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不传授思维,不讲思考过程,就是在误人子弟?

张芙华高考数学


在数学的学习中,最重要的就是让思维得到提升。解题中我们需要最终的正确答案,但得到答案的过程和方法才是最重要的。为了得到提升,我们在解题的过程中不仅仅要考虑答案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弄明白为什么,也就是得到答案的方法、步骤和过程。相对最终的答案而言,解题的方法、思路更抽象些,很容易被忽视。但解题的思路才是数学学习的核心,在授课中教会学生解题思路和方法远比干巴巴的答案要重要的多,也就是是常说的一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数学的学习中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困惑,上课能听懂,可是一到自己做题时就懵了,没有任何的思路和头绪,这就是典型的缺思路和方法。题目千变万化,但所运用的知识点和方法相对固定,解题的过程就是运用所学的知识点和方法去解决问题,那么它们之间的桥梁就是思路,思路思路顾名思义就是思考的路径,就是解决问题的路径,思路不通,谈何解题。

思路的培养和提升远比具体知识点的学习要重要的多,但与此同时难度也大了很多。数学不传授思维,不讲思考的过程是误人子弟这句话没问题,一个优秀的数学老师肯定会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方面下功夫。

那么什么是思维能力,简单理解就是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一个完整的思考过程,也可理解为解决问题的方式和程序,运用计算机来解决问题需要提前写好程序,程序就是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个处理过程;同样了,人脑思考问题,也得有一定的程序和方式,也得提前去培养,主要是通过学习过程得到培养和提升。

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有两方面的影响因素:

首先,老师要能讲清楚;其次,学生要能接受并且内化成为自己的思路。

解题的讲解的过程就是思考过程的一个展现,一道题目的解题步骤应该是什么?怎么去寻找关键信息?每一个信息该如何去分析和运用?突破口在哪?解题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易错点是什么?有什么需要特别重视的地方?一道题目讲解完后还需要去总结和思考,题目所运用的方法是什么?解题的流程是什么?这样的方法和流程可以用来解决什么问题?把这些都讲明白了,一道题目才算是讲透彻了。也许一次的讲解,学生还不一定能形成解题的思路,这是必然的,思路的提升需要过程,循序渐进去提升,通过多次的重复和练习,加深理解和运用,一旦熟练之后,思维必然得到提升。

讲解的过程靠老师,但学习和接受的过程靠自己,思维得不到提升也不能全怪老师。作为老师,在解题中肯定会着重去讲解思路和和过程,但学生能接受和学会多少这就因人而异了。首先得注意去听老师的讲解,抓住重点,做好笔记,课后多去复习巩固和整理,用自己的语言去复述过程,在开始也许会磕磕绊绊,遇到很多问题,就需要不断去模仿学习和优化,找到思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去克服,一旦问题都解决了,思路也就畅通了。


胡老师数学课堂


学过数学也考过数学,但仍然可以肯定的告诫自己:我是数学盲。但这也挡不住我对数学的好奇和对数学教学高手的羡慕和敬佩。

一次与北京某校数学特级,一同参与外埠学校教学活动。一路相谈甚欢,便应邀观摩。课题大意是高考高分应对,观摩者除我一名门外汉,尽为某市数学骨干。所涉内容可谓容量巨大,但师行云流水,没有客套没有铺陈也没有休息。两个小时,我是完全被老师的思路带着走了一遍。留在脑海里的词基本都是,题眼、切入点、路径、陷阱、突破、条件的利用与转换、难度阶梯、检验等等。

课后闲谈,老师说这些例题,很多都是我加工或自创的,基本上是为考清北的学生准备的。我本想告诉老师,您讲的我一个门外汉都听懂了很多,一时竟生生的咽了回去。他还强调,考清北没有点儿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训练,想得到最难拿的那15分很难。他说的我真得信,因为他的学生就得过满分,而且他对高考出题并不陌生。

另一个机会是和一位,国内名气很响的,小学数学特级参加活动。即便是数学门外汉,我听他给孩子们上课应很轻松。

课后交流,我问老师,怎么绕那么大圈子给孩子讲,如此简单的问题呢?师笑称,很多经验不足的数学老师,也觉得这样的课效率太低,可我的经验告诉我,孩子们题基本都做对了,可他们考虑问题的思维过程并不稳固,我宁可剩下一个问题不讲,也不能留下那个隐患,不然后边的新内容会不断的受影响。他又补充,孩子的思维并不完全像大人想象的那样不堪,也不像大人想象的那么理所当然。不钻到他们的小脑袋瓜儿里走一圈,就容易自以为是。

这二位名师遇者为幸,恐不易误人子弟。


田家大院田老大


肯定的!数学是以思维能力为主的学科,是以变化来研究大自然的基础学科,数学教学必须坚持“学生思维在先”原则,否则学生越学越僵,越学越累,越学越笨,数学核心素养得不到培育,导致“愚人”化。

数学教学重点在引导学生“怎么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是怎样想出来的?”,“还有没有其它方法?”,训练思维能力是核心,若直接讲结果,不但无意义反而负作用大,数学题是做不完的,只有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才是育人长计!

