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當中的“色即是空”指的是什麼?

我是笑顏如花的小仙女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很多人對這段佛語耳熟能詳,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此中真意。甚至於很多人望文生義,把“色”解釋成美色,“空”解釋成啥都沒有,成為一句調侃的話。

其實,佛語中的“色”是指得是我們能用我們的身體看見和感知的物質存在方式,而“空”指的是所有物質原本模樣的原本之狀態。

所有的物質最終都是能量,也就是“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不異色,色不異空”。一切我們認為有意義的事物,其實原本都是一樣的,一切皆空。正如佛語所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我們認為有意義的一切跟宇宙跟歷史比起來,都是稍縱即逝的,而讓物質循環不息的原始能量卻是永恆存在的。

佛教講六根清淨,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又講六塵不染,六塵就色、聲、香、味、觸、法。

這些說明我們也和萬物一樣,都是暫時因緣和合,沒有必要主觀上常常執著一個我,佛教更多注重自我高度修養方法達到無我境界,釋迦牟尼用生命變化、物質運動的宇宙觀來告訴人類,不要有過多的執著自我,不要有過多的主觀思想,超越這些,你就不會有痛苦折磨,這就是緣起性空成佛的道理。

佛學智慧告訴我們,對於人生、活著,我們不能過於執著於“色”,不能過分沉迷於塵世之“表象”,因為那樣不僅會把自己弄的心胸狹小、痛苦不堪,更會讓我們遠離事物的全貌和本質,做不到“明心見性”。

我們應該在一種很高的層次或境界上去認識“色即是空”,去了解人生的無常,生死的起滅,在這個認識或修為的過程中,我們將會獲得一種善的真知,一種對人的大慈大悲上的情感關懷,也許這才是我們學佛的最終目的所在。

一江清碧,千里孤舟,自此相忘於江湖。有的風景在人生中,只是一剎那便驚豔了時光,讓人一生難忘。然而,這只是人生旅途中一閃而過的一道風景,人生列車,無法停留在風景的地方,要繼續前行。

因為這裡沒有站臺,只得揮揮衣袖,作別那份眷戀、那份感動,把那份難捨的情懷收藏在歲月的書中,等經年過後,再慢慢細讀那份美好的時光,再慢慢品味流年的旖旎風光。

世人長迷,處處貪著,名之為求。卻不知我執我念,即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世間萬物皆如夢幻泡影,依緣而生,緣盡則散。只因一個執著,苦苦抓著不肯放手,可抓得越緊,消散得越快,執念越深,越倍覺痛苦。

欲擺脫苦難困境,就必須認識到世間的諸法實相,明白一切的痛苦,皆因我執我念而起。要有少欲知足的良好心態,不要有貪求,內心平等無所分別、無所執著。放下執念,痛苦自然消除。


刀墓手札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句話出自《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波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很多人前面這幾句話都記不住,但是最後兩句話記憶尤深,尤其是一些電視劇或者電影鏡頭中,很多人家房間也會掛這麼一副字。

那麼我們經常說的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以下是在下楊角風的理解,當然,我本凡人,絕對沒有菩薩的覺悟,所以能悟到哪一層,就算哪一層吧,有不對的地方還望大家指出!

要解釋清楚這句話,我們首先解釋清楚一個字,那就是“色”字。這個字是不是大家心裡想的那個“色”的意思呢?

在《心經》中,色字其實最貼切的意思應該是人們能辨識的一切事物,大家可以理解成眼睛所能看到的。也可以理解成相,也就是說人要有人相,動物要有動物相,植物要有植物相,眾生有眾生的相,還包括聞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等等。

而不是我們狹隘的認為“色”就是指慾望,或者是顏色、美色、情色等。

“空”字呢是指,一切都是虛無的,也就是說,剛才提到的“色”也是空的,是沒有的。就是你不要去人為的認為它是空,如果認為它是空了,那就叫空相,那麼它就不能叫“空”了。

好深奧的心經啊,我們可以理解成我們所具有的都是執著。比如金錢、地位、美女、享受等等都是色,我們世間很多人為了這些“色”而努力拼搏,或正當,或不擇手段,這些都叫執著,如果人執著了,那麼就無法色即是空了。

那如果色即是空了,也就是說,不管我們是做善事,還是做惡事,都是一場空嘛,我自己內心是空的,是不是也是最高境界呢?

