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重不能吃哪些东西?

小亦健康说


有句古话叫:“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

湿与寒在一起叫寒湿,与热在一起叫湿热,与风在一起叫风湿,与暑在一起就是暑湿。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时,觉得特别疲劳,头发昏,打不起精神来,或是像穿了件湿衣服一样,浑身不清爽,人也懒得动,那么就要当心体内是否有湿气了。

如果感觉体内有湿气了,首先找出形成湿气原因,对症解决效果会更好。

湿气分外湿、内湿:

外湿指的人久处湿地,环境潮湿,或者涉水淋雨,过河涉水,淋雨感受外湿,这类都是属于湿从外来的范围。

内湿指的是,由于湿邪是要靠脾胃的运化,不是说人体吃下去的食物和水,那就是有用的津液,是要靠脾胃的运化,才能转化为津液输布全身。如果脾胃运化水液功能障碍,脾失健运,那水液就会转化,形成水湿在时间久了人体湿气就会加重。

所内我们首先简单判断出湿气的来源,如果是外湿那和居住环境有关系,要尽量改变湿气重的环境,选择阳光充足环境居住。


内湿和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关系比较大。总结就是两多一少:喝冷饮吃寒冷食物过多,夏天吹空调冷气太多,一少就是运动太少。

湿气重的人不能吃的食物:

冷饮

避免冷饮、喝冷啤酒,凉菜尤其刚从冰箱里取出来的,寒气入体,但是没能及时排出去,就会伤害自己的内脏。就会造成脾胃运化水液功能障碍,脾失健运,那水液就会转化,就会形成水湿。

早上一杯凉开水:

北京中医药大学诊断学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罗大伦指出:‘每天早上一杯凉白开’这种说法也是错误的,早上是要喝水,但应该喝温水。因为早上脾胃比较弱,凉开水低于人体内温度加重脾运化功能负担,所以早上要喝温水。错误的养生秘方可能会适得其反。

在冬季里是容易形成湿气,人体新陈代谢减慢,运动量也减少了,吃得又比较多,比较油腻,造成热量和水分的集聚,体内有积滞来不及代谢,,冬季湿气里应外合,所以适时调整,不仅注意饮食习惯,还要增加运动量,养成健康生活方式,避免湿气形成。


作者简介: 张丹 王兴国老师科普写作培训班第一期学员

吉林延边大学中医学专科学历,辽宁中医大学中医学本科学历

国家一级健康管理师、国家一级公共营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育婴师

大连市营养学会理事、大连市国际医学交流会理事、大连电台106.7频道儿童营养嘉宾

辽宁省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营养系专家顾问、大连市工人大学营养师特约培训讲师、大连市妇联特约育婴师培训讲师。


营养百事通


很多人都知道自己湿气重,但是大多数都不知道自己是哪种湿,更不知道自己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

一、湿热型

湿热型体质,字面上就可以看出是有湿又有热,湿热特症:脸上出油,长痘,头发油,脾气燥,味口不好,舌苔少或黄有齿痕,大便粘腻,或便秘,睡不够等,湿热体质怕热不怕冷,这种体质要忌烟酒,火锅,烧烤之类的辛辣食物,忌冷饮,多吃蔬水果,绿豆汤,每天喝薏米红豆汤,熬时加入芡实,茯苓养脾止泻,只喝红豆薏米汤不养脾,等于治标不治本,过段时间湿气还会卷土重来,因为湿气重是脾的运化失调

二、寒湿型

寒湿典型阳虚的症状,就是怕冷喜温,吃点热乎的,穿的暖和就舒服,稍有受凉就浑身难受,严重的全身的肉碰到都疼,舌苔厚白有齿痕,脸色发暗,睡眠不好,女性痛经,腰酸背痛,大便粘糊糊的,容易拉肚子,体形易胖等等

