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么成为一名教师的呢?

博格精品课堂


1990年,我在一所乡村初中读三年级。

春节后的三月份,一天早自习,班主任赵老师将我叫到他的办公室,说咱们学校今年有一个推荐县重点高中一高的名额,不用参加考试。

班主任说,你可以回家和父母商量一下。

我骑着一辆大架的自行车,咣咣当当的赶到十多里外的老家。舅舅来家了,父母正和他一起吃饭。

我把情况告诉他们,他们的意见是,家里孩子多,我是老大,成绩也不错,还是不上高中,上个师范吧。考上师范,就能吃上商品粮,跳出了龙门。

回到学校,我告诉班主任,我不愿意上高中,我要考师范。

那一年,我以全乡总分第一的成绩,被河南省淮阳师范学校录取。当时,附近几个村子都知道我考上了中师,父母为此非常的高兴。

妹妹给我说,其实父亲一直都想让我考师范。父亲是一名乡村民办教师,在村头小学校教书。学校有十多个民办教师,一个公办老师。每到发工资时,十多个民办老师的总工资才100多元,和一个公办老师的工资差不多,公办教师的工资也是100多元。这也让父亲觉得当一个公办教师也不错。

去师范学校报到,前两个周集中培训,所有的新生天天在学校的一个特别大的阅览室里开会。那时,才第一次知道,我们这些人,初中毕业考师范,毕业后是要当小学教师的。

那时,我们乡下学校的中师毕业生都是去初中教书的,现在一说要当小学教师,还非常的吃惊。

三年师范,没有高考的压力,但是学校的教师水平高,纪律严格,大家学习认真,音乐、体育、美术,德智体全面发展。参加好几个兴趣小组,练习三笔字,读了好多书,写了许多幼稚的文章。

毕业了,我被分配到老家的一所乡村小学教书。派遣令上,写着核准工资76元,从7月份起薪。

就这样,我成了一名乡村小学教师。

转眼就要近三十年了。

这几十年,起起落落,波波折折,也没有大的上进和发展。去年,师范同学聚会,毕业时四十多位同学,来了二十多位。大家已没了当年的朝气,多数人在中小学校教书。日子过的不好也不差。

近来,读了一篇文章,讲到从1979年到1999年二十年间,国家为了缓解中小学校师资的不足,出台从初中优秀毕业生招生学生进入师范学校,学习三年分配到中小学校当教师的政策,二十多年里,一共有400多万人涌进中师的大门,毕业后进入广大的乡村学校,撑起了中小学教育的大半个天空。

总之,成为一名教师,不言后悔。

当然,如果再次选择,我却可能做出不一样的选择!


小桔灯


我做教师差不多已经二十年,回想起怎么走上这个岗位的确实还有曲折。

我大学不是读的师范专业,是外贸专业。那年头外贸似乎正在走下坡路,外贸公司撤销,各单位有自主外贸权。我所在的十八线小城市外贸似乎也不景气。毕业前的寒假,亲戚聚会,席间有位在教育局工作的亲戚主动问我,要不要做老师。我说不做,因为当时我并不了解外贸的形势,总幻想着在外贸单位和国外人士接触颇为高大上,也是会赚大钱的。于是亲戚也就作罢。


毕业后到了本地的外运公司。也还不错,算是有了接收单位。然而,每天坐办公室,看报,烧水,电话都很少接。办公室人也不多,都在各自出去跑业务,根本没人愿意教我带我。在外运公司两个多月,除了公司几个领导,其他业务人员都没认全几个,整天无所事事。而且一直有传闻,外运公司也要关了。事实上,确实不到一年后就歇了。


我也是没有办法,暑假基本都过了,硬着头皮,给教育局的亲戚打电话,说,还是想做教师。亲戚还是很帮忙的,立马帮问询。当年的教师工作安排分配已经在暑假结束,那时,师范学生毕业是有分配的。亲戚还是蛮有能力的,告诉我城区学校已经不能进了,农村还可以,当然也要另外请一位头面人物来帮说一下,因为毕竟分配工作已经结束,现在硬要安插确实有困难。亲戚帮找了这位头面人物,这个人物也很帮忙,因为亲戚本身在教育局也有点身份地位,所以也是互相帮忙。安排吃了顿饭,就把我安排到某农村学校了,其时已经开学一个月了。


