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这句话?

时尚达人jianchi0689




这句话是《周易·归妹卦》的六五爻辞。其辞原文曰:“六五: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其《象传》释曰:“帝乙归妹,不如其娣之袂良也;其位在中,以贵行也。”为了更好地理解这句话,我们先对其中的字词进行解释:



帝乙归妹

帝乙是商王朝末二代帝王,是商纣王(帝辛)的父亲,也是商王文丁的儿子。周人势力的发展,如剧了与商王朝的矛盾。帝乙的父亲文丁先赏後囚,弄死了文王的父亲季历,商周从此结仇。季历死,子昌继位,是为周文王。文丁死,子乙继位,是为帝乙。帝乙时,商王朝经常与夷方发生冲突,又与周族结仇,形成双线压力。为了缓和与周人的矛盾,帝乙以和亲政策笼络周文王,不惜“以天子贵妹而能自卑,顺以变节而欲承阳者”,把其妹下嫁给已经有正室妻子的周文王,使其妹成为周文王的侧室,成为了商周角逐的政治牺牲品,这就是有名的历史事件――“帝乙归妹”。“帝乙归妹”的实质就是一场政治交易。




《诗经·大雅·大明》记载了帝乙归妹这一历史事件:“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涘。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缵女维莘。长子维行,笃生武王。保右命尔,燮伐大商。”


其中“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涘”,是交待周文王和有莘国之女太姒的婚姻,这是文王的正婚,太姒是文王的正妻,他们的婚姻被称为“天作之合”。



“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伣天之妹。”这一句是说文王既成正婚,大邦商却又要归妹于文王,所归之妹被称作“伣天之妹”,意思就是窥天的间谍,揭露出帝乙归妹的政治目的,这场婚姻实质就是一场政治交易,是后世和亲政策之滥觞。



既然是一场政治交易,就要把政治的文章做足,于是“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文王占卜了其吉凶征兆后,亲自到渭河边迎亲,弄出了好大的排场。婚礼的排场很大,但其实质却是一场政治表演。文王的爱情还是在正妻太姒身上:“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缵女维莘”。



帝乙归妹虽然暂时缓和了商周矛盾,但并没有改变周人取代商王朝而王天下的鸿愿:“长子维行,笃生武王。保右命尔,燮伐大商。”文王与太姒生育嫡子十人,长子早亡,次子周武王最终完成了灭商的大业。“帝乙归妹”最终并没有挽回商王朝灭亡的命运。



《说文》:“袂,袖也。从衣夬声。”联袂:手拉着手。意指共同合作。袂以藏手,故袂常借指手。联袂指联手;解袂指分手、离别。

“袂”在这里借代衣服、服饰。古代“垂衣裳而天下治”,服饰是有严格的等级规定的。地位高则服饰良。

《说文》:“良,善也。从畗省,亡声。”《论语》:“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朱注》:“良,易直也。”《正韻》:“器工曰良。”《礼仪·士昏礼》:“御衽于奥,媵衽良席在东。”《注》:“妇人称夫曰良”。

“良”在这里指服饰等级高。

月几望

农历初一月暗谓之“朔”,十五(月中)月圆谓之“望”。“月几望”指月亮接近圆满而尚未圆满。“月既望”则指月亮已经圆满。《易经》以坎为月,坎爻得中象征月已圆,即“月既望”。“月几望”指在月圆之前。





下面切入正题。《周易》盛于商周之时,多言商周之故事,《归妹卦》亦多以商周之事为时代背景。卦之五位是至尊之位,至尊者归妹,莫若帝乙,故《归妹卦》六五爻辞曰“帝乙归妹”。帝乙之妹,身份尊贵,相对于其它妇女而言,则其为君,故帝乙之妹在这里居尊位而称“君”。帝乙之妹下嫁文王时,文王已经大婚,结发之妻就是太姒,故《归妹卦》六五为帝乙之妹,则上六为文王正妻太姒。帝乙之妹虽贵为君,但却下嫁而为人妾,非正室也。于国则为君,于家则为妾,这就很令人尴尬。于国而言,六五为君,上六为娣也;于家而言,六五为妾,上六则为妻也。



