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轻微自闭症,该怎么引导呢?

云南超强大脑—梅子


轻微自闭症也是需要持之以恒的干预的,它唯一和一般重度或者中度自闭症不同的一点就是其他某一方面的能力能够稍微强一点,所以,引导也只是干预的其中一小部分。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件事:为孩子找到合适的干预机构;陪孩子一起进行干预训练;注重家庭成员健康和心态,持之以恒的坚持。

在选择机构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机构的正规性,离家的距离远近和园区的环境和师资。一般选择残联的定点单位,因为一般的辅助金额都会折合到孩子的康复训练中。

另外,家长要配合机构学习系统的干预疗法,千万不要觉得把孩子送进机构自己就可以一了百了了,在欧美,几乎所有的机构都会把对家长的培训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因为机构干预的再好,也不如家里,父母应该掌握和学习的是ABA的行为分析法,采用分解式的教学,利用强化物的引导,对孩子进行认知的提高和加深。掌握实操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干预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有持之以恒的坚持精神,一旦确诊,就需要终身的干预和训练了,在孩子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我们会感觉到非常的累和迷茫,但是孩子的成就和进步都是在我们一步步坚持的过程中才产生的。

最后,要注意自己的健康和家庭成员的生活方面,注意休息和饮食,为孩子的干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

大家有什么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孤独症互助交流圈


很高兴为您回答这个问题,我是米儿妈,也是一位医生妈妈,曾经在针灸科实习时候,遇到很多自闭症,多动症,秽语综合征的小孩。个人认为,可以通过以下3个方面进行引导治疗。



1、心理

多数孩子自闭症来源于心理问题,家长可以请一些心理医生进行相关疏导治疗。鼓励孩子多接触外界,多和小朋友交流。多带孩子旅游,户外活动等。



针灸,中药穴位外敷,小儿推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孩子康复。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喜调达,恶抑郁,人的情致改变,多与肝的疏泄功能失调有关,。所以,中医在治疗这方面疾病的孩子,多采用疏肝的手段来进行治疗。



3、良好和谐的家庭氛围

最后,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谐的夫妻关系,对自闭孩子的康复至关重要。家长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制造恐惧紧张的气氛,这些都是不利于康复的因素。

最后,米儿妈还是比较推荐心理疏导+小儿推拿康复治疗。在临床上,我们见到很多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调理,慢慢的变得开朗起来。但也有很多孩子情况好转之后,经历了家庭变故,父母吵架后又反复的情况。所以,在孩子还没有打开心扉之前,建议家长还是要以孩子为重。


米儿妈


培养他的自信,设计一些环境有利于他的成长。

我有一个朋友,孩子就有自闭症,他们是自己两夫妻独自带孩子,家境好,父母有给他们经济补助,两夫妻工作单位也好,这就使他们有一种优越感,少正式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那么孩子身上的语言和行为就大多是家长的影子。

放开手,让孩子走到团队里去活动,虽然有时也会让别人不太好的眼神,但是我们可以先做好准备工作,不怕别人笑,不怕别人的眼神,我们事先和其它家长打个招呼,和别的孩子请求他们的照顾,绝大数人都是有爱心的。

我在读书时有一位同学,就有些自闭症,一开始我们都不懂,有些排斥他,玩游戏时根本和我们不是一个节奏,大家都不喜欢和他一起。后来他家长对我们同学非常好,有时给些小礼物,更多是语言的礼仪对我们,当时我们还是学生,一个大人用非常敬重的语言和行为对待我们,我们特感动,而且有一种助人为乐的情怀,都热情帮助。

所以给他更多的环境,接触更多的人,更多的事物,尤其人多的团队活动,能帮助他提高社交能力。


福州禅武


如果是经过正规医院确诊的,轻微自闭症症的孩子,我的建议是初期需要去机构,我们不要被“轻微”这个词迷惑了,所谓轻微,也是相对其他症状比较明显和严重的谱系孩子而言的,即便是轻微的自闭症,对于孩子而言也是巨大的影响,也和普通孩子相比较存在很大的差异和差距。而且自闭症是一种发展性的疾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干预,也许各项功能还会进一步滑落。


