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企上班的年轻人最后都怎么样了?

夜幕微凉月如初


当年轻人进去一个新的企业时,想去了解这个企业人员的发展情况,最便捷且比较客观的方式就是去观察企业现有不同年龄阶层人员的状态,其状态基本可以分为两方面,分别是工作状态和生活状态。国企在我国有一定的特殊性,存在着诸多看似不合理却又一直存在的问题,想推测一个刚刚进去国企的年轻人有没有前途,最后的发展情况如何,作者认为提问者必须快速的找到自己的角色模板,并以此模板为借鉴切实考虑。

其实现阶段大部分国企人员结构分为四类,一、高层领导干部,二、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三、企业底层管理人员,四、企业一般职工。下面笔者分别以这四类人员需要具备的条件来论述说明一个年轻人进入国企后的发展情况。

一、角色模板为企业高层领导干部,笔者所指的高层领导一般级别为厅局级以上领导,一个年轻人在企业如果做到想这个级别,高层领导干部的数量约为万分之一左右,在现阶段的大环境下,最起码要具备四个条件中的三个,这四个条件分别优良的先天资源,优秀的教育背景,努力踏实的工作业绩以及适合自己的机遇。优良的先天资源是决定你能不能走到这个地位的一个很强势的原因,国企的升迁很大程度上受到背景的影响,出生就有的先天资源当然是最好的,但是毕竟这样的人是少数,但这样的条件也并非不可创造,国企内有一定的裙带关系,很多人通过婚姻也可以谋求到这样的资源。优秀的教育背景是你能走远的基石,一个接受过良好教育的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在大部分正常企业都会得到应有的重视,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可忽略的一点就是同学校友资源。努力踏实的工作以及适合自己的机遇无需多言。

二、角色模板为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国企中层管理人员,在笔者看来,指处级以及科级人员,想做到这一级别上述四个条件应至少满足两个,中层管理人员一般占总人员的百分之五左右,在国企内部有一定的权力,掌握一定的资源,能做到这一个级别,前途也是很光明的。

三、角色模板为企业底层管理者,底层管理者一般为副科、各种专责或者班组负责人等,此类人员为企业各项政策的实际执行人员,人数占比百分之三十左右,四个条件有其一即可。

四、角色模板为国企一般职工,在一般人的眼中,国企中一般职工是混日子般的存在,其实不然,职工人数众多,他们中不乏技术能手,在国企中做一名职工,其实也是一件比较幸福的事情,就看你对自己是什么要求了。

一个年轻人,刚刚步入社会,步入国企,他未来的发展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国企无疑是现行经济体质下较好的选择,但是一个人未来的前途命运虽然会受到国企这个平台的影响,但更大程度上也会有许多未知的因素,无论怎么,都要保持努力踏实的工作作风和积极向上的工作心态,该有的总会有,该来的总会来,美好的前途更多的还是取决于你自己。如果觉得答主的回答对你有帮助,给点个赞呗。


温研研


本人国企16年,给你讲讲我的经历吧。

刚进厂的时候,雄心勃勃,一门心思的准备一展抱负,为党为国!可是渐渐发现并不是有技术、有激情就能在国企混下去,我们一起进来有近百人吧,后面每年进来百人左右持续进人三年。

三年后开始拉开差距了,有人当了主任,有人当了技术员,有人还在一线。

五年后,技术员岗开始离职,走了将近一半。

十年后工人岗全部辞职。

领导岗一个没走。

到现在,除了领导岗位的,几乎都辞职了。

到不是说国企不好,只是有些不适合那些有理想,无背景的人。时间长了就会发现有本事未必有用,人情在国企是很重要的。

再深说,没什么意思了,你懂的。


芸芸百姓


国企真心木有意思,一月就2500 元,我父亲也是国企,一月就2800元,四十多年的工龄了还拿2800元,一车间主任一年就十几万。有图有真相。如何结婚啊。。。。。一个字,穷。。。。。。。



