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青春期叛逆嚴重怎麼辦?

小芳談升學


青春期的孩子產生叛逆,讓很多父母措手不及,不知道如何應對,這位父母對青春期的孩子產生了許多疑問“為什麼孩子對我的說教充耳不聞? 為什麼孩子總是和我頂嘴對著幹? 為什麼孩子再也不願與我們交流? 20年前自己還是青少年的時候,好像自己沒有那麼多心理問題,現在為什麼這青少年心理問題越來越多了?這個是怎麼造成的?我該如何正確的跟教育孩子,跟我的孩子相處?”其實孩子進入青春期,標誌著孩子已經成長為大人了,開始有了自己的思想,有情緒需要宣洩,不願意被管教。侯媽研究家庭教育十幾年,現在和父母們談一下如何應對青春期的孩子。

1. 青春期的孩子已經是大人,父母不要把他們當作孩子來看待,要換位思考,注意和孩子說話時的語氣,改變與孩子相處時的方式。

2. 多尊重孩子,不打擊孩子的自尊心,少批評和否定孩子,多對孩子進行正面的暗示。

3. 要相信孩子能夠處理自己的事情,對孩子要放手,管理不要太嚴格。

4. 對於孩子的想法要給予幫助,讓孩子相信自己,孩子自然願意與父母進行溝通了。

5. 多給孩子自由和空間,不拿孩子與人作比較,尊重孩子的獨立意識,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各位父母朋友們想學習家庭教育,可以關注我,侯媽每天給你分享。


侯媽家庭教育


我兒現在高一,沒有叛逆期,學校已經給了孩子很大的壓力了,我們做家長的千萬別孩子上晚自習回來,還說些學習的事情,我的孩子回來已經近十點了,我會切好各種水果插上牙籤了,放到孩子面前,因為沒給孩子配手機,我把我的手機給孩子上QQ,20分鐘後洗澡睡覺,他邊吃邊玩,聊些高興的事,時而逗逗他,你要知道學校的事,在玩笑中套他話,他會毫無防備的說出來,一定要講究技巧,千萬不能羅嗦,關鍵時撥上一兩句引導他的話。孩子一定會採納。雖然我們也緊張他的學習,可千萬不能急,暴躁,因為急緊張都沒用,晚上回來讓孩子換換腦子,放鬆放鬆,第二天才能滿血復活,叛逆期自然也沒有了,學習也不會太差,換位思考一下,我們做父母的工作的一天不是也想放鬆休息一下。


本宮暗地裡著迷


首先,孩子青春期叛逆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家長沒必要那麼嚴肅的對待。從父母開始一連串的幾個提問,我也感覺到父母的著急,困惑和無奈,同時也隱約感覺到父母的包辦和控制。我的分析和建議如下:


孩子到了青春期,自我意識比較強,他們更願意表現自我,不受條條框框的限制,儘可能的活出自我。

孩子越長大,很多父母心裡邊就越沒底了。孩子似乎沒有以前聽話了?孩子似乎愛頂嘴了?孩子越來越沉默了,也不太願意跟父母談自己的事情了……孩子的心裡有很多小九九,但就不表露出來。父母似乎越來越不瞭解孩子,而孩子似乎離父母越來越遠了。這不僅讓許多父母著急而焦慮。


很多父母可能忽略了,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思維和想法。父母覺得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什麼都要自己張羅和操心,總以為了孩子好為出發點,而不考慮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麼,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父母打著一切為了孩子的幌子,把自己的願望強加給孩子,卻不考慮孩子是不是真正的需要。其實孩子要的更多的是理解和尊重,但一些父母讓孩子感受更多的是壓制和壓迫。父母和孩子的互動是不平等的,是壓制的,試問孩子又怎能樂意的接受並坦誠地與父母交心呢?


所以吧,父母先要接受孩子已經長大了,是一個完整的個體,有自己的思維和想法,有自己的行動和判斷,並能夠承擔相應的結果。然後父母也要嘗試改變自己與孩子的溝通和交流的方式,規定大原則,具體情況由孩子自己選擇和實施。父母不要對孩子做太多的干涉和指導,不要試圖要求孩子必須按著自己的要求來做。尊重孩子的選擇,支持孩子的行動,允許孩子犯錯,還有端正好自己的預期和態度。


當孩子感覺是被父母尊重和理解的,當孩子擁有自主的選擇權時,當孩子感覺到自由和平等時……孩子也會慢慢的卸下自己的武裝,慢慢的靠近父母,儘量敞開自己的心扉。當然孩子可以有自己的小秘密,父母也沒必要要求孩子什麼都透明化。父母對孩子多一些寬容和理解,少一些壓制和控制,如果孩子活得越自由和民主,孩子的心就會靠得越近。


浮媽雲


青春期叛逆其實是孩子生理成熟和思維水平提高的結果,是孩子成長的表現。所以,家長要理智對待叛逆不是一件壞事,而是一種成長和進步。

面對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家長應該學會一些應對方式,要懂得肯定,懂得調整,懂得對症下藥。

