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女孩对男生要求高,自己却什么都不好,对此你怎么看?

小月半纸丶无心


首先,每个人找另一半的时候都有一个互补心理。

例如,女生长的矮的,她便会格外地在乎男生的身高。常人认为长的矮的自然就只能找矮的男生,在矮个子女生的意识中是不存在的。

在她们看来,因为自己长的矮,再找一个长的矮的男生,以后是会被孩子责怪的。

其次,不是谁都那么有自知之明的。

人贵有自知,可是很多人缺乏的正是自知和反省的能力。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女孩一味地在要求男生要有多高,要有多帅,要多有钱,很少会去想凭什么这样一个完美的男人会青睐于自己。

再次,没有人会觉得自己不好,这点自信还是要有的。

女生除了对自己的长相特别的在意,会因为长得丑而自卑之外,其他什么性格不好,花钱大手大脚,不会做家务之类的完全不放在眼里。

因为女生认为,只要男生爱自己,这些都是他必须包容的。

最后,你敢说自己的女朋友不好吗?

好与不好只是相对的。俗话说情人眼里可以出西施,你爱着对方的时候什么都好,不爱了再好都不会让你多看一眼。

当一个女人对男人没有要求的时候,只有两种情况:

1.她的条件特别好。

2.她根本就不在乎你。


蜜禅


我觉得这种现象主要是现在男女比例失衡,女生少男生多,女生处于"卖方市场",所以即便条件不出众的女生也有信心从容的提出比较高的要求!



关于男女比例失衡的话题,我不需多言,现在媒体已经进行了充分的关注和报道,我只说我所亲见的现象,以我的老家德州农村为例!我们老家的女生,对于未来老公的要求,首先是要有一套房产,他不是我的父亲为我在村里准备的三间大瓦房,而是要求有一套楼房,不是自建的楼房,至少是县城里或德州市的商品住宅,这直接导致我们县城楼价飙升,从三千四千到五千,现在好的楼盘都有八九千了,而德州市一万出头的房子都很不错了;这不算完,还要有一大笔彩礼,从零几年的四万五万,到十万八万,八斤八两,到如今十八万是正常价,二十多万不算多,你要说太多,人家女方父母说了,别人都这样,我们家姑娘又不差,要这些哪算多?



平心而论,一个农民要是指望种地,那一辈子都不要想给孩子娶媳妇了。现在农民的主要收入都是非农业收入,但即便如此,一家两口打一年工有四五万的净收入就算多了,这样算来,彩礼需要约六到十年能攒够,房子首付需要另外的六到十年能攒够,买了房子还要还贷款,所以差不多从孩子出生就要攒钱,直到替儿子还完房贷为止。可悲的是,钱在不停地贬值,而房价一涨再涨,所以攒钱越早,损失越大!



到了真要准备结婚了,你房子得装修吧,首饰得买吧,筹备婚礼也需要钱啊!这时大部分家长只能借钱了,最恐怖的是过一周要结婚了,新娘突然说,戒指有了,我的脖子里总不能空着吧,你买还是不买?有几个家长在这临门一脚时犹豫呢?那真是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那项链不是金黄的,而是鲜红的呀!

有的人说了,要这么钱多没有,你爱嫁不嫁吧!你可别忘了,你们村就有30个左右的适龄男青年了,而有几个女的还留在老家呢?你这边放弃,马上就有人来接力,而且你今年不娶,明年不娶,过个3、5年,到时的成本会更高,现在娶不起,将来更娶不起,只有娶不到媳妇的光棍,没有嫁不出去的老姑娘!



如此水涨船高,我想能比得上房价增速的只有彩礼了!所以不要讨论女生的优劣,首先要解决有无的问题,找个媳妇都难,还有你挑拣的份儿?



但同时,在城市里也有很多女生和真爱同甘共苦,风雨同舟,那大部分是自由恋爱的成果,在这里向那些女性致敬!当然我也没有指责老家女生的意思,这是大势,是潮流,今天你是个趾高气昂的新媳妇,过不多久没准就变成一个被儿媳辖制的“喜婆婆”了,归根结底,我们是脱离不开社会的,天道轮回,周而复始——看吧!