並不是,這也叫執著,也是沒有達到“色即是空”的覺悟。

而真正理解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則是說不管是能感受到的相,還是感受不到的空相,都不去執著。也就是不往有和空偏移一點點,偏了任一點,都不能說理解到了。

再深一點理解的話,可以理解成色是能看到的,空是它內在的。比如水,我們看到的是水,可是更深層次的可能是氫和氧原子,而且是不規則運動的。

也就是“色”是客觀存在的,“空”是靠自身理解的……

而不管是水形成的波浪是相,還是波浪的內在是水,總之色和空是分不開的,是可以互相轉化的。

正所謂: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可能楊角風還是沒有解釋清楚,因為我自身的悟性也就到這裡了,如果能完全悟透了,就成佛了。

我叫楊角風,歡迎大家一起討論!別忘右上角的關注哦!


楊角風發作


色代表所有的物質世界(也代表一些精神世界)與一切現象,即我們面臨的一切世界。空是無自性,遷流變化不停的意思!

色即是空是說萬事萬物都不是固定不變的,都處在變化當中(當然其變化是有其規律與因果的),不是我們主觀意願可以左右與把握的,不可以對其太過痴迷與執著,一旦痴迷與執著,就會自招煩惱,從而不得解脫與自在!只有看得破,放得下,(當然也不排除其因果如理如法的“求”),我們才能修行有成,圓融無礙,逐步邁向正覺!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南無阿彌陀佛!


逍遙子三陽開泰


說到《心經》當中的那句“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或許很多人都不明白是怎麼做具體解釋。


當然,第一次讀到這個的時候,我也同樣像小時候讀詩一樣,心裡有著“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覺。

然而通常情況下,我們聽到有些人總會拿著“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相互顛來倒去的開玩笑。

想來不用說都能明白,他們是從字面上所理解的“空”和“色”:空,虛空虛無;色,慾望色彩甚至是情色。他們之所以會開玩笑,當然就會想到風塵和慾望,甚至是女人。因此當朋友聽到《少年包青天》中的小展昭被喊出法號“戒色”時,才會有大家的鬨堂大笑,更有其他同伴們的玩笑和小展昭的害羞。

當然這只是世俗中的空與色的關係。 然而對於心經中的“空”與“色”,佛語中的“色”是五蘊(色、受、想、行、識)之一,是佛教對人類的生命形態的一種解釋。


“色”,是指人對外在的形象、音聲等,即是人從自己的六識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所能夠接受到得一切信息。

而“空”即是佛家表達的是一種觀照事物的心理或者精神狀態。並不能表示無或沒有,因為無或沒有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存在狀態,表達不了佛教中對“空”的禪釋。

萬物因緣所聚,色也因緣所致,因此說色沒有定性,因人而異。根據相關解釋,正是因為因緣所致說明這色蘊沒有自性,這就是這裡說的的“空”。



所以我們說色即是空,並不表明色是虛無,而是說色的本性就是空。說的“色即是空”,歸根結底它就是一種狀態,那“萬物皆空,渾然無我”的修行境界。


夢歸秦淮


心經,全名為《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心經的內涵與本質說的是哲學,即般若,就是智慧的意思。


心經是在中國流行最廣泛的佛經,據說這是觀音菩薩和舍利佛的一段對話。佛學界對心經的評價極高,認為心經是佛經的總括,讀懂了心經,讀佛經就入門了。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佛教的重要思想,這一經典名言就出自心經。色,指的是事物的本身,即表象。空,指的是事情的本性,即真相。色即是空,讓人們認識到事物的現象,從而認識到諸多的苦和煩惱都是人心中的虛妄產生的。而空即是色,由事物的共性,因緣關係,讓人們知道因果報應,善惡循環。


如果膚淺地認為,色就是指女人,空就是虛無或烏有。說和尚看破紅塵,把女人看做是虛無或烏有,便出家做和尚了,那就太小看“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一佛教名言了。

其實色並非女色,空也非虛無烏有。比如說,想要寫一篇文章,首先需要人的思想,紙筆,及傳媒工具,說白了,文章這種表象就是“色”,而產生這種“色”的因緣,諸如人的思想、紙等便是“空”,人如果不想寫文章,或沒有紙筆等這種空,便不會產生文章這種“色”。

