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耀東稱國足亞洲二流,軍訓和長期集訓適合中國隊。你同意他的看法嗎?

說球的強哥plus


不可否認亞洲二流這個定位很準確,但是軍訓和長期集訓適合中國隊這個看法有待商榷。

當今亞洲足球形勢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以及伊朗等處於一流隊伍。這些隊伍基本每屆世界盃都有他們的身影,自己國家聯賽質量,海外聯賽效力人數等都遠遠領先亞洲其他國家。中國隊在於他們的交手中也是勝少負多。卡塔爾、敘利亞、烏茲別克以及朝鮮等都與中國處於亞洲二流球隊,在亞洲範圍內還是有較強的競爭力,中國隊也沒有十足的把握能戰勝他們。將中國隊歸入二流球隊沒問題,但是如果將青年隊也算在其中的話,那我們真的是三流了,畢竟越南青年隊我們也踢不過。

對於軍訓和長期集訓的問題,相信大部分球迷是不敢苟同的。畢竟,世界足壇還沒有一個國家靠軍訓和長期集訓的手段取得好成績的。當今世界足壇是一個開放的、交流的發展趨勢,落後就會捱打,閉門造車行不通。對於球員的培養近點說是多打比賽,多接觸高水平對手,高手過招才能進步;遠點來說擴大足球人口,走出去與引進來雙管齊下。如果軍訓和集訓能提高成績,我們的解放軍戰鬥力不是更強嗎?

想把足球搞好了不僅僅是高層領導的願望,更是千千萬萬中國球迷的願望。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國足球的問題不是一兩個決策可以改善的。繼續耕耘基層,完善人才培養制度,才是重點。


家鄉足球


二流球隊這麼大的榮譽嗎?這對於國足真的太誇獎了吧,說實話能夠進入三流中斷已經不錯了,現在國足現在的態度以及成績和實力來說,能夠進入亞洲三流前茅就已經不錯了。

中國足球是一個比較另類的運動項目,因為他們是為數不多的收入和成績不成對比的一個運動項目,至於說培訓和集中訓練對於中國足球有幫助,還有就是花大價錢請了國際名帥,一些都是徒勞無用工。

就好比你找到一個教授來給小學生上課,他們連最基礎的都不懂怎麼能聽懂更高級的戰術,還是中國足球的根都已經爛了,有花大價錢請教練請外援的錢,不如將這些錢都投入到青訓梯隊的建設中來!

現在年輕一代真的沒有幾個優秀的球員,感覺中國足球才會一代不如一代,而且高薪低能越來越嚴重。

至於參加特種兵訓練,只能培養出他們打架的屬性,而對足球並沒有太大的幫助。

感謝大家的關注和點贊!

喜歡籃球的弟弟


成指導開玩笑了,什麼叫二流,比如葡萄牙,算是歐洲二流了吧,但人家是歐洲盃的常客,世界盃也基本都能參加,踢波蘭這些準二流的隊伍也能贏,這才叫二流。

國足現在連印度、巴林都贏不了,國青連越南都敢輸,中國足球自2005年之後,除了依靠東道主優勢踢了回奧運會,剩下參加最重要的賽事就是一次12強賽和亞洲盃了,這能是亞洲二流嗎?

至於說國足適合長期集訓,在新政剛出來的時候,我百分之二百否定,但看了他們西亞行和踢印度的比賽,一個個步行者的表現,我覺得還是集訓和軍訓吧。先不說能力,現在的國腳根本就是思想有問題,國家隊戰袍穿在他們身上,價值還不如一件奢侈品的T恤吧。

這種球員都應該回爐,進行軍事化管理,讓他們知道什麼叫紀律,什麼叫集體榮譽感,甚至你說踢不好都得去挖煤,我都能支持。因為他們這麼踢,會讓忠實的球迷得抑鬱症。


大局觀


俗話說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我們國足稱自己是二流隊伍,那和國足戰平的印度也是二流隊伍吧。我覺得二流這個定位很不準確,目前中國國足最多就是三流隊伍領跑者,二流隊伍勉強夠得上。



