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先打基辅再进攻莫斯科是否正确?你怎么看?

谈文论史


我是“麻辣战争”头条号主编龙舞风行,二战的苏德战场,德军执行巴巴罗萨计划突击苏军是兵分三路,北路直扑列宁格勒,中路直捣莫斯科,南路扑向基辅-斯大林格勒。

战争初期,德军连战连胜,苏军节节败退,大批军队被歼灭,在三路大军的进攻中,苏军在基辅-斯大林格勒方向是打得最好的,一度令南路德军难以前进,双方打成对峙状态,防御南路基辅方向的苏军是西南方面军,拥有70多万大军,武器装备也不错,是当时苏军中实力最强的一个方面军。

如果德军此时不打基辅,击中力量攻击莫斯科方向,可以提前两个月发起莫斯科战役,因此很多人认为,在冬季到来之前,德军也许就能打下莫斯科,赢得苏德战争的胜利。

首先,即使如此,德军也未必能打下莫斯科,其次,即使打下莫斯科,也未必能赢得苏德战争的胜利。

德军如果仅仅使用中央集团军群的力量,是无力攻克莫斯科的,必然要从北路和南路抽调精锐部队支援中央集团军群,后来的莫斯科战役,德军也是这么做的。

但是如果没有发动基辅战役,在基辅还有百万装备精良的苏军,这种态势下德军围攻莫斯科,必然将侧翼暴露在基辅苏军重兵集团的攻击之下,德军腹背受敌,很难打赢莫斯科战役。

后来的莫斯科战役,苏军已经准备好和德军打巷战,但德军根本没打进莫斯科城,就被击退,可见德军的实力距离攻陷莫斯科还差不少。

莫斯科是苏联的工业中心和交通枢纽,但在莫斯科战役之前,苏联已经将大批工厂搬迁到乌拉尔山脉地区,德军占领莫斯科,苏军仍然会和德军继续战斗,德军并不会因此就赢得苏德战争的胜利。

关注“麻辣战争”头条号,关注世界军事分析。


麻辣战争


从现在看过早攻击是错误的,但在当时这是唯一的选择。


纳粹德军一开始是势如破竹的,他们花了一个星期就拿下了整个白俄罗斯。但那只是中央集团军群,南方集团军群的攻击并不顺畅,乌克兰地区的红军顽强阻击,德军只推进了150公里。如果不是白俄罗斯的溃败,乌克兰地区的不会后撤这么快,苏联红军的主力与大部分预备力量都在乌克兰一线。

1941年七月到八月中旬,德中央集团军群军一直在斯摩棱斯克和苏联缠斗,缓过劲来的苏联红军开始和没有步兵支援的德军装甲集群战斗,到了八月中下旬,斯摩棱斯克一线已经稳定下来了。看起来进攻莫斯科即将开始,但现实是中央集团军群南部有一个大缺口,苏联在这一地区有70万兵力,这时如果开始进攻,那么红军西南方面军就有能力去截断德国攻击部队的后路。



希特勒被迫在8月20日让古德里安部队南下配合南方集团军群围歼西南方面军。希特勒的理由有三个,中央集团军群南部缺口太大;乌克兰是苏联工农业重镇;攻克基辅能够沉重打击苏联。

随后的事我们就都知道了,进攻莫斯科的台风行动失败了。我认为失败的根本是纳粹德军准备不足,他们低估了苏联的战斗力和抵抗意志,高估了自己仆从国的战斗力,苏联的天气也是始料未及的,长达一个月的秋雨让原野变成沼泽,130年来最冷的冬天让他们叫苦不迭。当然东线后备力量不足则是主要原因。而基辅围歼战本身并没有错误。


看球人


从马后炮的角度来看,先进攻基辅的决定是错的,由于基辅会战,德国延误了进攻莫斯科的时间,最终导致德国的战败。

德国的中央集团军群早在1941年7月16日就已经占领了苏联的战略要地斯摩棱斯克,斯摩棱斯克被称为“莫斯科国家钥匙”,是通往莫斯科的战略要道,占领斯摩棱斯克之后,莫斯科将无险可守,当年的拿破仑就是经过斯摩棱斯克攻占的莫斯科。



1941年9月30日,德军正式发起了“台风行动”,全面进攻莫斯科,可以说德国由于基辅会战和苏联军队在斯摩棱斯克方向的阻击,让德军延误了一个半月的时间。

1941年的冬天来的更早,温度更低,11月份莫斯科地区的地面积雪已经有一米厚,由于德军认为在入冬前就能结束战事,保暖衣服和白色伪装服都不足,坦克和其它车辆都因为低温而不能动弹。