哈哈人生668


国企已经离职年轻人路过。

先交代下背景,

我14年进的重庆某国有企业,

号称排名第一的汽车厂。


做了3年,

17年离职。


国企好不好,

这个看你怎么看,

很多人都挤不进去,

有的人想出来却出不来。


在很多人眼里,

国企待遇好,福利高,有保障。

如果你没有雄心壮志,

只想安稳过日子,

那可以的。


工资不高,但是五险一金都有,

算下来,

月收入大几千还是有的。

对于打工族可能真的不错的。


但是,

那种僵化的体质,

无力挣扎的束缚感,

让人很难受,

尤其是有一点上进心的人。


你的身边都是些毫无理想斗志的人,

天天过的很消极,

眼光也很狭隘。

天天开不完的会,

永远做不完的工作,

写不完的汇报材料。


我不想这样过一辈子,

所以我毅然辞职了。


现在出来后,

过的很潇洒。

目前转行互联网,

是互联网团队的负责人之一,

有自己的公司,

自己的团队,

自己的社群,

自己的网站,

自己的项目等等。


身边都是朝气蓬勃追求上进的年轻人,

月收入也5W+,

日子过得还不错,

感谢自己当初敢下这个决心,

也感谢家人的支持。


蛋丁故事会


其实国企也是有不同类别和三六九等划分的。

国有企业可以从两个维度来划分:

  • 一是按垄断与否,分为了垄断性国企和竞争性国企;

  • 二是按资产管理权限级别,分为了中央企业(由中央政府监督管理的国有企业)和地方企业(由地方政府监督管理的国有企业)。

比如一些垄断性央企,烟草、电力、金融,那可是杠杠的,比如全球500强中,排名靠前的就几乎都是国企。

至于中国企业500强,那就更不得了了。

而且,国企对于人才的招聘要求还是蛮高的,新进的员工除了有关系的外,还多半是好学校、高学历,比如清华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就能看出来:

国企工作的好处就是有较稳定的收入和良好的福利保障,而且风险相对较小。

但是,国企入门难,不容易进入,而且复杂的体制,规模又巨大,同时产权也不够清晰,所以人际关系相对复杂,论资排辈也在所难免。

国企上班的年轻人最后都怎样了?

这个真的不能一概而论啊,不同的企业,不同的部门和岗位,以及个人情况,是会有很大差距的。

既可能很有成长和锻炼性,不断学习和提升,也可能一潭死水、枯燥无聊,甚至勾心斗角。

不过,就我身边的同学来看,多半还是相对稳定,收入也还行,但确实有不少会心累,要么是人际关系复杂,要么是感觉上升空间有限。

所以,也有些人自己跳出来了,跑到更具竞争力与活力的民营企业,甚至是自己做点小事情。


评论区有国企工作的,也欢迎给大家谈谈你的情况啊。


冯起升


我就在国企,不是世界500强,但是规模绝对不小,有自己的房地产25个左右楼盘,自己的3甲医院3个。自己的幼儿园小学初中30个左右,企业主要是钢材,在中国10大钢厂里。是在二线城市,本人就是一个普通的工人岗,税后工资6000左右,公积金一年有1万出头,每天的工作就是看看监控,用电脑操作一下,还有助手帮你,基本不累,可以说很轻松,没特别大的压力,福利也不错,我们城市平均工资3000左右,总结,如果是在2.3.4线城市工资和压力都反比,工资高压力小,但是在一线的话,工人工资也就8.9千,和上万的白领比工资少,生活压力也大,物价高。题外话,国企不像以前大锅饭了,很多国企都是有技术性的人才,在各个领域都是核心切先进。


掀起了你的来


看到这个问题我想到一句话:体制内的人想出来,体制外的人想进去


更你分享一下一个亲戚在国企上班的真实情况,

先说一下她的情况,本身普通大专毕业,

后来好像专升本考了本科,

托人找关系二战进入老家的烟草局上班,进去就有编制的那种,

当时身边的亲戚朋友都很羡慕,毕竟国企单位,收入稳定,有面子,

现在依然在烟草局上班,

春节回家见过面一块聊天,

聊到有木有想过辞职的时候,

她感慨在单位待的时间越久越不敢辞职,

因为你除了这个工作貌似什么也不会了,

整体工作不会太忙,比较悠闲,

但是进入一般企业就不行了,很难适应。

年轻人刚进来的时候往往沉不下心来,

觉得一眼能够看到自己35岁以后的样子,

实际情况也差不多,因为公务员,国企,事业单位能力是一部分,

还有一部分是要看资历的。

所以说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充满着理想,

进入国企单位多年后棱角会被磨平,

当初的理想志向不够坚定的 ,早已被生活掩埋,

国企是不错的平台,

但是这个平台有它的游戏规则,

学会了解并掌握规则,不忘初心才能实现自己的志向。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记点个赞哦~