古代服饰是由等级规定的,帝乙之妹下嫁文王,归而为妾,故其嫁装服饰之等级当然不如妻的服饰等级高,故曰“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帝乙归妹,本就是一场政治交易,碍于商王朝天子的情面,爻辞很不好写,于是系辞者顾左右而言它,轻描淡写地说:“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意思就是“以天子之妹而能自卑”,下嫁诸侯而为侧室也。故《象传》也就事论事地附和:“帝乙归妹,不如其娣之袂良也”,接着又马上打圆场,补充说:“其位在中,以贵行也。”意思就是说,帝乙之妹,身份高贵,不会和媵娣们去比衣饰的良否。爻辞,象传如此不厌其烦地说,可谓欲盖弥彰,令人更加尴尬。商与周通过联姻,虽然两只手拉在了一起,却让人感到浑身的不自在。联袂并未联心也,“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在这里也暗中影射商周联袂并不牢靠,帝乙之妹很难真正牵手周文王,并不如有莘国太姒与周文王牵手牵得牢靠。



《归妹卦》六五在坎体,“坎为月”;又六五得中位,月得中则圆,故这里取象应为“月既望”。“月既望”象征文王已经大婚,婚姻已经圆满,这就说明帝乙之妹是在文王已经大婚之後才嫁过来的,归而为妾。这就是《诗经》中所谓“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涘。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王正妻太姒是有莘国美女,和文王感情很好,故称为“天作之合”。古有莘国在今陕西省渭河边合阳县,故曰“在洽之阳,在渭之涘。”帝乙之妹是商王帝乙之妹,周人称商为大邦,贬自为小国,帝乙归妹是在文王大婚之後,故曰“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嘉”是古代五礼之一,这里特指婚礼。帝乙归妹是有政治目的的,帝乙之妹无疑是商朝安插在文王身边的坐探,故被称为“伣天之妹”。帝乙归妹如在文王大婚之前,则帝乙之妹归而为妻,则吉,故曰“月几望,吉。”而事实是文王已经大婚,所谓“月既望”。“月既望”即文王嘉止,婚姻已经圆满,帝乙之妹只能以尊下嫁,归而为妾,实不吉也。“月几望,吉”实是一句悔恨之语,意思就是月圆之前则归为人妻,故吉;月圆之後则归而为妾,失了先机,实为不吉。



帝乙归妹,是典型的政治婚姻,实质就是一场政治交易。其结果就是暂时缓和了矛盾,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帝乙归妹”虽然暂时缓和了商周矛盾,但周人代商而王天下是迟早的事,帝乙之妹只不过是商周角逐的牺牲品而已,君子当知其弊。就帝乙之妹个人而言,下嫁给周文王时,文王早已娶太姒为妻,婚事已成,象月亮已圆满。帝乙之妹以尊贵的帝妹身份下嫁文王,却反归而为妾,确实尴尬。心里想着,假如文王未婚该多好啊,那样就名正言顺地成为文王之妻了。“月几望吉”就是一句怨恨叹息的话。


子夏故坛


归妹,少女出嫁。男有室,女有家,这是天地大义,天地交合而万物兴起。归妹,是人类的归宿和开始。

归妹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之一。卦象是震在上而兑在下,也就是说柔上在而刚在下,所以说“征凶”,也就是说位置是不恰当的。喜悦和主动的是出嫁的少女,从长远来说是没有利处的。

“帝乙归妹”,从卦象看是“帝出乎震”也就是说,“帝”指上震。“娣”是指妹妹,这里指代姐姐出嫁的妹妹。因为在这一句的前面说过“归妹以须,反归以娣”。“须”是姐姐,“娣”是妹妹。本来是姐姐出嫁,却是妹妹嫁入宫中。

“其君之袂,不如娣之袂良。”这就是说君王的衣服没有妾的衣服华丽。这是因为所嫁之“妹”身份尊崇富贵而前来的。

“归妹卦”是雷上有泽,君子看到这一卦象应该预想到最终的结果而有自知之明。

“归妹卦”最后的结果很耐人寻味。“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女子肩上扛着个筐,里面没有实的东西。男子想杀羊,却没办法让羊流血。最后都是空欢喜,没有长远利益。


