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臘只有八大將,為何能殺盡半數梁山好漢?

姚雅君


雖說我也沒看過原本《水滸傳》吧,但我還真是第一次知道方臘只有八大將,以八去敵一百零八,你是在逗我呢?好了不說別的了,從小說來看,方臘軍的將士們可不都是一群雜魚爛蝦,人家好歹也是海陸空兼備的正規軍(更何況梁山頭領也並非個個都是能征善戰之將),再加上江南易守難攻,作為進攻方的梁山自然難度很大,更重要的是,徵方臘已經到了小說的末尾,梁山頭領必須趕快大批量的犧牲才能不拖沓劇情,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施公為了趕稿可以讓毒蛇咬死丁得孫,可以讓磨盤砸死鄭天壽,更可以讓一群旱鴨子頭領溺死…

當然,這些問題邏輯文史姨曾經已經寫過很多次,今天咱們不妨說說方臘方戰鬥力排前八的將領們吧~

1、王寅

首先王寅在南軍的官職是尚書,至於是禮部還是刑部還是工部施公沒說(有的版本說是兵部尚書),但這個官職基本是文官無誤了。論計謀,王寅一上來就大擺空城計坑殺了水火二將,只可惜當時歙州城已經是南軍為數不多的幾座城池了,士氣方面南軍也很低落,所以當盧俊義稍微認真了一點歙州城就被攻破了。歙州城破後,王寅提著槍駕著馬開始逃跑,王寅座下的寶馬名曰“轉山飛”,是書中除了照夜玉獅子馬和捲毛赤兔馬外第三強力的坐騎。李雲提著朴刀堵截王寅,轉山飛很懂主人的意思,王寅還沒出槍轉山飛搶先一步踩死了李雲,石勇見李雲陣亡忙過去報仇,怎奈王寅槍法神出鬼沒,沒幾回合就槍挑了李雲。正當王寅要繼續逃跑時,黃信、孫立、鄒淵、鄒潤將他圍住,王寅一打四還越大越精神。

孫立的粉絲們總會選擇性的跳過這段,因為如果孫立真有五虎的實力怎麼連王寅都拿不下,難道是被黃信等三人拖後腿了?再往後林沖也加入了戰鬥,王寅才漸漸處於下風,最後被五人戳死。

2、鄧元覺

太子方天定在杭州倒是有四大元帥,論實力鄧元覺是其中最強力的。這個野蠻和尚和魯智深一樣平日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而鄧元覺首次出場就是和魯智深一頓懟,一旁的武松見魯智深難以上風鄧元覺,不得不出去助戰,可見鄧元覺的實力了。而就算杭州城失守,退到烏龍嶺上的鄧元覺也是威懾力不減,於是花榮不得不用神箭制敵,鄧元覺也是全書唯一一位花榮明確表示要射死而不是射傷擒拿之人。

3、石寶

石寶有多威猛,文史姨今天不闡述了,畢竟我是石寶吹,所有有關石寶的問題我都回答了,大家有功夫慢慢翻吧~

4、方傑

皇侄方傑被方臘稱為南軍第一勇士,但其實力其實也就是強八驃到中虎之間。方傑首戰秦明並沒有什麼優勢可言,虧得杜微用飛刀助攻才斬殺了秦明。後來方臘逃到清溪洞,方傑力戰關勝、花榮、朱仝、李應,當然雙全難敵四雙手,方傑轉馬回營,卻被臥底柴進刺傷,燕青趕上一刀將其解決。

5、厲天閏

厲天閏有個弟弟叫厲天佑,模樣和哥哥長得差不多但實力相差很大,與呂方交戰五十多回合就陣亡了。死了弟弟的厲天閏自然是悲痛萬分,在梁山偷關時厲天閏怒斬周通,砍傷李忠。董平和張清一個傷著胳膊一個不用飛石又去打獨松關,結果被厲天閏和張韜紛紛砍死。後來獨松關破,厲天閏被盧俊義殺死。

6、司行方

司行方也是四大元帥之一,但只有斬殺雷橫一例戰績,後來兵敗居然溺水而亡。

7、劉贇

我估計你們百度完後方臘八大將後都不知道這位大哥是誰吧!劉贇是方貌麾下的飛龍大將軍,也是少有的幾位僥倖逃脫的南軍將領。蘇州城外能和關勝拼三十多回合,至少也有強八驃的實力了。

