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為何淪為犧牲品?張良四字評價,道出根源

韓信為何淪為犧牲品?張良四字評價他,準確說出原因!

說到韓信,大家一定會想到很多關於他的成語,我們如今還在引用的一些成語,有很多都與韓信有關,比如說一飯千金,十面埋伏,背水一戰,獨當一面等等。這些成語不管是在當時還是如今,都被廣泛的引用。所以韓信在歷史上的知名度還是比較高的,但是韓信這樣的軍事能力超強的人也是有缺點的。

韓信為何淪為犧牲品?張良四字評價,道出根源

熟悉韓信的人都知道他在軍事方面的才能非常高,是軍事天才,但是在政治方面卻一竅不通。有人說,倘若韓信有諸葛亮三分之一的政治才能的話,那麼得到天下並不是這麼難的事情。在曾經的垓下之圍時,倘若韓信給項羽留一個缺口,讓他有一線生機的話,那麼就會將格局改變。如此好的一個機會,他卻錯過了,走錯了一步棋最後落下了這樣一個悲慘的結局。倘若最後他放項羽一馬,等到項羽取得勝利,他的結局一定不會這麼慘。

韓信為何淪為犧牲品?張良四字評價,道出根源

這一位軍事方面頗有建樹的人,在如此關鍵的時刻卻不夠果斷。由此可以看出他缺乏了最重要的一點,君王該有的殺伐果斷,也可能與他的性格有關。齊桓公承認自己喜愛打獵,喜歡喝酒,貪圖美色,當時管仲是他的宰相,齊桓公便問管仲,其由上,可以為國乎?管仲對他說,人君憂與不敏則不可,優則亡,眾不敏,不及事。從管仲的這句話中,就可以看出韓信這一生致命的缺點。

韓信為何淪為犧牲品?張良四字評價,道出根源

韓信正是因為有這樣一個致命的缺點,使得他只能淪為別人的大臣。一生都只能為別人做事,自己卻沒有得到過什麼,還丟掉了性命。如果說韓信的軍事能力排在第二的話,那麼就沒人敢稱第一了。但是他在政治方面確實沒有能力,倘若他真的能取得了天下,那一定也不會是一個好皇帝,他連最起碼治理國家基本該知道的東西他都不明白。所以他沒能取得成功都是他自己的原因,只能怪他沒有一個好性格吧,而且他也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這個缺點。

韓信為何淪為犧牲品?張良四字評價,道出根源

張良曾經說項羽是婦人之心,說他幼稚,而且三國裡曾經說過呂布是傾聽婦女之言的,這不僅對項羽和呂布是很大的侮辱,而且對婦女是很大的歧視。而張良對韓信的評價,則可以概括他的一生:鋒芒過盛,不得不說張良對於韓信的評價真的很貼切,他一語道破了韓信的致命缺點。

韓信為何淪為犧牲品?張良四字評價,道出根源

正是因為韓信的鋒芒,使得他最後落下了如此悲慘的結局。他忠心於劉邦,為他奪得了天下,最後卻遭到了背叛。所以說一個人的性格決定一個人的命運,這句話確實很有道理。韓信的失敗是註定的,因為他無法改變自己的性格。並且他在政治方面相當於一個文盲,一個文盲又怎麼會治理國家呢?又怎麼能將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並且讓百姓安居樂業呢。說到底就是既要發揮自己的長處,但是又要避免過於高調,越是身處高位就越要謹言慎行。而韓信就是沒有意識到這點,才給自己招來了殺身之禍。他確實有過人的軍事才能,要不是他的協助,劉邦戰勝項羽奪得天下也不會這麼容易。但他又太過於鋒芒了,使得自己成為了劉邦眼裡的沙子。而劉邦向來多疑,最後韓信的結局也只能是令人遺憾了,如此一個有軍事才能的人,如此厲害的一個人,就這樣成為了劉邦疑心病的犧牲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