大明amplifier


社会正常现象应该是

A男配AB女

B男配BC女

C男配CD女

D男配左右手😂

可问题就来了,为什么BCD男都找不到另一半?

BCD女又去了哪里?

哥哥我告诉你们,如今PS术,化妆术简直全民普及。一个美图,一个化妆本身是为了让别人赏心悦目,说简单点就是整着骗骗人,让别人以为自己有多漂亮。那么问题又来了,本来是骗别人的东西,把自己骗了,部分女同胞真以为长的跟PS过的照片一样美,真以为自己跟化妆后一样美,真以为自己是A类产品。然后觉得只有A男配得上。

煮个栗子,一件水货淘宝30元的衣服,不是老板觉得好,就能挂到商场5楼精品女装卖500的。买家又不是真傻,这年头不说了么?傻子根本不够用。。。然后服装老板继续坚持,直到付不起门面费,关门大吉。或者要换季出新款,所谓的"精品"就得下架了!

有个朋友跟我说的好,要是在古代,现在的女性都得拖出去砍了😂"欺君之罪"


Yuan点


25岁:想找个月薪至少两万以上的

30岁:算了,一万以上也行

40岁:算了,五六千也凑合吧

50岁:算了,两三千的也可以

60岁:算了,倒贴都没人要了


爱享影视


这就是媒体误导大众的结果,天天数据显示,适婚男人多出三千万,那些傻逼女就真以为还有三千万男人等着追她!天天跩得个二五八万一样!把自己标上高价,最后没有男人埋单!最后就变成狗不理了!!!悲哀的狗不理女,还天天埋怨好男人都死了,其实好男人早早就有老婆了!谁还等你个狗不理女啊!?


陳鮮笙


和我相亲一样。开口就问房车。我说房子全款市区中心。车子30万。存款不多7位数。工资税后5位。那个女的笑着说挺好的。说我们可以接触接触。我就反问她一句你就不问问我看你怎么样?她笑着说你觉得我怎么样?我说。我觉得你不行。然后妹子立马变脸走了。反正我觉得你在要求别人的同时你自己做到了么


杠精大队大队长


看到过一个采访。

问:你觉得现在年轻人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答:大多数男生能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很穷,但大多数女生意识不到自己很丑。



斯文败类喔


和男女比例没关系,只是当下社会价值观的问题。

有人说有3000万光棍,但你知道这3000万是什么人吗?这3000万可能一辈子都在村里,偶尔去趟县城,年收入不超过一万元。

头条上几乎不可能有的,因为他们很可能都不知道头条这个东西。

只是中国女性价值观有问题。中国女性总有一个概念,男人到婚龄(25~30岁)就一定会有经济基础,却从来不会想这经济基础怎么来,仿佛是男人出生国家就送新手大礼包似的。

现在这个社会,城市男性和女性享受的资源其实没差别,同样九年义务教育,高考一样的分数线,上一样的大学,毕业后做一样的工作,拿一样的工资。别说什么男女同工不同酬,男女同工同酬是写进宪法的,你觉得哪个公司没执行可以马上起诉。

也别说什么职场歧视,中国职场男女比例58:42,在全世界名列前茅。除却某些主动当家庭主妇的,基本接近1:1。

男人既没有300分就能上清华的优待,也没有工作时比女性多两成工资。甚至大多数公司像前台、行政一类职位只要女性,我们公司客户经理都有不成文规定,女性优先。

所以大家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你月光的时候男人哪里冒出来的金山银山?难不成男人会变魔术?

很多女人又会说,那男人没钱,家里有钱啊。可是问题是人家家庭和你家庭不都是家庭吗?难道生儿子国家有奖励不成?

