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親王奕訢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密探零零發


恭親王奕訢,道光皇帝第六子,咸豐皇帝異母弟,清朝十二大鐵帽子王之一。奕訢在道光皇帝的幾個兒子中能力算是比較突出的。咸豐皇帝的生母孝全成皇后奕鈕祜祿氏去世後,當年才十歲的奕詝被安排在奕訢生母靜貴妃那裡繼續撫養,奕訢只比四哥奕寧小一歲,兩兄弟在童年感情很好。奕詝孝敬靜貴妃如同生母(咸豐五年加尊孝慈皇太后),視奕訢如同胞弟。



雖然兄弟兩從小感情就很好,但到了立儲大事,他們之間又不得不成了競爭對手。道光皇帝的長子、次子、三子皆早夭,五子過繼給堂弟惇親王綿愷。中年後又陸續生了幾個皇子,但都尚在襁褓幼年當中。道光皇帝立儲較晚,一直到晚年都還在為儲君問題猶豫不決,清朝和明朝在立儲制度上頗有不同,明朝嚴守“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祖制。清朝是擇取賢者居之,年齡嫡庶都不是問題。



皇四子奕詝,“長且賢”,年齡最大,又很仁孝;皇六子奕訢,“天資穎異”,能文能武。兩個皇子看起來都挺不錯,不過明眼人都看的出奕訢的能力要強於奕詝。奕詝的老師杜受田深知奕詝的智識才具都“萬不敵”奕訢,不能以條陳時政和騎馬習武取勝,乃對奕詝面授機宜,以仁孝之心取悅於道光帝。一日,道光帝領諸皇子狩獵,奕詝故意一箭不發,“上問之,對曰:‘時方春,鳥獸孳育,不忍傷生以幹天和。’道光皇帝大悅曰:‘此真帝者之言!’立儲遂密定。”道光三十年(1850年)宣宗駕崩於圓明園慎德堂,22歲的奕詝繼位,是為文宗咸豐皇帝。



從彼此之間有力的儲君競爭者到後來的君臣關係,奕訢在咸豐繼位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是頗為失落抑鬱的。不過兄弟兩從小在一起長大,咸豐也是非常照顧他這個弟弟。咸豐二年(1852年)將原乾隆時期大學士和珅的府邸賜予奕訢做家宅。咸豐三年(1853年)命奕訢署理領侍衛內大臣,咸豐五年(1855年)因擅自傳旨冊封生母靜太妃為皇太后一事遭到短暫罷職。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進攻北京,咸豐皇帝逃往承德熱河行宮,奕訢以議和大臣的身份分別與英、法簽訂《中英北京條約》、《中法北京條約》,這一次的單獨支持以後及善後工作也贏得了西方國家對他的好感,同時和他們的交往也使奕訴眼界大開,為後來大力發現洋務運動提供了鋪墊。在咸豐朝期間捻軍和太平天國運動席捲半壁河山,奕訢力主先剿匪後御辱,並希望借用西方勢力來撲滅義軍。



咸豐十一(1861年)文宗病死於熱河行宮,遺命載垣、端華、肅順等8人為“顧命八大臣”,輔佐年幼的同治帝載淳,也許是防止奕訢做強威脅到兒子的皇權,咸豐這一次出人意料的將奕訴排出顧命大臣的名單,這引起了奕訢的極大不滿。同年聯合慈禧太后發動權辛酉政變打倒端華、肅順等顧命大臣。



奕訢在同治朝再一次得到重用,為了求強求富,增強鎮壓太平天國和抵禦外侮的能力,奕訴支持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大搞洋務運動,以興辦軍事工業為重點,也興辦民辦工業,中國的近代工業從此起步。為了洋務事業,興辦新式學校,派出留學生,促進了近代教育事業發展。奕訢奏請兩宮皇太后重用曾國藩,與列強極力維持和局,借師助剿,終於鎮壓了太平天國,贏得了同治中興,奕訢獲得“賢王”美稱。



與獲得“賢王”美譽所不匹配的,是他執政期間也是汙點頗多,比如同意烏里雅蘇臺將軍明誼簽署《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將新疆大片領土割給沙俄。在同治九年(1870年)發生的“天津教案”中他一昧向洋人妥協,通過鎮壓群眾懲處官員取媚洋人。他對湘淮勢力的崛起深感擔憂,主張削弱地方勢力,引起朝中滿漢朝臣關係緊張。