一、要肯定叛逆是孩子成長的表現

當家長遇到孩子叛逆、不聽話、不配合、不溝通時,一定不要認為孩子叛逆是對自己威嚴的挑戰,而要承認叛逆是孩子生理成熟、認知能力提高、自我同一性發展的結果,是他們成長的表現,是一件好事情,至少是好的開始。家長不要盲目否定孩子的不守規矩,對孩子勇於自我探索的表現要加以肯定。得到父母的認可之後,孩子可能就不會那麼叛逆了,起碼程度不會更深。



二、以叛逆為契機,調整教養角色和教養方式

叛逆意味著孩子長大了,家長需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養角色,應該從起主導作用的教育者轉變成陪伴孩子成長的陪伴者。陪伴,就意味著以孩子為主,父母處於非主導地位;就意味著一種無言的支持和認同,意味著一種平等的朋友關係。

青春期的孩子出現叛逆問題,既提醒家長要及時轉變教養角色,也提示家長前期家庭教育的失誤所在,是家長改變教養方式的重要契機。心理學研究表明,權威型教養方式最有利於青春期問題的解決及孩子人格的塑造。權威型教養方式的特點是對孩子的行為有明確的規定和要求,但在制定規則和做決定時會考慮孩子的需要和想法,聽取並接受孩子的意見,會對制定的要求作出解釋,說明希望孩子服從的原因。

三、孩子叛逆和家長的教育方式有很大關係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非常重要。孩子在不同的成長階段,教育的方式也不一樣的。今天我們要改變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長。孩子處在叛逆期我們家長應該多去認可孩子,聆聽孩子的心聲,給他們自由,站在孩子角度去考慮問題,和孩子達成有效的溝通,幫助孩子一起度過這個關鍵時期,給予孩子關心,信心!

四、學會剋制自己衝動的情緒

別忘了家長已經是成年人,是孩子的父母,你應該首先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過多的苛責孩子應該如何如何,在衝突面前你是榜樣,你是首先要做出調整的人。你越衝動,脾氣越多,孩子會用更強大的努力來對抗你的衝動!而我們應該都很清楚的知道與孩子的對抗,輸的永遠都只會是父母!

遇到衝突、矛盾,停止抱怨、說教、怒吼,讓孩子瞭解你內心的想法和憂慮,讓孩子感受到你的尊重和信任,和孩子一起探討問題的解決辦法。這樣的一個溝通過程其實也就是在教孩子面對問題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如何與人溝通,如何解決問題!


五、不要試圖控制孩子

當一向乖巧聽話的孩子,忽然以你不習慣亦不喜歡的方式對你說話、與你相處,甚至和你頂撞時,先別急著生氣,更不要一巴掌打下去,他(她)其實是正在用這種方式向你宣告:我,已經進入青春期了!

青春期的孩子,生理上已經有了大人的樣子,但是心理上並不成熟;他們看起來應該懂事了,但其實遠遠沒有;他們想獨立,不願意再被過分呵護;他們想做主,內心張力十足,總想標榜自己的與眾不同,不懼怕任何試圖阻攔他們的人和事物……因此,家長的過度管制對他們來說是難以忍受的,他們不會再俯首帖耳“受制於人”。

所以,父母一定要切記,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你越想控制,他們越是不屈,越想遠離你。想控制他們像控制幾歲的孩子一樣,幾乎是不可能的!

孩子青春期,不單孩子在成長,我們作為父母也在成長。每個孩子都會經歷青春期,這是一個在他成長蛻變過程中必將經歷的,逃不掉避不開的階段。作為家長的我們,在孩子的這個階段一定要牢記:懂比愛更重要!


物理小金魚


這個題主真的備受煎熬!我的話你如果能聽進去,認真思考,一定會對你和青春期孩子有所幫助!


首先回答你的三個小問題:

1,孩子對你的說教充耳不聞,你是因為你的說教時機、方式、所含的情緒都無法讓孩子認同;

2,孩子總是和你頂嘴對著幹,是因為你的觀念、方式、方法、時機以及情緒都讓孩子感覺到了厭煩;

3,孩子再也不願和你們交流,是因為他在你們那裡得不到真正的認同和支持,他認為和你們的交流只能讓他心塞,所以他主動關閉了和你們交流的心門。

回想20多年前的時代,互聯網的概念是什麼?那時間還是大學畢業生包分配的尾聲,大學畢業生找工作似乎比現在要輕鬆一些。現在互聯網把每個人的生活都結成了一個大大的網絡,現在青春期的孩子所面對的卻是十幾年後的更高智能時代。我們現在的家長:說教、聽話等等教育模式和觀念卻還依然沉浸在二十年前自己青春期的時代,如此想來,現在青春期孩子的問題能不多嗎?