我是做营销策划的,新媒体是其中一门必修课。说实话,我们这个职业很喜欢用女人开刀。为什么呢?因为女人容易冲动消费,没结婚的不会有任何经济压力,结婚了自己的可用财产比例也默认比老公多。

所以大多数营销策划也和我一样,客群瞄准女人,尤其是快消品上。因此造就了很多以赚女性流量为目的自媒体。

其实很简单,我只需要写《中国男人配不上中国女人》、《一个男人不为你花钱就是不爱你》、《别让你的青春太廉价》、《不爱护你的颜,迟早他为别人花钱》等等文章。光是题目就能吸引一大票女性读者点击、转发,并在评论区煞有介事的吐槽。

那么我就有了女性流量,很多女性向的产品比如衣服,包包,化妆品等等就会找我写广告软文,甚至直接搭建商城销售产品。

这样的大V典型的有咪蒙,你们知道咪蒙两年前的头条软文价位多少吗?100w/条,现在估计不止这个价了。

很多女人被别人转手卖成钱也不自知,还在为别人点赞。殊不知写这些文章,策划这些文章的人,根本就和她们没有什么所谓的共鸣,甚至都不一定认同文章观点,我们只做理性的数据分析,女性的钱好赚罢了。

可是铺天盖地的自媒体总让某些女性产生错觉,认为女人就是要花男人钱,就是应该让男人养,就是销售自己青春,有颜值就能有一切,就该提着LV,坐着宝马。

自媒体和中国传统文化环境给女人编造了一个梦境,让其中有些人开始分不清什么是现实了。

某些女人以为自己一个月挣个几千一万块钱就是中产阶级了,可我这年薪三四十万的90后还自认为是底层,勉强养家糊口。

你们要的中产和小资,年入200w以下,想都别想。


三句不过岗


咳咳,我是女生,对这个问题比较有兴趣,不邀自来。

主观意愿的上,本人从来没有对任何一位男性友人尤其是男朋友做出高于自身的要求,大多数是他们善良大方愿意主动付出,我也会尽所能地给予一些回报;而我本身也不是那么完美的女生。

但是我知道不乏有普通女性朋友对自己的对象要求甚高的,月薪3K女要找月薪3万男,平时衣服鞋子包包一样不能少还必须得是能拿出手显摆的名牌。而他们自己却连一个小物件都不舍得给对方添置。

(电视剧《欢乐颂》里演员蒋欣饰演大龄拜金女樊胜美)

当我们产生交流后,我说“他对你真好”,她说

“我是女孩子,他是男的,这是应该的……”其余就是她们觉得应该的理由。

不得不说,经她讲述后我竟然也觉得有点道理,但是细思之又以为不妥。

以下向诸君概列几项“男该”理由。

  • 男女比例失衡。“新闻都说了,中国的适龄未婚男性比女性多3000万呢!女孩子多矜贵,男生要是不优秀凭什么想娶我进门。”是哦,女孩子“少”,男孩子“多”,供需比例失衡的婚恋市场下,男性主导地位就面临挑战。

  • 男强女弱自古有之。“女人嫁到男方家,又是生孩子带孩子又是伺候男人又是伺候公婆,还要担心被压迫被欺辱,现在好不容易翻身了还能放弃这个机会不成,婚前花的越多婚后就不敢轻易离婚”好有道理哦,男性其实是很肤浅的动物,总是在乎付出与回报成正比,一旦抛出了金钱就要对方以时间自由交换,自然不会轻易踹了女生。

  • 职场女性地位低于男性。相信这一点不求自证了吧,在全世界包括中国的职场领域,女性的生存处境比男性要恶劣得多。婚前女性会在职业选择和职位提升上受到更严格的挑拣,婚后更是因为已婚已育在工作上饱受欺压。此时男性伴侣如果不领先优秀于女伴,那两人结合后的生活质量势必会有十分明显的下跌。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马伊琍饰演的失婚妇女角色)


以上是我个人认为比较有说服力的理由。可能会有些男性拿出一堆数据来证明男女比例、职场比例来反驳我的观点,但是大数据并不能完全展现当今中国的一些真实情况,反而会被表象和数字所迷惑。