一生宦海浮沉,功過留與後人評說。恭親王奕訢的前半生風光無限、位極人臣。儘管到了中後期因為支持處決太監安德海及反對重修圓明園引起慈禧太后的不滿,雙方逐漸貌合神離,至德宗光緒朝,逐漸開始淡出視野遠離朝堂,但他為晚清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是值得大家肯定的。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四月初四日奕訢病逝,終年66歲,活的比他的父親道光皇帝、四哥咸豐皇帝、侄兒同治皇帝都長。朝廷定諡號“忠”,稱“恭忠親王”,加恩進賢良祠,併入皇家太廟。其孫溥偉襲爵恭親王。德宗光緒皇帝評價他:“王忠誠匡弼,悉協機宜,諸臣當以王為法。”,肯定了奕訴的歷史功績。


大國布衣


2005年,有一部電視連續劇叫《一生為奴》,講的就是恭親王的事蹟,陳寶國用高超的演技詮釋了他的一生。

恭親王奕訢是近代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悲劇人物,在政治舞臺上經歷幾番大起大落,子女亦少有成才,頗有賢王之稱,後半生弼亮忠貞,盡瘁國事。當然,網上盛傳本該由他繼承皇位,卻被哥哥咸豐奪去,無疑是誇大了。恭親王有他的短板,鋒芒外露,也不夠穩重,真的他上臺也未必能振興大清,畢竟他也是制度中的人。外國來華之人何天爵如此評價他,

他既高傲又謙和,既粗魯又文雅,坦率而有節制,有時辦事迅速有時拖拉磨蹭,顯得既有心計又脾氣暴躁——所有這些特點都根據他的需要,按照角色的變化隨時轉換使用。

咸豐帝去世之後,恭親王在政治上也想投機一把,咸豐十一年(1861年),皇帝駕崩不久,奕訢與兩宮太后暗中聯合,發動樂辛酉政變,成功奪取了政權,被授予議政王之銜。在內憂外患的晚清政局中,奕訢比較開明,支持洋務運動,善於與洋人打交道,清朝一度有中興氣象,但是在一個嗜權如命的女強人面前,一直被打壓,最後無奈退出晚清政局。

“甲申易樞”是晚清政局的重要轉折之一,之後支撐大清帝國的三駕馬車之一慈安去世,慈禧已經無所制約。在中法戰爭中,慈禧抓住恭親王奕訢的過失,罷免其軍機大臣等一切職務,令居家養疾,至此恭親王下野。

慈禧得以獨攬大權,原軍機處奕訢的的人馬李鴻章等或降或撤,全班休致,至此奕訢由人生巔峰跌倒人生低谷,此後長達十年賦閒在家。但是慈禧也用人不當,“倒恭用醇”之後,繼以甲午戰敗,局面遂致一發不可收拾。甲午戰敗後,朝中一時無人,慈禧不得不勉強任命奕訢為軍機大臣。

但此時他已經年老體弱,愈發保守和看重虛名,又看透慈禧攬權的私心,遂模稜圓滑,委蛇因循,朝野對其失望之極,可是他不這樣做又萌如何?

在1898年的戊戌變法中,奕訢站在了光緒皇帝的對立面,頑固的支持慈禧,也可以諒解,我們不可誇大變法的實際作用。同年死去,享年66歲。

歷史傳訊社,基於共享理念下的歷史學人社區。我們團隊立足於原創,書寫歷史,資鑑現實,努力建設為一個有情懷和質量的新傳播媒體,歡迎大家點贊、評論與交流!

歷史圖文志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其實仔細研究奕訢,你會發現他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人,也是一個滿清的功臣。

這個外號鬼子六的傢伙,其實比他四哥咸豐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道光沒有選擇鬼子六做皇上,屬於有眼無珠。