寒湿重吃东西忌生冷,少吃水果,特别是寒凉性水果,一些寒凉性蔬菜也尽量少吃,多吃葱姜蒜,胡椒,花椒等香辛作料,多吃牛羊肉,忌酒,海鲜,晚上生姜花椒泡脚,多晒晒太阳,晒后背,有条件的现在正好三伏天,可以到一些专业养生馆做艾灸,想省线的可以买艾条回来自己做,但效果要差一些

三、痰湿型

痰湿基本归为脾的原因,脾的阳气不足,就不能控制体内的“水”慢慢积累的多,成为湿,再多,称为痰。逐渐就形成了痰湿体质。 痰湿体质表现: 外形多偏胖 “胖人多痰湿,瘦人多内热”。痰湿重的人容易发胖,发胖的人通常是痰湿体质,这个在临床实践中很常见,痰湿重的人经常身体沉重、比较笨重,脚步特别沉重。

痰湿体质平时注意饮食清淡,跟寒湿有相似之处,都重在补阳,每天用陈皮泡水喝,陈皮可以化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痰湿和寒湿体质千万别喝红豆薏米粥,薏米寒性太重,即使炒过也不行,只能越喝越重

不管是哪种湿都要重视养脾,只祛湿不养脾,即使暂时清除湿气,很快又会恢复原样





核桃姐


湿气太重,不能吃哪些东西?

很多朋友很迷惑,知道自己湿气比较重,但是不知道怎么忌口,什么该吃?什么不能吃?下面我来给你慢慢总结一下湿气太重,什么不能吃。

1,湿气太重不能或者少吃点蔬菜类:南瓜,冬瓜,玉米,黄豆及其豆制品等。

暂时想到这几样,欢迎补充。为什么不能吃这几样?湿性重着,黏腻,所以与这些性质相似的蔬菜类,建议少吃或者不吃。南瓜黏腻,冬瓜寒凉,湿气重点人一般脾虚,吃寒凉的冬瓜会加重湿气严重的直接拉肚子;玉米黄豆也是此类。不妨自己多注意总结一下,看看我是否说的对?欢迎指出。



2,湿气太重不能吃或者事宜少吃的水果类:橘子,芒果,香蕉。

(欢迎补充)如果你本来湿气很重,还长期吃芒果或者橘子,你会发现自己多双腿和手正在一天天的变得沉重不灵活,容易劳累,打瞌睡,因为这是困湿的表现。香蕉有滑泻的作用,所以也是伤脾胃的,会加重脾虚,导致湿气重,形成恶性循环。



3,还有其他:比如粽子,冷饮,雪糕,各类甜品,等等,这里就不一定一一举例了。欢迎评论区补充交流。

实用的祛湿的方有哪些?

1,参苓白术散(普通药店就有中成药)

成分:人参(自己抓药用党参代替,人参好贵),白术,茯苓,扁豆,陈皮,山药,炙甘草,莲子,砂仁,薏仁,桔梗,大枣。如果自己抓药,大枣3枚,桔梗6,砂仁6,炙甘草6,其余10克即可。本方具有益气健脾,渗湿止泻的功效,适用于脾虚湿气重,但无热象的人。需要坚持服用一个星期左右,你会发现自己一身轻松。比那些什么薏米除湿膏靠谱多了。



2,平胃散。(药店有没有中成药尚未清楚。)

成分:苍术,厚朴,陈皮,炙甘草,大枣。大枣三枚,炙甘草6克,其余各10克即可。本方具有燥湿运脾,行气和胃的功效。适用于湿滞脾胃,表现为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呕吐,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常自利,舌苔白腻而厚的朋友。建议对照症状,每天一剂,五天用量,湿气减轻。



好啦。还有太多太多的方子,不能在这里一一尽数,关注我,下次可以学到更多。


远志


您好,作为一个中医资深爱好者,同时也是一个长期受脾胃问题困扰的女孩,想给大家分享我自己的经验。


长夏属土,应脾脏,脾胃功能很重要,尤其夏天更不能因为天热而忘了对于脾胃的养护,我们就应该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自己的脾胃。

