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八年农村分地后粮食突然大增产,这突然增产都有哪些原因?什么是根本原因?

空山新雨48935221


农业生产和其它领域一样,得讲科学,科学种田讲究“八字要诀”,即:土、肥、水、种、密、保、管、工,要想获得农产品优质高产,八字要诀缺一不可。包产到户使粮食产量大增是不争的事实,这与八字要诀密不可分,而根本还在于“管”。



在家乡农村,包产到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一个生产队200来人,先分成三个组,按土地就近、平均的原则,选出组长代替队长带领大家干。小组承包之后,效果是立竿见影。我们组是一个大家族,改种甘蔗为种黄麻,黄麻值钱啊!用现在的话说,简直是数钱数到手-抽筋。那时还未成年,也常去帮忙干农活,看到大人们个个干劲十足、喜笑颜开,我也不觉得累,似乎还是一种享受,因为能看到成绩,看到希望。在干活的时候,常常有人开玩笑说“漕到了”,想“打牙祭”,跟组长一说,买!马上派人挑着箩兜上街,一买就是几十斤!这种情况常常不会超过一个星期,有时甚至两三天又“漕倒了”!这是生产队时想都不敢想的啊!


小组承包责任制搞了三四年,包产到户了,人们有了更大的干劲,精耕细作,颗粒归仓。吃的由以粗粮为主变成以细粮为主,经济也宽裕了,可谓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包产到户粮食增产得益于“管”,这个“管”既有对庄稼生长的管理,也有对社员人事安排、技术培训、职业道德的管理。我和一个小伙子共同栽一厢杂交稻幼苗(温室育苗,一叶一心),亲眼看到他把秧苗扯一大块踩到泥里。我很不理解,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反正是按盘算工分,这样更快,叫我也踩些下去,不要被人发现。我无语。要知道杂交稻种子在当时是多么宝贵啊,而从种子到幼苗还要十来天在温室里精心培育,为了一点点工分可以置集体利益于不顾,这就是大锅饭的弊端!


大锅饭时代,管理松懈,出工不出力的现象相当严重,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大多数人看重的是个人利益。大河无水小河干,生产队歉收,社员的温饱也就成了问题。

包产到户后,自己管自己,整到一个算一个,都是自己的,人们才舍得卖力,敢于投入。良种良法,精耕细作,效果显而易见。三十多年过去了,当年花生、水稻的产量足以使现在的留守老农艳羡,虽然现在种子、农药、化肥都优于那个时代,但仍难以企及。为什么?还不是谷贱伤农就疏于管理造成的。


顺礼成章LSL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一九七八年我国并没有分田单干,一九七八年全国农作物大丰收,这一年仍然是集体经营。

安徽小岗村的大包干始于1978年的11月,当时18户村民摁下了17个手印。我国大部分地区分田到户是在80年及以后的年份。

实行联产承包到户,缺期内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生产的积极性。事实上农民从集体到单干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好处。

粮食的增产和大包干有联系吗?

答案是肯定的,大包干以后男女老少齐上阵,人人愿意多出力,多流汗,产量的提高是理所当然的。

话说回来,粮食的大幅度增产不是大包干带来的,这种结果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七十年代底我国大量进口化肥的同时,也引进大批化肥生产线,化肥的普及应用是粮食增产的重要因素。记忆当中我们当地农村当时有挪威的尿素,美国的二胺和日本尿素。

七十年代的种子繁殖也取得突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从国外引进的小麦品种,杂交玉米的制种和推广都决定了粮食产量。

综上所述,当年的粮食增产的决定因素不是大包干,它是科技的发展、应用的结果。

大包干以后,农田水利设施遭到破坏,森林植被逐年减少,同样的影响了动植物的多样性,降低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当时农村开始走向机械化,包产到户的推广直接延缓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雾中观你


小编是在胡说八道,说些好听的给谁听呢?首先,1978年还是集体生产,你为什么要把明明是在集体生产的情况下收成的增加说成是单干的功劳呢?你要骗年轻人还可以,骗我们这些过来人可能吗?其次,农业生产高产的因素许多评论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我这里就不再多说了,最后,单干后,原来集体攒下的家产几乎全部损坏,比如原来我们队有一半的粮食产量是水稻,因为分田后,没有人再管引水渠,没有了水,怎么种水稻?现在在农村几乎全是50以上的人在种地,年轻人都进城打工了,他们不愿意也不会种地,如果一旦工打不成了,他们就会没有收入,而地也种不来,那时中国才真正是会发生最大的危机!