来自西伯利亚的苏联红军早已习惯了寒带生活,有着足够的冬季作战装备,他们的枪炮套上了保暖套,涂上了防冻润滑油;有足够的棉衣、皮靴和护耳冬帽用来防寒。

由于苏联调来了西伯利亚地区的军队,加上德军前一阶段的巨大消耗,以及气温的影响,德军的攻势以失败告终。

如果希特勒听从古德里安的建议,攻下斯摩棱斯克之后不再南下基辅,而是直接进攻莫斯科,德军很可能在苏联援军到来之前攻下莫斯科。

攻下莫斯科,首先是士气方面的影响,由于德军攻势凌厉,苏联军内失败主义情绪高涨,首都被占领,逃兵和投降的苏军士兵只会增多。

攻下莫斯科,德军从中央切断苏联南北防线,无法形成统一的防御整体,此时德军可以南下基辅,基辅苏军仍旧会战败。

正确与否只能猜测,毕竟没有重来的机会。


视野新观


从实际结果来看确实是错误的,德军虽然在基辅附近歼灭了苏军55个师的兵力,仅俘虏就达65万人之多,但是这一战役上的巨大胜利并没能转化为战略上的胜利,德军在三个方向上的最终目标一个都未能实现,即使他们距离每一个目标都是如此的接近。

通过基辅会战德军基本歼灭了苏军的西南方面军,整个苏军的南翼大门已经打开,虽然他们已经挺进到了顿涅茨地区,占领了苏联最主要的煤炭资源,但是距离苏联的另一个关键的能源却仍旧有相当的一段距离,即高加索的石油。如果德军趁苏军南翼防线空虚之际继续从南翼发起进攻,彻底切断苏联的能源来源,那么对于其战争潜力的影响是致命的。事实上德军虽然切断了苏联的煤炭来源,但是苏联用石油弥补了煤炭的缺乏,所以德军在南翼的胜利并未能达成战略上的胜利。



然后我们再来看莫斯科,莫斯科最大的军事价值就是其作为整个苏联的交通枢纽,而对于苏联这种地域辽阔的国家,最最重要的就是交通。德军在制定对苏作战计划时,都认识到交通补给要比军事上的战略、战术指挥更为重要,所有的进攻目标都是围绕苏联一个又一个交通中心为基本出发点,只有占据一个区域里的交通枢纽,才能利用这些道路继续向前挺进。这也是为什么德军在一开始的“巴巴罗萨”方案中明确表明了要优先占领列宁格勒,根本目的就是企图打通波罗的海的海上通道,用海运来保证北方集团军群的补给,从而减缓德军陆地交通的巨大压力。而对于莫斯科的迫切占领也是基于这一考虑,苏联对于西北和西部以及西南方向上的人员和物资补给都是以莫斯科为出发点,全国的物资都向这里汇集并发向各个前线,这个苏联最大的铁路枢纽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关于在基辅和莫斯科的选择上的争执,有一种说法较为合理,即虽然南方的乌克兰地区具有许多个战略上必须占领的理由,但是占领莫斯科后就意味着切断了苏联后方同乌克兰地区的铁路联系,苏军的西南方面军将失去补给和增援,等待他们的要么是撤退要么是在德军下一阶段的打击下覆灭,乌克兰地区迟早要被德军所占领。所以1941年德军最重要的任务还是应该在冬季到来之前尽快拿下莫斯科而不是基辅,希特勒的决定显然是错误的。基辅会战耽误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最终让德军在莫斯科的作战拖延到了冬季,而1941年的德军根本没有冬季作战的任何准备,人员和装备遭受了重大损失,这些损失直到1942年都没能完全恢复。



至于假使德军放置苏军的西南方面军不管而全力东进,会遭到西南方面军从侧翼的反击从而切断中央集团军群的后路的说法根本不可能成立。首先苏军根本不具有这种大规模纵深突击的能力,即使到了1943年苏军的进攻能力仍旧远差于德军,到1944年才具备这样的能力。而且苏军西南方面军当时的补给状况也不可能支撑这一规模宏大的进攻任务,他们的装甲兵力也过于薄弱。而且德军并不是一股脑兵力全部投入了前线的作战,有相当数量的步兵师用于侧翼的掩护,这些步兵师在1942年的防御作战中表现出巨大的战斗力,苏军几倍的兵力也难以达成突破,所以在1941年的情况下,西南方面军就更不可能在侧翼进行决定性打击了。



