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国民党将领中的胡宗南?

大不列颠的帝王


胡宗南,1896年生于浙江宁波镇海,中学毕业后在一所小学当教师。其后因为竞选校长落败,愤而离职。去日后的暗杀大王王亚樵办的湖州团练当纵队长,并和王亚樵、戴笠结拜为异姓兄弟。1924年到广州去考黄埔军校,成绩优异,无耐身高不够1.60米被刷,胡宗南抱着校外的柱子痛哭,恰巧被军校党代表廖仲恺看到,廖仲恺问明缘由,让军校录取了胡宗南。其实此前胡宗南到黄埔前在上海也有一次初试,据说初试时也因身高不足被刷。但上海的主考官毛泽东为其开了绿灯,加之内战时的无做为,这些都成为日后胡宗南被诽谤为共产党内应的原因之一。



初入黄埔,做为黄埔一期学生队的胡宗南不显山露水,与共产党的蒋先云、陈赓、许继慎和国民党的贺衷寒、桂永清等关系都不错,周恩来也曾和胡宗南有过密切接触,但结果却不知如何,留待国共双方机要文件的解密吧!


胡宗南在黄埔大放异彩的时候是二次东征,尤其是第二次东征中,由黄埔学生组成的校军被叛军包围,时任排长的胡宗南挺身而出,抱着一挺轻机枪拼命地向叛军扫射,终于击退了叛军,这一战得到时任黄埔校军第一团团长的何应钦和蒋校长的嘉奖。胡宗南渐入蒋介石的法眼,加之黄埔和宁波老乡的关系,日后胡宗南在军中职务开始飞升。在北伐战争时,胡宗南已是上校团长,多次被蒋介石召见。胡宗南做了个顺水人情,把结义兄弟戴笠介绍给蒋介石,戴笠为胡宗南的飞黄腾达也助力不小。


胡宗南自拥蒋反共清党后,长达五年的时间没有参与对共产党军队的国剿。在此期间,胡宗南所部参与新旧军阀混战,经历了二次北伐、蒋桂战争、中原大战。胡宗南为蒋介石扫除政敌,巩固南京政权卖力。蒋冯阎中原大战前,胡宗南升任旅长,授少将军衔,成为黄埔的第一位将军。1930年3月,胡宗南被委以第一师中将师长。

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名义上是中央政府,实际上却政令不畅,不能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地方实力派与中央政权明争暗斗,各自为政,积习甚深。于是,蒋介石借口"追剿"红四方面军,命令胡宗南乘机进军西北、向西北渗透。



1933年3月,蒋介石借口调解杨虎城与甘肃省主席邵力子的矛盾,命令胡宗南率第一师进驻甘肃天水,接防西北军第十七师驻地。胡宗南率部驻扎天水两年有余,雄心勃勃地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在天水开办了"中央军校西北军官训练班",他严令所部不许踏入民房,打扫街道,修桥铺路,兴修水利,植树造林。参与民众防疫治病,倡导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深受蒋介石的赞许。


1936年8月,第一师扩编为第一军,胡宗南升任中将军长,拦截三大主力红军会师。1937年9月至11月,第一军参加了淞沪会战,扩编为第十七军团,虽然损失惨重但英勇顽强,打出了军威。1938年5月,带领所部参加豫东兰封会战,战后回到西北。

1938年8月所部扩编为第三十四集团军,胡宗南任副总司令兼代总司令职权。蒋介石密授其"东御日寇,北制共匪,西防苏俄,内慑回马"十六字战略方针。这时的他羽翼渐丰,已向"西北王"迈进。

1944年,豫西抗战危急关头,胡宗南率部赴河南抗击日军,稳定了战局。1945年升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后,军衔为中将加上将衔。

"双十协定"的签订只换来了几个月的和平,1947年蒋介石由全面进攻转为对陕北与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胡宗南制订了攻占延安的作战计划,他的待从副官兼机要秘书中共地下党员熊向晖看到这份作战计划后,通过组织将绝密计划传给中共中央。

中共指示解放军实施有计划的撤退,1947年3月19日,解放军主动撤离后,胡宗南占领了延安。此时的他到达了事业的巅峰,被大张旗鼓地报道后,胡宗南正式升为上将军衔。此刻的胡宗南才发现他陷入了绝境之中,由于坚壁清野,军队给养无法补充,到处遇到游击队和解放军的袭击。此后的他一蹶不振,被解放军一直赶到大西南,1950年4月,愁怅中的胡宗南离开大西南,飞至台湾。



到达台湾的胡宗南被蒋介石冷落,最后委任为澎湖列岛防卫司令。1962年2月,胡宗南在郁郁寡欢中病逝于台北。纵观其一生,其受到国共两方面的影响,忠于蒋介石的国民政府,为官清廉,虽参与反共军事活动,但反共调子并不突出。在知晓熊向晖为中共地下党后,没有为难他,并将其送到美国留学,这让熊向晖一生感激。


行云流水1437995



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听听他老师,也是黄埔军校政治部周主任在抗战之前对胡宗南的一些评价。


1936年7月9日,周主任在陕北白家坛接见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谈到胡宗南时,周主任认为胡是蒋介石手下最有才干的指挥官,比陈诚出色,内心爱国,倾向抗日。


“蒋介石手下最能干的指挥官恐怕要算胡宗南了。反x战争的大部分战果是他取得的。”


周主任这话算是谬赞吗?我们来看看抗战前胡宗南手里沾了多少烈士的鲜血:


“红十一师政委甘济时与红二十五军军长蔡申熙先后阵亡。红军被迫向黄柴畈转移……”


“红军伤亡也很大,红十师代师长曹光南阵亡……”


“羊模坝地势险峻,该团在顽强激战时,给进攻的红军很大杀伤,红二十五师副师长潘幼卿、红八十八师副师长丁纪才战死”


“……进攻的红军伤亡也很大。红十师师长王友钧打红了眼,竟端起机枪架在警卫员肩膀上猛烈扫射,被康团枪手击中阵亡。”



那么在抗日战争时期,胡宗南的表现怎么样呢?