事實上,奕訢雖然是親王,但一點沒有滿清貴族的昏庸和保守。相反,他頗能接受新鮮事物,銳意進取。

但是奕訢本人性格孤傲,不懂得拍馬屁拉關係,最終沒有成為皇上,也成為過河拆橋的可悲卒子。

咸豐上臺以後,對奕訢是打壓的。咸豐其實很清楚,自己任何方面都不如弟弟奕訢。而奕訢幾乎是當時滿清貴族裡面最強的幾個,咸豐的兒子估計也仍然不是他的對手。

所以,咸豐不但生前儘量排斥奕訢,甚至死時都不允許他來熱河弔孝,其實就是限制他的權力。

然而,咸豐做夢也沒想到,連字都不認識幾個的慈禧,竟然忽悠了慈安太后,然後聯手奕訢幹掉了肅順等八大臣,掌握了軍權。

只是,當時的慈禧不過是二十多歲的半文盲婦女,壓根不懂得治國,所以國家大事交給奕訢這個議政王負責。

而奕訢坐這個位子,也很稱職。他一方面大搞洋務運動,一方面將主要軍事力量用於對付太平軍和捻軍以及西北迴孽叛亂。

事實證明,洋務運動雖然算是扯了一個大淡,最終在甲午灰飛煙滅,但至少延長了滿清30年陽壽。

而盡全力剿滅太平天國和捻軍、西北迴孽叛亂,也為滿清延長20年陽壽。

如果不是奕訢,恐怕甲午戰爭壓根不可能有什麼黃海海戰,什麼鐵甲艦打仗,而是日軍摧枯拉朽攻入中國腹地,滿清亡國。

只可惜,奕訢此人壓根不是合格的政客。

這傢伙性格頗為有趣,薩沙很喜歡他。奕訢平時平易近人,酷愛布庫摔跤,經常去旗人視為的相撲營打架。因為他乾瘦又不高,經常被人打敗,摔在地上,他也不說什麼。

薩沙記得有一次,奕訢和一個大胖漢摔跤,眼見就要輸。傍邊奕訢的部下召集,暗中喊了一聲出左腿,結果打贏了。

誰知道大胖漢和他的旗人朋友,不知道這是奕訢,勃然大怒,怒罵:兩個人摔跤,傍邊還有人指點,這他媽要臉不要?

奕訢這才下不來臺,高呼:混賬東西,我是王爺。來人,給他們點厲害嚐嚐。

結果旁邊圍觀的旗人趕忙勸:王爺贖罪,他們都是粗人說粗話,不要和他們計較。

被罵的奕訢也就算了,悻悻而去,之後還是來摔跤。

旗人對奕訢很愛戴,認為他毫無架子,根本看不出是王爺。

但是,因為他的這種平易近人,讓慈禧太后很不滿認為他不顧身份,多次訓斥他。

同時,慈禧太后當時希望獲得所有權力,奕訢這人如果識相,就應該主動交權,不然恐怕性命難保。

誰知道,奕訢這人脾氣臭,竟然和慈禧吵架。

慈禧曾說:大膽奕訢,沒有我和皇太后(指慈安太后),哪有你議政王的位子。

奕訢竟然硬頂:臣不明白了,議政王是祖宗留下的制度,怎麼變成太后賜的了。

結果呢?

推翻肅順剛剛4年,1865年慈禧就廢除了奕訢議政王的職務,從此奕訢開始夾起尾巴做人,權力失去大半。

即便如此,奕訢也全力推進洋務運動。

可以說,奕訢作為體制內的人,推行洋務運動已經是最大最大的改革了。

即便如此,慈禧太后還是不容恩有人敢和他作對,1884年把奕訢剩下一點點權力也廢除了,讓他退休。

直到甲午戰爭慘敗,慈禧太后才想到了奕訢的才華,又讓他當總理衙門大臣,並總理海軍,會辦軍務,內廷行走。只是此時奕訢已經六十多歲,身患各種疾病,又老又病,難以勝任,沒幾年就死了。

一般認為,奕訢是從道光開始,皇族中最有才華的一個人。

遺憾的是,他的本質任然是維護滿清腐朽統治,做多也就搞搞洋務的皮毛而已,自然挽救不了帝國滅亡的命運。

其實,一個人往往因為自己所處的地位,限制了自己的才能的發揮。

如果奕訢是個革命黨,他恐怕更能發揮自己的才華吧。


薩沙


恭親王奕訢是道光帝的第六子,生於道光十二年十一月(1833年1月)。

他為人精明能幹,生於亂世卻銳意革新,使衰落的清王朝一度呈現出“中興”的氣象,因而被尊為“賢王”,然而這位聰明且富有才略的恭親王最終仍然是位權力鬥爭的失敗者。身為皇子時,天資聰穎的奕訢就受到道光帝寵愛,他的兄長奕詝雖然是嫡子,卻平庸無能。