色是指一切有形的物質,這些物質都是因緣和合而生的,其當體即空,故說色即是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意思是指表象為空,外在為空,內在為本,實質為本。所以任何事物,不要只看表面和現象,而要看本質和內容。

有一個佛教故事,講的是現象與本質的問題:一天,有位學僧請趙州禪師開示,問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個禪理怎樣解釋?”趙州禪師說了一個偈子:礙處非牆壁,通處沒處空;若人如是解,空色本來同。 學僧聽偈後仍然不解,趙州禪師又說:“佛性堂堂顯現,住性有情難見;若悟眾生無我,我面何如佛面?” 可是,學僧還是不明白,又問:“禪師!我請問您的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道理呀!” 趙州禪師兩眼圓睜,大聲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這個學僧真是笨,分不清現象與本質的關係。殊不知,相對人的認識的表象世界是空的,而空的表現形式是依附於心的認識。有了因果關係,事物之間就產生了內在聯繫。


曉聞看西遊


《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波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實這個是沒有辦法說的,因為全是實際修行的境界與功效了!

先說五蘊,五蘊包括“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

色蘊:包含五根:眼、耳、鼻、舌、身。五境(又作五塵):色、身、香、味、觸。

受蘊:對境領納事物。粗淺的說,就是五根面對五塵的刺激,在第一時間、直接產生的感覺!

想蘊:對境想像事物。五根、五塵的刺激累積於心,心把這些刺激當成了真實不虛的東西,進行想象、加工,即是想蘊。

行蘊:除了色、受、想、識,其他一切行就叫行蘊。

識蘊:對境了別、認知事物。從嬰兒開始,持續不斷的各種刺激直到七八歲,從心分化出一種特殊的功用——即是我們普通人的所謂意識。這裡的識,不止包括意識,還包括心,更包括了那個無上的“本體”!

瞭解了上面的五蘊,然後我們再說,為什麼菩薩在功夫進行到“般若波羅密多”時,看空了五蘊,達成了“舍利子”狀態時,能“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打個比方:我們普通人,從看到色象,再到“色相”進入人心,那就好像傾國傾城的大美女,一個人跑進了光棍國一樣,那場面簡直不忍直視。這種情況下,這個“色象”能“清清白白、完好無損”的沿著“五蘊”的魔爪通道直達我們的心嗎?同時,心也由於宿世被迷惑,糊里糊塗,大權旁落,不但不能掌控身心,還被意識,被業力、被五蘊忽悠得團團轉!

這種情況下,我們還怎麼分辨什麼是色?(這裡色代指五蘊)什麼是“空”?(這裡空表示本體以及本體外在的一切的衍生物)

菩薩就不一樣了,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那是處在了無內、無外、無人、無我的無上境界。“一觀”,自然看穿了“五蘊”的各種歪門邪道,既已看清,則自然看破而不被迷了。

這時,即便有“色”,空還在,菩薩也空;即便看“空”,菩薩也空,色也還在。所以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而我們普通人眼裡呢?色就是色,空-也還不知什麼是空,兩者毫不相干!

以上淺見,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三教一家共華夏


色即是空指一切表象都是虛無,都是某種因緣和合而成,由空而來而回到空去。具體含義要結合上下文解釋。


一,色即是空本義:

心經上說,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五蘊指色,聲、香、味、觸,而這五蘊的感知又靠眼觀色,耳聽聲,鼻聞香,舌知味,身驗感覺。

五蘊皆空,而色是蘊的一種,也即是空。

色就是我們眼裡所看到的大千世界,一花一草,一物一景,今天笑容滿面……

空就是什麼都會成空,所有的一切都是歸零。無常在,沒有永恆,最終種種終必成空,今天看到的花草,說不定明天就死了,今天高興明天或許或傷痛。看到像沒看到一樣,過去了就過去了,緣來而生,緣走而滅,隨喜隨空。

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他四蘊也是如此。

這和一代文豪范仲淹的名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著相似之處,一切皆會過去,種種終必成空,又何必有或喜或悲的執念?