这里我们可以看看桂系白崇禧是如何评价淞沪抗战时期的胡宗南以及胡宗南的第一军的。


“桂军10个师只打1天,只有第1军能打。该军两个师阵地,始终屹立不动。”


那么,究竟该如何评价胡宗南呢?


我认为他肯定不是一个“草包”,但是胡宗南指挥作战,整体思路上都偏保守,缺乏集团军规模的指挥能力也是不争的事实。


胡宗南自己也说过,自己做师长的时候最得心应手,等到做军长的时候就很吃力了,所以还真不是我贬低胡宗南。



其实胡宗南作为一个将领,他的政工能力其实是要强于他的指挥能力的,他是中央军系统里少数可以重用杂牌将领,采纳别人意见的。


另外,胡宗南也算是国民党将军里面比较“左”的一位,他在1930年代,还是师长的时候就表现出对于“土豪劣绅”的不屑,经常发表“进步”言论,还曾经鼓励自己要去做地区特派员的朋友,去到地方后好好为老百姓办事,不要害怕那些“土豪劣绅”。


注释:《胡宗南大传》,《地下十二年与周恩来》,《红色中华散记》,《情报英雄熊向晖——在胡宗南身边的十二年》


兰台


胡宗南字寿山。出生于浙江镇海一普通农民家庭。原是一位小学教员。胡入黄埔,初试时因身材矮小缺乏军人体魄不合格。却为廖仲恺所赏识。

胡宗南黄埔军校一期毕业,参加东征表现勇敢,又参加两次北伐,战功卓著。受到总司令蒋介石重视。成为着重培养的干将,在蒋扶植下,官职扶搖直上,实力日益扩大。

胡宗南既得蒋宠信,又有军统、中统两特务系统关照支持,盘踞西北,气势煊赫,把终南山改为宗南山,成为称雄独霸的"西北王“。

胡宗南参加过凇沪抗战,38年移防关中,参加兰封、信阳对日作战。在郑州主持日本受降仪式。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委。

1947年率部进犯陝廿边区,只占得一座空城,遭到解放军痛击,落得丧师失地。

困守西昌弹丸之地,等侍时机东山再起,却落得个丢卒保帅的下场。一生做着反攻梦,没有一件成真,死后依其生前所愿,墓庐依山面海,以便其灵魂能望见遙远家乡。







周勇华2


胡宗南,字寿山,浙江镇海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蒋介石黄埔系中央军嫡系中的嫡系,号成“天子第一门生”,因为他在黄埔一期里升迁最快,也因为他的起家部队是国军革命军陆军第一师和后来的第一军。他的从军历史各方面的媒体资料都有,那么,如何来客观的评价这样一位民国将军呢?



一,军事指挥能力最多可做师长。

还可以做个不错的师长,胡宗南身高仅不足一米六,但是年轻时作战还是比较勇敢的,不然也不可能被蒋介石所器重和倚重,东征、北伐、中原大战和围剿红军的若干次战役中,小胡表现相当不错,从少尉干起数年间成为旅长、师长,靠的是战功。

@冯玉祥为什么中原大战占上风时没有击溃蒋介石?

因为胡宗南率领第一师在河南的机动作战非常有成效,在数倍西北军的堵截中东挡西杀,第一个攻进冯军驻守的重镇郑州,是给蒋介石赚了脸的。

@红军为什么要过茫茫大草地?

因为胡宗南所部扼守住了由川入甘的重要据点松潘,红军数次进攻没能得手,为了避免更严重的损失,不得已才冒险过草地。

不过显然蒋介石拔苗助长了,胡宗南的资质,就是个最多师长的料,战术层面可以,战略级别一塌糊涂,自从被提升为军长、军团长、集团军司令、战区司令长官以后,胡宗南再无出色发挥。

二,抗日战争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全面抗战爆发后,胡宗南率第一军参加了淞沪会战,竭尽全力,伤亡惨重,蒋介石不忍自己的起家老本被消耗,1937年11月又将胡部调回关中,参加了登封战役和武汉战役的江北部分,两年后升集团军司令,坐镇西安。

众所周知,在云贵没有沦陷的情况下,攻入四川的路只有两条,一是自陕西经汉中入川北,一是经湖北沿长江入川南。八年抗战期间,日军始终未能攻陷西安进而谋川,胡宗南功不可没,他率领中央军精锐守住了黄河及潼关防线, 对国家和民族当然是有益的。胡也因此成为黄埔生中第一个战区司令长官,要知道,这个职务一般是党国元老或黄埔教官才相符。



三,蒋介石的忠实拥护者及奴才。

胡宗南是复兴社十三太保之首,因为当时他官最大,并且与戴笠关系紧密,胡的老婆也是军统特务兼戴笠情妇出身,胡戴两人一军一特在蒋氏面前互相帮助和关照 ,攫取了在国军中相当大的权力。蒋对其也非常信任,把二公子纬国安排到胡宗南军中锻炼。