廖红丁1


分田单干作为临时性措施可以,作为农村的基本经济模式是倒退,谈不上是社会主义。今天的农村基层组织素质严重下降,甚至黑社会把控,土地撩荒,水利设施退化,免除农业税加农业补贴种粮积极性也不高等等就是证明。集体经济模式不尽完善,加上当时农业科技水平不高,化肥用少,支援城市工业发展等等,有许多不如人愿的地方,但是分田单干是带有情绪、缺乏深入调研、简单粗暴的做法,决不是进步。


手机用户70683275025


英国牛津大学有一本通识读物《全球经济史》,这本书作者根据大量的数据进行计量分析,认为造成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粮食产量迅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第一,50年代和60年代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

第二,从60年代后期开始,各种“奇迹稻”(日本人的叫法,我们的品种要早于日本)、杂交稻、小黑麦等优良品种陆续投入使用;

第三,七十年代前期,中国引进了数条农药和化肥的生产线,农药化肥产量和使用量大增。

作者认为,根据他的分析,无法得出“包产到户提高了粮食产量”这样的观点。



用户61511321653


首先,1978年没有分田到户!77年至79年全国风调雨顺!我记的78年大丰收,我村农户家里都吃上了白面馒头(坐标河北冀州)。我们村是搞的比较好的,有55大拖一台,:28大拖一台,20大拖一台,小四轮拖拉机5台,大牲畜若干,村办丶队办副业若干!这得益于集体力量,农业基本实现了半机械化!照这条路走下去,我村到2000年绝对能实现四个现代化中的农业机械化目标!但自81年分田单干后,农民力量小了,加上原来水利设施的废弃,到2010年左右才实现了机收机种!所以说小岗模式只能在小地方实行,假如再晚分几年地,中国农业靠集体积累,完全比现在好!管窥之言莫见笑!


冀上布衣


改革开放了,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了党的好政策。不再确立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全国人民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上来。达到了公正,自由,民主一个中华民族的安定团结的大好形式。在党的好政策推动下,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大力发展了生产力。使农民在自己的包产地里有责任,有信心,还有奋斗的精神在支撑着,决定的因素在于是人。胜势了粮食突然大增产。


来一两二锅头008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的粮食增产,主要靠的是品种改良的突飞猛进和化肥农药等技术的引进和运用。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很好诠释了80年代后的粮食增产,那么“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则很好诠释了50年代后的粮食增产,同时也客观上揭示了当年人民公社如火如荼的原因。至于主观上揭示80年代前的集体和80年代后的单干,首先,基础工业建设阶段不能开放市场,只有把农民组织起来,并随时抵御资本主义的侵蚀,才能保障独立自主的工业化起步;到了工业升级阶段,必须打开国门引进更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才能实现工业品的高附加值并换回美好生活。看看现在国际市场的粮价,如果没有当初基础工业的大跃进,人多地少的中国人种地一辈子恐怕也换不来一部轿车,日后工业升级的改革开放也无从谈起!随着工业升级和市场的开放,中国农业的保障地位已经降低,加之传统小农意识的根深蒂固,这才是人民公社解体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一旦有了其它的增产手段,传统农民都愿意单干,并不是因为单干了必定增产。一切深层次三农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顺利推进,7%耕地养20%人口是目前中国所面临的最大不平衡矛盾,几十年追求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导致化肥农药添加剂的超量使用和品种的过度改良,中国的土地和环境压力已不堪重负,未来自然农耕再现辉煌的生态文明实现,则有赖有觉悟的新型职业农民的大量涌现,社会主义的巩固与发展,也有赖于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更确切地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联产承包的意义,在于推动后来城镇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自留种产品供消联盟


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西方逐渐减少对中国的封锁,七三年后从美国引进了几条大的化肥生产线逐步建成投产,并且直接进口了大量的化肥,所以从那时起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了,我是在人民公社干过的,深有体会。没亩地施肥几十斤尿素粮食产量就能提高几百斤。


陈良实


大包干的制度下平整了多少田地,兴修了多少水利,家有上岁数的老人都问问?不能遗忘 更不能胡说,那时候的农业养活着全国的工业建设,我们不能忽視,更不能单独的理解和片面的指责大包干的制度,要全面理解建国三十年来中国的工农业关系,在当时生产大队里,收获的粮食,你们说养不活全大队的人,我有点不相信,那么问题来了,粮食去那里,是貢献给了奋斗在建设工业岗位上,那时候的农业是反哺给工业的,有点良知的人仔细查阅下,毛周朱逝世前的工业产值那些是怎么来的,是毛主席超前的政治眼光,和全民各行各业万众一心,在貧穷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否則拿什么改革,改革是建立在老一辈人的基础上的,我们更不能遗忘,更不玷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