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纪录片巡展”举行《如果国宝会说话》将播

“央视纪录片巡展”举行《如果国宝会说话》将播

半岛全媒体记者 黄靖斐

6月28日,“夏纪”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2018年重点纪录片巡展活动在山东烟台举行。这是纪录频道继“春纪”珠海站之后的纪录片巡展第二站,多部国内外顶级纪录大片抢鲜亮相。备受观众期待的《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将于7月份播出,节目将精选25件国宝予以推出,让沉静的文物“活起来”。此外,《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导演刘鸿彦将推出美食节目《餐桌上的节日》。

三部纪录片打响上半年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节目管理部主任石世仑现场回顾了2018年上半年的重磅大片,分别是《如果国宝会说话》《创新中国》和《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豆瓣评分9.5分,是央视首次在网络平台推出的短视频节目,播出后迅速走红,很多学校还组织学生观看学习”,石世仑介绍,“整季共100件国宝,以中国历史纪年来建构百集国宝的顺序,把中华历史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大型纪录片《创新中国》是中央电视台2018年度的开年大片,虽然是一部科技属性的纪录片,但其内核充满着温暖的情怀。石世仑介绍,“《创新中国》使用人工智能模拟的是已逝著名配音艺术家李易的声音”。李易曾为《环游地球八十天》《肖申克的救赎》等影视剧以及纪录片《再说长江》《大明宫》等配音。

如果说《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内容是“活起来的文物”,那么《创新中国》表达的则是“会说话的科技”,而《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则可以称为“有味道的中国”。石世仑介绍,“第三季从器具、宴席、厨人、小吃、点心、时节、融合等切入,在器具部分,山东章丘的铁锅在朋友圈刷屏”。

两大超级IP推出第二季

本次活动中,两部超级IP《航拍中国》第二季和《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拉开了“夏纪——央视纪录频道2018重点纪录片巡展”的序幕。石世仑介绍说,将在下半年播出的《航拍中国》第二季,“拍摄了四川、河北、甘肃、浙江、江苏、广东等地,卫星影像、一镜到底、贴近性镜头等手法的运用,使全片的宏大叙事与细节展示完美融合”。

“叮,您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注意查收。”在现场播放的推介片中,随着一句提示语,“国宝们”打开了话匣子,从春秋到秦汉,战国鹰顶金冠饰、秦朝里耶秦简、西汉错金铜博山炉,东汉的击鼓说唱陶俑等文物一一登场,带领观众看见美好中华。

石世仑介绍说,《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将于7月播出,“第二季将精选25件国宝,每集用5分钟进行讲述,让一件件沉睡几千年的国宝‘活跃’起来”。在技术方面,该片采用热传感、3D扫描、全息影像、三维建模等制作新手段,展示文物的前世今生,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故事。

期待《我们的四十年》播出

除以上原创大片外,还有一些纪录片正在紧锣密鼓地制作中。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石世仑重点介绍了纪录片《我们的四十年》,该片共六集,预计于今年第四季度播出。《我们的四十年》通过记录40余位代表性人物的梦想故事,寻找他们曾经与现在的梦想。他们的故事将还原与拼接中国人共同的集体记忆和内心世界,用共同的语言来回忆和叙述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中国社会巨变。

文化历史类新片包括重新解读中国武术的《藏着的武林》,细数中国节日文化的《餐桌上的节日》,解读传统器物背后文化价值的《玩古》等。值得一提的是,《餐桌上的节日》导演刘鸿彦是《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总导演、制片人,《餐桌上的节日》系列以中国传统七大节日为时间节点,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为载体,展示传统美食的地域文化内涵,目前已经推出了春节、清明、端午等,即将播出的是“七夕”。

自然地理类新片包括《花开中国》《蓝色海洋》等;社会现实类新片有《世界上的另一个我》(南美季)、《城市24小时》等;国际联合摄制纪录片有《生活在世界屋脊》《人类溯源》《王朝》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