胡宗南经常以蒋的接班人为自己的奋斗目标,非常注重培养自己的人才和势力,还兼了中央军校第八分校的校长,当然对蒋介石也是唯命是从,接电话都站得笔直 ,确实有侍君的奴相。忠诚换来信任,胡宗南到抗日战争胜利后坐拥近四十万大军,成为黄埔系中央军“陈胡汤”三大军事集团实力第二的首领。

四 ,稳定西北诸省不能忘记。

胡宗南几十万中央军在抗战中只负责潼关一线防守,显然是大大富裕的,但哪怕是华北华中战事再吃紧,老蒋也坚决不调胡军一兵一卒增援,连美国顾问都看不下去了,我们都知道是为了防堵陕甘宁边区,其实也不尽然。

在老蒋的削蕃进程中,唯一没有时间和精力处理的,就是西北地区的军阀青宁二马和新疆盛世才部 ,二马是回族,盛世才跟苏联打的火热,他们对于中央政府是并不忠诚的,在日寇入侵我国大部的局面下,为防止上述势力异动,保持一定的军事威摄是必须的,胡宗南所部就承担着这一角色,盛世才个垃圾最终没有敢出卖国土,军事压力巨功至伟。

五,解放战争中的志大才疏。

这一节大家了解的最多,简略写写。

二十几万大军在陕北,玩不过两万来人的彭大将军,找不到几百人的中共中央,反而损兵折将,一年多就放弃了延安。再隔一年,让彭德怀揍的丢了西安和关中平原逃进秦岭,实在是太菜了。提一笔熊向晖,这个胡宗南自己选拔的机要秘书,胡的作战命令军长师长还没看全呢,解放军案头都有全文了。

接着按老蒋的命令放弃汉中退守四川,接防重庆和成都,布置所谓川西决战,结果自己扔下部队先飞西昌了,留下四个兵团三个起义一个被歼,后来感觉西昌也不安全,私自逃往海南,把蒋介石气的吐血。看来,这位五十三岁的陆军上将,已不复年轻时的果敢。

1962年病死于台湾 ,著有《宗南文存》。


度度狼gg


众所周知,胡宗南是蒋介石手下的一名军事将领。红军长征的时候,就曾同其交手,到了解放战争的时候,又是胡宗南领十几万大军进攻延安,结果损兵折将,狼狈退出。


那么,应该如何评价这样一个“败军之将”呢?胡宗南身边的人,其实较有发言权,比如他的夫人叶霞翟,就曾写过一部关于丈夫的回忆录《天地悠悠》。


对手的眼睛

可是,她的回忆又太富有感情了,这无疑会影响我们对胡作出更为客观的评价。那么,我们又该以谁的视角,来作为研究胡宗南的切入点呢?


(胡宗南与夫人)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既然胡总是与中共交锋,又屡屡受挫,为什么不能去借助对手的眼光,来重新审视一下蒋介石手下的这员大将呢?这里,就必须得提一个人了,他就是潜伏在胡宗南身边的中共党员、胡的机要秘书熊向晖。


低调处事

在熊的眼里,工作中的胡是极为低调的,胡认为,如果大张旗鼓的出行,易招惹不必要的麻烦。所以胡总喜欢微服私访,或着便装,或穿一件普通士兵的棉布军衣,再带两个亲信(熊便是其中之一),来往于前线与后方之间。


除了便装出行外,胡对社会理论的学习,又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学习“三民主义”,还读过马列的著作。那么,这些是否能说明胡富有胆识呢?


志大才疏

其实,恰恰相反,胡的志大才疏,让熊深有体会。例如,每当面对采访他的人时,胡总会滔滔不绝的谈论自己手下的某个连长和排长,以显示出自己对下属的关爱和了解。但是一到具体的军事指挥上,胡便显得有些慌乱。


(胡宗南,右一)


拿进攻延安来说,胡的十几万大军以泰山压顶的态势,要把中共一网打尽。结果,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毛主席不仅没有过黄河躲避,反而带着队伍在陕北山区和他周旋了起来。


胡的队伍庞大,消耗粮饷众多,蒋介石又接连催促他的军事行动。不得已,胡派出数支精锐,试图追上中共的指挥机关。结果,由于对对手缺乏了解,胡的军队接连被西北解放军消灭于蟠龙与沙家店等地。无奈,胡只得命令部队与中共后卫部队保持距离,以避免再遭覆辙。

(延安)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胡在出发前,还让熊给他找一台收音机,专门用来收听新华社的广播;另外,他还嘱咐熊为他带一些小说,因为他觉得,阵前读小说,可以显示出自己的大将风度。


结果呢?新华社所播出的消息,非但没有让他察觉到中共撤离人员的行踪,反而让他尴尬万分,因为收音机里播放的都是他的“进剿”部队落败的消息。


而那些小说呢?如雪片般飞来的败报,早让这个“西北王”心烦意乱,他又有什么心情去装样子呢?用志大才疏来形容胡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参考文献:

熊向晖《地下十二年与周恩来》 中央党校出版社

《李银桥回忆录》


历史研习社


胡宗南的人生关键词

如何评价一个人物,取决于你站在哪一个立场。

历史没有真相,只有部分真相。

比如,对于胡宗南,这个蒋介石最宠爱、最信任的将领,1947年的《人民日报》说他是“野心十足、志大才疏 、阴险虚伪的常败将军”。

台湾方面则认为,他“其志洁,其行廉……遇上忠,遇下爱”,是国军的杰出将领。

所谓“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似乎都有些偏颇。

周恩来说过一句公道话:“蒋介石手下最能干的指挥官恐怕要算胡宗南了

。”

胡宗南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我们选几个片段看看:

一个狂傲人

胡宗南人出身很一般,生在浙江宁波一个贫苦人家,身高不到一米六,看他的照片,横脸,大嘴,厚唇,典型的“矮矬穷”。但是,胡天资聪颖,虽然上学比较晚(14岁读小学),但学习非常好,21岁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中学毕业,当然,这个年纪很多人大学已经毕业了。

胡宗南成绩好,心气高,人也很狂傲。读小学时,辛亥革命爆发,他第一个剪去辫子;进入中学后,同学们拼命学英语要留洋,胡宗南则对此深恶痛绝,英语但求及格,不愿多花功夫。

他最喜欢中国历史,当同学们在英语角大声朗读英文时,胡则旁如无人的朗读《史记》。读到激情处,他常常豪情勃发,击节叫好,仰天长叹!

