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有一大將,武力值不輸項羽、後離開袁術自己發展,開創一大國

袁術有一大將,武力值不輸項羽,後離開袁術自己發展,開創一大國

文:畢之

三國時期的袁術是一個家庭背景很強大的人,年紀輕輕就身居高位,後來在董卓亂政之後,他藉助自己的家庭實力成為了當時首屈一指的大軍閥。就連曹操在他面前也不算一個大角色,可他卻親自把這一手好牌打得稀爛,將自己手下的能人往別處推。

袁術有一大將,武力值不輸項羽、後離開袁術自己發展,開創一大國

這倒不是說他沒有能力,而是他太過於剛愎自用還沒有識人的眼光。孫策就是一個有能力沒能被他重用最後無奈之下脫離他的一個人,而袁術失去孫策就相當於失去一員大將,可他自己卻渾然不知。

孫策雖然出身不好,但也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只是因為自己的父親孫堅不幸戰死,他才不得已去投奔袁術。當時別人都稱孫策為小霸王,原因就是他的戰鬥力特別強,和項羽有得一拼。

袁術有一大將,武力值不輸項羽、後離開袁術自己發展,開創一大國

最開始孫策投奔他的時候,他也並沒有小瞧孫策。只可惜這份認同沒有應用到實際當中去,他對待孫策就像對待一個小輩,並沒有把他當成厲害的角色來對待。

因為如果袁術將孫策看作戰神的話,只要是個有思想的人都會選擇兩種做法,一個是大肆籠絡孫策,讓他為自己所用,替自己賣力。第二就是稱他羽翼還沒有豐滿的時候趁機除掉他,永絕後患。

可是當時袁術的做法讓人很明顯的感覺到他並沒有把孫策放在心上。只是把他放在身邊,做一個普普通通的手下。

袁術有一大將,武力值不輸項羽、後離開袁術自己發展,開創一大國

我想孫策最後脫離袁術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放自己鴿子,這也是袁術傻,給孫策創造條件讓他離開自己。

袁術這個人是出了名的反覆無常,他在孫策投降之後曾經答應他讓他做九江的太守。可是真正當這個位置空出來的時候上位的確是陳紀,這也有可能是當時孫策還沒有立戰功,讓他做太守不能服眾,這樣來講還是情有可原的。

可是最過分的是他曾讓袁術去攻打廬江的太守陸康,並且承諾真要打下來了就讓他做廬江的太守。這可把孫策樂壞了,傻呵呵的賣命啊,最後拿下了廬江,可誰知袁術又一次食言了。這一次孫策也沒有等來任職書,擔任太守的是袁術的親信劉勳。

袁術有一大將,武力值不輸項羽、後離開袁術自己發展,開創一大國

袁術都做到這個份上了,孫策要是再留下去就是真傻了。他本來就是一個有野心的人,自然不會再選擇為一個不重視自己的賣命,這也就為他後來脫離袁術做了一個鋪墊。

孫策在袁術手下這麼賣命,但是卻沒有得到什麼對自己有利的東西,這一方面是因為袁術對自己的打壓,還有一方面的原因就是本身整個袁氏集團就沒有生命力,於是他離開了袁術。自己去到了江東,慢慢的在江東站穩了腳跟。

袁術有一大將,武力值不輸項羽、後離開袁術自己發展,開創一大國

只是這個如此出色的人在26歲時就不幸去世了,他的弟弟孫權順利繼承了他的權威,可見孫策真的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也是整個吳國的開拓者,孫權只是一個鞏固者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