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读高中了,买鞋就只想买阿迪、耐克,为此经常吵起来,这是虚荣心还是什么问题?

Victor领导者


看经济能力吧!符合经济能力的消费才是正确的,至于攀比心理?比阿迪和耐克贵的品牌太多了,上高中时老妈给买了件范思哲夹克全黑的,那时候也不懂就觉得比较舒服,现在大学毕业四年了还会穿穿,真挺舒服的,耐克挺小的时候就开始穿,因为老妈觉得质量结实,我比较淘吧!普通鞋半个月左右基本会开胶。我妈总结的经验是阿迪好看,但是没有耐克质量好。一般一季两三双换着穿,一年其实也就添置一两双鞋而已。实话是现在出的鞋真没有以前的好看。至于衣服是真够可以的了,目前为止只有T恤穿坏过,所谓的坏就是褪色了,幸好我是画画的,避免不了弄到衣服上洗不掉,要不真不知道会有多少衣服了,总结一下千万别买Logo特别大的,因为第二年在翻出来时会觉得特别傻,而且会有几个经典款,好多年都没下过架。至于出新款就要追的小孩,就需要父母好好讲道理了。


用户51642574567


可以说是虚荣心,也可以说是"随大流"。

小学就有一部分孩子爱攀比,追求各种物质。等他们升学到初中,这种现象更是普遍,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正确引导孩子理性消费。一年买几双就够了。各地奥特莱斯都有大量的折扣品牌鞋服。价格很合算,让孩子穿耐克再也不是高消费的代名词!

另一方面,这是现在的普遍校园穿着消费水平,耐克阿迪达斯也是老百姓可以消费得起的,一味拒绝孩子的合理要求只有伤害




用户88692711469


一方面,阿迪耐克上脚比较舒服,一双舒适的鞋,自然让他成为这两个品牌的忠实的消费者。

另一方面可能或多或少有一点虚荣心,同学都有,他没有,有些自卑,己不如人。

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允许,买个质量好,舒适度高的鞋,也在情理之中。穷有穷的过法,富有富的过法。经济宽裕还节衣缩食的实在没有必要。

如果经济不宽裕,买品牌鞋有些吃紧。就跟孩子分析家庭状况,给出解缺方案:1.买高仿,节省开支。2.放弃价格贵的品牌,换价格适中,质量也不错的品牌。二选一,因为家庭条件不允许,无法满足他的要求。以后条件允许了,会给他买。

我想以平等的的姿态,跟孩子讲道理,让他作为家庭成员之一,赋予它控制家庭收支的永不解散的合伙人身份,他自然思考的出发点就放到家庭为单位,而不是以个体为单位了。他会为整个家的收支操心。

道理很简单,执行有门道。为什么大道理都讲了,还能吵起来呢?

是因为家长习惯了以居高临下的长辈身份,把沟通分析探讨一个决定,变成了训斥、抱怨、轻蔑、强迫、贬低、语言恶毒、出口伤人。这种态度和语言攻击,不是家长有意而为之,是习惯,习惯了这种表达方式。结果就是激化了孩子的叛逆情绪,他会反抗、顶嘴、抱怨、出言不逊、甚至摔门而去。这些过激的行为背后是无助、伤心。争吵的焦点表面上是没有满足他,为了一双鞋。实际上是家长的态度和沟通方式,没有让他感到自己是父母爱护的儿子,只让他感到是被父母嫌弃的人,最伤人的话就是“你看人家谁谁谁。。。。” 压迫式的数落让他失去了平静思考能力,成为了和父母的对立面。

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年龄再小,也要尊重他,考虑一下话说出口,会不会伤到他,在说训斥的话之前,换位一下,假如这句话是别人说自己,自己什么心情和感受。

很多人说孩子不尊重父母,都是惯的,揍的轻了。这是不正确的,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言传身教的老师。父母儒雅文明,孩子耳闻目染。父母粗俗野蛮,满口脏话,不顾及对方感受,说话不经大脑,孩子也会青出于蓝。

父母先对自己自律,以身作则,再从小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像朋友和平辈一样相处,相互尊重,参与家庭的决定商讨。不要摆我是老子,你是儿子,你就得无条件听我的。这种强制性的服从,起不到效果,得到的就是一个让你气炸肺的不听话的孩子。

所以从根源上找原因,祝愿所有家庭,都母慈子孝,远离争吵。家庭是爱的港湾,是在外疲惫,受伤,难过,受气了,回家疗伤的地方,是精神的依托。不是一个互相伤害的地方。孩子都是好孩子,家庭氛围很重要。


LOVE2023


穿名牌鞋在高中生中非常普遍

现在的高中生甭管喜不喜欢打篮球,都喜欢穿这些名牌运动鞋.在我的学生中就有很多这样的,无论男生女生,都喜欢追求这类鞋子,还越贵越好.阿迪、耐克这样的鞋子其实并不是最贵的了,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牌子.例如椰子鞋,就一个字贵,动不动上万块了,即便如此,很多人还买不到,因为很多鞋子是限量发售的,饥饿营销做到极致,很多同学可能很多时候自己的鞋已经够多了,买鞋子并不是为了自己穿,买到之后可以高价卖给其他同学,还可以从中挣钱.

虚荣心肯定是有的

你要说这些学生一点虚荣心都没有,肯定也不客观.当看到别的同学穿椰子鞋,而自己还穿着普通运动鞋,难免不好受.况且,现在同学们之间讨论的很多话题跟鞋子有关,自己没有鞋子,很难融入进去.其实孩子买这类鞋也是为了跟同学们有共同的话题,也不能全怪孩子买这种鞋子了.