虽然我不会反对女生要求男方更加优秀更有钱,但是本人也并没有全盘认可女性对男性的无理要求。

说到底,一段婚姻和恋爱关系里,双方总要做出等值的付出才会长期维稳这段关系。如果只是一方倾轧另一方的存在价值,那么即便关系不破裂也会爆发矛盾。


再来说说普通适婚女性对男方要求高的原因吧,主要来自两方面。

  • 自己的父母亲戚。

大家应该都有听闻“男女两情相悦,双方父母却因为彩礼、家境而强迫小两口分开”的事情吧。

父母认为“你不比我女儿优秀,拿什么给她幸福”;
亲戚们会说“找了个这个人,你家亏了”;
女孩自己会想“我表姐妹都嫁得好,我为什么要受穷?我爸妈养我不容易,嫁出去就跟他们疏远了”
  • 闺蜜朋友同事。

闺蜜对象条件是能直接刺激到一个女孩子的自尊心。

“我跟她都差不多,为什么她找的男朋友有车有房有存款,我偏偏遇到的都是屌丝”,“她男朋友开车接送上下班,送的礼物都是贵的,我男朋友只知道让我坐公交坐地铁”;

(最简单最纯粹的闺蜜情估计就只有二次元里《樱桃小丸子》的小丸子和小玉)

同事“这是我男朋友送的香奈儿,我哪买得起哟”,“我男朋友车子停在楼下了,我先走了哈”;
朋友“上次给你介绍的那个男孩子怎么样了啊,我觉得你们条件差不多,凑合过得了”……
  • 自身的欲望要求。

凡是女生,就没有不喜欢衣服鞋子包包等所有好看的东西的,这一切自己达不到,要是男方能够心甘情愿办到就十分美妙了。

(《梦想合伙人》喜欢钱又会挣钱的女人才是最受男生欢迎的)


我认为的男女价值关系应该是这样的——“你知我的不易,我懂你的付出”

几年前,有一个说法特别有争议,那就是

“婚姻是变相的卖淫”。很明显,就是指一个女性从恋爱走到婚姻的过程中,凭着自己的女性丰饶肉体获得男方的经济回报。

这句话露骨而刺耳,但是能被说出来而且能够得到部分男性的呐喊助威,不得不承认其话糙理不糙的特质。

现代部分女性,自认为得天独厚的性别优势,在情感关系中占尽优势——恋爱时要吃要穿要戴,结婚时要车要房要存款,婚后只亲小孩不近公婆不疼老公却还是要吃要穿要戴要车要房要存款。如果不是因为婚后家庭处境艰难的话,那这样的已婚女性真的很容易被男人视为“只想躺下去赚钱”的“渣女”。

(从前被嘲讽耻笑的凤姐现在也成了女权主义者的先锋人物)

诚以为,女生挑拣优秀的男生没有错,但是看看你自己的条件再说吧。


最后一个观点,不要总说女生怎么嫌贫爱富、勇攀高枝,其实现在的凤凰男也真不少啊!

本人发现一个现象,网络平台上的两性关系中,舆论袒护方向总是偏向男性一方,女性往往会被一群“愤青男”言语攻击,稍有不同于主流论点的女性发言,评论下方就会出现尖刀般的回怼辱骂,针锋相对的是那些喊苦喊累的底层男性。


Wuhan玩乐君


24-26岁,这个阶段是刚从象牙塔里出来,普遍薪资在3000-4500,这个年龄段分手概率主要原因是男方穷,怕等不了他致富;

27-30岁,这个阶段是已经熟悉社会规则,普遍薪资在5000-12000,这个阶段的男方基本有点闲钱谈恋爱,基本都有女朋友,也是各剩女追捧的对象;

31-38岁,这个阶段属于男人的事业黄金阶段 ,年薪普遍在25万往上,这个阶段的男人,基本已经完婚并孕育有子女,基本特征是大叔型暖男且很会照顾人。

女人,好好看看,这就是为什么现在那么多愿意当小三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