单从教师教学这个角度上看,重过程的引导是学生面对新题、新环境甚至以后的适应(创新)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培育过程,所以是借题练思维、扩充经验性能力,而不是为解题而解题,因为数学题不是知识性题有重复性。数学不是以记忆为主的知识性学科,因此只重结论是绝对不可取的!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思维水平是另一个角度问题了。


教道处


数学教思维是给学生学习方法与开锁的钥匙。

尤其是遇到数学题(以后遇到物理化学运算都一样)先埋解题意,(打牢学科的基础,牢记公式法则)逐步去思考推算出结果才算明白,才是真吃透,达到了这样,任由题目改头换脸都难不到你。

有过这样淤事不怕大家笑话,我小学就经历过,一二年级算术成绩还不错,但到了三四年级个个学期考都不及格,补考还是老师见我这人乖巧各方面都不差,手下留情勉强给合格,我才没留级。有次考试班主任监考,她焦急到用手指点了又点我试卷上的错处,反复呌我名字我都茫然不知怎改正。

可能我差身体父母不敢斥责,但我偶然听到邻居大嫂打听我的算术分数,母親说不要问了,这比要我半夜起床去排队买猪肉还头痛。〈我听后心也挺不安的,于是自告奋勇,按她的需要每天或隔天一次半夜起床去排队早早买完猪肉才去上学,几家邻居小伙伴知道了也响应,直到猪肉不用半夜排队才停止)。我还听父母私下商议让我转校。

眼看升五年级很快就小学毕业,其实差生自己也心急,但不知错出在哪里,还是我哥聪明,他见我不痴不呆的,一日从旁细心看我做作业,我一拿到题目三下五落二就做完,结果错对掺半,他教我你拿到题先别这样急着下手,认真把题目读三遍,还没弄懂的把己知未知都写在草稿纸上,想想再做也不迟,按他讲的去做出错就明显减少,试多两次,因语文学得不错,理解力不差只要再仔细些,只要有学过的不是夸口想错都几难。这时我才知道出错的根源,因为我记忆力好,一开始就错把算术当语文来学了,凭记忆来做题,一二年级简单还可以,到三四年级的应用题都设了许多陷阱常因一字之差就出错。

所以现在孙子孙女学做算术题时,我都把教训告诉他们,拿到题别急着做先读三次,把已知未知相互关系都理清楚了,计算方法自然就出来了。加上书写清楚,细心推算。最后复查验算就可稳坐钓鱼船。


小笙常谈


数学学科的本质就是思维,思维是不能传授的,而是需要对学习者进行训练的。学习者必须经过大量的训练而获得思维力,不是靠听老师讲而能获得思维力的。

现在的老师,不客气地说,几乎通通站在自己的角度,对学生讲,讲,讲,,,,,而不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探索追求最好的训练方案。

能够帮助学生找到尽量好的方式方法,减轻学生困难,解除学生困惑,把学生从思维泥潭里捞出来。。。等等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Tayiner


1.教学阶段不同,方法要求也不尽相同。

2.要知其然 ,也要知其所以然。必要的推导证明不可少。如:三角形的内角和180º,a^2+b^2=c^2,以及平方差,立方和、差,完全平方、立方公式进行推导证明,很必要,因为关系到学生以后的灵活运用。

3.有些则不必要,因为我们不是要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数学家。当然结论记牢是必须的。


逍遥144112844


我教学经常总结思维,从哪些角度去思考,为什么这么思考,出题者目的是什么,有了这些习惯,让学生学会分析,体会思考的快乐。


贾老师讲初高中知识



剑兰修竹


数学是题海战术制胜,老师课堂上讲了思维的方法,演算解题的思路过程,直到推出正确答案。然后课下学生玩命地做习题,才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就像一个盲人,你必须牵他的手走过去,告诉他起点与终点,他才可以自行。


正午时光31


数学如果不从数学的发展史开头的背公式都是误人子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