于是,我就这样做了一名老师。当然现在也换了学校。个人觉得,我还是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在做教师的。也算是对得起亲戚,对得起学生。


知乎哉


这个回答对我好像太容易了。我呀,是高考考上去的,而且当时国家包分配。

我高考那会儿,国家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不久,需要大量的中小学教师。高考后,根据估分,班主任做我工作,建议我报考师专,说:那是大学,出来是大专生。

本来根据我的估算分数,我想报中专(跟我分数一样的一个同学就报了中专——福建银行)。可有几个亲朋好友极力鼓励我读大专。家里有见识的叔叔也觉得当老师靠谱,爸妈也说:当老师好,旱涝保收;不管谁坐天下,都需人才需要老师!

还有更关键的一点,师专生自己不用花钱缴学杂费,国家每月还有伙食补助。

唉,也因自己是农家子弟,家里兄弟较多,父母压力实在大,能跳“龙门”是父母最大的心愿。所以我也没去补习,就这样毫无悬念、高高兴兴地上了师专,读当时所谓最跑火的专业“外语专业”。


种金易


我成为一名教师,当初也是不大情愿的,后来干了这些年,觉得自己也是适合当个教师的。

我读高中时,那个时代参加高考,由于监考阅卷等工作量大,国家财力有限吧,需要提前预选,提前报志愿。我记得当时我报考的志愿是省公安专科学校,那时候还是比较羡慕的职业吧。高考前进行了体检,完全合格,7月7、8、9三天高考,考试结束后,回家等高考成绩。后来,高考成绩公布,考了478分,超过了专科录取线,接着市县公安机关进行了政审,当时还是很严格的。政审没有问题了,开始等录取通知书,结果是等了好几天,没有来,最后,来的是师专通知书,当时我先是惊讶,后来打听说是被顶替了,很是愤怒,把我气得都不想去拿通知书了,最后,在老师家人的劝说下,取了通知书,马上开学报到了,才闷闷不乐地报到去了。两年毕业后,分到县城中学,从此,教书育人一直干到了到现在。



想想二十多年的工作,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从市里的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学成绩奖、讲课比赛奖项,到县里的各种奖项都拿到了,自己的专业报刊杂志基本都发表过文章,装了一大袋子,评聘职称也从初级到了高级,并且一直比较顺利,总的来说,觉得自己还是比较适合干教育的。


以上观点欢迎网友点评!


浩墨香书房


我也曾是一名教师,是个民办教师,现在都改叫原民办教师了!就这个民办教师,也是好不容易才做上的。

我上的是农业高中,高考虽然不考英语,可专业课也没考好,甭说还是考砸了!“天无绝人之路”,嘿,还别说,我县竟在高考落榜生中招录民办教师了!

那个时候还真不知道,民办与公办教师有啥差别,只看见他们都是领着娃娃上操、活动,上课、考试;只看见本村那些当老师的,几乎是学生一进校门就围着娃娃转,几乎从不离开学生,每堂课都是他们在讲,几乎是都饭点了匆匆回家吃又匆匆来到学校;穿着呢,也破旧。还有一两个外面来的老师,不是校长就是教导主任,总是代一门课。

管他呢,反正我看做老师就是厉害!啥都知道,学生都害怕。我给父亲说了,父亲也没反对。我于是报了名,并参加了考试。

还别说,这考试也挺不容易的。全省报名210名,只收40名。考的仍是高中语文、数学、政治、理化(两门合考)、史地(也是合考),一周后榜示了,我考上了,还是第三名。

或许这才是错误选择 的开始。84年9月我进入我县红专学校民教班 (后改名县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学习,85年元月培训期满。85年3月12日就回到原藉做了一名民办教师……

后来的后来,就连这民办教师也没有做得下去。只是因为“先培训后上岗”,是教育部“界定”年限外的民办教师啊……

为生活而提神


非常普通的途径,高考后分数线在二本线附近,填报志愿高不成低不就。当时觉得教师这个行业有寒暑假,并且还有助学金,在选择余地不大的情况下,这两项优势胜出,于是进了师范学院,毕业出来顺理成章当了老师。



一入侯门深似海。以为跟单纯的学生打打交道,好好教书,又有寒暑假,日子简单平淡就可以了。结果寒暑假是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猫晚每天工作十小时拼回来的。老师还得做好教书之外其他各种角色的工作——保姆、保安、督导、心理医生,调解员、律师、棋子、演说家、出气筒等等。总之,辛苦的老师,万能的班主任。



当年的同学好多改了行,能坚持下来的不多,低价高能的工作吸引力越来越低。也许以后社会发展了,大家都在互联网上学习,目前这种模式的教师将会消失了吧?如此,甚好!