对于他的这些异常举动,同学们常常斥之以白眼,胡则以“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应对,其狂傲不逊,可见一斑。

日后,他带兵更是野心勃勃,狂妄自大。

一个有心人

孔子说过:狂者进取。

胡宗南就是个积极要求上进的人,毕业后,他当了小学老师。很显然,这个职位无法收服住他那颗狂傲的心。他利用假期四处游历,后来,得到黄埔军校招生的消息。立刻前往上海,参加初试,但是个子太矮,本来要被淘汰。但主考官巨眼识英雄,破格推荐他去广州参加复试。这个主考官叫毛泽东!

到了广州,他的个子也没长高,还是被拒绝。胡宗南没有气馁,而是大声反问:革命是青年的义务,救国是青年的责任。国是如此,在不发动青年还有希望吗?

他这番义正言辞的质问,引起了廖仲恺的注意,又被破格录取。

进入黄埔军校后,胡宗南遇到了他一生中最主要的贵人:蒋介石!但是因为自己没啥特殊才能,长得也一般,苦于攀附无门。但是,作为一个有心人,他发现蒋介石爱早起,爱跑步。于是,

他决定每天也早起,也去跑步。这招还挺灵,以前蒋介石到操场跑步,都是空无一人。有一天,却突然发现有个人比他还早,就问:你是谁?胡答道:学生胡宗南。蒋介石对他颇有好感。回去一查档案,还是老乡,对他他别关照。

胡被称为“天子门生第一人”,是黄埔毕业生中的第一个将军,后来荣升第一战区司令长官,手握几十万重兵,号称“西北王”

一个有情人

胡宗南官做的大,但不像其他国军将领一样拈花惹草,他还挺专情

1938年,胡42岁,单身。国民党大佬陈立夫做媒,要把孔祥熙的二女儿,蒋介石的外甥女介绍给他。要是一般人,巴不得。

但出人意料的是,胡宗南拒绝了。他的理由是: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狂的没边了!

他的理由冠冕堂皇,正义凛然,让蒋、陈都说不出啥来!但真实的原因是,他早有意中人。

谁呢?戴笠的机要秘书叶霞翟,两人相差十七岁。

1937年,戴笠介绍两人认识,两人相见恨晚,双双坠入爱河。但很快七七事变爆发,胡宗南身为军人,无法顾及儿女情长,他给叶写信说:上

次之约必须展期,此为万不得已。并约定,一待战事胜利结束,我必赴约

两年后,战事更乱,叶远赴美国深造。两人开始了漫长的异地恋,经常通信。

1947年,叶抵达西安,与胡宗南完婚。此时,胡已51岁。

客观的说,以胡宗南的“西北王”的地位,多年轻、多漂亮的女人都能找到,但他甘愿为了叶,苦等十年,实为不易。

1950年,胡宗南从四川西昌飞逃台湾,1962年因心脏病去世,终年67岁。


饮水君


提起胡宗南大概就想到了这位天子门生第一人,曾经在解放战争时期攻占了中共中央的根据地延安。当然,从这次事件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了,胡宗南在能力上和彭老总差距很大呀。


毛泽东主席就曾经做了一个预言,说蒋介石进攻延安,是搬起石头来砸自己的脚,不出一年或两年我们还是要回来的。所以胡宗南带着25万的兵力,占领了延安以后,他不过是占领了一座空城。胡宗南又召开记者会,又发电报又庆功,呆了一年以后始终没有发现中共的主力所在,反而在周围的小战事中多次受挫,不得已,一无所获的胡宗南撤出了延安。

胡宗南为黄埔第一期毕业生,他参加了整个北伐战争,立下汗马功劳。抗日战争时期,他指挥自己的部队参加了淞沪会战,武汉会战,为抗日战争做出了一定的贡献。1940年,胡宗南开始消极抗日,追随蒋介石反共,两年后屯兵西北,成为西北王。解放战争时期,胡宗南面对解放军部队时,基本上没有胜绩可言。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打算让胡宗南在大陆组织军队,反抗解放军。但是胡宗南在面对解放军逼近西昌的时候飞逃台湾。

胡宗南到台湾以后,被多方弹劾,他们认为国民党在大陆失势的原因就是胡宗南。当时大概除了蒋介石等和胡宗南关系亲近的一些人物以外,国民党内很多人都对胡宗南产生很大的意见。所以胡宗南到了台湾以后,并没有担任要职,蒋介石让他到大陈岛训练军队,反抗解放军。后来他被调回后,基本是担任一些闲职或者是挂名官职。虽然如此,但是相比白崇禧,汤恩伯来说,已经算不错的了。虽然胡宗南受到很多人的弹劾,但是蒋介石依旧信任着他。1962年,胡宗南因心脏病,66岁在台湾病亡。