当然,家里有钱任性随便买;但是对于普通家庭肯定是很难承受的,要是经常买肯定受不了.很多时候孩子是不能从家庭经济条件出发去思考问题的,这时家长要及时跟孩子沟通,说清原委,以学习为重,相信孩子会体谅到的,而不是简单的吵架,而且也解决不了问题.


学霸数学


我娃从小穿耐克阿迪。因为特别舒服也耐穿不臭脚。不过买啥样的都是我说了算。到他初二,大约是2011年,他有了自己的想法,就说希望有一双看好的1300左右的耐克鞋。我说,你考年级前10就没问题。然后他果然达到了目标,也高兴的穿上了新鞋。这双鞋一直穿了5,6年,穿的不能穿了为止。当然这期间也买了几双鞋换穿。不过我俩绝不会吵架的,因为我答应的一定做到,我答应不了的儿子会理解我。


堆烟887


折扣店几百块.....人人都有虚荣心,孩子大了,学校里的孩子都是阿迪耐克,然后你给孩子买安踏.361度....孩子骨子里会自卑的!何况现在阿迪和耐克也不是什么奢侈品.在经济范围允许的情况下,也是满足孩子的精神要求!


陌上花开33395491


孩子从小学到高中,上学基本都是穿校服,外衣买的比较少,穿戴投入方面鞋子是大头。孩子小的时候,可能还不知道品牌,也不知道比较,有啥穿啥。但随着孩子长大,穿得鞋子多了,就知道阿迪、耐克穿着比较舒适,加上同学间的攀比心理,自然更喜欢品牌鞋子了。


孩子已经上了高中,有了基本的审美观和舒适体验。条件好的家庭,会主动满足孩子对鞋子的需求;条件差的家庭,可以买阿迪、耐克的打折款,价格不会比其他鞋子离谱很多。因为这事家长和孩子争吵,闹得彼此不愉快,完全没有必要。


举个例子,双十一那天,女儿看上了斐乐一款变色鞋,由王源代言,价格过千。除此款鞋子外,斐乐其他款价格都非常优惠。刚开始我不同意她买,孩子就不停地磨叽。后来心烦,干脆不理她,结果孩子磨着磨着自己就哭了。看到她痛苦的样子,忽然觉得她已经不是我能够掌控的小女孩,换位思考一样:谁在初中没有追星心理呢?从来没有要求的女儿一定是真心喜欢那款鞋子;给她买回来,让她自己去体验价值和实物是否匹配;把买鞋子作为一种鼓励,是不是会有意外的收获呢?

想清楚之后,我立即下单给她买了那款鞋子。条件就是假期要认真听买来的网课,完成手里未创作完成的小说。孩子欣然答应。其实我知道,即使不买鞋子,她也会完成假期安排,但附加上这个条件,她做起假期事情来会有正向激励作用。


入青0601


路过

没那么多方面,纯粹虚荣心作祟!

高中了,再去试图让他把这种虚荣心收起来,已经太晚了

那你就跟他说,想买什么鞋都没问题,拿成绩说话,但是一般有这种虚荣心的人,成绩一般都好不到哪去!

其实导致孩子这样,家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从小没有给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但是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好好的跟孩子沟通就好了,每个家长都不希望自己孩子比别的孩子差,但是在攀比的同时,要把握好尺寸

该买就买了吧,但是要跟他说清楚,这双鞋的钱要从你生活费里面扣出来,如果你孩子还有点懂事的话,他会懂得!

纯个人观点, 谢谢关注!


怪兽仙僧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攀比心理虽然不好,但是多多少少每个人都会有,

大人心智成熟可能会比较看的开,但是作为十八九岁的少年,现在是他们与女生接触最多的年龄,也是身边同龄人沟通最多的年龄!

对于他们来说只是想比较不与身边的人差异较大,这不仅仅是一双鞋子的问题,有时会被同学嘲笑,冷落。

但是也不要助长他们的对家长的依赖性,既然无法说通他放弃攀比的心里,那就以奖励的形式,期中考试考多少名,或者说每个周末在作业压力不大的情况下,包下一个学期的洗碗家务,然后给他买一双阿迪耐克就好了,作为家长不要他们一撒娇一生气就对儿女百依百顺。

像现在正品的阿迪耐克,便宜的有七八百左右的空军一号,也有四五百块钱得休闲小跑!

实在不行你可以考虑下我们莆田鞋,通货价位在100-150左右,真标150-300左右,公司级在300+

真标就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了!



用户55986248209


我想要分享一下自己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我是一名80后在我很小的时候,至少那时侯我们那个时期的小孩似乎对这种不是那么去追求,现在的孩子就不一样了,可以说是虚荣心作怪也可以说很大众化了,怎么说呢我并不知道你家孩子周围所处的生长环境,像我在大城市长大,周围的上学小孩都在攀比,在我们那个年代智能手机还不存在,记得在我们那个时期上中学的时候我记得我用过小灵通和手机差不多这样的东西,当时看的话确实觉得自己牛的一批,回归你说的,小孩子嘛都有攀比的心理,作为她们的家长我觉得要正视这个问题,如果说他想要的话可以,一定要拿他学习成绩去换,否则就是没有,从小要树立他的正确一种意识,想得到某样好的东西需要靠努力去付出,我觉得每一个人都想要美好的东西,包括我们本身,不过说真的阿迪耐克之类如果不是莆田货,真品的话确实穿着舒服,买好鞋不就是为了让脚更舒服吗,而且质量也没得说,我们家长辛苦辛苦没什么,要让孩子过的好,但是一定要树立他的一种意识就是想得到好的东西就要去拿筹码换,比如学习成绩什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