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知者无畏—一个逆势重仓不止损的惨痛教训 交易者的前车之鉴!

这又是一个逆势重仓不止损的惨痛教训!

那年,一位非常精明的客户朋友,因为账户亏损达到限额而暂别期市,这让我很为其伤感。同时也触动我,以后,无论客户看上去有多精明,无论其过往在其他领域的投资有多成功,只要其接触期货时间还短,我都要与其强调期货市场的风险种种,种种风险,尤其是怎样应对那些小概率的极端行情,并与其交流有关入场时机选择的问题,让投机风险更加可控。

无知者无畏—一个逆势重仓不止损的惨痛教训 交易者的前车之鉴!

现在,每次打开上证指数历史走势图,看到2013年跌到1849点的那些K线,我都会想起公司风控人员通知我——客户需要追加保证金的电话。就是这一波急速下跌的K线,我那位客户朋友赔了100万,而100万正是他给自己设置的期货投资亏损限额,他止损了,因为到了他设定的亏损限额,就这样他离开了期货市场。

我们来看看当时的股指期货行情。

2013年5月29日,股指期货(IF1307合约)最高点2648.2,6月25日最低点1996.0,在16个交易日里下跌了652.2点,跌幅为24.62%,一个点乘数为300元,对应一手可亏19.6万元。如果按照期货公司15%的保证金计算,最高点的买入资金,到最低点时,亏损幅度为164%。(见下图)

无知者无畏—一个逆势重仓不止损的惨痛教训 交易者的前车之鉴!

期货风险大,大就大在保证金交易的以小博大上。从推出股指期货以来这四年,证券公司IB端客户70%左右的股民亏损面来看,有时我想中金所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实际上确实起到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作用。

我这位客户朋友,之前做股票多年,赚了很多钱,股市收益率有几十倍。其他方面的投资,他做的也非常出色。跟他交流,大家都能感受到他的睿智。其实,依我看来,其能在亏损100万时,果断退出也是其聪明之处,既然把握不好期货的机会,控制不好风险,缺乏应有的专业技能,那还真不如索性离开,这也是一种止损。其退出,或许也属于《老子》说的“或损之而益”。

而就在那波行情开始下跌初期,我曾跟他有近两个小时的单独交流。他说他认为股市差不多应该在底部区域了,不会有大的下跌空间,想抄底买入。我提醒他注意行情“矫枉过正式的极端下跌”,并给他介绍了期货市场发生的历次“小概率”极端行情。强调在当时中国经济转型、增长速度放缓的背景下,对发生小概率的暴跌行情的可能性绝不可掉以轻心,不宜逆势做多,尤其是不可逆势重仓或满仓。

虽然,条条道路通罗马,期货交易有各种方法。我也还是建议了他,要少一些主观判断,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扛得住诱惑,有耐心等待市场发出入场信号再入场。最好是主观判断和市场走势相一致。抢先一步,敢为天下先的人,如果仓位控制得不好,往往会导致壮烈牺牲。这种事儿,在期货市场前仆后继,屡见不鲜。(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在一次资本市场报告会上,一位著名的风险投资家讲的一句话——“领先一大步,赔钱等三年。”遗憾的是,在期货市场,如果仓位控制不好,赔钱是等不了三年的,恐怕三个月都不一定能挺过去。)

无知者无畏—一个逆势重仓不止损的惨痛教训 交易者的前车之鉴!

我以为他会听取我的意见。但其实没有,不幸还是发生了。

几天后,股指期货大跌,我接到负责风控的同事通知追加保证金电话的那一刹那,我就预感到——坏了,这位客户朋友肯定逆势重仓或满仓了。

我现在后悔的是,那天与他交流时,他曾邀请我吃晚饭,以深入聊聊那些小概率的极端行情,我因为有事情就没有去。我想如果我跟他去吃晚饭,再深入跟他讲讲逆势交易所面临的风险,并劝其为入场的头寸设好止损的话,也许他就可以避免亏损出局了。他止损后,行情就反弹了,很快就回到了他开仓的成本区,但现在,这已经与他无关了。我有时也感慨,毕其功于一役,还真不如“步步为营,不疾而速”来的快。上海滩期货人中,有一个被大家成为“股神张”的,曾经上过《人民日报》,大家佩服他的一点,就是他能够稳扎稳打,股指期货连续四年赚钱,虽然收益率不是很突出,平均每年50-60%,但其稳健而善于权变。

关于交易时机,李佛摩尔有个“掌握市场关键点”的说法。他说:“每一次,只要我秉持耐心,等着市场来到我所谓的‘关键点’,才下手交易,我总是能赚到钱。每次只要我失去耐心,还未等到关键点出现就介入,以求赚取暴利的结果,几乎都赔钱收场。”

在寻找大趋势行情“关键点”的这个问题上,有时我们要肯放弃“鱼头”与“鱼尾”才行。要控制过早逆势入场的冲动,空在最高点,或者多在最低点,其实并不是值得炫耀的事情。相反,凡过度重视摸顶与抄底的人,都是在做着非常危险的游戏。背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无知者无畏—一个逆势重仓不止损的惨痛教训 交易者的前车之鉴!

参与期货交易,我们要知道什么可以为,什么不可以为,并且要能扛得住诱惑。在不宜入场的时候,则不强为。逆势重仓不止损的交易行为,也是不可为的。《资治通鉴》说:“夫取果于未熟与自落,不过晚旬日之间,然其难易美恶,相去远矣!”这句话很值得玩味儿。关于入场时机的选择,也即取果未熟还是自落,我们上海滩期货人聚会时也常会有所讨论,因为交易策略不同,分歧也自然存在。但我则倾向于,有所耐心等待果熟将落之时,因为这是更安全的交易策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