沅汰


泽为公转,雷为法治,归妹卦的意义就是君王如何立法治国,使官民各司其职,各归其所。

归妹六五爻对应地山谦,

其君之袂不若其娣之袂良,实质说的是阴胜阳:君之决(泽天)不如民之决(天泽履)——三个臭皮匠胜过褚葛亮。

袂者,夬之象,决之意。帝乙归妹为乾君(庚,自旋角动)为巽民,帝乙(庚乙)合为辛(辛,惯性公转)。兑为乾之妹(娣),故曰归妹,有还政于民之意。是可持续发展

是少女生生不息;兑通时合变,是公民参政议政。

「帝乙归妹」还出现在《周易·泰》六五爻辞之中:“帝乙归妹,以祉,元吉。”对应的是雷地豫卦,也是取雷泽卦意——导德齐礼,长治久安(以祉——福所止不移者,治法也。元吉——好比良好的宪法,万世之基业也)


洛书图解周易


这句话是《周易》的《归妹》卦的五爻爻辞。

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要以整个《归妹》卦的卦意做背景。爻辞的意思,都是整个卦意的所表达的意义的一个环节。

《归妹》卦的卦意,是以随人而嫁做卦象的象征,表示既要屈从环境,谦卑自处,又要自信和有所作为,同样可以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和乐趣。

从卦名看,归,就是嫁出去,妹,是对女子的通称。表面上,“归妹”就是嫁女。

但是《归妹》卦又不是一般的嫁女。《归妹》卦它所说的主角,不是出嫁的做正妻的女子,而是随做正妻的女子一同嫁过去的女子,身份是滕妻。这样的女子,即使是嫁入侯门,处境也是十分微妙的。其难处,一是不为家主,居人之下;二是角色有定位,既不能越位,也不能随波逐流得过且过。所以,《归妹》卦象、卦辞爻辞的象征和描述就和一般婚嫁有所区别。

这里“归妹”的原意,是滕嫁的意思。“归妹”一词,存在于甲骨文中,表达的就是滕婚意义。滕婚是形成于商代,经过商代的持续发展和演变,至西周时期已经更加成熟和完备的婚姻形式。 在西周时期,滕婚是中上层人士,尤其是世袭贵族们的最重要、最流行的婚姻形式。这种婚姻形式是对一夫多妻制的伪善和巧妙的修饰。“滕”,意思是随嫁、陪嫁。据《公羊传》,一国诸侯娶另一国的女子为妻时,嫁女方还要要两个同姓国派送女子和男子去陪嫁,陪嫁的女子成为娣,陪嫁男子称为姪。诸侯一般一次娶妻连滕娣共九人,然后便不再娶。陪嫁的女子,陪嫁前的地位和正娶的女子基本一样,而婚后地位仍然算明媒正娶,不过,相对于正妻,始终处于从属地位。

尽管如此,当时的妾滕妻还是不一样的。那时的妾来自犯罪女子和买来的女子,地位很地下,不属于明媒正娶的范围。所以,滕嫁以后的娣,肯定不会和妾相混淆。过去很多注家是没有注意这一点的。滕妻虽然不会低到妾的地位,但毕竟相对于正妻属于从属地位,行为规范就要和自己的从属地位相匹配。

“本非正匹,唯须自守卑退以事元妃。若妄进求宠,则有并后凶咎之败。”(《周易正义》)这才是《归妹》卦的核心。


归妹,既然是随人出嫁,地位低于人,受制于人,所以,“征凶,无攸利。”这个“征凶”,显然是指要认同和适应自己的从属地位,既要取悦于丈夫,也要取悦于正妻,但是不能主动,主动求悦求宠是不利于婚嫁和家庭的。


在《归妹》卦,和其它卦一样,五爻为上卦中位,

是天道的中爻,因而在该卦描述的情况中,是最契合天道的状况。论生存取舍,它的办法和态度是最合理、最应当采用的策略,也是最吉利的出路。论前途结果,又是当时条件下能争取得到的情况最好的状况。


“帝乙归妹,是指即使地位尊贵,个人素质出色,也要谦卑行事,就像商代的帝乙下嫁自己的女儿一样。这和《泰卦》五爻爻辞“帝乙归妹,以祉元吉”的意思是一样的。《泰卦》是乾坤交通之卦,交通是泰卦精髓,也是天地生物的基本途径,但要做到阴阳交通,阳必须善于下交与阴,乾必须降贵纡尊,下合坤众。从常理上说,帝王有女,也要出嫁,帝女出嫁,必然要放低身段,这才合乎天地和合之道,才能带来吉祥和和谐。在《归妹》一卦,帝乙归妹,就是肯定贵不自贵,而得吉利。