在打完基辅后,其实最好的选择就是拿下列宁格勒,这个目标更容易实现,德军已经对列宁格勒完成了合围,而且列宁格勒的战略意义并不比莫斯科少多少,等到冬季过去以后,德军再以北方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对莫斯科发起决定性的打击。


小小狼王


1941年7月16日,德军中央集团军群攻占斯摩棱斯克,此地离莫斯科仅370公里,想想德军的进攻速度,斯大林和朱可夫都惊出了一身冷汗,莫斯科的防御远远不够,大量苏军损失和消耗,苏联首都根本无力防守,但就在此时希特勒却命令中央集团军群停止进攻,派出一个坦克军北上支援北方集团军群夺取列宁格勒,同时又命令古德里安的坦克集团南下乌克兰协助南方集团军群进攻基辅,消灭南方苏军,这个决定遭到了德军大批将领的反对,他们认为应该进攻莫斯科,莫斯科作为苏联的首都又是一个交通枢纽,一旦苏联失去了,整个防御正面就会被割裂,无法再组织完整的防御,苏联只能退守乌拉尔,等待苏联的就只有失败的命运了,况且俄罗斯的严冬令人声畏,进攻乌克兰纯粹是浪费时间,反而会把战争拖延到冬天!希特勒斥责德军将领对经济一窍不通,他指出乌克兰是欧洲的面包篮子且储存着丰富的矿藏,集中了大量的工业,还有大量的苏军,一旦攻下此地苏联就无力继续战争了,否则这里的苏军就会威胁德中央集团军群的侧翼和后方!于是在希特勒的坚持下德军开始实施基辅战役,后来的结局大家都知道了。关于德军没有乘胜攻取莫斯科,苏军统帅朱可夫曾经说:如果德军不分兵列宁格勒和基辅,那里的苏军可能会威胁德军的侧翼和后方,但是德军南方集群主要和中央集团军群密切协作,这个威胁就会被消除,同样北方集群也不用只盯着列宁格勒,而应该继续东进,这样中央集团军群就可以集中精力进攻莫斯科了,如果那样的话德军在冬天到来时夺取莫斯科是极有可能的,因为即便德军推迟了进攻,苏军防御更严密的情况下德军依然攻到了离莫斯科只有四十公里的地方,如果苏联失去了莫斯科苏军的状况后极为险恶,不过德军停止进攻莫斯科,给苏联军民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使得大量的援兵和物资集中到莫斯科,各种防御工事也得以完善。所以说希特勒犯了战略错误,虽然他在乌克兰获得了胜利!


梦回唐朝162458004


无论是德国先打莫斯科还是先打基辅,德国的失败都是必然的。先打莫斯科,基辅方面的苏军就可以乘虚而入,从斯摩棱斯克、明斯克方向截断莫斯科方向德军退路;先打基辅,固然取得了歼灭数十万精锐苏军的辉煌战绩,但却给莫斯科提供了加固城防的时间,使德军在进攻莫斯科时,遭到了严寒的摧残,最后以惨败告终。


过高的估计自己的实力,过低的估计别人的抵抗意志,是德国、日本,是轴心国集团必然失败的原因之一。靠一两次大规模的战役胜利,是挽救不了轴心国的必然失败的命运的。(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图片创作者及始发媒体。)


孤独的人209381559


德军即便攻陷莫斯科也未必能够彻底征服苏联。因为苏联还有中部和东部辽阔广袤的战略纵深,当时一些重要的军事工厂都已经转移至乌拉尔山区。甚至战争爆发初期,最高统帅部都做好了撤往乌拉尔山区的准备……。








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凌晨,德军三个集团军群分为北中南三路,从苏联西部分别向列宁格勒、斯摩棱斯克、乌克兰三个方向发起了大规模的‘’巴巴罗萨‘’作战行动。其中的中央集团军群在‘’巴巴罗萨‘’第一阶段作战中即轻松占领了斯摩棱斯克、布良斯克、明斯克等地域,苏联西方面军和西部特别军区被击溃,通往莫斯科的道路被打通。面对几百公里外的莫斯科,希特勒突然决定先拿下西南部的基辅:既解除了东进莫斯科的后顾之忧,又可以获得乌克兰大粮仓刚刚收获的粮食,以及黑海与里海之间高加索的石油。于是,希特勒临时将古德里安的第二装甲集群并两个装甲师,以及一个集团军补充到南方集团军群,以加强合围基辅的作战力量。与此同时,在苏联最高统帅部,由于朱可夫建议放弃基辅会战,以图保持苏军实力,但被斯大林拒绝并嘲笑了朱可夫。从而使朱可夫负气请辞总参谋长后,自己去组建保卫莫斯科的战略预备队。

