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挾天子而令諸侯”,為什麼董卓死得很慘,曹操卻大獲成功

導語:同樣是“挾天子而令諸侯”,為什麼董卓死得很慘,曹操卻大獲成功

說起曹操,大家一定知道那句“挾天子而令諸侯”,利用天子的名義發號施令,對自己的政治與軍事行為十分有利,由此也可見曹操的老謀深算。不過,在曹操之前,董卓也獲得了這個這種“挾天子而令諸侯”的機會,可是董卓最後卻死得很慘。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為什麼同樣是這麼一招,曹操大獲成功,董卓卻不行。

同樣是“挾天子而令諸侯”,為什麼董卓死得很慘,曹操卻大獲成功

曹操·《新三國》劇照

名不正言不順,公然廢立皇帝,激怒士族

首先就說接觸皇帝這一點,在曹操迎接漢獻帝之前,漢獻帝是下了詔讓各路諸侯勤王的,曹操最初到達,迎接天子名正言順。

但是董卓呢,當時可沒有什麼人求助董卓,相反董卓在事變發生前是賴在洛陽附近不走,這才在何進被殺之後有了收漁翁之利的機會。當時天子確實有危險,要論董卓的這種行為,勉強算有一個救駕之功。可是董卓不過是個武夫出身,家中也不是名門望族,這在當時已經是天然的劣勢。

同樣是“挾天子而令諸侯”,為什麼董卓死得很慘,曹操卻大獲成功

董卓·《三國演義》劇照

不過因為有袁隗的幫助,董卓也是步步高昇,做到了太尉,一個武夫,能做到這一步已經不錯。可是董卓不滿足,他殺死漢少帝,另立漢獻帝,並且自立為丞相,騎到了袁隗的頭上。當時的士族心目中,忠君愛國的思想還是很重要的,董卓這樣明目張膽地我行我素,還把皇帝和太后殺了,這無疑是很大的忌諱,也因此,董卓徹底激怒了士族,自然在輿論等方面也是很難得到士族的支持了。

也因此,董卓的正統性就已經經不住推敲。

同樣是“挾天子而令諸侯”,為什麼董卓死得很慘,曹操卻大獲成功

漢獻帝·《新三國》劇照

政治手段不硬,無法搞定權臣,政治孤立

在政治手段上,董卓的做法也是讓人難以理解。我們發現董卓對自己的定位不對,

卓素聞天下同疾閹官誅殺忠良,及其在事,雖行無道,而猶忍性矯情,擢用群士,乃任吏部尚書漢陽周秘、侍中汝南伍瓊、尚書鄭公業、長史何顒等。以處士荀爽為司空。其染黨錮者陳紀、韓融之徒,皆為列卿。幽滯之士,多所顯拔。以尚書韓馥為冀州刺史,侍中劉岱為兗州刺史,潁川張諮為南陽太守。卓所親愛,並不處顯職,但將校而已!

同樣是“挾天子而令諸侯”,為什麼董卓死得很慘,曹操卻大獲成功

荀爽

這些被董卓任命要職的人,居然和董卓的關係都不怎麼樣,而他的那些親信,卻都不在重要職位。這可真的是又想當婊子又想立牌坊了,明明政治上的形象已經很差,卻還不抓住機會壯大自己的勢力,任命許多不同政見者,這種人,怎麼可能成功呢?

對待百姓殘暴,對待先祖無禮,失去民心

面對著董卓乾的這一樁樁匪夷所思而且大逆不道的事情,各路諸侯就幹了一件事——討伐。於是,十幾路諸侯,大張旗鼓地進攻董卓。董卓的軍隊吃了幾次敗仗,最後決定放棄洛陽,放棄就放棄吧,看看他們幹了什麼:

盡徙洛陽人數百萬口於長安,步騎驅蹙,更相蹈藉,飢餓寇掠,積屍盈路。卓自屯留畢圭苑中,悉燒宮廟官府居家,二百里內無復孑遺。又使呂布發諸帝陵,及公卿已下冢墓,收其珍寶!縱放兵士,突其廬舍,淫略婦女,剽虜資物,謂之“搜牢”。

人情崩恐,不保朝夕。及何後葬,開文陵,卓悉取藏中珍物。又奸亂公主,妻略宮人,虐刑濫罰,睚眥必死,群僚內外莫能自固!

同樣是“挾天子而令諸侯”,為什麼董卓死得很慘,曹操卻大獲成功

討伐董卓地圖

一是強迫洛陽的百姓遷往長安,一時間餓殍遍野,怨聲載道。

二是命令部下挖了洛陽的皇陵,把裡面的金銀珠寶洗劫一空,甚至許多公卿貴族的陵墓也不能倖免,挖別人陵墓,這可真是又給了士族一巴掌。

三是縱兵劫掠,姦淫擄掠,無所不作,被玷汙的包括公主和宮女。

這些事幹完之後,不只是士族,不識字的普通百姓對董卓也是恨之入骨,董卓算是徹底被孤立了。

軍事智商低下,強兵在外,親信背叛

最後一點是軍事智商低下,這一點直接導致了董卓的被殺。為什麼說他軍事智商不行呢,我們看看董卓被刺殺時他的兵力部署:

一是派遣董越、張濟坐鎮弘農一帶;

二是派牛輔帶領李傕、郭汜、賈詡等人領兵出征關東,討伐潁川、陳留一帶,這一隊人馬仗打得很漂亮,洛陽的朱儁和陳留的張邈都被錘爆。

同樣是“挾天子而令諸侯”,為什麼董卓死得很慘,曹操卻大獲成功

李傕

在長安一帶,董卓跟兄弟董旻、親族董璜等人鎮守,兵力主要集中在郿縣。

也就是說,這個時候的董卓手中只有自己的親兵,數量不多。這就像多拳出擊,但卻把最重要的胸膛暴露給了對方,隨時有生命危險。董卓犯了這種錯誤,那自然是致命的。

面對這種情況,曹操的謀士荀攸說可以派人刺殺董卓,然後控制殽關和函谷關,不讓董卓的其他軍隊進入長安,這樣董卓集團很容易瓦解。

同樣是“挾天子而令諸侯”,為什麼董卓死得很慘,曹操卻大獲成功

荀攸·《新三國》劇照

荀攸說服了朝廷北軍五營中的越騎校尉伍孚,可惜的是這次刺殺失敗了;

這次刺殺之後不久,王允說服了董卓的貼身侍衛呂布,後面的故事大家就清楚了。董卓上朝時被呂布殺死,他的軍團很快瓦解。

就這樣,同樣是“挾天子”,可是董卓卻絲毫沒有達到令諸侯的目標,反而是落了個不得好死。可見要想成功,名分。能力、觀念、時機是缺一不可,董卓的能力,到底是不夠做一個平定大局的人,落了個慘死的下場,也就不意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