8、鄭彪

最後我填個法師進去,至於為什麼是鄭彪而不是包道乙,是因為我覺得包道乙的表現遠沒有鄭彪出彩。單鄭彪一人,就拖死了項充、李袞、王英、扈三娘三人,後來鄭彪對戰關勝,包道乙召喚“神獸”助戰,樊瑞見狀也還以顏色,最終樊瑞的神獸戰勝了包道乙的神獸,鄭彪也被關勝所斬。


可以確定的是,題主以及下面的一群答題紙,應該是沒看過《水滸傳》,或是隻看了幾篇網文罷了。


邏輯文史游


先看看方臘八大將都有誰:王寅、鄧元覺、石寶、司行方、方傑、厲天閏、龐萬春、呂師囊


簡單的介紹一下這幾個人:


1.王寅

方臘麾下重要將領,文武兼備,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官拜南國尚書;這種能文能武的將領太可怕了,用計坑死神火、聖水將軍,用槍挑死李雲、石勇,文武皆可殺敵;殺了石勇後,遇到孫立、黃信、鄒淵、鄒瑞四人,以一敵四,不落下風,林沖及時趕到,五人合力把他殺死;這玩意太倒黴了,只能感嘆敵軍將領太多……


2.鄧元覺

看過“水滸”小說的都知道,鄧元覺和魯大師一戰,在全書算經典了,打鬥精彩無出其右;“施公”對這段描述毫不吝惜筆墨,把兩胖大和尚之戰,表現的活力活現,精彩絕倫,彷彿就在眼前;這一戰,方天定、石寶都忍不住誇讚,足以證明兩和尚實力非凡……

3.石寶

四大元帥之一,斬殺“急先鋒”索超、“火眼唆倪”鄧飛、“錦毛虎”燕順、“喪門神”鮑旭、“鐵笛仙”馬麟,基本上都是秒殺,殺索超也不過用了十合;不光如此,石寶還大敗過呂方,嚇退過樑山五虎將之首“關勝”,宋江不解,問關勝原因,關勝直言,石寶刀法,不在關勝之下;

4.司行方

南國護國大將軍,四大元帥之一,因兵敗墜水而死,全書表現不多,實力不好考證;但他三十回合斬殺了雷橫,肯定不是等閒之輩……

5.方傑

方臘之侄,一杆方天畫戟在手,有萬夫不當之勇,刺死梁山五虎將之一“秦明”;與關勝一戰,只走了十合,宋江便叫花榮助戰夾攻,方傑以一敵二全無懼色;李應、朱仝見狀,拔馬上陣夾攻方傑,在四將夾攻的情況下,方傑依然能全身而退,拔馬回陣時,被臥底柴進殺死……

6.厲天閏

南國鎮國大將軍,周通、李忠、鄧飛、歐鵬探路,厲天閏一刀斬殺周通,李忠負傷和鄧飛、歐鵬逃走;董平左臂負傷少力的情況下,想去復仇,被厲天閏十合擊敗,“沒羽箭”張清救援途中,被厲天閏一槍戳死;最後在全軍潰敗,瘋狂逃命途中,被盧俊義趕上,三十回合被殺……

7.龐萬春

以神箭出名,人稱“小養由基”,與梁山交戰過程中,射死史進、石秀、陳達、楊春、李忠、薛永、歐鵬七位頭領;最後被朱武用計擒獲殺死……

8.呂師囊

這個比其他幾位就差遠了,被徐寧二十回合看出破綻,死於非命……

看了這八大將,感覺就呂師囊弱一點,其他幾位都不在梁山五虎之下,有的甚至超越五虎;而梁山108位頭領,大多都是打醬油的,厲害的也就那麼幾人;除了五虎、八驃、步軍幾大頭領,其他的也就和八大將手下將領差不多,被殺也合情合理,方臘這邊死的將領也不少;


愛尚文史


方臘八大將號稱八大天王,個個功夫了得。別看宋江有108將,打這八大天王,打得非常辛苦。傷敵八個自損一半,宋江已損失69個戰將的代價平定方臘,其中10個還是病死的。

先來看看這八大將。

第八、東廳樞密使呂師囊

呂師囊(?—1121)歷史真有此人。《水滸傳》中他手持丈八蛇矛,與部下統制十一人號稱“江南十二神”。同金槍手徐寧交戰二十回合不分勝負,呂師囊驕傲之時,露出破綻,被金槍手一槍(紅纓槍)斃命。