本來奕訢本來很有可能問鼎帝位,但沒有料到奕詝有個好老師杜受田。杜受田老謀深算,精通權力鬥爭,最終在杜的幫助下,道光最終選擇了咸豐奕詝。

奕訢則成為恭親王。這時,洪秀全等人在廣西金田發動了太平天國起義,林鳳祥、李開芳率太平軍北伐,直逼北京。咸豐帝詔令奕訢成立京城巡防處,而後又令其擔任任軍機大臣。

在這段時期,咸豐帝和奕訢的兄弟情誼還算是比皎和睦的,但是隨著奕訢生母康慈太貴妃的去世,兩人的關係逐漸破裂。因為咸豐帝10歲時,其生母孝全成皇后過世,由於也年齡尚幼,無人照料,道光帝便令奕訢生母靜貴妃撫養之。咸豐帝繼位後,尊靜貴妃為康慈太貴妃。康慈太貴妃本以為自己親自撫養過咸豐帝,能夠得到皇太后的尊號,然而咸豐帝卻無此意,這令康慈太貴妃頗為遺憾,後來因為這件事,奕訢和咸豐心中有了芥蒂。

後來,英法聯軍入侵北京,咸豐出走避暑山莊,奕訢留下來和洋人談判但也以求和告終,不過慈安、慈禧太后急召其來避暑山莊,密謀聯手發動了“辛酉政變”。奕訢也從中獲益,被晉升為議政王、領班軍機大臣,總理朝政。

不過,慈禧是不可能真正讓奕訢掌權的,起初,在政治上慈禧太后和奕訢頗為相得,慈禧太后需要藉助奕訢的能力挽救國家危局,而奕訢也可以憑藉慈禧太后的支持大展拳腳,施展抱負。然而不久,兩人的關係出現了矛盾。奕訢為人自視甚高,商議政事時常挺身而出質疑太后旨意。慈禧太后心高氣盛,對奕訢的質疑頂撞逐漸感到不滿,就這樣在慈禧當政期間,奕訢三次被黜。

經歷了權力場上的大起大落,令奕訢心灰意冷,他自此遠離朝政,以養病為名躲到北京西山的戒臺寺,一直隱居了10年。光緒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國勢危急。在如此緊急的情況下,奕訢被召回起用為總理衙門大臣。然而,反覆浮沉磨平了往日的稜角,也挫敗了他的銳氣,往日的“賢王”已經變得暮氣沉沉,毫無作為了。

光緒二十四年(1898),奕訢病故,終年67歲,諡為“忠”,配享太廟,入祀賢良祠。





歷史有妖氣


恭親王奕訢人生的兩個重大轉折,第一次是在道光皇帝龍塌前;另一次,則是在慈禧太后徹底掌權後。第一次轉折中,奕訢失去了本該屬於他的皇位,第二次轉折中,奕訢徹底失去了權力。正是這兩次轉折,造就了他最終的淒涼結局。

第一次轉折,熟悉近代史的人都知道。就是道光病危時,將奕訢和咸豐叫到床前,準備做最後的考察,以確定皇位繼承人。

病榻前,道光開始考兩人的才學。才學素來過人的奕訢對答如流,這也難怪,他自幼熟讀詩書,且聰慧異常,哪有什麼難題能難倒他呢?

但最終,奕訢卻沒能奪得皇位。原因何在?原來,道光把兩人叫到病榻前考核學問時,聰明的咸豐用了絕招。咸豐知道,論才學見識,自己怎麼也比不上素有“鬼子六”之稱的奕訢。既然如此,還不如不答。

於是,當道光問咸豐問題時,咸豐只一個勁兒地哭,哭他的皇阿瑪。那哭聲之慘烈,直把道光都感動得眼淚直流。就是這一哭,道光覺得,這咸豐雖不比鬼子六有才學,但卻孝心過人,孝順的孩子多半品性不壞。於是,閃念之後,道光便將皇位傳給了咸豐,也就是慈禧的丈夫。