看看人家日本和韓國,世界盃大放異彩。曾幾何時我們也是壓著這兩個國家,可是現在呢和人家相提並論的資格都沒有了現在又搞出來一個集訓,沒有踢比賽之前也不能否認它沒有用


成耀東覺得國足戰績差是因為教練和球迷對他們的期望太大,可是作為國足球迷沒覺得給他們有多大的壓力,這一次的集訓我覺得應該會起到作用,這個總會有一個觸底反彈吧,不能一直都是這樣的差。

集訓過後至少身體和精神面貌上面要比以前出色的多,不會出現在球場上面散步的現象,不過國足想要一蹴而就的立馬出成績也是不太可能的,飯要一口一口吃,路也得一步一步走所以給國足時間,他們肯定可以重新成為亞洲一流隊伍。


家鄉體育


我的話可不太好聽,可能很實用。帶國足隊員參觀抗日戰爭(如臺兒莊戰役、崑崙關戰役等)延安歷史革命博物館、大型現代監獄、智障兒童學校、設備簡陋條件差而人員眾多的養老院,用舊卡車送他們到高寒髙原邊關哨卡,由公安人員深更半夜帶他們去蹲守看看小偷小摸如何行竊,從心靈深處觸動他們的神經!讓他們知道了:手腳斷不是傷,你們踢的足球是無數先烈們用像足球一樣的頭顱(腦殼)換來的!殘疾兒童和老人們想說一句整話或幹一件簡單的活路都是奢望!關心關注他們的人不多!你們呢?十幾億同胞關注,各級領導關心關照,央企國企有錢私企老闆給錢給物,幾億球迷呵護鼓勵支持吶喊,你們都懂嗎?你們拿到的錢足以讓部分西部地區上百萬貧困戶頃刻間成為爆發戶!你們個子不小,體力不差,教練是國際著名的,你們捫心自問,你們為什麼不行 這是為什麼?我們的臨近日本韓國朝鮮,只要你們一和他們打球,國人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不說話不暗示,在澡堂全脫光,誰能分出誰是中國人誰日本人誰是韓國朝鮮人?敘利亞戰火紛飛,國家無寧日,兄弟姐弟們正遭毒殺!你們僅在九十分內競打不過他們,你有何顏面見江“江東父老”?黃西的一句話你們就想口誅筆伐,對得起良知嗎?還有好多話,暫且按下不表。


平安大叔1


說這話的人 是你傻 還是覺得別個傻 明顯是為自己的失利找鍋,長期集訓,工資誰給,給多少 ,球員會不會願意,人不危機天誅地滅 這是人之常情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 天下攘攘 皆為利往 現在只談情懷 談貢獻 現實嗎 我想 只要是入選球員都會想盡辦法退出國家隊 最終只會是 在俱樂部踢得無敵 到國家隊踢得無力 再來說說 培養了球員的俱樂部願意嗎 培養出來的球員 俱樂部花了錢 還要給高薪 卻不能為俱樂部出力 那麼 以後誰會去搞青訓 要想提高國家隊水平 就需要高水平的球員 球員水平 賽出來的 不是閉門練出來的 讓球員有球踢 比如 多級聯賽 包括區域 校園賽 再就是 規定聯賽報名球員上場率 上場時間 不低於多少 否則對俱樂部罰款 想那種任性球隊為了廢某個球員 就是不安排上場 應該要處罰 建立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 真正做好梯級 化 職業化


心悅成福506


體育項目長期集訓是我國從建國以來形成的一種訓練方式,田徑、游泳、乒乓球,無一不是在這種方式下取得的輝煌成績,特別是在計劃經濟時代,各行各業都講究按計劃、有組織,體育也不例外。

市場經濟帶來的就是體育產業化和職業化,特別是足球,走在了同市場接軌的前列,經過這二十四年的職業化,轉會、引進外援等活動如火如荼熱鬧非凡,不僅有世界一流的一線球員加盟中超,亞冠冠軍也拿了兩次。