首先我认为冰冷的食物坚决少吃甚至不吃

年纪小不懂事,喜欢吃水果,西瓜,香蕉,桃子等,一吃就是吃到撑。以前还喜欢批发雪糕冰淇淋,现在想想悔恨万分。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脾胃湿寒 湿气重,十分影响身体,会导致整个精神面貌都差极了。要想除湿也应该杜绝冰凉食物。


油腻食物勿多吃

痰湿是体内代谢废物堆积的表现,与常食“肥甘厚腻”困于脾胃,湿浊排不出去有关。比如,“鱼生火,肉生痰。”肉吃多了,尤其是猪肉吃多了,极易生痰。


脾胃有四怕:

一怕生,二怕冷,三怕撑,四怕生气。饮食要合理,少食生冷、甜腻的食物,多运动、多吃素食、少饮酒、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心态,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脾胃。


我个人认为
【物无美恶,过则为灾】

任何食物都有它的优点,不能说完全否决,凡事不可贪多,营养均衡即可。像晚上其实大家可以少吃一些,吃得过于油腻过于撑都会给脾胃造成很大的负担。

希望我的分享对您有帮助!还有不完善的地方,欢迎补充!喜欢我的欢迎关注!


兽医新同学


湿气重的人平时能吃和不能吃什么食物有哪些?

湿气可分两种,不能一概而论,湿寒和湿热不同,可以吃的食物和禁忌都是不一样的。接下来就教大家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

湿寒体质可以吃的食物

湿寒体质的人通常都会存在气血虚的情况,不能吃太多寒凉食物。可多吃一些温补性和富含铁质的食物,比如:瘦肉、鱼、动物肝脏、家禽肉、蛋黄、豆类、芹菜、菠菜、香菇、黑木耳等。这些食物都有温补脾胃的功效,湿寒体质可多吃。

湿寒体质不宜吃

1. 湿寒体质不宜吃酸味食物,因为酸入肝,会使肝气更盛,而肝又是克脾的,会使啤越来越弱。

2. 湿寒体质不宜吃寒凉食物,包括寒性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苦瓜、黄瓜、西瓜、绿豆、梨、香蕉、芒果、柿子、猕猴桃等。

3. 湿寒体质不宜吃甜腻食品,比如:汤圆、月饼、奶油蛋糕、巧克力、糯米糕等。

4. 湿寒体质不宜吃滋阴凉血是肉类,比如:鸭肉、甲鱼、田螺、螺蛳、蚌肉、牡蛎肉等。

湿热体质可以吃的食物

湿热体质阴虚火旺,可多吃清热类食物,比如:苦瓜、黄瓜、西瓜、绿豆、冬瓜等等。也可喝沁贡堂 怡清茶,饭后半小时喝一杯,清热利湿。


湿热体质不宜吃辛辣油腻、易上火的食物,会加重体内湿热,同时避免吃宵夜、忌烟酒。


觉得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点个赞 关注转发一下 评论是美德 留下你的足迹方便下次观看


Trend小金


现在很多的人都会有比较重的湿气,但是自己却浑然不知,或者即使知道了,也不会去注意自己应该吃什么,不吃什么。那么,对于湿气比较重的人来说,什么东西是不能吃的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为什么现代人“十人九湿”?

现在在冬天的时候我们有暖气、夏天可以开空调,所以导致夏天不出汗,冬天也没做好保暖,自身的调节能力出现了问题,身体的抵抗力也就越来越低了,特别容易湿气重。

2、脾虚湿气重不能吃水果吗?

不是的,就算是脾虚也是需要吃点水果,不过不是什么水果都可以吃!要根据自己的湿气类型和湿气的程度,吃一些适合自己身体情况的水果,这样更有利于养生健康。比如西瓜、芒果等都应该少吃。

4、湿气重不能吃凉的吗?