奕訢因為咸豐的“哭”,失卻了本該穩穩在手的皇位,說來也真真有點憋屈。

不過相比第二次,這第一次的憋屈可能還真算不上什麼。

奕訢的第一次憋屈是咸豐給的,這第二次憋屈則拜慈禧所賜。

慈安太后過世後,政權慢慢落到了慈禧太后手中。

慈禧素來不喜歡奕訢,這個在心理上很容易理解:畢竟,對於慈禧而言,奕訢是自己親兒子的對手,如今,他還是自己的潛在危機。

在這種心理驅使下,除掉奕訢,自然成了慈禧掌權之後的必然。

但慈禧從來是個愛名聲的主,除掉奕訢她也得找一個正當的理由,畢竟,落人口實就不好了。

中法戰爭中,奕訢為首的軍機處對於戰與和拿不定主意,軍隊節節敗退。

見此情景,慈禧便覺得機會終於來了。1884年三月十三日,慈禧太后便藉口奕訢在中法戰爭期間“委靡因循,”免去了他的一切職務,奕訢集團全班人馬(包括武英殿大學士寶鋆、吏部尚書李鴻藻、兵部尚書景廉、工部尚書翁同龢等),被逐出軍機處和總理各國事務衙門。

奕訢下野後,慈禧真正實現了大權獨攬。而奕訢則從人生巔峰徹底跌入了谷底,之後一直到去世的十多年裡,他都賦閒在家。

光緒二十四年,即1898年,恭親王終抑鬱而終,終年年僅66歲。


記者李滿


恭親王奕訢最終的結局是病死,可以稱為善終。而且他死前也是領班軍機大臣,是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但這表面的風光,無法掩蓋他一生的起伏,甚至是失意。

奕訢是咸豐皇帝的親弟弟。咸豐活著時,顧忌奕訢對自己的威脅,因此把他冷落一邊,不加以重用。

直到咸豐病死,慈禧聯合奕訢發動辛酉政變後,奕訢才真正站上清廷的舞臺中心,成為議政王。這段時間,是奕訢最為意氣風發的時期。他總攬朝政,支持洋務,成績斐然。所謂的同治中興,實際上就是由奕訢一手造就的。

但奕訢的能幹,引來了慈禧的顧忌。於是,慈禧藉故革除了奕訢的一切差事,包括議政王的頭銜。後來因為一大群朝臣的勸諫——包括醇親王,慈禧才不得不作罷,恢復了奕訢的差事,但並未恢復其議政王的頭銜。

此後的奕訢,行事開始有所顧忌,時刻收斂自己。但即便如此,慈禧還是無法容下他,最終把他趕回家養老去了。此後整整十年,奕訢鬱鬱寡歡,眼看著清廷一步步潰爛,卻有勁使不上。

這十年,是奕訢最痛苦的十年。

直到甲午戰敗後,李鴻章引咎被撤,慈禧無人可用,不得不重新啟用年邁的恭親王奕訢。但事已至此,奕訢已經無力迴天。四年後,奕訢鬱鬱而終。

臨死前,光緒皇帝去探望他,問他對朝中各位重臣的看法,奕訢對李鴻章、張之洞給與了褒揚,認為他們是國之柱臣。但對翁同龢給與了嚴厲的批評,忠告光緒不可重用此人。

應該說,奕訢是一個有膽有識之人,很有治國才能。可惜,他對權術不夠熟稔。在與慈禧的數次鬥爭中,都被慈禧打敗了,最終不得不賦閒在家,退出舞臺中心。

如果奕訢能夠擊敗慈禧,取得更大的話語權,那麼清朝不至於潰爛至此。

看著國事已不可為,晚年的恭親王奕訢應該是極度痛苦的。


趣談秘史


恭親王奕沂是道光帝六子,是咸豐帝親弟,生於1833年,卒於1898年。應該說這個叫鬼子六的傢伙,死了就死了,不會有人哭魂,因為,正是這鬼子六與慈禧太后聯手,顛覆咸豐遺政,殺害皇命的議政大臣,使慈禧垂簾聽政,控制中國政局近50年之久,從此中國開始了更加動亂,任人宰割,丟失大面國土的不堪局面。

傳說,鬼子六與慈禧有那麼一腿,所以奕沂倡導的洋務運動,建立北洋海軍等,慈禧雖然不喜歡,但也不好干涉,這使恭親王多多少少還做了一些好事。

自然,鬼子六隻是慈禧太后的棋子,被用用棄棄,棄棄又用用,但最終還是在軍機大臣兼洋務總理大臣位上故去,享年65歲,還算善終了。

最後要指出的是,恭親王聯手慈禧政變殺八大臣後,基本沒幹過什麼壞事了。


慶陽親王


愛新覺羅-奕訢,道光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以(1833年1月11日)出生,號東道堂主人,清末政治家,洋務運動主要領導者,清朝十二位鐵帽子王之一,道光帝第六子,咸豐帝異母弟,生母為孝靜成皇后博爾濟吉特氏,