红雨说历史


文有贺忠寒,武有胡宗南。但是胡宗南的“武”真的行吗?(报考黄埔军校身高160不合格,被同样是小个子的廖仲恺保举才进军校)胡宗南自己承认,指挥到团一级最拿手,再向上就力不从心了。从他的战绩上看也是,在师团级战绩最好,越往上越差。(毕竟黄埔军校就是初级军官培训速成班)抗日战争时期也是有过英勇表现的,尤其是淞沪会战。(灵宝战役也是胡军事生涯一大亮点,守住了潼关,打击了日军战车部队的气焰)。而解放战争被牵着打,不过在后期也有过凑合表现。所以综合他自己所说和我个人看法,胡宗南假如没有黄浦一期的光环,评价这个人,我感觉按照他的能力只能做一个团长,最多师长。(他光环太多,战绩不佳)





胡宗南是黄埔军校一期的,是学生中第一个军长,第一个兵团总指挥,第一个集团军总司令,第一个战区司令长官,手下还有个天下第一旅!这是他的光环,但是看人,可以从三方面反应,对手,自己人,以及历史后续。我们先来看自己人怎么说的,黄埔六期的唐纵,评价胡聪明、肯干、专断、刚愎。而他的老对手彭德怀,对他有个评论的,彭德怀给出的评价却不高。后来有人问他对胡宗南的印象如何,彭给出“此人志大才疏”这六个字。


在感情上胡宗南和叶霞翟都订过婚了,又追求其她女人,最后又始乱终弃…但是叶霞翟对胡一直却很好很推崇。



再说正题,大家对胡宗南占领延安,却白兜圈子印象深刻,认为几万大军都抓不住我军首脑,实在是猪+胡脚踏两只船。(国大代表怀疑胡是卧底,之前周恩来离开黄埔军校时,也没人敢送,只有胡宗南去了)不过后世历史都评论是胡宗南身边的熊向晖是卧底。(熊是龙潭后三杰之一,前三杰是李克农,钱壮飞,胡底)当时胡宗南在延安宝塔山前合影风光异常,而后却风光不再,也许…这就是命,这就是“宝塔震河妖”!(天王盖地虎)


李三万的三万里


烟酒阁大学士国军将领系列之十四:国军一级上将、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

在蒋介石爱将里,黄埔一期的胡宗南独受宠爱,号称天子门生第一人,黄埔生中第一个将军、第一个集团军司令官、第一个战区司令长官,是黄埔生中升迁最快的,手握五十万大军,人称“西北王”。

胡宗南,字寿山,浙江省安吉县人,黄埔一期生。居13太保之首,并以黄埔系太子自诩,但其粗狂轻率、志大才疏、不懂军事战略,对蒋绝对衷心言听计从。

胡宗南是著名的败仗将军,毛泽东评价其充其量是个团长水平。他被解放军打得丢盔弃甲,解放战争各个战场上,西北国军表现是最差的,整整4年没有打过一次胜仗,也算是绝无仅有了。

1950年兵败大西南后跑去台湾,曾在大陈岛任游击指挥,后任浙江省主席、总统府战略顾问,后遭46名监察委员联名弹劾,追究丢失大陆之责。1962年2月14日因心脏病病逝。


胡宗南从小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年轻时南下投奔革命,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

胡宗南(1896-1962年),原名斋琴,字寿山,浙江安吉县人。儿时就读孝丰县高小,毕业后考入湖州公立吴兴中学。1915年任孝丰县立小学教员,期间染上麻将赌博,后幡然醒悟戒赌。

胡宗南酷爱历史、博览群书。钻研《史记》、《资治通鉴》等史书,并关心国事、时政。他攒下薪资游览国家名山大川、考察社会。游览东北回来后,他认为中日必有大战,逐立志报国。

1922至1924年间,胡宗南任《孝丰日报》总编辑。因躲避包办婚姻离家出走。1924年得同学资助,南下广东报考黄埔军校。因其身高不足160,在体检阶段不合格而被淘汰。

胡宗南跑到操场大哭一场,返身责问考官为什么不让其参加革命。声音惊动国民党元老廖仲恺,廖问明情况后,当即表态胡宗南只要文化课考试通过,可以特许批准录取。

胡宗南以优异成绩考入黄埔一期,编在第1大队第4分队。在校期间认识了同乡、军校校长蒋介石,但并未引起蒋介石的注意。毕业后,胡宗南任军校教导第1团少尉见习。

黄埔毕业后,胡宗南参加东征北伐、中原大战。并显现一定军事、政治才能,得到蒋介石赏识。

1925年胡宗南任机枪排排长,并参加第一次东征。教导1团在棉湖遭遇陈炯明部林虎2万多人攻击,当时蒋介石、何应钦、周恩来等高级指挥官都在团指挥所视察战情,情势十分危急。

双方从拂晓战至下午,林虎一部突入教导团指挥部数十米之处,连蒋介石等人都拿出武器,准备作战。危急关头胡宗南手持机枪,疯狂向敌军扫射,率部硬是打退了林虎所部。

蒋介石对胡宗南英勇大加赞赏,战后即升为机枪连连长、1师2团营副。1926年初升任第1军教导师第2团第2营营长。7月胡宗南在胡公冕的推荐下,升任教导师第2团团长。

同月,胡宗南率部参加北伐,在南昌城郊使用火攻,打败孙传芳1个主力师,俘获军长李彦春等。11月教导师改为第1军第1师,隶属何应钦东路军序列,随军攻入浙江。

次年3月20日胡宗南率部参与攻克上海,5月任第1军第1师副师长兼第2团团长,成为黄埔系学生的第1个将军。8月,他率部从杭州奔赴南京参加龙潭战役,得以升任第22师师长。

第2次北伐时,第22师缩编为第2旅。因在蒋介石检阅时因表现突出,被蒋介石赞誉为模范旅。蒋桂战争、中原大战后,任第1师代理师长、师长。并形成黄埔少壮派军事派系,亦称胡宗南系。


胡宗南在带兵同时,也显现自己政治才能。蒋介石对其十分欣赏,逐将西北军政交与胡宗南。

胡宗南重视军纪,在西北期间,他派人在墙上刷标语:“第一师为解放西北民众痛苦而来!"“第一师不拉夫!不征粮!不派饷!现钱买卖、公平交易!”

