗證之類的,從業三十多年,現在退休在家。


梅嶺詩魂


成為名師這是教師職業生涯規劃中的一個環節,也是許多青年教師的奮鬥目標。

首先,確定目標。名師也有不同的階梯,比如縣區級名師、市級名師、省級名師等,目前國家層面暫未設置國家級名師這一職稱和榮譽。如果你是青年教師,首先要從縣區級名師開始努力,而後市、省級名師逐級努力,積極追求。

其次,強化學習。一要強化政治學習,提高政治站位。積極學習黨章黨規,堅定理想信息,嚴守紀律規矩,聽黨的話,跟黨走。服從組織,聽從安排。二要強化專業學習,提高專業素養。深入學習教育方針政策、教育教學理論,積極參加教育科研,通過教育科研提高自己的專業理論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三要

切實強化實踐,融理論與實踐之中,大膽開拓勇於創新,依靠堅持不懈地教育教學實踐,著力塑造自我爐火純青的專業技能和水平。

第三,德高為範。嚴於律己,努力打造師德高地,把自己塑造成師德楷模。教育的事業是良心的事業,是千年大計,高尚的師德是教師的靈魂。要積極參加師德培訓,嚴格師德修養,時刻嚴格要求自己,多向師德楷模、標兵學習。做孩子們成長過程中的指路明燈。

名師是一個崇高的稱號,是綜合素質優異的結晶,要想成為名師,既需要自己堅持不懈地努力,更離不開學校領導和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關懷和培養。要虛心學習,勤奮努力,忘我工作,敬業奉獻!要謙虛謹慎,放低身段,心懷感恩。要持之以恆,不畏艱辛,以不到長城非好漢的決心和毅力,向著目標前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