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因果含義。


色即是空,色是一切事物的表象,或貧窮或富有,或美貌或醜陋……包括一個人的心裡狀態可高興或煩惱這些外在的呈現方式,而這些表象都是一種虛空的存在,隨時承地都可發生變化,這些物質表象並不能真正被得到,其本質也是空的。

空即是色,這種虛空的存在又是和外在表象息息相關,有一定的因緣或因果,種善因得善果,反之亦然。

有這樣一句話詮釋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因果關係。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後世果,今生做者是。

三、色即是空的引申含義。


色即是空是一種大智慧,不念過去,不畏將來,立足當下。不必為世事而煩惱,更不必為未來而擔憂,萬事萬物都是無常,不會永恆不變,只有保持空的狀態,兵來將擋,水來土淹,順其自然,時刻保持一種空的狀態,就沒有貪、嗔、痴的煩惱。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當你學會積極面對各種痛苦的時候,歡樂也就如影隨形。如果做到色即是空,就是大自在,就是放下,就是得到。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有就是無,無就是有,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萬法因緣起,萬法因緣滅,心中若有塵,則要時常去拂拭.心中若無塵.又何必去擦拭呢?

一切皆空,隨心隨緣而已。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心經》全稱《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顧名思義是一部般若類的經典。般若是一個音譯詞,它的意思是“智慧”,但這個智慧不是一般的智慧,而是能夠體悟空性的智慧。因此般若類經典是大乘空宗所崇奉的經典。

《心經》雖然很短,就幾百個字,但是它闡述了般若類經典的核心思想,就是一切皆空,空有相即。

那麼,到底什麼是“空”呢?其實佛教剛傳入中國時,很多人也理解不了“空”,於是拿中國哲學,特別是道教哲學的一些概念和思想往上面套。直到南北朝時期,出現了一位天才的佛學家——僧肇,才把“空”解釋清楚了。

僧肇說:不真即空,也就是說任何事物都不存在一個不變的本質,所以一切事物都是不真實的,也就是空的。

因為一切事物都必須依靠其他事物才能存在,必須以其他事物為原因,這叫做“因緣”,因是直接原因,緣是間接原因。比如一個人,他是父母結合產生的,是父母用食物養育大的,父母就是他的因,食物就是他的緣。

所以任何事物都不能獨立地永恆地存在,是由因緣產生的,又隨著因緣在不停地變化。這就是不真實,是空。

但是空不是沒有,不是虛無,只是虛假,這叫做“假有真空”,假有也是有。

《心經》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色就是有形的事物,因此這兩句話的意思是:一切事物都是沒有真實的本性,這叫“色即是空”;但是一切事物又都存在著,這叫“空即是色”。



夢露居士


大家說了很多,卻忘了開頭。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般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此處行,指修。而照,指觀。說的是隻有在修行觀照得深入無上智慧時,才能觀照明瞭五蘊皆空。而色空即一、色空不異,受想行識皆同的意思是說:色為性空之用,為諸法無常。而性是真常!能生萬法。這些強說,只有在真正修行開悟後,才能真正明瞭,色空不二,一體本同之妙。而未證言說,實屬解悟,非是見性開悟之真實義!



無事相應


解釋“色即是空”,要把它放到心經的通篇中去考慮。
心經的開篇即點出:“五蘊皆空,渡一切苦厄?”
何為五蘊?即是:色、受、想、行、識。色為我們能看到的一切,即物質世界;受想行識為我們能感受到、思考到的一切,即精神世界。
也就是說色就是我們的物質世界,那空是什麼呢?


前文提到了色即是空,可是在後文中卻又說:空中無色!?不但無色,還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總之一切都無,這又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來捋一捋,“色即是空,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但是“空中無色”,不但無色還無…………、無智亦無得。總之一無所有。也就是說,我們的一切世界是“空”,但“空”中卻沒有這些。那空是到底什麼呢?繼續上原文:“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意思是因為一無所有,菩薩覺悟了。那覺悟到了什麼?繼續,“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意思是因為依照心經的原因,心裡放下了一切,沒有牽掛了,也就是說心中一無所有了。

看到這兒明白了吧?空即是心!大家想想是不是這樣?世間萬物都在我們心中,但我們心中卻沒有這些!

我們一直認為我們的意識是存在於大腦中的,其實不然,它是存在於我們心中的,確切的說是存在我們的神識中,而神識藏在心中。說到這,可能很多人不能接受,但事實就是這樣。或許遇到一個“失心瘋”的人,能讓你更好的明白何為神識。

所謂的“空”就是心,也就是神識,世間萬物,皆唯心造。不然這部經文又怎會恰巧翻譯成《心經》呢?

你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