第七、神箭手人稱“小養由基”的龐萬春——殺七將

龐萬春守昱嶺關,108將中的史進、石秀、陳達、楊春、李忠、薛永、歐鵬死於其手。後執意劫寨,高玉告誡他小心中計,但他一意孤行。高玉只好捨命陪君子,最終高玉捨命,龐萬春被湯隆活捉,最終殺身成仁。

第六、鎮國大將軍厲天閏——殺二傷二將

秒殺周通,打傷李忠、董平。他背靠松樹,槍挑張清,後與盧俊義大戰三十回合而死。而董平又被厲天閏的部下張韜攔腰砍死。李忠的結局上面講了。

第五、皇侄方傑——殺一將

他簡直就是小呂布,手執方天畫戟,英俊瀟灑,勇猛無比。與杜微合力刺死秦明。他在關勝、花榮、李應、朱仝、柴進、燕青合力砍殺下,而死於燕青之手。

第四、護國大將軍司行方——殺一將

太子方天定手下四大元帥,他在德清縣三十回合就把雷橫包了餃子。後與盧俊義相逢,大戰不分勝負,不慎墜水而死。

第三、兵部尚書王寅——殺四將

他出將入相,詭計多端,曾計殺單廷圭、魏定國。被梁山好漢圍住時,他殺出重圍,秒殺李雲、石勇。後在孫立、黃信、鄒淵、鄒潤、林沖聯手下見了閻王。

第二、寶光如來國師鄧元覺

他與花和尚魯智深大戰五十回合而不分勝負,武松這時手提兩把大刀超那國師劈來。國師一看他們以多欺少,就虛晃一招,腳底抹油了。後來被花榮一箭射中,落馬被擒,繼而被殺。

第一、南離大將軍石寶 ——殺六將

他左手劈風刀,右手流星錘,無往而不勝,秒殺索超、鄧飛、燕順、鮑旭、馬麟、索賢,而且擊敗關勝。後來兵敗自刎而亡。在《水滸傳》中他的功夫是天下第一。

那為什麼八大將能殺盡半數梁山好漢呢?

福垊以為,他們長途奔襲,水土不服(光病死就有10個),而且108將中不少是名不副實的。而且宋江和他的小夥伴們,也沒有佔盡天時地利人和。他們本來是替天行道,結果被招安,被招安了還要英雄難為英雄——宋江打方臘。方臘建立了自己的政權,熟悉當地的環境,得到當地民眾的支持。


福垊


北宋年間,確有宋江聚義和方臘起義,兩支農民軍一南一北,對北宋政權影響不小。後都被朝廷鎮壓和納降。

後人好事,將兩個不搭界的事情攪在一起,編出《水滸傳》的宋江徵方臘。事實上,宋江的聚義規模非常小,一共36人,在山東梁山一帶造反,殺富濟貧,後被納降,沒成什麼氣候。倒是方臘起義聲勢浩大,打的朝廷官軍望風披靡,丟盔卸甲,狼狽不堪。雖然最後方臘起義被朝廷鎮壓,方臘被擒,但起義軍沉重地打擊了北宋政權。

由此可見,宋江108將與方臘起義軍對壘廝殺,完全是小說杜撰,沒有真憑實據。既然如此,施耐庵寫的水滸傳就是信筆由韁,不足為信,熱鬧一下而已。


四海漫遊


梁山好漢失敗的根本原因:他們不是正規軍,不善於攻城!內部原因是:宋江引入大宋資本,傷了原始股東的心。

方臘雖然只有八大將,但是,這些人本身武藝不次於宋江的五虎將。而且,他們統兵能力,強於宋江手下的好漢。再看梁山好漢們,一直都不善於攻城和行軍打仗!

梁山好漢攻城,大都是靠內應才成功的。例如:攻打青州時,是靠呼延灼內應;攻打大名府時,是靠在城裡縱火;攻打東平府時,又是靠董平內應。甚至,就連打祝家莊、曾頭市這樣的小土堡,都是分別靠“病尉遲”孫立為內應和“險道神”鬱保四為臥底才獲勝的!

沒有內應,就只能靠騙敵軍出城伏擊。例如:攻打高唐州,是靠騙高廉出城伏擊;而且,高廉還多次擊敗梁山大軍。甚至,他還靠著三百神兵殺散林沖5000人!