曾被道光帝有意立儲,未成,道光帝遺照封為“恭親王”,咸豐三年到咸豐五年,奕訢擔任領班軍機大臣,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授命作為全權欽差大臣,負責與英國、法國和沙俄進行談判,並鑑定《北京條約》,咸豐十一年,咸豐帝駕崩,奕訢與兩宮皇太后聯合,發動辛酒政變,成功奪取了政權,被授予議政王頭銜。從咸豐十一年到光緒四年,奕訢擔任領班軍機大臣和總理衙門大臣,(期間在同治四年,遭西太后慈溪疑心,革除議政王頭銜,但依舊身處政治中心),光緒十年,因大清在中法戰爭中失利,被慈溪罷黜,
史稱“甲申易樞”,直到光緒二十年,大清在中日甲午戰爭中失敗,以善後之名義被起用,光緒二十年到光緒二十四年,再度擔任軍機領班大臣和領班總理衙門大臣,光緒二十四年五月二十九(1898年5月29日),病逝,諡號“忠”,

其孫溥諱世襲恭親王爵位。


Trafalgar18051021


恭親王奕訢原是道光皇帝最機敏、最有才華、最有可能繼承皇位的兒子,不幸的是被自己的三哥奕詝捷足先登。奕詝在才能上比不上奕訢,在健康方面也不如奕訢,唯一的優勢就是非常的仁孝。奕詝的老師杜受田非常清楚奕詝的優劣勢,從而在議儲的關鍵時刻讓奕詝藏拙露巧,通過一顆滿滿的孝心打動了道光,順利奪得皇位。才華橫溢的奕訢,錯失皇位成為恭親王。正是道光這個決策,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大清的國運。


咸豐皇帝登基之後,基於恭親王奕訢的才華,並沒有對其委以重任,奕訢一直處於閒散狀態,在朝廷上沒什麼存在感。直到英法聯軍打進北京城,咸豐皇帝倉皇逃亡熱河,恭親王奕訢臨危受命代表清政府與英法聯軍議和,才開始在政務上嶄露頭角。

咸豐病逝後,恭親王奕訢,敏銳地注意到慈禧無限的政治潛力,果斷站隊,聯合慈禧慈安兩宮發起政變,斬殺顧命八大臣,迎來三人同治的時代。新皇登基、兩宮太后不諳政事,恭親王成為大權在握的“議政王大臣”,恭親王迎來他人生中的輝煌時期,他提拔任用曾國藩、李鴻章等名臣,形成了自己的政治集團,他主張中體西用,積極發展近代工業,推動洋務運動,開啟了中國現代化運動。在外交上他縱橫捭闔,周旋於列國之間。一時間恭親王權傾朝野,成為一代賢王。

然而盛極必反、盛極必衰,恭親王勢力的不斷擴大,讓慈禧深感不安,同治四年,慈禧藉由翰林院蔡壽祺彈劾之名,罷免了恭親王奕訢所有的職務。好在奕訢大權在握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不久又官復原職。隨著慈禧政治經驗的積累以及同治皇帝的長大,恭親王奕訢受到的制衡越來越多。同治皇帝親政後,恭親王奕訢更是因為反對重修圓明園、諫言皇帝注意私生活差點被殺頭。

但是由於當時內憂外患,恭親王雖然在宦海起起伏伏,但是無論是太后還是皇帝還都離不開他的輔助。這種局面直到慈安去世才被打破,慈安去世,光緒年幼,慈禧獨攬大權,慈禧與恭親王之間的矛盾也越發尖銳。光緒十年,慈禧太后,以中法戰爭失利之由,再次罷免了恭親王奕訢。這一次罷免在一定意義上結束了奕訢的政治生涯。


1894年光緒皇帝善後甲午戰爭失敗,奕訢再度被啟用,但是由於不久光緒皇帝就開展了維新變法,奕訢中體西用的思想不能跟上皇帝的步伐,加之年老體衰,奕訢的付出並沒有引起政治水花,四年後,操勞一生的奕訢去世了,諡號“忠”。


