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杭州父母卖房供娃留学,6年花200万,结果孩子学成回国求职被开两千元”这件事?

彩虹下的自已


过于自我,一般是源于父母的无条件满足,无比溺爱,包办一切。家长长期的代替和包办,会让孩子即使成年以后,也看起来像一个“巨婴”一样,生活无法自理。就像美国儿童心理卫生专家说的: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

丢失自我,一般是源于父母从小严厉的家教,并且明确规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而不注意给他们应有的自由,限制得很紧,活在条条框框之下。他们也不负父母的苦心,变成听话乖巧、孝顺父母的“好孩子”。

时代不断在变化,但父母的标准一直没变,父母在他们身上打下的烙印也一直还在。当他们所具备的那一套心理体系,不再适应社会,他们就会变得很迷茫,感到困惑,但又迫于父母的威严,或者说还坚信父母是对的,所以依然按照父母的观念来生活。走出家庭,在与同学、朋友、同事的相处中,由于自身听话乖巧的本质,又打上了同学、朋友、同事的烙印。渐渐地,他们不知道以什么标准,以什么姿态来生活,最终导致丢失自我。

所有的一切,都不能归咎于父母,那都存在着一定的客观因素、时代背景。任何一个人的真正成长,最终还是要依靠自己。我们应该不时地反思、总结过去的自己,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不断地更新自己。


晓文说财


我的孩子今年大三,现在悉尼大学。当初孩子初中的时候不好好读书,中考的成绩不理想,上普通的高中的话,连本科都不一定考上。在这种情况下,考虑再三,决定让他上了国际中学,毕业以后直接入读澳洲大学,毕竟国外的大学竞争压力小,好毕业,以后回国也好找个工作。我想这也是绝大多数家长的想法。谁曾想孩子上了高中以后突然转变思想,意识到不能这样浑浑噩噩下去,就发愤图强,每天都是学习到晚上12点多。高中毕业后顺利考取了悉尼大学,现在大学也是每天争分夺秒的学习,充实又快乐。我们当时最坏的想法就是混个毕业证,回来好找工作。所以说留学值不值这个问题要分好多个层面来看。首先要看发心,也就是为什么要选择留学?是孩子的意愿还是父母的意愿?如果孩子在高中时候就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方向,为了光环人云亦云的出国,这样的一般出来都不会有多大作为。如果孩子一直很努力,清晰知道自己的方向,追求,那么他出去的这些年一点点时光都不会浪费,一定会有不一样的人生。这个不能用财富去衡量,而是他的眼界,格局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有的一切取决于孩子怎么想,要什么样的人生。


流浪的小花猫118


看到这个问题,我也想到我之前的两个同事。

女的在美国留学归来,男的是新加坡留学归来,最后都因为无法胜任自己的岗位工作要求,而被约谈离职。比较尴尬的是,接女的岗位的是一所极其普通的职业专科学校毕业的,学校普通到拿百度查都没几行字。接替男的岗位是某工大研究生毕业,没有留洋经历。

我最初觉得是不是人力资源部门存在偏心或其他问题,因为那家公司人力资源是从别的行业跳槽过来的。后来经过约谈,才知道,确实是无法胜任工作。

虽然是留洋归来的,外语却并没有明显优势,翻译几次出错,还把专业术语弄错了——发现错误的居然是法律部的。要知道那原本不是法律部的事啊!法律部的律师不负责翻译工作啊!捎带手给改了,这让老板也很尴尬——因为这俩留洋归来的精英是他自己跳过人力资源直接招聘的。

随后,这两位精英在工作中与各部门的关系都相当紧张。动辄提及国外如何,美国要怎么样,新加坡是有什么类似项目——公司财务总监在管理层季度例会公开批评他们俩人,虽然只批评了“不够成熟,处理问题不够稳重”等,却再次让老板对他们俩的能力和水平陷入了茫然。