可是,自俱樂部以來,國家隊的成績卻一落千丈。當年的西亞剋星變成了專被西亞所克,經常被我們踩在腳下的東鄰日本崛起成亞洲冠軍,連東南亞的越南、泰國也屢屢給我們添堵。

國足的倒退,都是市場化造成的嗎?顯然不是,主要是市場化進程中的機制問題沒有解決好,特別是俱樂部帶給職業球員的豐厚回報,沒有讓球員們產生動力,反而使他們在巨大的物質享受面前失去了自我,白斬雞的說法一點都不誇張,況且,球員失去最多的就是愛國心。

特殊時期執行特殊的方式,軍訓和長期集訓未嘗不可,但效果尚待考驗,長訓中失去了物質享受的球員們,能否如足協和國人們的期望一樣,去積極訓練努力提高?

范志毅們年輕時就是通過這種方式打下的基礎,從而受用一生的。


恨地無鼻1


同意“國足目前居亞洲二流水平…”的基本定位,但軍訓、集訓體制是否適合國足,不敢妄言,個人認為,中國足球目前有三大症結:一是管理體制即頂層設計存在嚴重問題和偏差,二是俱樂部好大喜功、急功近利、拔苗助長、貽害無窮,三是我們的隊員長年窩居國內,心境及眼光大為受限,嚴重製約了他們的成長。一位偉人曾經說過“足球要從娃娃抓起”,我們要向日本足球學習,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循序漸進、通過量的積累達到質的漸變,日韓能做到的,我們中國人也一定能夠做到,中國足球,加油!


河源A


成耀東有一定的教練水平,但在國內教練裡不是頂尖的那一批。國內球迷的眼光也是挺雪亮的,大家都不是蠢到只看結果,大家還是要看比賽的過程的。哪怕比賽真的輸了,但是過程中的技術、戰法、指揮等,都是一目瞭然的,可能各個教練的技戰術風格是有變化的,但是好是好,壞是壞,大家還是能有感覺的。成對中國足球的判斷,以及一些意見,好像不經過腦子,沒有建設性專業性以及前瞻性,歐洲日本韓國的做法,雖然不能照搬,但是很多東西是可以借鑑的。而且,球隊輸了還不承擔責任,是想把責任推到球員技術不行,二流水平之類的,讓我們這幫關注中國青訓的朋友們不得不發聲。


好案例新內參


二流有點高抬自己,一檔的沙特和日本很穩定,亞洲每次大賽必進前四,二檔的韓國和伊朗已經多年幹不過了,明顯實在和人家不在一個檔次;後面的塔吉克斯坦,敘利亞也輸,還談什麼亞洲二流,明顯不入流。

再說管理方式,用國外的商業操作模式對俱樂部確實有促進,但是對國家隊絲毫沒有起到提升作用,有水平的外援用的順手了,過於依賴外援,反而國內球員的水平越來越沒有提升。以前覺得投入不夠,現在投入足夠多,也沒有看到實質的變化,既沒有刺激到中國的足球人口增加,也沒有刺激到球員的職業素養提升,某些媒體人總說體制如何如何,現在體制越來越職業化,教練也是世界級的,球員為啥就沒點變化呢,該不進球還是不進球,該不默契還是不默契,沒有半點改變,這不就是混日子嗎。

球員的表現其實也折射出中國社會的現狀,大部分沒有對職業的熱愛,沒有信仰,只是來掙錢的,到點就下班,做事不求最好,差不多就行,能上場有飯吃就行,社會文化或多或少會影響到球員,這是中國足球運動員較為普遍的心理,不是嗎?有人就問了,乒乓球員就不是這樣,女排也不是這樣,這些運動雖然在國內有聯賽,但是主要靠的是舉國體制的集訓,這些運動員在國家隊的時間一點也不比在俱樂部的時間少,而且他們的主要目標是國家隊的比賽,這說明什麼,舉國體制在中國還是要成為主導,學西方過於職業化,只會讓這幫球員沉淪,因為他們自己沒有職業精神。

我理解成耀東說的靠軍訓提升,就是教練提升對球員的管控,球員提升執行力,就得拿個鞭子在後面抽,光靠給錢是不行的, 球員本身的問題自己克服不了,光靠教練制定戰術有什麼用,再換誰來也是白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