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不是刀子嘴豆腐心,只是坏得表里如一

如果知道哪位古人提出了“刀子嘴,豆腐心”这句话,可能会有很多人想把他挖出来鞭尸。因为有时候这不起眼的六个字,潜台词就成了“你别太在意TA说的伤人的话,其实TA挺善良的”。

恶语伤人者有了自我原谅的道德依据,受伤的人也有了不得不去原谅的“台阶”,然而TA明明刚刚还在伤害着自己。

对你恶语相加,因为成本很低

前几天,四川大学声乐系学生因家人去世向老师请假被拒绝,该老师表示:“你可以回去,但我要扣分。”随后,该老师在课堂上公开拿该生隐私做例,并表示:“如果这学期你家里面有四个人去世,我这门课,你只能重修”。

TA不是刀子嘴豆腐心,只是坏得表里如一

TA不是刀子嘴豆腐心,只是坏得表里如一

在中国人的意识里面,那亲人的死活说事,是最典型的不积口德。对于很多中国人(或者世界各国人)而言,可以容忍别人对自己的无情谩骂,但却难以忍受他人对亲人说出的一个脏字。

一位“知书达理”且饱有艺术修养的大学教师肯定是知道这一点的,然而他毫无必要的情况下,说了最不恰当的话。也许他自认为这是一种冷幽默,也许他觉得这样说得更形象,但最重要的一点是,他认为他这样说,是没有什么成本的。

换句话说,即使语出恶毒,但也不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一个极端的例子,我们的前任外交部长王毅,对日本记者能使出“王之蔑视”,但即便对美日持有极端的厌恶,也不会说安倍是“小日本”,说特朗普是“鳖孙”。因为这样失的是国家体面,成本太高。

TA不是刀子嘴豆腐心,只是坏得表里如一

在职场上,那些居高临下的上司、老资格往往喜欢恶语伤人。有时候因为下属犯错,就谩骂职责,也有时候更多的原因是自己心情不好,需要发泄情绪。

当被骂的人忍气吞声、饱受煎熬的时候,往往会有人过来安慰:“你别在意,领导人其实挺好的,TA就是刀子嘴豆腐心”。或者,领导自己会略带歉意地说:“我骂你是为你好”。

不否认,有一些还有“怒其不争”之意的领导,但是为什么为了自己的上级好而直言进谏的人往往很少,而为了下属好就批评指责却是家常便饭呢?

说到底,在TA的内心深处,成本已经是核算好的。

你可别嫌我说话难听……那请你闭嘴!

心理学上有一种“指责型人格”,拥有这种人格的人喜欢不断烦扰和指责其他人或是环境,这么做的真正目的并不是指责的对象有多么不堪,而是认为只有自己是需要考虑的,以此来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虽然极端的个例并不多,但每个人身边都有一些具有指责型人格特质的人。

TA不是刀子嘴豆腐心,只是坏得表里如一

例如,一大家子里可能总有个把“指责型”亲戚,有的仗着自己是长辈、大家是亲戚,往饭桌上一坐就开始数落别人不是。为了防止自己被嫌弃,他们还往往加一个开场白:“我给你说啊,你可别嫌我说话难听”。

看似语重心长,实则精心设计。言外之意无非两点:第一,我不会收敛;第二,你不能反驳。

所以,这些“刀子嘴”的人,并非出自一颗冰清玉洁的“豆腐心”,他们的出发点是自己的需要而已。

我的杀伤半径内只有你,反正你也不会离开我。

所有被恶语相向的人里,最无辜但却最经常受伤的,可能是我们最亲近的人。

一个朋友因为婚姻失败,得过焦虑症,接受过心理治疗。虽然后来基本走出了阴影,开始了新的恋情,但总还是有一些没有清除干净的病根。

他内心里很爱自己的女朋友,但是却会因为一些很小的事情而向对方发火。每到这种时候,叫焦虑症的病根就成了引燃火药桶的导火索。

TA不是刀子嘴豆腐心,只是坏得表里如一

朋友本就是深谙说话之道的人,知道怎样用言语刺激别人的痛点。因此,在每次争吵之中,不仅有歇斯底里的咆哮,还有一针见血的中伤。

而每次发火之后,他又会极其耐心地道歉认错,把对方哄好。虽然在他内心里清楚自己的做法是有问题的,但又觉得女朋友总是能够哄回来的。先骂的体无完肤,再哀求原谅,恋人的相处像是进入了死循环。

终于有一天,女孩觉得无法忍受了,提出了分手,他才追悔莫及地想用一切办法追对方回来。

TA不是刀子嘴豆腐心,只是坏得表里如一

我觉得朋友并不算是坏人,起码心里是想变好的一个人。但在恶语中伤女朋友的时候,内心唯独想的就是要让对方难受,甚至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语言上),连自己都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内心是十分阴暗的。

我想,那些时候,他的“刀子嘴”下,绝对不是一颗白白净净的豆腐心,说是焦黑腐臭的长沙臭豆腐倒是比较贴切。

TA们其实“表里如一”

我们说相由心生,工作十年,单位里遇到人品最差、最恶心之人,还真都长得不好看(此处使用了“委婉”这一修辞手法)。

在多数时候,我还是相信人的内在和外在大致上是相统一的。

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来说,语言的温度才是良好沟通的基础,语言的温度往往代表着内心的温度。

“刀子嘴”的人往往有颗“臭豆腐”的心,也许他们唯一值得称道的品质就是“表里如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