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禍得福,面板尺寸下跌刺激大尺寸電視市場爆發!

集微網消息,群智諮詢指出,第四季度受到需求減弱及面板供應產能持續增長的影響,全球液晶電視面板市場供過於求。

具體來看,10月海外備貨需求減弱,部分尺寸價格開始下降。而11月內銷備貨也將有所減弱,液晶電視面板價格將全面向下調整。

從各尺寸別來看,32英寸需求疲軟,10月價格大幅回調,預計11月維持約3美元的較大降幅。

39.5~43英寸方面,40英寸需求轉弱,價格維持下降趨勢。43英寸需求較好,10月價格維持,預計11月開始小幅下降。49~50英寸方面,10月價格平穩,11月供需趨於寬鬆帶動價格將下降2~3美元。55英寸面板供應寬鬆,預計11月價格維持約3美元降幅。超大尺寸面板供應持續增加,預計11月65英寸價格維持約4美元的降幅。

不難發現,11月大尺寸面板價格平均下跌3到4美元。不只大尺寸面板價格下跌,中小尺寸面板也因為手機、平板銷量趨緩,呈現旺季不旺狀態。

不過雖然電視面板價格下跌,但是並不意味著電視市場不景氣。

WitsView最新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電視品牌出貨數量為2.18億臺,年增3.4%。出貨動能除了來自上半年世界盃的備貨需求,10.5代線的面板投入促使大尺寸面板價格大幅調降,連帶讓電視售價更親民,可望刺激大尺寸電視的市場需求。

縱觀2019年各品牌發展重點,WitsView研究經理楊晴翔指出,國際品牌將持續加強佈局8K、QLED以及OLED等高端電視應用,中資品牌則是持續深耕海外市場並增加大尺寸電視比重。此外,電視品牌在今年黑色星期五檔期積極降價,更有望成為明年的常態價格。

因此,2019年雖然無大型運動賽事加持,但低價將有效推升需求,品牌明年出貨目標多為樂觀並維持成長,WitsView預估2019年全球電視品牌出貨數量為2.21億臺,年增約1.3%。

近年來OLED電視的熱賣,讓主打QLED的電視龍頭品牌三星電子在聲勢上節節敗退。但隨著三星電子將高端電視的發展重心轉移至8K電視,加上今年液晶面板價格下降,QLED的成本優勢明顯反映在今年北美黑色星期五的促銷價格中。

相對於三星大打價格戰,LG以及Sony仍將OLED電視定位在高端產品,除了OLED電視面板受限於LG Display的供給吃緊,生產良率提升不易也導致OLED面板成本難以下降。隨著低價液晶電視大舉搶市,接下來OLED電視能否維持高價定位則有待觀察。

另一方面,今年雙十一的電視銷售狀況不如預期,除了代表近年大陸線上渠道的成長紅利已非萬靈丹,互聯網品牌小米的快速掘起,也擠壓了傳統電視品牌的生存空間。因此,相較於國際品牌競相佈局高端市場,TCL與海信則將重心放在海外市場。

展望未來電視市場,8K電視受制於面板價格、供應鏈成熟度以及內容完整度等因素,短期內成長仍十分有限。然而8K電視的上市,將改變高端電視的市場格局,不再侷限於QLED以及OLED,戰略性意義重大。

整體而言,隨著液晶面板廠以及新的OLED面板產能投入,加速大尺寸電視平價化以及QLED/OLED電視產品升級,將是未來電視市場成長的關鍵。(校對/Olive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