不過從題主的詳細描述中可以看出題主已經在開始思考這個問題,這就是一個見好的開始,怎麼做?那麼我的建議就是:

1,自己開始抓緊一切時間學習家庭教育,從觀念到方式方法對自己做一個大的調整;

自己對自己狠下心來,必須要改變,但改變是痛苦的,不過既然那麼愛孩子,這一點改變的痛苦也是值得的。

2,有計劃有步驟地改變和孩子之間的關係,通過自己的改變來影響青春期孩子。

3,抓住大原則:人格品質的培養為主,逐漸地放手孩子給予他越來越獨立的成長和發展。

最後送給所有讀者一句話:不要妄想改變任何人,唯一的道路就是改變自己。


快樂庭院


儘量不要跟孩子起正面衝突,當孩子迷失自己時,不要嚴厲吼罵,要試著親近孩子,多在孩子面前講些積極向上的事例,但千萬別用說教的語氣,要知道現在孩子學習壓力大,一天的大部分時間都呆在學校,想必他們回到家都希望能得到舒心的安慰來緩解一天下來的疲憊。

只是孩子雖然處於特殊成長時期,但當家長的也不必太擔心,因為這個時期是每個青少年都要經歷的,只要多關心孩子,正確的引導他即可,還有一點,有些孩子在家發小脾氣,當家長的有時不耐煩,也不去搭理,心想讓你鬧吧,等鬧完了就安靜了,然而這樣做並不好,事實上有時候這種行為是自尊心強的孩子為了引起家長的注意而故意做的,這時候就表示孩子需要你的關心,因此你千萬不要裝作不知道,而是耐心的問孩子是否需要什麼,說不定他就會把心裡的想法說出來!

總之,孩子是培養出來的,而不是呸出來的!


雛菊姑娘說


可能有的人會因為孩子叛逆厲害,就放棄了管理,這樣孩子會離自己越來越遠,出現這個問題,我想都要冷靜冷靜,其實,換位思考一下,孩子為什麼不聽你的?

不聽你的,是因為她/他或者覺得自己大了,一些事情有自己的想法,而大人還是以為孩子還小,做什麼事都管,沒有給孩子合理建意或意見,讓孩子感覺你不愛他/她了,或許大人大吼大叫,讓孩子覺得顏面掃地,都會對家長沉默,不想溝通。

在換位思考以後,站在孩子的位置想想,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一切都會迎刃而解,所以,孩子就會慢慢和家長溝通,也就不存在矛盾,沒有矛盾,哪來的叛逆啊!


遺失的天使


孩子青春期就一定叛逆嗎?青春期叛逆的標準是什麼?面對孩子的叛逆我們又做了些什麼呢?

現在很多父母一提到青春期就有很多話說,更多的是在傾訴孩子的各種缺點。但似乎忽略了自己的各種缺點。這本身就是不公平的。

孩子青春期是否叛逆和父母有直接的關係,之所以會叛逆是因為我們仍按照原先小時候的教育方式,進行說教教育。青春期叛逆孩子基本都在初中階段,這時候的他們已經獲得了很多的知識。他對我們的言辭不再完全聽從,他們有自己的判斷力。他們不想父母過多的去介入,而不是每個父母都能放手。這讓他們形成了自然的反抗,即使我們是對的,他也要按著相反的方向來。

在父母眼中青春期的孩子,愛衝動,發脾氣。可我們是否想過我們在青春期孩子的眼中是怎樣的父母,他們會不會也覺得我們不可理喻。這只是兩種觀念的衝突,他們渴望被尊重,得到自由,而我們卻不想放手。

面對青春期的孩子,我們很無奈,喜歡去跟別人分享,但這種分享已經嚴重傷害了孩子的自尊。他們會覺得很難堪,很壓抑,別人異樣的目光,讓他們感覺不舒服。

觀察那些青春期仍然陽光,快樂的孩子,我們會發現,他們身後都有明智的父母。無需去急著改變孩子,先讓自己試著換一種交談的方式,讓幽默成為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橋樑。只要能意識到自己需要改變,時間還來得及。



小布點mami


閱讀閱讀,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讓他在青春期沒到來前就瞭解青春期知識。我從小就和我兒子說:你大概12歲會進入青春期,而那時候媽媽就開始進入更年期了。青春期是一種情緒,發洩發洩就沒事了;而更年期是一種病,過度不好就會有後遺症。所以到時我們母子倆要互相努力互相包容了。你更要照顧媽媽喲。可能我嘮叨多了,可能小孩讀書也多,我兒子的青春期沒有多少叛逆,很順利,真的叛逆嚴重,父母就得好好陪伴好好引導了。


土申的窩


青春叛逆是人生必經階段。做父母應該感到高興,因為你的孩子要長大成人了。由於處在青春期的孩子在生理方面,認知問題的方式都會產生很大的變化。特別是認知方面由以前完全依賴父母,開始有了自己的主見。但由於社會閱歷的欠缺往往做出事情不能盡如父母之意,父母的說教他(她)也會用自己的眼光進行分析,所以難免會產生矛盾,純屬正常。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做父母的要放下身段,主動跟孩子交朋友。遇到問題要認真傾聽孩子的見解,和孩子一起分析利弊,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參與到孩子的活動中去,不要一味地說教,特別是不要動不動就說我們那時侯怎麼怎麼了,更不要居高臨下訓斥等等。總之,只要你跟孩子真正交上朋友,一切問題都應刃而解了。個人見解,僅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