基辅会战于一九四一年七月上旬打响,于九月下旬结束。当斯大林同意西南方面军撤离基辅时为时已晚:基辅已经被德军重兵集群团团围住。除布琼尼、铁木辛哥、赫鲁晓夫等人坐飞机撤离基辅外,

西南方面军仅有少部分部队突围撤往第聂伯河对岸(合围形成之前),大部分六十六万五千余人被德军俘虏,基尔波诺斯上将在突围时战死……。苏军劲旅之一的西南方面军大部被德军歼灭,从而消除了德军进攻莫斯科的后顾之忧:基辅围歼战无疑是希特勒军事生涯中唯一的一次大手笔。一九四一年九月八日,即基辅会战即将结束之前,希特勒签发了进攻莫斯科的第三十五号作战训令‘’台风行动‘’。由于朱可夫利用德军合围基辅的宝贵时间,加强了莫斯科外围的几道防线,并动员几十万莫斯科市民在莫斯科城郊和主城区修筑了大量工事掩体,并对莫斯科的防空进行了周密的部署,从而使莫斯科严阵以待。一九四一年九月三十日莫斯科保卫战打响。


Mrttlzz99



125878215蜂獾


很难评说希特勒战略的正确与否,反正德军的失败或早或迟不可避免,这种非正义的侵略性战争终久会失败。

希特勒的计划是北路攻占列宁格勒,中路进攻莫斯科,南路占领基辅。

中路德军进度快,占领明斯克后,又攻占了通往莫斯科的门户斯摩棱斯克,合围了苏军十几个师,切断了苏联西部最重要的交通干线明斯克至莫斯科的公路,这里距莫斯科380公里,德军司令部就设在此地。

苏军驻守基辅一个野战集团,拥兵不下80万。希特勒决定先拿下基辅,后取莫斯科,以便占领苏联的粮仓乌克兰,同时基辅也是通往苏联油田高加索的重要门户,要想维持战争就要粮食和石油。

希特勒将中路中央集团军群的装甲部队向南调动,配合基辅的第四装甲集团军群合围,经过两个月交战,歼灭苏军4个集团军,俘虏苏军66万人。

苏联虽然损失了基辅和大量部队,但是抓住时间从远东地区调来了大量精锐部队,加强了保卫首都莫斯科的防御力度。

有人认为,如果不打基辅先攻下莫斯科,就占领苏联的政治中心首都,苏联可能就完蛋了,我却不以为然,理由如下:

假如德军不攻占基辅,而直接攻占莫斯科,基辅苏军有足够的时间抄后路打德军,德军向莫斯科推进将会十分艰难,城内、城外的苏军夹击德军,谁胜谁负就很难预料了。

即使德军攻占了莫斯科,也只是摧毁了苏联的政治中心,也不等于打败了苏联。

苏联不会投降,因为布尔什维克领导下的苏联是不会向德国俯首称臣的。即使莫斯科沦陷,苏联首都也会东迁,当时的苏联版图比现在的俄罗斯还要大,东边有广阔的国地,德国是无法全部占领的,以德国的实力打苏联太吃力了,而闪电战一旦失败,战线会拉长,转入攻坚战,这对土生土长的苏军极为有利。因为严寒终会降临,德军士气会低迷,装甲部队不能动,缺衣缺粮缺弹药,会将德军困死饿死拖死在莫斯科城內。

历史上莫斯科保卫战还真是这样:

1941年9月希特勒决定夺取莫斯科的实施部署,有74个师,兵力超过180万,坦克约2000辆,火炮超过一万门,飞机约1500架;而苏军及部分盟军总兵力125万,坦克不足千辆,火炮不到万门,飞机600多架,双方力量确有悬殊。

9月30日,希特勒下达“台风行动”作战令,进攻莫斯科,德军从西、北、南三个方向包围莫斯科,致使苏军多道防线连连失守。

10月,莫斯科重要机构和外国使节均已撤离莫斯科800公里外的古比雪夫。苏军动员45万平民在郊区构筑防御工事,准备一场恶战,斯大林亲自指挥莫斯科保卫战。

11月底,德军在付出惨重代价后抵达莫斯科运河,在恶劣的气候面前已疲惫不堪。

12月,莫斯科气温降到零下20多度,苏军开始全面反攻。德军缺乏应对严寒的准备,很多士兵被冻伤、冻死,坦克和汽车的水箱被冻裂,很多机器的发动机不能启动,希特勒不得不下令,让苏联战场上的德军转入全线防御。