他严令官兵不得擅自闯入民房,没有安顿驻地则露营在外。另外派军队打扫街道,修整道路梁。为老百姓做水利工程,栽种树木等惠民实事,还帮助人民开展治疗疫病等痛苦。

1935年2月胡宗南任第3路第2纵队司令官,6月参加拦截围、攻长征红军,在松潘差点被活捉,部队伤亡过半。9月任“西北剿匪”第1路军第2纵队司令,在川西北地区阻击红军。

1936年胡宗南率第1师驻镇武汉,阻滞李宗仁、陈济棠,并震慑湘军何健。4月,第1师扩编为第1军,胡宗南为第1军军长兼第1师师长。后进攻陕北红军,被彭德怀所败。

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胡宗南正在陕西惠安堡附近,得知蒋介石被扣的消息后,旋即赶到天水,支持戴笠赴西安营救蒋介石。1937年2月第1军开赴陕西凤翔,向西安施加军事压力。



抗战时期,胡宗南积极抗战,抵抗日军进入陕西,更多时间胡宗南手中精锐部队用来监视苏联红军、八路军、西北群马等势力。

7月7日抗战爆发,9月2日胡宗南到达上海参加淞沪会战,13日升任17军团长。1938年率部参加开封会战、武汉会战。

蒋介石提议将第17军团扩编为第34集团军,由胡宗南任代总司令,1939年8月正式任总司令。名义上,西北设有天水行营、第十战区、第八战区等军事机构,实权由胡宗南集团军掌握。

第34集团军,驻军遍及陕西、甘肃、山西、河南,实力相当庞大。胡宗南所部军事实力迅速扩张,成为蒋介石最依赖的军事力量之一。胡宗南成为名副其实的西北王。

1942年胡宗南任第8战区副司令长官,1944年任第1战区副司令长官。指挥战胜土肥原来犯的12万日军,1945年升任第1战区代总司令,辖5个集团军、25个军,总兵力50万人。

5月当选为中央执委,7月任命第1战区司令长官,9月在郑州接受日军12军投降,获抗战胜利勋章。


虽是黄埔军校出身、又是浙江人,胡宗南能成为西北王还是个人能力的因素。

胡宗南抗日态度坚决,赢得部下的尊重,部队战斗力较强。他坚决反对投降日本,极其痛恨汪精卫之流。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请求过黄河反攻山西,蒋介石未批准。

杜聿明率远征军出国作战,胡宗南非常羡慕。他在对部队训话中,特别强调官兵要做革命军人,要有民族气节、反对贪污腐化。他两次奉命执行反共军事摩擦,但都敷衍了事。

另外,胡宗南尊重知识、注重人才,所部凝聚了一大批英才。他麾下的李铁军、李文、范汉杰、董钊、刘戡、钟松、李延年、罗列、 盛文、陶峙岳、裴昌会、张灵甫等,先后成为著名将领。

胡宗南特别爱招收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入伍,沦陷区很多青年学生慕名投军其部。他在西安创办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第七分校时,从这些青年学生中考选了1000余人。

1946年1月任郑州绥靖公署副主任,3月获青天白日勋章。9月派整编第1军与晋军联合进攻陈赓兵团,大败,整编第1旅被全歼、旅长被俘,整编48旅遭受毁灭性打击,旅长战死,胡宗南慌忙收兵。

1947年3月,胡宗南出任西安绥靖公署主任,他召开洛川军事会议,部署刘戡整编第29军、董钊整编第1军分兵2路进攻延安。但计划早被机要秘书熊向晖泄露。

共产党获知进攻延安的军事情报后,主动放弃了延安,胡宗南部获得一座空城。但是胡宗南早已向南京报捷,中外记者五十余人聚集延安,准备报道“重大胜利”,急得胡宗南紧急布置:

第一,为了展示进攻延安激战与共军被歼之众,抽调部队星夜在延河两岸建造假坟。为了做得逼真,不仅有国军的阵亡官兵,也有人民解放军阵亡人员,每个坟头都用木牌标明了主人身份。

第二,为了展示共军被俘人员之众,在延安设立了十多个战俘管理处。并让青训队500多人、整编第27师1500多人,编成了几个“俘虏队”。这些 人一律穿杂色服装,作为共军俘虏加以训练。

胡宗南派人事先编好对答,以应付记者提问。胡宗南为安抚这些官兵造假,规定每个“俘虏”每天可领津贴一元。但人员还是太少,中外记者参观时,各“战俘管理处”只好互抽人员充数。