冷的食物会有损脾胃,影响脾的运化功能,体内的湿气就更难排出去了。因此一般情况下,湿气比较重的朋友还是少吃点凉的东西比较好。

当然湿气重也分寒湿和湿热,对于身体湿热的人来说,在热气重的时候容易没有胃口吃东西,心情也比较烦躁,吃点凉的东西可能会舒服很多,不过也尽量不要吃太多。

5、湿气重有四大不能吃的食物

啤酒

啤酒的湿气是很重的,千万不要小瞧它,湿气重的人一定不要喝那么多,尽量不喝。脾部是比较喜欢干燥的,而啤酒湿邪较重,所以经常喝啤酒会使脾胃的功能不良,导致消化吸收的能力下降,然后湿气就更重了。

驻湿瓜果蔬菜

夏季之后,天气依然比较热,水果仍然是大家喜欢的食物。特别是一些小朋友很喜欢吃水果,其中就有一些湿气很重的水果,如果大量的吃这些水果,比如西瓜、芒果等等。另外还有一些蔬菜,诸如冬瓜比较寒凉,南瓜有些黏腻,也很容易让湿气囤积,产生吃不下饭、排便困难的情况。

肥厚、甜腻食物

油腻食物不仅难以消化,而且容易导致肠胃不舒服;还有少吃点甜食也有助于保护脾胃,不过油炸食品就会增加身体的过氧化物,加重了肠胃的炎症。

冰凉食物

不管夏天多么地炎热,都尽量不要喝冷饮和吃冰淇淋,冰凉食物对我们的肠胃是有很不好的影响的。


养生经


湿气已经是困扰现代年轻人最重要的话题之一了,我们都知道,湿气是六大邪气之一,而之所以被称作邪气,是因为湿气是难以治愈又可以同其他邪气合二为一发展称为更加难治的疾病。


湿气的危害

湿气易得难去,人身体内都有水分,水分占据着体重很大一块比例,水分可以保持皮肤内脏等等器官的湿嫩,又可以维持细胞新陈代谢,可是水汽大了,含量多了,就对身体有了副作用,而这副作用,就是湿气的危害。

①湿气伴生病

湿气同寒气结合,形成湿寒,同风结合,形成风湿,同热结合,形成湿热,同暑结合,形成暑热。

风扇是比较常见的病症之一,很多人都知道,风湿的危害巨大,让人痛心疾首又无可奈何。很多人得了风湿基本上就不会治愈了,只能延缓发病的情况了…

②睡眠质量差

得了风湿的人,睡眠质量肯定其差无比。哪怕你早早的睡觉,第二天早上起床还是“困难户”,因为湿气阻碍血液循环,你身体血液循环慢,人就特别疲惫。

③身体爱出油

湿气重的人,特别爱出油,头发,皮肤,脸上,每天都油腻腻的不清爽。脸上油多,看着不精神,然后湿气重的人脸色发黄,带着油腻,这给人的感官肯定不行。

头发油多的话,容易脱发,油脂堵塞发根,导致头发没有营养,最后变成秃头一族。

男性有湿气,会引起肾虚或者是阴囊疾病,阴囊会潮湿瘙痒,特别难受。而女性有湿气,特别容易得妇科病,白带增多,阴部瘙痒,这些都是让人尴尬又不爱治好的病。

湿气重不要吃什么


湿气重不能吃酸的

所有的酸的食物都最好不要吃,因为酸的东西会补肝,肝胆相照,肝气壮胆就好,但是胆确实克脾的,脾一不好,湿气就越来越重,因为脾是代谢湿气的。

湿气重不能吃寒性食物

所有的寒性食物,最好都不要吃,因为寒性食物会家中湿气带来的危害,包括蔬菜和水果。值得注意的是,寒性的水果包括西瓜,芒果,香蕉这些我们平常不以为意的食物。

湿气重不能吃油腻类的食物

油和腻对于湿气是两种概念,油腻既说的是肉,又包括脂类食物,肥肉啊,猪肉啊,这种含脂肪高的肉类不要吃。同时,巧克力,奶油蛋糕,或者是糯米,也会助长湿气,导致湿气更严重。