怀念感恩当年教过自己的老师。


静听江心雨


当年中考特别渴望上高中,可是一不留神成了全校唯一的一位考上中专的人。不敢和我爸说自己想上高中,记得当时收到通知时在家闭着眼睛和妈妈闹:我就不上,就不上!一睁眼发现了父亲,瞬间闭嘴。

我的化学老师建议我上高中,主动找到校长和他一起帮我写推荐信到市一中上学,遗憾的是我还是不敢和父亲抗争……

后来父亲帮我填志愿、带我去面试。本来报的是师范,记得刚进门就听到幼儿师范的面试老师说:这个小姑娘看起来不错!看了我的手指长度,跟着跳了一段舞蹈,就这样走进了幼儿师范。

表面上不敢和父亲抗争,内心却是非常抗拒的。十几岁的年龄第一次离开家门,第一次放假,同学们都回家了,只有我不愿意回家。后来回家听妈妈说那天爸爸蹲在门口好久好久,一句话也不说,我即刻崩塌……

回校后给父亲写了一封信,告诉他,既然我上了这个学校,那就会努力做一个优秀的老师,绝不会让他丢脸(我父亲是第一届全国优秀教师)

后来有了女儿,我又告诉她:妈妈必须努力做个好老师,要不然将来你肯定会认为我不是一个好妈妈!

就这样我从抗拒变成了我们这里最被家长信任的孩子王。

插一句:我特别反感要孩子听话,也许和自己的经历有关系。


妈咪老师


上个世纪90年代,我上高三,我妹妹上初三。我的成绩还可以,即使发挥失常也可以上一个二本以上的学校。我的妹妹成绩相对而言比较差。当时家里面的经济情况不是太理想的,我父母就和我商量,让我填报一个花费比较少的学校,因为他们托关系,花了点钱为我的妹妹上一个中专学会计。军校因为眼睛近视没法去,农林渔牧类院校不高兴考,万般无奈只能上师范院校。因为除了学费少之外,每个月国家还有五六十块钱的补贴。记得上大学的第一个学期结束,我还有几十块钱的饭菜票没有用掉。大学毕业之后,顺其自然的被本地教育局分配到乡镇,然后调动工作到县城中学,一晃20多年了。


骏珺隽俊


我当教师是在70年代的时候,那时候正是张铁生白卷的时候,不用考试就去了师范大学上学,上学全靠推荐。在师范大学,学了三年,毕业就分配到学校教书了,没有什么资格证,上岗证之类的,从业三十多年,现在退休在家。


梅岭诗魂


成为名师这是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一个环节,也是许多青年教师的奋斗目标。

首先,确定目标。名师也有不同的阶梯,比如县区级名师、市级名师、省级名师等,目前国家层面暂未设置国家级名师这一职称和荣誉。如果你是青年教师,首先要从县区级名师开始努力,而后市、省级名师逐级努力,积极追求。

其次,强化学习。一要强化政治学习,提高政治站位。积极学习党章党规,坚定理想信息,严守纪律规矩,听党的话,跟党走。服从组织,听从安排。二要强化专业学习,提高专业素养。深入学习教育方针政策、教育教学理论,积极参加教育科研,通过教育科研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三要

切实强化实践,融理论与实践之中,大胆开拓勇于创新,依靠坚持不懈地教育教学实践,着力塑造自我炉火纯青的专业技能和水平。

第三,德高为范。严于律己,努力打造师德高地,把自己塑造成师德楷模。教育的事业是良心的事业,是千年大计,高尚的师德是教师的灵魂。要积极参加师德培训,严格师德修养,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多向师德楷模、标兵学习。做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指路明灯。

名师是一个崇高的称号,是综合素质优异的结晶,要想成为名师,既需要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更离不开学校领导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关怀和培养。要虚心学习,勤奋努力,忘我工作,敬业奉献!要谦虚谨慎,放低身段,心怀感恩。要持之以恒,不畏艰辛,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决心和毅力,向着目标前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