LIKE青春


可以说进国企后的人有下几个出入

第一,有关系的人。继续拼爹拼妈,处在国企体制,你既要论资排辈,又要装孙子,你不能太有光芒,不然会死的很快,国企没有公务员体制完善,所以很多人干了很多年依然没有任何变化

第二,有点本事的人,大多是靠公务员考事业单位走人。这是一个稳妥的职业路线,两种体制有些类似,但又不全相同,国企里面贫富差距很大,公务员里面大家都穷,但是穷的比起国企里面来说体面些,视野会好一点,所以大多数国企的年轻人都会想着继续去考试,考出去

第三,有着雄心壮志的年轻人。这部分的年轻人因为当初不清楚国企的环境,盲目进入了,这部分年轻人优秀,受不了国企这种安逸的环境,所以迫使自己逃离这种环境,他们会选择企业,利于自己职业发展的企业,大多数发展的会更好一些

第四,也有极少部分的年轻人,受不了国企领导或者同事的刁难而盲目辞职的,多数后来工作更不如意的,这个就不说了


A云的世界


本人毕业后,在某大型国企做工程,基层施工管理岗位,现已上岸。先说一下国企的好处。在国企,对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不错的学习适应过程。一般都会有一对一带徒安排,可以慢慢的转变身份,错了也有人教,有人帮你兜着。薪资待遇绝对说得过去,而且社保等都很完善,本人离职后,各类奖金还是不断的进了工资卡。在国企,你可以接触最大型的项目,开阔自己的眼界,熟悉各类正规的做事流程,这一点还是很重要的。不好的方面,首先,人员冗杂,很多奖金一均摊,就没多少了。做事的总是少数,大部分混日子,反正也不扣钱,不加钱。温水煮青蛙,时间久了,绝对走不出去了。


罗布泊里的咸鱼


现如今在上海一家央企上班,工资一年12万。够基本生活。房子如果没有家里支持的话,其实谁也别想买。其他的一切安好。

说说来这家央企的缘由吧,其实问这个问题就是想问一问,来国企,会不会把年轻人的热情磨光呗,会不会觉得自己没发展,会官僚气息同化。这些问题我讲给你听,我是怎么想的。

首先,我来这家央企是做什么的?

我在校招时就想好了,我自己不是很喜欢打鸡血似的拼搏,我喜欢稳稳当当的发展,所以,我选择这家央企,因为不加班,工作时间相对宽松,有更多的时间自己充电,同时,央企对于职业生涯的起点,央企大多为一些强势垄断企业,能够给自己一个良好的职业起步,会很规范,有一定的职业素养。同时,这家公司的行业地位,让我觉得有可以学到的东西,即使日后不如意了,仍可以跳出,另谋出路。除此之外,我既然有很多时间,我可以选择充电学习,也可以做点兼职,这样更灵活,生活有度,不至于被工作压的喘不过气来。所以这份儿工资,我是可以接受的。

其次,我在公司期间如何规划自己。

我在公司做一些技术工作,在进来之初我就想好了,利用平台优势,加强自己对行业上下游的了解,加强自己对公司规范的理解,加强对自己管理能力的理解,为的是在以后得升职或者出去另谋出路时,能站得住脚。因此,在公司期间,有时会没有事,有时会加班,只要领导给机会,我就去做,不会说,大锅饭,谁做都一样。因为我心里始终想的是,我要跟上行业步伐,不能落后,给自己留退路。因此,职业的技能上,也能在同事中处于领先。其实也变相增加了领导对我的好感。在业余时,我会考一些证书,比如pmp,mba之类。这些证书在规划中。平时也学一些文艺爱好,和练习英语。

生活是自己的,不是别人的,我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我自己要规划自己去做到。

最后,想说的是,国企工资是给你兜底的,不是给你致富的。当你开始学会,如何将你手里的资源重新分配,达到利益最大化,你就已经超越了自己,使自己增值了。

是不是觉得国企,也没那么糟糕,想想看,也许是你自己偷了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