“君”,指正妻。古时国君称其正妻为夫人,对外国人称正妻

为寡小君。其正妻被人称为君夫人。

“袂”,指衣袖,代指服饰。

“娣”,指陪嫁充当滕妻的正妻的妹妹或堂妹。

“其君之袂不如娣之袂良,”是指作为“娣”的妹妹

,摆正了自己的位置,以自己的良好修养,不争宠,不争位,谦卑自处,幽静娴雅,很得各方欢心,因而出嫁居家时,给予了很高的待遇,穿着衣饰比正妻还要好。同时也肯定了“君”作为正妻的谦让容人的美德。

这一句话,对类似“帝乙”的尊贵之家、出嫁为正妻的“君”,肯定了他们的谦卑心胸。而对具有谦卑恭顺、甘居人下的“娣”,会得到好的结果,也给与了高度肯定。

所以,接着这句话,五爻爻辞还有一句:“月几望,吉。” 望,是指十五左右。几,近的意思。月亮在十五左右,近于完满,但又不盈满,前面提到的帝乙、君、娣,都像这样的月亮一样,以谦卑不盈之德,光亮耀人,因而都会获吉利的结果。

“月几望,吉。” 算是对“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以及整个五爻,做了精辟形象的总结。


热带雨林的午后


归妹卦六五: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

还是那句老话,不用阴阳的观点解释这句爻辞都是不妥的。不明白象数,是无法真正弄懂这句爻辞的。这句爻辞的象数是:阳由强而弱,阴由弱而强,双方力量不相上下,可结局发展到最后,阴大大超过了阳,达到了“月几望”即几乎满月的程度。这时阳害怕了,担心自己被阴吃掉,不得不采取措施和阴缓解矛盾。阳这样做,暂时缓解了自身的危机,是吉利的,但不能从根本上挽救阳失败的命运。如果阳不改邪归正,改头换面以全新的面貌出现,阳被阴吃掉是迟早的事。爻辞用“帝乙归妹”与“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两个事例,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先说“帝乙归妹”。商王朝帝乙时期,政治黑暗腐败,民不聊生,国力衰败,周围诸候国对其虎视眈眈,商王朝最怕的是“周”国,周国国君是姬昌,帝乙为了缓和与周国的矛盾,就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姬昌。商王朝这样做能挽救自己失败的命运吗?不能!商王朝如不改变自己昏庸的统治,增强国力,姬昌要灭商王朝是坚定不移的。爻辞又用“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来形象地说明这个道理。

现在来说说“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首先几个名词要解释下。“君”指姐姐。“娣”是随姐姐一起出嫁的妹妹。“袂”是衣袖,这里代指衣服。现在这句话就好理解了。姐姐与妹妹一起嫁到了夫家,古代是这样,不象现在一夫一妻制,姐姐是正妻,妹妹是妾,姐姐比妹妹高贵。可随着时间的流逝,情况发生了变化,姐姐一天天年老色衰,而妹妹年轻一天比一天漂亮,犹如天上的满月放出美丽的光芒。不管什么衣服穿在姐姐身上就是不如穿在妹妹身上漂亮,这时姐姐就有隐忧了。男人都是喜欢年轻漂亮的,妹妹早晚有一天要取代姐姐成为正妻。《易经》为什么还说吉呢?其实这种情况与良心道德无关,好的、美丽的、先进的,该上就得上,落后的、淘汰的、没有危机感不思变革的,该下就得下,能上能下,社会才能生生不息,永远充满活力。电视剧《大宅门》可以说是这一句爻辞的生动写照。这句话是隐喻周(娣)要取代商(君),因为商没有周先进,没有周有活力,落后就要挨打,就要被取代,这是很自然的事,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孔老二抛出"臣要绝对服从君"所谓礼,其作用是有限的,礼拗不过人的天性,拗不过天理。


hjs1965


有关“帝乙归妹”的说法众说纷纭,有说是商汤嫁妹妹的,也有说商纣王(帝辛)父亲嫁妹妹的,但是基本上看法是殷商的帝王嫁妹妹或者女儿给诸侯,据《史记·殷本纪》所载,商汤之前有报乙,商汤之后商代帝王有祖乙、小乙、武乙、帝乙。而商代叫帝乙又当过帝王的就是一个,即商纣王之父。

我们不研究到底是哪任殷商帝王嫁妹妹或者女儿(妹在古代可以代表年轻女子),主要还是来回答一下“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到底是什么意思。