加上,他们负责的项目,大半年过去了,迟迟不能落地,也无法再也进一步开展,其他部门都等着,但是无力配合,因为完全不知道方向。包括我,是是被外聘过来做咨询管理的,但是我到岗四个月,就没见过几次直接和我对接的那位新加坡归国精英——他只要求我提供很多文字性的资料和数据分析,但是再什么也没有谈。四个月啊!我摔啊!项目有没有 做不做给句话啊!我们每星期去等他,但是他总是让等好几个小时后说下周再说。然后还背着我们,悄悄接触我们的签约单位——签约单位发信息问,我们才知道。当时的感觉相当不好。于是也和大老板反馈了。

当然,不是所有留洋归来的都是如此。但是,这种眼高手低,又看不起本地或者学历低的留洋党是存在的。因为他们这种工作做派,导致了工作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和矛盾,最后必然影响到工作。

再加上这几年留洋归来的越来越多。

各公司在聘用留洋经历的岗位的时候,也不再盲目“海归”,而是更多在团队配合和工作执行方面,有了更详细的考虑。

所以待遇这方面,也不再是留洋给高薪,而是按团队贡献为更重要的标准了。


小黑豆


出国留学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如果是我,有能力,有实力,我肯定会选择让孩子到国外上高中。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等也是想象而已。


我表妹就是出国上的高中,然后在国外上大学,考研,现在留在国外工作。她为何出国,原因很简单,成绩不佳。没办法,家长就花钱送她去国外读书,没想到,到了国外,特别是上了大学后,她边读书边打工,一个人打了三份工,真的很难想象一个养尊处优的独生女,怎么那么自立。研究生毕业后,她直接应聘到一家不错的公司,现在薪酬可观。


有些人认为出国留学是为学习不好的孩子找了一条退路,虽有一定道理,却也不尽然。孩子后期的发展,还需家长正确的引导和孩子不懈的努力。花六百万让孩子去留学,回国月薪2000,这个反差确实有点大。不过,已经有老师给我们澄清了事实真相,我也不必赘述。我想说的是,看一个人发展的好坏,不能单依靠金钱,也不能只看眼前,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才是关键。如果孩子留学回来,学有所得,无论是学习还是能力都超出了原来的自己,就值得。

现在越来越多的有钱人,送孩子出国,而且年龄越来越小,除了学业的原因外,更看重的是国外宽松的教育环境,没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压力,孩子的发展会更全面,综合素质也会更高。不过,出国留学并不适合所有的孩子,家长除了“量力而行”,还要结合孩子自身的素质来做决定,避免悲剧发生。


静等花开2579


我的孩子正在国外留学,也同在澳洲,第一我没觉得澳洲留学就是混文凭,麻烦长眼珠的都看看世界大学百强排名,澳洲悉尼大学排名高于清华,墨尔本大高于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如果你们只会说在国外读大学是混日子,那中国哪些三本大专一样不是混?我老公是多伦多大毕业的,2002年回国求职,一上来职位低薪资少是正常的,国情不同教育理念不同,你不能拿个文凭就想说自己牛逼的能做副总经理吧,再牛逼,也是象牙塔走出来的,没进过社会不了解职场,不从基层干从哪干?是凤凰早晚会展翅,是老鹰终有一日会高飞。我老公现在开公司,给他干了五年的现在上海分部的部长就是悉尼大学毕业的,一进公司,北京底薪2800,干基层业务,一般人三个月转正,他一个月。一年后成了区域经理,三年后直接派遣到上海。现在年薪百万以上。你别看不起这2000,2000不是你的终点而是你的起点,2000不是你的实力而是你证明自己有实力的起跑线。当父母的如果觉得自己斥资几百万回养个孩子学成回国就能赚一两万,我还别不告诉你,你们那是脑袋有病,不去证明自己的实力,又有什么资格谈薪资。北影上戏毕业的孩子多去了,有多少还在为了争个群演而一天天守着拍摄基地等机会。一个群演100块钱的角色都能让他们认真准备,做人,要懂,薪资多少职位多少其实不是一辈子,但你若看不起起点,那一定没有个好的终点。