東窗日紅


奕訢是道光帝第六子,咸豐帝奕詝的同父異母兄弟,13歲時被封為和碩恭親王。歷經數朝,被譽為洋務運動的首領。

他一生沉浮起伏,從最初的默默無聞到權勢滔天,再趨於平凡,鬱郁不得志。奕訢的人生,好像劃了一個“圈”。

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奕訢傳奇的一生。

一、差點成為皇帝。

道光帝共有九個兒子,前三個都因不同原因早夭。老四奕詝是孝全皇后所生,根紅苗正,既符合“嫡”,又是“長”。按理說,繼承皇位那是板上釘釘的事。

但奕詝打小優柔寡斷,缺乏擔當,沒有帝王的殺伐與權謀。反觀奕訢則天資聰慧,文武兼備,深得道光帝賞識。奕訢的生母又是道光帝非常寵愛的靜皇貴妃。因此,道光帝在傳位的問題上猶豫不決,內心煎熬。

(咸豐皇帝奕詝)

據說後來有兩件事,促使了道光帝將皇位傳給了奕詝。

其一是傳說道光帝和幾個皇子出宮狩獵時,曾下旨,要幾個皇子比試一番,以獵物的數量行賞。奕訢內心暗自高興,“這可是咋家的強項”。於是縱馬馳騁,大開殺戒,獲獵物累累。而奕詝則一箭未發。道光詫異,問起緣故,奕詝回答說:“時方春,鳥獸孳育,不忍傷生以幹天和。”

道光帝大悅:“此真帝者之言!”

其實,這不過是奕詝的老師教給他的法子。

其二是傳說道光帝病重時,召見奕訢和奕詝,命二人在病榻前各自陳述治國理念。奕訢侃侃而談,眉飛色舞。而奕詝則淚流滿面地說:“父皇病重,我心急如焚,實在沒有心思思慮其它。”

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奕詝成了咸豐帝,而奕訢只是個恭親王。

二、聯合慈禧發動“辛酉政變”。

咸豐十一年,奕詝駕崩。為平衡各方勢力,防止專權現象出現,咸豐臨終前,搞出了一個奇葩的“顧命八大臣”輔政,兩宮太后“垂簾”的權力制衡策略。

結果讓慈禧太后聯合奕訢發動了“辛酉政變”,搶班奪權。“八大臣”死的死,流放的流放,革職的革職。慈禧從此掌控朝政,乾坤獨斷。奕訢也被封為“議政大臣”,類似於多爾袞,權勢滔天。

(慈禧)

三、推動“洋務運動”,助力“同治中興”。

奕訢作為“洋務運動”的大力倡導者,積極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創辦了一大批近代軍事工業,建立了北洋海軍。興辦了很多民用工業,極大地穩定了清朝後期的統治地位,也在客觀上促進了資本主義在中國的萌芽。

奕訢在“洋務運動”中的最大貢獻,就是創辦了新式學堂。他不但建起了清朝內部自己的學堂,如北洋水師學堂、福州船政學堂,還創造性的引進了外國學堂,拉開了近代教育的序幕。

奕訢在教育上的“洋務運動”,最為後世稱道的,是選派留學生出國學習。前後共送出120名幼童赴美留學和33名船政學堂學生赴歐學習。這些舉措,為清朝培養了一大批掌握西方技術的骨幹人才,也真正讓中國人走出了國門,領略了當時西方的文明。

雖然,“洋務運動”最終在列強的炮火聲中灰飛煙滅了,但它的進步意義是不容置疑的。

四、阻礙慈禧專權,被罷免一切官職。

隨著奕訢官居議政大臣之後,其權勢也越來越大,集軍政、外交、內務府大權於一身,成為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紅人,逐漸就不把慈禧放在眼裡,對慈禧的專權統治構成了極大的威脅。而慈禧是一個權欲心極重的人,她是不會僅僅滿足於“垂簾聽政”的。

(奕訢)

於是,在光緒十年,慈禧借大臣彈劾為名,斥責奕訢對中法戰爭中的失利,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下懿旨“開去一切差事,撤去恩加雙俸,家居養疾”。

奕訢從此離開了清朝權力中心,隱居在了戒臺寺近10年。直到光緒二十一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後,光緒帝病急亂投醫,想起了重新啟用奕訢。

但此時的奕訢,已經是風燭殘年的老人了,他既無心,也無力挽救千瘡百孔的大清了。

光緒二十四年,恭親王奕訢病逝,時年66歲。

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如果當初道光帝選擇的是奕訢,大清的歷史又會是怎樣的呢?

可惜,歷史是不能假設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