1942年4月,进攻莫斯科的德军伤亡人数达50万人,损失坦克1300辆、大炮2500门、汽车1.5万辆,被苏联红军赶到了距莫斯科100至350公里之外的地带。

但苏联也付出惨重的代价,伤亡和被俘人数达到70多万,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最后胜利。

(图片、资料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告之,立马删除相关部分)


天宁阁


准确说是先攻占基辅和列宁格勒,再攻莫斯科。如果置基辅、列宁格勒于不顾,基辅方向保有苏军最强大、最有战斗力的军事集团,列宁格勒也是苏联的重工业中心,拥有大量人口和军事力量。当德中央集团军群全力进攻莫斯科时,位于侧后的列宁格勒、基辅方面的重兵集团可以从德中央集团军群的侧后方出击,切断其后勤保障通道,合围德中央集团军群,并全歼之。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在于:根据苏兰战争苏军的表现,严重低估了苏军真实的战斗力,把指挥者的错误,等同于苏军整体的战斗力。可实际战斗时,才发现,超过进攻德军一大半的南、北两个集团军群,竟啃不动列宁格勒、基辅方向的重兵集团,无法完成赋予它们的作战目标,偷袭成功的中央群团军群,不得不把自己进攻的两个拳头,分别去帮助南、北两个集团军群完成任务,而自己不得不停止进攻。结果,对南方集团军群的帮助,取得了成功,全歼了基辅方向苏军最强大的重兵集团,但也担误了进攻莫斯科的宝贵时间。而对北方集团军群的帮助,却仍以失败而告终,损耗了装甲部队的实力,担误了时间,不过也使列宁格勒方面的苏军损耗了军力,无力去切断中央集团军群的后方,为中央集团军群解除了后顾之忧。但遗憾的是,德军并没有为冬季战争做准备,自己又没有能力,按照原订的作战计划,在夏天完成作战任务。德军将领认为只要夺占莫斯科,就能取得战争胜利,本是异想天开,不吸取当年法国人的教训,莫斯科并非不可放弃,俄国人曾多次放弃莫斯科,莫斯科的丢失,不但不会令俄罗斯人放弃战争,反而会激发更大的爱国热情,战争根本就不会结束,而用莫斯科换来对德中央集团军群的合围,这笔帐,无论是谁,都算的清楚,一点都不吃亏,没有后勤保障的中央集团军群,依旧会被俄罗斯的冬天摧毁。而南、北两个以骡马步兵为主体的德军部队,也没有能力救援德中央集团军群,它们被阻止在乌克兰的旧筑垒地域和列宁格勒的坚城之下,德国还没有足够的后备军,如此大规模的战争,德国甚至没有进行全民总动员,它的兵工厂也无法在短时间内,重新武装一支大军。如果不是从捷克斯洛伐克的兵工厂里获得大量的坦克,德国在41年根本也没有能力进攻苏联。同时,在战斗中,德军还发现,苏军拥有比自己更先进的坦克,它们不得不重新研发更新型的坦克,也就是后来的虎式和豹式。希特勒后来对古德里安说:古德里安,如果早知道你说的一切都是真的,我是不会发动这场战争的。古德里安曾在战前发表过苏联军事力量研究的小册子,但没什么人相信他,都被苏兰战争的“假相”迷惑了,当苏军在莫斯科城下大败德军,全世界都大跌眼镜,不得不重新评估苏联。天时、地利、人合。不识天时、地利,当什么将军?打什么仗?打不过,怪天气,怪地形,怪希特勒,是什么狗屁‘名将’?11月下雪,是俄罗斯再正常不过的天气,温度高低几度,对于根本没有为冬季作战作准备的德军来说,没有本质的区别,正常的俄罗斯冬季,照样冻死它们。发动这场战争,德军从上到下,都是些疯子和神经病。德国人对希特勒的拥护,也足见他们的愚蠢,证明人民的大多数,容易被欺骗和利用,他们大多不具备远见和必要的政治、军事、经济知识。民主的弊端,也在于此,大多数人认为对的,却并不一定对,当大多数人认识到错误时,悲剧己经造成,往往难以挽回,即使挽回,也将为此付出沉重代价,很多人甚至要用自己的生命去交换错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