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會努力把“一帶一路”變成綠色的低碳的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8年度報告》發佈。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表示,2017年底,我國碳強度已經下降46%,提前3年實現了40%~45%的上限目標

“中國努力走出了一條綠色低碳發展之路,我們會把中國的做法拿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去認真地實行,不走或者少走過去發達國家在工業化過程當中那種先汙染後治理、先破壞後恢復的道路。我們吃了這個虧,不希望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也出現這種情況。中國會努力把‘一帶一路’變成綠色的、低碳的。”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表示。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4次締約方大會將於12月3日~12月14日在波蘭卡托維茲舉行。11月26日,《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8年度報告》正式發佈。當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解振華介紹了有關情況並回答了記者提問。

希望如期完成《巴黎協定》實施細則談判


解振華指出,2017年以來,中國在減緩氣候變化、適應氣候變化、完善體制機制、加強能力建設、鼓勵地方行動、提升公眾意識等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

據介紹,年度報告分別從減緩氣候變化、適應氣候變化、地方行動、全社會廣泛參與、體制和制度建設、加強基礎能力、積極參加國際談判、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等方面,全方位地展示我國2017年以來應對氣候變化的最新進展和主要成效。

對於此次卡托維茲氣候大會,解振華稱,中方希望大會如期完成《巴黎協定》的實施細則談判,妥善解決資金問題,向國際社會發出落實《巴黎協定》,推動綠色低碳轉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積極信號。具體而言:

一是中方希望建立一個落實《巴黎協定》和公約的機制安排,保證《巴黎協定》持續得以貫徹。

二是按照《巴黎協定》的授權,要進行塔拉諾阿促進性對話,讓各方介紹本國國內應對氣候變化的最佳實踐,促進各方轉型,按照綠色低碳的發展模式進行加速轉型。

三是希望通過對話,對2020年之前各國到底做了些什麼、做得如何,特別是一系列締約國大會所做的決定,是不是在各國得到了落實進行盤點。

對於資金問題,解振華表示,哥本哈根會議上已經明確要求,發達國家要在2020年之前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每年1000億美元的資金支持,中方希望發達國家率先減排,希望京都議定書多哈修正案生效。另外,要對資金的落實情況進行盤點檢查,為2020年之後進一步落實《巴黎協定》、實現應對氣候變化的長期目標奠定一個好的基礎。

碳強度下降目標提前三年完成


針對“一帶一路”項目可能給當地造成碳排放汙染的質疑,解振華回應稱,“一帶一路”所有建設項目應該是綠色的、低碳的,實施的各種項目將採用最先進的技術,儘可能地節約資源、節約能源,實現最好的節能減排效果。

會上有記者提問,中國的機構正在大力投資很多“一帶一路”相關項目,很多還是涉及大量煤炭燃燒的項目,這在環境保護主義者團體當中引起了比較大的關注。他們特別對“一帶一路”項目有很大的關切,中方是否會採取任何措施,去對沖這些項目可能造成的碳排放汙染問題?

解振華談道,“一帶一路”更多的是開展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確實有鎖定效應,即採用什麼技術、什麼材料、什麼標準,可能長期鎖定了一個排放情景,鎖定效應較強。

“中央已經非常明確了,‘一帶一路’所有建設項目應該是綠色的、低碳的。”解振華表示,“一帶一路”實施的各種項目將採用最先進的技術,儘可能地節約資源、節約能源,實現最好的節能減排效果。不只工業項目,其他的項目也應該採用中國國內現行的節能減排、應對氣候變化的標準,也可參照世界上最先進的標準,做到既幫助這些地方的建設,又在這些地方實現減排。

此外,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項目,做一些保護環境的公益性項目。

解振華表示,中國努力走了這樣一條綠色低碳發展的道路,會把中國的做法拿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去認真地實行,不走或者少走過去發達國家在工業化過程當中那種先汙染後治理、先破壞後恢復的道路。中國會努力地把“一帶一路”變成綠色的、低碳的。

談及中國環保力度,解振華介紹說,中方承諾2020年碳強度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左右,森林蓄積量要增加13億立方米。2017年年底,碳強度已經下降了46%,提前3年實現了40%~45%的上限目標;可再生能源已經佔到一次能源比重達到13.8%,到2020年這個目標肯定能完成;森林蓄積量已經增加21億立方米,也超額完成了2020年的目標。

“相信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各國都願意共同努力,同舟共濟,各盡所能,現在整個進程還是比較穩定的。”解振華表示,無論其他國家的立場、態度有什麼變化,中國會始終堅定地、積極地應對氣候變化,落實《巴黎協定》。

(中國改革報、改革網記者 李宏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