帝乙归妹在《周易》两次出现

“帝乙归妹”这个爻辞一共出现在两个卦中,分别是“泰卦”和“归妹卦”,题目中的“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就出自于“归妹卦”的卦辞。我们来分别看一下两个卦:

泰卦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象曰:以祉元吉,中以行愿也。

归妹卦六五。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

象曰:帝乙归妹,不如其娣之袂良也。其位在中,以贵行也。

两卦的共同点:

  1. 均为三阴三阳的形式;

  2. 都是九二和六五正应;

  3. 都是在第五爻出现“帝乙归妹”的爻辞;

我们进一步观察,会看到:

  1. 泰卦九二到六五形成的互卦是“归妹卦”;

  2. 泰卦的九三和六四换位就变成了“归妹卦”;

  3. 归妹卦九二到六五形成的互卦是“既济卦”

按照解卦的方法我们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

泰卦-->归妹卦-->既济卦

也就是说泰卦随着形势的变化和发展,从天地阴阳交泰的天象,演变为人间婚嫁男女好合的人象,最终阴阳调和既济,万物人类继续繁衍发展。

彖传的解释

《泰卦》

泰,小往大来,吉,亨。
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归妹卦》

归妹,天地之大义也。
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
归妹,人之终始也。

说以动,所归妹也。

我们在《彖传》中,就能明显的看出《泰卦》和《归妹卦》两者的传承关系,《泰卦》谈及“天地交”,而归妹卦则谈及“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及“人之终始也”,说明《归妹卦》谈及的就是“万物兴”,“人”的“终始(传承发展)”。

“帝乙归妹”之真义

从《泰卦》及《归妹卦》的彖传中我们就能明白,这两卦都在赞扬阴阳二气和合,创生万物的伟大,人类传承的伟大。所以我们也可以结合爻辞推导出,《泰卦》和《归妹卦》的六五提及的“帝乙归妹”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美景,是值得赞扬和吉庆的一幕。

有不少人故意歪曲说周文王审时度势,认为灭商时机还未成熟,为了稳住商王,同时争取充足时间,同意与商联姻。史称“帝乙归妹”,这种说法的牵强附会之处,就可以付之一笑了。

上古圣贤,岂能是斤斤计较,不重视人类整体的命运,而目光短浅着眼于两个国家之间斗争的俗流!

我们看到《泰卦》六五中的“元吉”,看到《归妹卦》六五中的“吉”,就应该明白人类的繁荣昌盛远远高过于一城一国的得失。

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

这里首先有两个知识点要介绍一下。即什么是“君”什么是“娣”。

,很多人认为代表君主,代表君子,代表男性统治者,这实际上是不全面的。君,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代表女性,尤其是国君的正妻,《毛诗正义》曰:“夫妻一体,妇人从夫之爵,故同名曰小君。”在古时候,夫妻一体,体亦为礼,以礼相敬,各得其位。也就是,妇人同于丈夫的地位,以正其名,因此敬称曰小君,细君。

,古代姐妹共嫁一夫,幼为娣,长为姒。娣,通常指正妻的陪嫁妹妹或者侄女,因为古代诸侯一娶九女,结婚时正妻往往带着妹妹和侄女一起嫁过去,为的是保证后代的血统出自于同一家族。“众媵侄娣之多——《诗·召南·鹊巢传》”,娣就是古代媵妻制度下的妾。

在古代社会中,“妻”的政治地位是不可动摇的,正妻只能有一位,享有和男主人相当的政治地位和权力,而“妾”几乎没有政治地位,某种情况下只是生育后代的工具。这就导致了对于“妻”和“妾”的不同要求:

妻要贤惠,要有政治能力;

妾要美丽,要能取悦丈夫;

(红楼梦中晴雯原本就是留给宝玉做妾的,在宝玉的丫鬟中也是长得最漂亮的)

那么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了,正妻的衣服(袂),不如媵娣的衣服美丽,为什么呢?

因为正妻拥有的权力和地位,是全方面凌驾于媵娣之上的,她就是这个新家庭的主人之一,而媵娣却需要通过美色来邀宠,保持住自己的地位。

一上一下,正如天与地那样巨大的鸿沟差别,做为正妻的“君”,又何必用华丽的衣服去压过侍妾呢?