所以,梁山軍馬的戰鬥力真的很一般!雖然有林沖、李逵、武松這樣的武林高手。但是,他們行軍打仗,攻城略地的本領真的很一般。畢竟是“土匪”,搶劫還行,打仗就完蛋了。雖然有呼延灼這樣的“官軍將領”,但是,手下士兵素質不行,他也抓瞎。

也是因此,在打方臘時,才會損失慘重。

而且,宋江接受招安,引入大宋資本,傷了原始股東的心。

梁山好漢掛起替天行道的大旗以後,108為好漢其實已經迷失了。按照正常的農民起義,他們應該走上推翻宋朝統治,自己當皇帝才是正途。可惜,梁山董事長卻一心想要接受“詔安”,讓大宋資本收購了梁山!而剩下的大部分好漢,雖然偏向於就這麼留在水泊梁山當土匪。但是,也不是堅持反對“詔安”的。

於是,在宋江的主導下,大宋收購了梁山。梁山好漢就別想安逸的待在水泊梁山了,直接被派到前線打方臘去了。要知道,打方臘就要攻城,攻城可不是梁山好漢擅長的。因此,梁山傷亡慘重。同時,大宋集團對梁山的原始股東和員工的態度並不好,經常剋扣工資和糧餉。更可氣的是,打仗時,還有監軍“童樞密”這樣的人盯著梁山好漢。

舉個例子:打高唐時,林沖罵高廉“你們高家一個個為非作歹,禍國害民,沒有一個好人”。而等到徵方臘時,梁山好漢卻被方臘罵是“朝廷鷹犬”。梁山好漢真是裡不知氣不壯啊!

徵方臘,梁山內部必定怨聲載道,雖然,好漢們礙於情面不會推翻宋江的大哥地位。但是,大家肯定有散火的打算。。

梁山好漢中也有明白人,例如公孫勝,徵方臘前,公孫勝返回薊州,潛心修道。徵方臘後,燕青、李俊、童威、童猛、武松等人,先後脫離隊伍,也是對梁山集團的未來失去了信心。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方臘作為北宋末年的農民起義首領,自然有自己獨特的優勢,首先就是他手下也有精兵良將,其中“八大王”就非常厲害,各個都和林沖、武松有的一拼。在宋江征討方臘時,梁山好漢也是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死傷人數高達70多人。

那麼方臘手下的八大王都有誰?

一:兵部尚書王寅

王寅在方臘手底下擔任文官,官爵是兵部尚書,也就是掌管兵權,原本石匠出身的他卻使用一條鋼槍,耍的是爐火純青,頗有萬夫莫擋的氣勢,尤其是他還有一匹寶馬,名為轉山飛,這匹馬跟隨他征戰多年,在山地上如履平地。因為王寅屬於高官,所以上戰場的機會其實並不多,但他再是設計殺了梁山的神火、聖水二將,之後又殺了李雲、石勇,隨後一挑四(孫立、黃信、鄒淵、鄒潤),還不落下風,直到林沖趕來,五人合力將其擊殺。

二:寶光如來國師鄧元覺

鄧元覺石勇的是一條禪杖,禪杖是渾鐵打造而成,有50多斤重,別人都稱他是國師,曾與魯智深打鬥五十回合不分勝負,但是鄧元覺認為自己已經佔了上風,後來武松看見情形不對,出手相助,鄧元覺這才敗退下來。之後鄧元覺被宋江設計,帶入籠中,小李廣花榮直接近距離將其射殺。

三:南離大將軍元帥石寶

石寶使用的是劈風刀,此刀可以裁銅截鐵,再加上善用的流星錘,大戰關勝二十回合不落下風,石寶隨後回馬,關勝深知石寶武功不在自己之下,於是並沒有追趕。石寶曾殺死過樑山的鮑旭,還打敗過索超、呂方、郭盛,實力強悍。

四:護國大將軍司行方

司行方的記載並不多,不過根據他在德清縣南門外三十回合擊殺梁山好漢插翅虎雷橫來看,司行方的武力應該也是可以的,後來司行方兵敗墜水而亡。

五:皇侄方傑

方傑使用的是方天畫戟,與秦明戰鬥三十回合不分勝負,後來杜微前去相助,方傑一招就將秦明斬殺,後來方傑與關勝對戰,花榮前去相助,方傑一挑二,雖然顯得有些吃力,但是並沒有失敗,直到李應等人出陣,方傑這才敗陣逃走,最後被燕青一刀給殺死。