我们在刚开始的时候并不具备帮忙孩子的能力,自闭症的康复并不是时间上的投入就可以了。如果没有对的方法,即便你24小时陪伴在孩子身边,依旧收效甚微,所以在初期选择靠谱的机构无疑是最好的出路,因为自闭症的孩子越早进行干预,预后就越好,在我们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之前,求助机构,让孩子尽快接受系统,科学的康复训练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在机构训练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跟着老师学习到很多实用的技巧,帮助我们把理论知识尽快转化为实践。


第二,作为家长,我们要开始学习,学习自闭症相关的知识,康复原来和技术,然后和在孩子身上实践,去总结一套适用于自己孩子的方法,因为自闭症康复的关键不在机构,在于家庭和社会,我们早晚要成为康复道路上的主力,甚至代替机构。因此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是非常必要的事情。千万不要把孩子送去机构就万事大吉了,机构永远比不上家庭,老师永远比不上父母。


第三,不要特殊化孩子,自闭症的孩子首先也是孩子,普通孩子在成长的各个阶段会出现的问题,他们也会经历,甚至更为明显,不要把所有问题都归咎于自闭症,更不要给予过多的同情。把他们当成正常孩子培养,因为轻微的孩子,功能往往不是那么糟糕,其实是有能力完成各项学习和自理的,也许慢一些,也许做得不那么好,但我们一定要给予足够的机会去磨砺他们。


最后,保持一个快乐的家庭氛围,不要因为孩子而孤立和封闭,要保持社交,保持健康快乐的生活,良好的家庭氛围对于孩子的康复和成长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性。


爱陪娃的熊叔


  自闭症儿童有最佳干预时期,训练开始得愈早效果会愈好。我们认为"5岁以前"为最佳干预训练期。一旦孩子被诊断(或怀疑性诊断为有"孤独症倾向"),就需立即开始早期干预,而在众多的干预方法中,应用行为分析(ABA)是迄今为止获得最多最广泛实证研究支持的有效技术。有一点要谨记开始干预训练前要对自闭症儿童进行评估,因为每一个自闭症儿童的情况不同,个体化差别很大,进行评估可以让康复训练计划的制定更有针对性。目前国内经常用到的评估方法有自闭症儿童心理教育评估(简称PEP-3,国内应用的版本简称C-PEP)、基本语言和学习技能评估(简称ABLLS-R)、语言行为里程碑评估及安置程序(简称VB-MAPP)。由专业的行为分析师或经过培训的评估师使用评估工具与孩子进行评估操作与观察后,得出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估结果。这三种评估都是要基于临床诊断结果为准。

  评估结果可以制定个别化的干预训练计划,目标都是清晰并且可测量、可观察、可操作的,早期自闭症儿童需要接受专业机构的干预训练,因为对其问题行为能精准的划分出来,结合分析数据做对应训练,也就是提问者所指的怎么引导的核心观点,同时家庭学习干预训练技能,逐渐转化成家庭环境下强化干预训练。这么做的优势就是在有效率的计划内,让家长成为计划的参与者和监督者,懂专业会分析,实时调整实时反馈。


北大医疗儿童发展中心


自闭症是治不好的!

也不要误入"训练″歧途!

自闭症孩子一生需人"全程照顾看管″!

我们親友中有一这样的孩子03年3岁时开始训练花了10年几十万人民币还是个"傻瓜″!

开始也是认为:轻微的!

其实不然啊!


用户黄山路老芋头


1、照顾者需要调整心态,接收事实才能更好的应对和解决问题。

自闭症孩子是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所以除了普通孩子存在的问题,他还有其他一些问题存在,不要把自闭症孩子所有行为都归类到自闭症本身。

2、通过网络、书籍、讲座等多种形式了解自闭症干预知识,用专业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

3、多互动

自闭症孩子由于其特殊发育障碍决定他很容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而忽略周围环境,所以基本原则就是多和他互动,尽量不要让他一个人待着


椰里晚照


首先千万别把孩子当病人,正常孩子一样,因为你的或别人表现会让孩子察觉和认同。其次,孩子营养吸收足够,身体代谢舒畅,机能得以满足。再就是让孩子多看世界,多融入周围,家庭、学校和社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