小结

郭德纲曾经讲过一个笑话:比如,我面对一个研究宇宙飞船的专家,我说飞船的发射需要用火柴点报纸,然后放劈柴再放煤球。这个时候,哪怕对方看我一眼都算他输了…

想想是不是同理?


谈者无语


这句话出自易经之雷泽归妹卦之六五爻,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帝乙嫁妹,肯定风光,衣服比其丈夫衣服光鲜,家世也超出好多,这都不是问题,关健在月几望,过了几个月,夫妻相处的圆满合谐,吉利吉祥。

诗经有曰,之子于归,乐其室家,宜其家人,就是这位身份尊贵的女子怎样与男方及家人相处的问题,这位女子到了夫家,没有因为自家富有,恃宠而骄,飞扬拔扈,表现了很好的教养,能放下身份,与男方合谐相处。这对这一家人来说,能不吉祥如意吗?


国学探微


《扬善~州邑》

第十二回,烟花三月

1,观摩袂花

.......

自从一早起来,离开苏州城后,甄贾二人一路上行,朝着扬州方向策马扬鞭。

虽然,跑一阵溜一阵,不急不慢地赶路;但是也算快哉悠哉,边聊边行的乐趣使然。

在马上摇着身躯的贾雨村说道:『俗话说得好,烟花三月下扬州,今次扬州之行,总会有什么收获吧?』

甄士隐回答道:『嗯!肯定非常有意思的,别小看乾宫最后一卦,生存死亡在此一举矣。』

贾雨村问道:『至于夬卦之心事,谁也不能掉以轻心,终日夬夬,两遍了终日乾乾啊!』

甄士隐回答道:『嗯!算汝小子识相,不然白忙活了一场,多年走马观花心血矣。』

贾雨村不好意思地说道:『嘻嘻......多少收获一点点啊!』

甄士隐问道:『唔.......那么,考考汝之不惠乎?』

贾雨村回答道:『好呀好呀,正合吾之渴求不得矣。』

甄士隐问道:『唔......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何解也?』

贾雨村一听见考的是任督二脉的线路选择的问题,心里不觉明历有些迷糊的感觉。

他用手触摸一下鼻子上的汗水,不禁不由自主的惭愧起来......

贾雨村不好意思地苦笑一下:『嘻嘻......这个问题嘛,吾亦一知半解也。』

甄士隐连忙逼着他的心虚道:『人不知而不温,何为君子自强乎?』

贾雨村急忙掩饰一下虚伪的笑容:『夬卦之礼仪嘛,自然龙凤联袂也。』

甄士隐故意不开口回答,却用余光中观察一下,一直冒着汗的贾雨村,心里不知多开心啊!

过了一会儿,贾雨村发现老练爷子,没有接他的话题,顿时觉得自己更加空虚了。

他说道:『周思易换卦辞曰,夬,扬于玉庭,孚号,有厉也......』

甄士隐问道:『对吖!.......何解乎?』

贾雨村一面懵逼的尴尬死了:『嘻嘻......还请老练爷子明示乎?』

甄士隐马上把手一挥,一副懒得理你的样子:『嘁......少来这套花儿把戏,老夫已经领教过了。』

贾雨村不好意思地笑笑,然后慢慢哀求道:『别介啊,好好说道说道,如何?』

.......带着问题进入场景虚拟出来,然后告知密码是什么→慢慢会话对话晕散化开~讲深讲透提出来的问题→漫画书达到通俗易懂就会有戏了.......(以上仅是水泥会话对话部分,还缺路基+沙石+沥青,怎样才能完美路面?)


蓝本动画


商朝君主帝乙,为弥合商周两家政治之隙,将自己妹妹嫁给西伯姬昌。这句话为《周易》第五十四卦第五爻辞: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而《象》的解释则为:不如其娣之袂良也。其位在中,以贵行也。六五之尊为天子之妹,下嫁臣伯,她衣着朴素,德正高雅,虽然衣着都不及随行婢侍,但贤德如满月生辉,让人敬仰。


王军95141


归妹卦六五爻爻辞:帝乙归妹,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

大意,帝乙嫁妹,正室的衣裳不如从嫁妹妹的衣裳华丽。月亮接近满圆,吉祥。

古代贵族女子嫁人,妹妹随嫁做小妾。正室夫人穿的衣服不如随嫁妹妹华丽,说明为人低调,贤惠。象月亮接近满月,完美无缺,吉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