第三,为展示俘虏中有共军军官,胡宗南指示:选两个人装成被俘的共军团长,选一个人装成旅长,要装的像,这是重点。手下费尽心机,让一个会演戏的军官装扮解放军旅长。

第四,为展示缴获解放军武器,胡宗南下令将自己部队武器冒充。记者报道延安大捷后,蒋介石大喜过望,升任胡宗南为上将。胡宗南感激涕零,更加卖力。

1949年5月胡宗南到汉中,一出西安,他即力主部队应该进军四川,稳定政局,遭到代总统李宗仁坚决不允,耽误了大半年时间。

11月蒋介石自台湾飞重庆指挥,命令胡宗南下四川。胡宗南说:"现在为时已晚,大部队入川,无异等着被瓮中捉鳖!”蒋不断从重庆打电话到汉中,要胡接电话。

胡宗南一反常态,不接电话。最后胡宗南被迫接了,俞济时告诉他说:“总裁有令,要你马上带部队下四川!” 胡宗南主持陕甘川绥靖公署议事,他在会议上说:如果把大部队带进四川,会被共军歼而灭之。日后,会说是我胡某人丢掉大陆的” 。

参谋长罗列起立直言:”如果我们不入川,蒋先生势必成共军俘虏, 你胡某人责任更大!“胡宗南只好开始部署陕军入川。



胡宗南兵败如山倒,一路败走西昌,最后飞往台湾。在台湾遭受弹劾,再次被蒋介石保护过关。

随着解放军两路入川,宋希濂、罗广文部迅速溃败。胡宗南变打边撤,率部退往西昌,最后身边只剩1万多人。参谋长罗列留下来指挥,胡宗南飞往台湾。

台湾一度传言胡宗南将出任参谋总长,但他主动申请到大陈岛去,指挥海上游击队。他说:“身为党国将领,一切听从安排,哪有讨价还价的道理。”这话传到蒋介石耳里,蒋称赞说:“寿山还是当年的寿山。”

1953年国民党内部开始追究丢失大陆责任,46名监察委员弹劾胡宗南。说胡宗南丧师失地,贻误军国, 依法提出弹劾,以肃纪纲,而振军威。蒋介石帮助胡宗南渡过了难关。

发起胡宗南弹劾案六个月后,军法处就此案作出判决:“弹劾胡宗南各项,均与现实相反,不能成立。”认定胡“应予不付军法会审”。

1960年,蒋经国来找胡宗南,要他去做参军长,胡宗南只说:”请你跟总统说,我已经有心脏病,不能再做了“,两年后,胡宗南因为心脏病发作,病逝于台北。

小编看法:1946年开始杜聿明对阵林彪、薛岳对阵粟裕、打得难分难解,唯有西北胡宗南,除了得过占领延安空城的胜利,屡战屡败,直败到扔下残兵败将独自逃往台湾。国共决战的命运毋庸置疑,但是西北、四川国军败得如此窝囊,主要是胡宗南指挥无能有关:

  1. 胡宗南长期掌管西北,除抗日外,还有三项秘密使命:西防苏俄、清剿边区、内慑回马,除了打不过解放军外,其他事项做的还可以,说明胡宗南的强项不在军事,不过抗战期间确实守住了西北,也算为国立功了。
  2. 胡宗南个性粗狂而不精细,轻率而不谨慎,过于自信、自傲,这与他太过顺利的升迁有关,年少气盛。但是对部下不错,比较关爱士兵,胡宗南在西北连续的败仗,傻子也会猜到情报泄密所致,但是胡宗南不以为然,对安插在身边的地下党熊向晖信任有加,十分关照。
  3. 蒋介石用人唯亲,只重用浙江人和黄埔系,而胡宗南是毕业黄埔的浙江人,加上早期打仗还比较出色,所以能扶摇直上,但是胡宗南、刘峙之流,军事才能充其量当个师长、军长,硬是被提拔到战略指挥的位置,同为黄埔名将的关麟征就非常看不起胡宗南的能力。
  4. 胡宗南不但战略短视,战术也不行。西北解放军歼灭国军的方式,几乎都是同一战术,即围城打援,胡宗南屡屡上当,导致部队不断被歼灭,毛泽东曾评价其军事能力充其量是个团长,而胡宗南最出色的战绩就是当团长时击败过孙传芳一个师,国军内部也有“十个西北王,抵不过一个胡琏”的戏言。

烟酒阁大学士


胡琴斋,中共最杰出的红色特工,代号“深剑”,情报系统创始人之一。历任工农红军情报科科长;八路军、新四军情报处处长;1945年起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情报部部长,开国大将。

琴斋同志出身于浙江一个贫寒人家,中学毕业后为生计在学校中任历史教员。

1921年开始到外游历,其间与当时同为教员的润之兄相识相知,两人相谈甚欢,引为知已。所谓英雄所见略同,两人共同断言:中日两国必有一战。

当时润之兄已秘密加入共产党,胡在其感召下,逐步有了进步意识向我党靠拢。毛指示:养精蓄势,以待时机。期间与热血进步青年王亚樵、戴笠二人义结金兰。

1924年,国共开始合作,时任宣传部长的毛亲自写推荐信到黄埔军校,并指示:打入内部,里应外合,全面开花。

投考军校时,因身高不足1.6米险遭淘汰,党指示廖仲凯同志予以特别照顾,得以入校,成为黄埔一期生。

毕业后,受黄埔系党组织着力培养,一路青云直上,升迁速度为黄埔历届学生之最。1926年初受组织委派,加入第1军教导师第2团(团长胡公冕为共产党员)第2营营长;同处7月把同乡戴笠推荐给蒋介石。

琴斋同志在胡公冕的推荐下,升任教导师第2团上校团长,参加北伐,配合我党推翻军阀的革命。其后,在北伐战争中,作战英勇,屡立战功,多次被评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深得蒋介石器重和喜爱,时人谓之:“天子门生第一”。