湿气重怎么调理

湿气重,首先在饮食上就应该以为清淡为主,不抽烟不喝酒,然后早睡早起,锻炼身体。运动有助于排汗,人在运动的时候,一小时可以排出100多毫升的水分,这对于代谢体内湿气有很好的帮助。

如果有条件,也可以做一做艾灸,对快速排湿有很好的疗效,很多明星体内的湿气都是通过艾灸来治愈的,简单有效没有副作用。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想要治疗好病症,肯定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长时间的坚持才会有好的效果。


月亮湾拉布拉多


人湿气重的体质,不能吃的东西非常多,能吃的东西反而非常少。这给湿气重的人造成了很大的饮食困扰。

那么造成人湿气重的原因是什么?怎么样治疗湿气重的问题?

制附子(无胆巴) 白芍 干姜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具体剂量因人而异。湿气重的原因,现代中医认为是脾虚。实际上这种看法,基本上可以说是错误的。脾虚只是一个标证,不是湿气重的本因。用专门补脾的药,只能是治标不治本。

单纯用补脾的方法祛湿,脾之所补,只能是旋得旋失,用补脾的方法,用不多长时间,所补的脾土之力又就变虚了,又就不耐湿气了。

那湿气重的根本原因在哪里?我的《观心庐医话》认为: 脾虚与湿气重根本原因都在于阳火虚衰,人身大阳不充,中阳不振,故而脾湿胃阴,此是“ 火虚不生中土” 的根本道理。



所以治湿,应当先提阳火。阳火,即真阳与真火,人的真火得壮,真阳方能得充。脾湿胃阴之病态就会一扫而空。

现代中医一般绝少理解“ 真阳 ”与“ 真火 ”的关系。把平正之真火,误认作“邪火” 之概念者,十分普遍。只要这种错误的观念存在一天,人们对脾胃病的认识,就会总是存在根本误解。

所以阳火论之系统理论,必须受到重视。我个人对于阳火论的创见也希望能被人广泛传播,后期我的著作若结集,则命名为《阳火论》。



当代中医用药治湿,滥补客阳客火、滥燥五脏阴津之类的治疗误区都很多。这均是不了解病机原理、不了解用药真义这两个方面所致。所以希望我的阳火论诸篇,能对从医者在这两个方面有所启迪。

脾虚湿盛者,或者说火虚者,在饮食方面有诸多不便。例如:湿气重者不能喝茶,一喝茶,湿气马上就会更重,这叫水湿内停。不能吃生冷瓜果类,吃了之后,湿气根本就代谢不了。

湿气很重的人,连就各种蔬菜也很少有可以吃的,湿气重者对蔬菜的接受能力也很虚弱。湿气最重的人,甚至连大米、面条、饺子这类主食都不能吃,只能吃酵母发面馒头、发面饼、发面包子。这些问题确实给这类人群造成了非常大的困扰。



但是经过正确的治疗后,这些问题就都不存在了,使人如获新生。这个感觉非常棒。因为我本人就是从多年前的严重的火虚脾虚湿盛的状态治疗过来的。这个治疗湿气重的经验,在我自己身上就获得了完美的治愈效果。所以我对于此病的方方面面,体验都非常非常深,都是实践得来的经验之谈。

