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军用拖车系列二十三:挖太脱拉墙角把技术卖给中国的斯太尔

1864年,奥地利斯太尔市成立了一家名叫约瑟夫弗兰兹沃恩德尔的公司。这家公司最早主营业务是枪械,时至今日,这家公司生产的枪械还是世界名枪之一。

世界军用拖车系列二十三:挖太脱拉墙角把技术卖给中国的斯太尔

1891年,约翰普赫公司成立,主要制造自行车,车不仅在本土销售,还出口到匈牙利、英国、法国等。为进一步扩展业务,在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挖了太脱拉(Tatra)的墙角——把著名设计师汉斯·雷德温卡聘来担任汽车和拖拉机的总设计师。

世界军用拖车系列二十三:挖太脱拉墙角把技术卖给中国的斯太尔

1918年约翰普赫公司更名斯太尔汽车厂;1924年,约瑟夫弗兰兹沃恩德尔公司更名为斯太尔Werke-AG股份有限公司;1928年,约翰普赫公司与德国戴姆勒在奥地利的子公司合并为:奥地利戴姆勒普赫公司(Austro-Daimler-Puchwerke)。1934年,斯太尔与戴姆勒普赫组建了斯太尔戴姆勒普赫公司(Steyr-Daimler-Puch)。

世界军用拖车系列二十三:挖太脱拉墙角把技术卖给中国的斯太尔

稍费笔墨,为大家简单介绍了一下斯太尔的历史,斯太尔集团不仅造轮式卡车、造枪械,还曾在二战期间造了一型连纳粹德军都喜欢的履带式火炮牵引车!

世界军用拖车系列二十三:挖太脱拉墙角把技术卖给中国的斯太尔

我是“玻羊车界”,喜欢我文章的朋友不妨顺手关注一下,谢谢!奉行本专题逢牵引车必讲的一贯风格——今天就从这型呆萌的斯太尔RSO型履带式牵引车说起!

(本文约1700字,阅读需要6min)

世界军用拖车系列二十三:挖太脱拉墙角把技术卖给中国的斯太尔

在二战期间,无论是虎式坦克,还是豹式坦克,都以精密复杂著称。但是斯太尔厂应德军要求而研发的RSO履带式牵引车,却以结构简单、可靠性强、便于维护、外形呆萌而受到肯定和欢迎。

世界军用拖车系列二十三:挖太脱拉墙角把技术卖给中国的斯太尔

RSO的正式名称叫东部用履带式牵引车,总共生产了27792辆左右,在二战德军中使用非常广泛。苏联也有研制过类似的车型,其代号为STZ-5 ,也是个呆萌的家伙。

世界军用拖车系列二十三:挖太脱拉墙角把技术卖给中国的斯太尔

1942年11月RSO/01型开始量产,后继有RSO/02、RSO/03等子型号。该车采用四对负重轮,3吨左右的重量,采用一台70马力的RSO/01斯太尔3.5L V8 汽油机(RSO/03型采用66马力的5.5升的四缸柴油机)。最大速度3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300千米。

世界军用拖车系列二十三:挖太脱拉墙角把技术卖给中国的斯太尔

RSO无装甲防护,有车组成员2人(正副司机),车全长4.42米,宽1.99米,高2.53米。RSO履带式牵引车起初被用于牵引反坦克炮、六管火箭发射器等,后来成为履带式运输车的代名词,能够在东线泥泞的雪地里使命必达。

世界军用拖车系列二十三:挖太脱拉墙角把技术卖给中国的斯太尔

1943年,在RSO/02底盘基础上安装了一门75mm的PaK 40型反坦克炮,成为一门自行火炮。Pak 40反坦克炮直瞄射击有效射程为1.8千米,间瞄射击有效射程为7.6千米,每分钟射速14发左右。但是因为无装甲,火力弱鸡,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世界军用拖车系列二十三:挖太脱拉墙角把技术卖给中国的斯太尔

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曾进口过一批奥地利原装斯太尔91型卡车,这款在欧洲没什么存在感的重型卡车,却在中国火了几十年。而“斯太尔”的造车技术,对于中国重卡的发展可谓影响深远。

世界军用拖车系列二十三:挖太脱拉墙角把技术卖给中国的斯太尔

我国建国后一直面临轻、中、重型运输车辆缺乏的局面。载重8吨以上,一直用“黄河”卡车充门面,而在重大工程车和军用重卡方面,主要是靠进口。

世界军用拖车系列二十三:挖太脱拉墙角把技术卖给中国的斯太尔

1978年,经邓爷爷批示(“可以办,不光轿车可以,重型车也可以。”——指合资办厂),一机部(第一机械工业部)先后考察了通用、奔驰、雷诺、大众、沃尔沃、斯太尔等车厂。斯太尔是其中名气最小的一个,迫于资金压力,在听取军队的意见后,我国与斯太尔达成总价3.5亿元人民币(也有说是11.58亿元)的技术转让合同。

世界军用拖车系列二十三:挖太脱拉墙角把技术卖给中国的斯太尔

1981年,在整合了国内8吨以上载重卡车及其零部件制造厂后,成立重型汽车联营公司,其中包括了济汽、陕汽和川汽(日后的重汽、陕汽、红岩)。1983年技术转让到位后,开始漫长的消化、吸收及斯太尔卡车量产工作。

世界军用拖车系列二十三:挖太脱拉墙角把技术卖给中国的斯太尔

1989年第一台国产化斯太尔卡车下线。2000年,重汽联营公司三家主要车厂分立为重汽、陕汽、红岩。开始独立发展,围绕着斯太尔技术平台各自创新开发,一时间许多车型纷纷面世。

世界军用拖车系列二十三:挖太脱拉墙角把技术卖给中国的斯太尔

而当年选择引进91系列车型,主要是看上它分型多,可满足当时国内多方面的需求。91系列共15个基本型,单车总重16吨到40吨,发动机19种,驾驶室44种,大概328个变种型车。

世界军用拖车系列二十三:挖太脱拉墙角把技术卖给中国的斯太尔

其主要特点是:第一,车辆总成,如发动机、变速箱、离合器、驱动桥、转向机等,可军民通用。第二,悬挂简单实用。91系列采用了四钢板弹簧结构,而不采用传统的6推力杆式平衡悬挂。经过大量的对比试验,认为91系列底盘稳定,过弯平顺。

世界军用拖车系列二十三:挖太脱拉墙角把技术卖给中国的斯太尔

当年,我军对重型军用卡车的使用,主要作为牵引车为主。碍于当时的国情,为减少后勤维护压力,寄希望于7吨、12吨重卡可共用一款发动机。而在91系列8x4卡车的基础上,我国发展出了8x8军用卡车。后来,陕汽利用斯太尔的技术还试制成功SX252型7吨越野车,成为我国第二代军车装备部队。12吨级军车是由川汽承担研制任务……

世界军用拖车系列二十三:挖太脱拉墙角把技术卖给中国的斯太尔

如今,江郎老矣;只有在废车场得见。下期我跟大家分享斯太尔最后的一型拖车——91 32S32以及它的一些知名枪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