1932年,接受组织指示:建立我党情报系统,打入敌人情报上层。于3月与贺衷寒、戴笠、康泽等人组成“力行社”和“复兴社”,居“十三太保”之首。

1935年红军战略转移长征中,为配合我党顺利突围,时任剿匪第3路第2纵队司令官的胡,假装积极拦截,上演苦肉计,在松潘差点被不知情的人员活捉,部队伤亡过半。

其后假意在川西北地区阻击红军,实为掩护主力红军顺利进行战略转移。

1936年为解除陕甘宁边区的压力,主动进攻,大败而回。“西安事变”后,接受组织指示:全速赶至西安,支持戴笠营救蒋介石的行动,控制局势,避免形成最坏局面,防止“小六子”抽风。

胡火速赶至西安,顺利控制局势,完成组织交予任务,配合组织在此事件中走向有利于党的方面发展。


抗日战争中,受组织指示:全力抗战,打倒一切来犯之敌。其后,参加淞沪会战、开封会战、武汉会战等,皆浴血奋战,抵抗侵略。

1937年,为保护和配合琴斋同志的工作(日益位高权重,有些事不合适自己亲自去做),派熊向晖同志前往胡处配合和掩护胡的工作,同时,也是为我党培养优秀的特工人员,包括陈忠经和申健等人,这二人和熊向晖后被人称为“后龙潭三杰”。

1940年,蒋介石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命令胡向陕甘宁地区纵深进犯。为配合琴斋同志,我军主动撤出外围几个县,对外宣称为胡所占领。 此后,琴斋同志更提出战备性构想,即在我军外围严密封锁,以国军形成一条长达700余里由碉堡、工事组成的封锁线,对外宣称“消灭边区”,实则为我军形成一条天然的防御线。

1942年,升任第8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34集团军总司令,屯兵西北,人称“西北王”,进一步巩固了我陕甘宁根据地,为根据地建设赢得了宝贵的时机和机遇 。

1943年,蒋介石密谋突袭延安,胡指示手下秘书,同为地下党员的熊向晖传出可贵情报,破坏了蒋介石的阴谋。

1944-1945年,力抗土肥原军,取得反攻胜利,屡立战功。45年7月被正式任命为第1战区司令升官,成为黄埔系学生中唯一的战区司令长官。

抗战胜利后,组强指示:不惜一切代价为消灭敌人有机作战力量为首要事件。积极配合我军的军事战略行动,指挥部队两次惨败,其中整编第1旅被全歼,旅长被俘,整编第48旅遭受歼灭性打击,旅长被毙。为免引起怀疑,主动撤退。

1947年接受组强指示:将革命进行到底,以消灭敌机动力量为宗旨,配合军队三大战役的顺利进行和实施。

与此同时,蒋介石也命令胡向陕甘宁发动攻击,如此正中下怀。为此,胡特别将被其安排出国深造的熊向晖火速召回,以配合工作。

自此,相交莫逆的胡毛二人开始了完美的表演,而且配合的几乎天衣无缝。每次是毛前脚走,胡后脚到,踩点得恰到好外。毛如闲庭信步般悠然自得,胡如没头苍蝇般总是瞎指挥乱打一气。

结果是,胡率25万大军对2万西北野战军整整在陕北打了1年,屡吃败仗,国民党部队被一步步蚕食。当然,也有一次小小的意外,就是刘勘,此人有次差点抓住毛,结果这刺头儿马上被命令调开,接下来没过几天就中伏被围自杀了。

组织为了配合胡的工作,也不能让其一味吃败仗,主动让出首府延安。果然,胡占领空城延安后,蒋介石闻讯大喜过望,认为胜利就在眼前。其后,还满足了胡不断增兵西北的要求。

最终结果是,胡的部队遭到毁灭性打击,我党在西北的形势越来越好且逐步走向明朗化。同时,也有效配合了我党在中原、华北地区的大战略胜军事思想得以顺利实施。


胡战败后虽受蒋介石的责骂训斥,但仍被倚为心腹。其后,在解放西昌中配合组织行动中做出巨大贡献。 组织指示:西昌之后,请速回家,恐有不利。

胡心领神会,本意悄悄回归,奈何被手下一拥而上飞往台湾的飞机。后飞至台湾后,果然,被“监察院”李梦彪等四十六位“监察委员”提出弹劾,后经老蒋、小蒋、陈诚、顾祝同等周旋,“立法院“108名委员签名上书求情,才得幸免。但仍为老蒋所信任。

1951年,化名“秦东昌”,驻守大陈岛,为配合我军有情登岛作战做准备。并战略性极为巧妙将这座前头堡小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小岛艺术性地让给组织,并将其岛上盘踞土匪海盗势力一扫而空。

1955年,就任“澎湖防守司令部“司令官,请示组织:是否可早日登岛,实现统一?

组织指识:当前国内外形势相对复杂,请静待良机,注意保护好自己。


胡在澎湖一等就是四年,四年间,长独自静坐岩头,遥望北方。每每登高远呼,一抒心中郁闷之情。

四年后,胡正式退休,结束长达三十五年的军旅生涯,从此深居简出、郁郁寡欢。1962年2月6日,他再也撑不住了,病情开始恶化。 10日,蒋介石亲自探望,说道:“你放心,有美国支持,我们必能反攻大陆!

胡看着这张已经衰老的脸,想到再也不能亲眼见到两岸的统一,再也不能堂堂正正回归家乡,曝露于阳光之下,想着再也看不到热爱的祖国和家乡,不禁悲从中来,激动万分:

如有朝一日两岸不能统一,你蒋某人真乃千古之罪人也。

14日,琴斋同志因郁结于心,突发心脏病而亡,病逝于台北荣民总医院。


他传奇的一生,就此谢幕,也许,他的身份永远也不能公之于众,也许那一天并不会太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