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公司華信製藥失控 長江健康或"因禍得福"?


子公司華信製藥失控 長江健康或


4月6日晚,長江健康(002435.SZ)發佈公告,審計工作組在開展工作期間多次無端受到華信製藥董事馬俊華(兼總經理)以及劉瑞環組織人員的圍攻圍堵,阻撓審計,甚至發生危及工作組成員人身安全的事宜。公司層面雖多次和阻擾人員積極協商溝通,甚至菏澤市高新區領導也多次出面協調,但均無效果。目前審計程序、審計工作無法正常推進,公司事實上已對華信製藥失去控制。

每到年報披露季,"子公司失控"這樣的事情層出不窮。長江健康對華信製藥的失控亦引起資本市場的關注,華信製藥失控的原因和進展以及對長江健康會有哪些具體的影響,成為關注焦點。

長江健康收購華信製藥60%股權成控股股東

2018年7月14日,長江健康全資子公司——長江醫藥投資以自有資金人民幣9.3億元收購馬俊華、劉瑞環、王萍、上海和儒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合計持有的華信製藥60%股權。同時長江醫藥投資以自有資金形式出資6000萬元對華信製藥進行增資,股權轉讓及增資完成後,長江醫藥投資持有華信製藥60%股權,成為控股股東。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為確保交割後華信製藥有序經營,該收購設置了對賭協議,原股東承諾華信製藥2018年度實現的淨利潤不低於人民幣10,000萬元,2019年度實現的淨利潤不低於14,000萬元,2020年實現的淨利潤不低於人民幣19,600 萬元。

如原股東未能實現承諾的業績,長江健康有權按照本條約定從當年應向馬俊華支付的股份轉讓價款中予以扣減相應的業績差額,如當期應付股份轉讓價款已不足以扣減時,不足部分由馬俊華以現金方式向受讓方補償。

這份對賭協議的簽署對於長江健康收購的業績以及相關權益都是是一份很好的保障。

阿膠行業不景氣或致對賭業績難完成

眾所周知,2018年之後阿膠行業形勢發生了較大變化,隨著阿膠價格的不斷提升,阿膠市場規模的高速增長時期已結束,阿膠產品的銷量和市場規模增速呈下滑趨勢,行業規模增速也降低到10%左右。

阿膠行業龍頭,東阿阿膠發佈的2019年度業績預告顯示,2019年淨利預計虧損3.34億元至4.59億元。華信製藥也不能獨善其身。行業龍頭出現大幅虧損,華信製藥要完成1.4億的淨利潤難度可想而知。

長江健康此前發佈的公告顯示,2019年以來,進口驢的價格大幅提高,且作為阿膠主原料的驢皮的價格存在一定程度的下跌,進口驢的利潤空間大幅下降,公司因而減少了活驢進口數量。華信製藥營業收入、淨利潤指標較上年同期將出現大幅下滑。公司經初步減值測試,擬對華信製藥計提商譽減值6.64億元左右。

華信製藥失控 長江健康能否"因禍得福"

對賭業績難完成,華信製藥阻礙審計工作。長江健康年報審計工作組於3月16日進駐子公司華信製藥開展相關工作,但馬俊華、劉瑞環組織人員強行阻止審計人員執行審計程序,無端圍堵圍攻工作人員,致使公司部分審計人員受到人身傷害,審計工作無法開展。長江健康雖多次進行協調、但均無效果。

此前長江醫藥向華信製藥派駐副總經理、財務總監各一名,同時負責保管華信製藥的營業執照、公章、合同章、法人章及網銀U盾。

為維護全體股東利益,維護資本市場法律的尊嚴,長江健康將委託律師事務所向北京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要求馬俊華、劉瑞環嚴格履行《股權轉讓協議》約定,並接受具有證券從業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專項審計。

綜合來看,華信製藥難完成對賭協議的情況必然要對長江健康進行相關的業績補償,即使是華信製藥失控後剝離上市公司,這對於長江健康而言短期來看隨存在挑戰,長遠來看更有利於公司輕裝上陣,"甩掉包袱、因禍得福",公司未來業績修復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