六:鎮國大將軍厲天閏

這個厲天閏厲害了,一出手就斬殺了梁山周通,李忠也被打傷,十幾個回合又殺了負傷的董平,最牛的還是他一槍就挑死了梁山沒羽箭張清,,不過最終在和盧俊義大戰三十回合的時候,因為心態不好還是懼怕,被盧俊義挑於馬下。

七:龐萬春

擅長射箭,一出戰就將梁山好漢九紋龍史進幹下馬去,後來指揮部下全部射箭,將梁山好漢石秀及陳達、楊春、李忠、薛永全部殺掉,還射殺了2000多名士兵。

八:樞密呂師囊

使用的是一條丈八蛇矛,武藝高超,手下還有12個統制官,名號“江南十二神”,他的頑強抵抗讓梁山好漢損失了大部分人馬,只是最後被金槍將徐寧刺中而亡。

那麼梁山好漢為何會損失如此慘重?

其實真正歷史上梁山好漢也大概只有幾十人,在山東一帶造反,只是很快就被鎮壓,反倒是方臘他們的勢力、影響範圍、持續時間都比宋江要好很多,如果真實歷史的話,宋江還真不是方臘的對手。

但是既然是小說,方臘自然是不如宋江,不過方臘的實力也很強大,之所以能讓梁山好漢付出慘重的代價,也是因為方臘等人的頑強抵抗,本身又擁有諸多將領,哪裡會束手就擒。其次還有就是方臘等人佔據了浙江五十二縣,地理位置優越,易守難攻,很多梁山好漢都是在強攻的時候被殺死的。

方臘佔據八州,又封官稱制,財力、物力都不是問題,就連情報方面也比宋江做的好,所以宋江征討方臘,一開始就應該意識到這場戰爭的嚴重性。


羽評郡主


《水滸傳》只不過是施耐庵先生寫的一部章回體小說而己,不是真正的歷史且莫對號入座。歷史上方蠟這個人是有的,在青溪發動起義也是事實。充其量是一幫烏合之眾遠沒有小說中那麼斜唬,更不可能是訓練有素,殺人如麻,裝備精良,戰鬥力強憾的正規軍對手。公元1125年媼相童貫率戰鬥力強大的西北邊軍來到南方掃平叛亂。方蠟領著一幫亂兵剛一和政府軍接觸就潰敗了。方臘把杭州庫房點了一把火就逃之迗迗了,童貫大軍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平定了叛亂,遠沒有象《水滸傳》中那麼難打那麼損兵折將。不且生擒方臘的是南宋中興四將之一的韓世忠跟武二郎一毛錢關糸都沒有。兩年之後"靖康之變”開始,北宋滅亡南宋開始。



關東俠客


北宋年間,宋江,王慶,田虎,方臘,共四支農民起義隊伍,宋江投降後,以宋先鋒之職對王慶,所佔十一個州,五十五個縣農民隊伍進行鎮壓,王慶被抓,農民起義軍大部分戰死。田虎也如此。而宋江不析一將。而方臘,手下大將,於地裡有關,是宋江一百單八將最後才有三十多人生還。而方臘!被武松活捉。農民起義軍因失敗而結束。


286草民


梁山本就不應該打方臘!大家都是義軍,你接受了招安就掉過頭打人家,這本就不合道義,還扯什麼好漢!看看林教頭,高俅是害他全家的仇人,不共戴天,梁山泊的口號是什麼?替天行道!竟然捉住了大奸臣,不交給林沖雪恨,為了招安,放了回去禍國殃民,還談什麼忠義?對林教頭有義嗎?對皇帝忠心了嗎?明知道大奸臣不殺掉放回去,這叫忠?宋江為了自己的名聲,放奸臣,征討義軍,根本就是不忠不義!


刑鼎


先不糾結歷史,就論小說。宋江手下並非都是好漢,好漢很少,地痞流氓很多,說白了就是小混混。都是想背靠大樹好乘涼,但是他們符合了宋江的政治需求,就是打壓林沖,魯智深,武松,楊志這些的的話語權。質量上要低於方臘。反觀方臘,目的很明確,就是要與朝廷對立,眼光自然不一樣,能力必然不一樣。所以質量上的差距必然是非常大的。再者,就是要看打方臘時死的都是什麼人了。可以試想,呼延灼,關勝,盧俊義這些人可能為種事拼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