湿盛患者在平常的治疗和恢复期内都需要注意什么,可以参见我的文章《火虚禁忌》。


观心自如


湿邪是现代人健康的一大宿敌,《素问•天元纪大论》之中有云:“太阴之上,湿气主之。”湿邪有重浊、粘滞、趋下的特性。“重”是沉重的意思,如湿气重的人常常头重如裹、周身沉重、四肢无力懒动等,正是《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因于湿,首如裹”;趋下则是指湿邪病多见人体下部出现症状,如下肢水肿,阴部、阴囊潮湿等,这就是《素问.太阴阳明论》中所说“伤于湿着,下先受之”。因湿邪渗透力极强,常与别的致病邪气狼狈为奸。古语有云:“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湿邪遇风则为风湿;遇寒则为寒湿;遇暑则为暑湿、遇火则为湿热。中医理论中认为湿气乃“万恶之邪,万病之源”,在中医致病六淫邪气“风、寒、暑、湿、燥、火”中,最怕的就是湿邪,最为难治。

湿气重则要注意不能吃伤脾助湿之物,如:1)少吃生冷食物、冰镇冷饮或凉性的蔬果,如苦瓜、空心菜、雪糕、冰淇淋等性质寒凉的饮食,易损伤脾气;2)少吃甜食,如蛋糕、甜点等。甜食少吃益脾,多吃驻湿;3)少饮酒。中医上认为“酒助湿邪”,酒精会加重人体“湿毒”,所以要少碰酒精,不可酗酒,更不可以借酒浇愁。夏季拿冰镇啤酒作为日常解渴之物是不可取的。

曹炜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风湿免疫科)曾在cctv10的健康之路节目中推荐过一个化湿三香小香囊:将苏梗:藿香:佩兰=1.5:1:1的比例混合,然后装入无纺布的包中,当茶包来泡茶喝或是当香囊随身佩戴时不时闻一闻对轻微湿邪的人群都适用。苏梗辛、甘、微温,归肺、脾和胃经,宽中的效果好,能够治疗胸脘痞闷、食欲不振、妊娠恶阻等症状。藿香和佩兰是一对对药,在这里三味药搭配在一起可以起到芳香化湿、醒脾的作用。

愿与社会各界人士多多交流、学习、进步、共勉,还请朋友们多多指教!欢迎留言评论、点赞、分享、转发!意在传播健康养生、育儿理念。谢谢阅读、关注,您的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


梅竹凌心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人在炎热的夏天吹着空调,吃着冷饮,这些看似舒适的习惯,会导致人体的湿气加重,寒湿聚集在身体的各个组织中,严重时会产生疾病。

中医讲湿气,其实就是人体代谢产生的“液态垃圾”,而寒湿进入身体后会有一些信号,如有如下状况可要注意了……

面部出油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排湿系统,皮肤上面的汗腺和皮脂腺等会通过出汗或出油的方式将体内的湿气排出体外,体内寒湿重,脸上就会大油田,出油不说,还会堵塞毛孔,皮肤粗糙,发黄。

身体怕冷

有时头发没有吹干就出门,吹风的时候会感觉到冷,后背发凉,打冷颤,这就意味着寒湿入侵。有这种情况就是阳气不足的表现,此时血液循环就慢,不能到达身体各组织器官中。

睡觉流口水

每天睡的好才会美,睡美人也由此而来。有人一觉醒来,发现嘴角有口水,枕头上有口水印迹,流口水是脾肾湿寒引起的,不是睡眠好的缘故。脾在人体中可以统摄血液,运化食物,在身体各处输布水份,如脾的运化失常,水份就会失去布散的功能,从而产生多余的水液,也就是口水。

寒湿乃万病之源,对人体的伤害很大,随意要及早调理。初始会引起皮肤出诊起痘,稍重时,胸闷乏力,困乏,咽喉肿痛,大便不成形,进一步后会关节疼痛,体型肥胖,时间长了还会引发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甚至恶性肿瘤。

湿气重少吃热带水果和海鲜,如:榴莲,芒果,菠萝蜜,可以喝鲫鱼🐟汤去湿。注意保暖,不穿过紧的衣服。多吃土豆,板栗,山药,豆角,牛肚,适当添加一些驱寒的中药🌿,如:人参,枸杞,姜,灵芝等,多泡脚,冬病夏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