五仁m烧饼


我孩子在国内上学时不是很用心,高考分数只超过一本线十几分,后来我们听别人介绍了加拿大的大学,觉得不错,就让她自己选择,她没有选多伦多或温哥华这两个城市的大学,因为这两个城市华人太多了,对英语的提高没有帮助出。她暑假里自己学雅思,不懂的我只是指点一下,九月份雅思一次通过,一月份去上学,从没有一个人出去过,也没有乘过飞机的她,一个人去上学,转两趟飞机。出国后一个月后她告诉我,在那里一天的英语学习量差不多是国内的一百天,现在她的英语跟加拿大本土的人差不多了,因为加拿大本科没有奖学金,只能自费,她很珍惜,经常在图书馆学到夜里一两点钟,在国外什么都要靠自己,很是能锻炼人。在大学里因为努力,成绩突出,申请研究生时,学校给了全额奖学金,另外每个月还给一千加币的生活费,现在读研二了,世界各地参加专业研讨会什么,住宿,飞机票,伙食费都不用自己付钱。我们问她回来不回来工作,她说很想为国家作贡献,但是她所做的研究,国家并不是很重视,再加上人际关系的处理有点麻烦,我们做父母的很想她回来,毕竟在跟前放心一些,在国外上学的学生百分之九十都吃了很多苦,包括不少富二代,我们还是有点心疼她的。有很多朋友问我把孩子送出去后悔吗,我说我感到庆幸,如果她在国内读大学,周末周六回来是一大堆脏衣服带回来给我洗,假期就是跟同学到处玩,什么事都是我们操心,现在她在国外很独立,也很努力,而且挖掘出她的最大的潜力。当然,不是所有的孩子到国外都很努力,但是绝大多数的学生是拼命学习的,因为国外的大学是宽进严出,你想毕业非常不容易,人家教授说你不能过关就不能过关,他们不怕学生自杀跳楼什么的,当然,在国外锻炼了几年,心理素质提高很多,一般学生都不会走绝路的。


山百合6666


作为大学教师,我们一直提醒学生:仅有ABC三类学生适合出国留学,其余学生切勿盲目跟风,否则海归代薪甚至待业现象仍会层出不穷。伴随国内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近十年留学生人数暴增,而其中大部分属于盲目跟风留学:进一步,因学习能力和自制力差不能跻身上层人才之列,只能混个学历草草了事;退一步,因事前毫无长远职业规划,回国后一脸茫然。留学生中以“进退两难人群”居多,造就了如今“留学无用论”的舆情。听到“现在留学不行了,xx小孩回国后工作都不好找”这样的抱怨也就不足为奇了。

A类:成绩优异拔尖,励志从事高精尖行业,有出人头地的远大理想。

这里说的拔尖指高考考上985、211乃至清华北大的尖子生,共同特点是IQ、自制力、学历方法均较为优秀,依托欧美发达国家更优越的科研学术环境,可再拔高一个层次,步入顶尖人才行业。而此类人才薪酬也较为喜人:我的老铁(昔日理科状元,703分)去了硅谷一家只有几人的程序化交易公司,14年利润2600万刀;某女学霸(原本是状元头号种子选手)在美国从事高精尖行业,戏称打算30多岁退休回国种菜;其他20来位同学就不一一列举了,最低收入是我这个大学教师的三倍有余。

B类:成绩一般,自制力强,留学后进可攻退可守。退一步,可凭借国人应试能力优势实现错位竞争,跻身国外中高端人才行列,获得不错的薪酬;进一步,可晋级为A类人才。

这里所说的成绩一般通常指高考能考上二本以上。朋友圈中这类人不少,高中成绩一般,徘徊于一二本线之间,但从小懂事,自制力惊人。出国后没两年,便凭借国人的应试能力优势和自身的刻苦努力,从昔日的一般、一般、很一般鱼跃成为国外高校的尖子生,之后平布青云步入高端人才之列。当然,知子莫若父,如果小孩自制力不强,就要慎重了,否则小孩出国“旅游”几年回来,成才未果,反倒成了“事件反面典型”。

C类:成绩较差,但家庭条件优越、自制力强,通过留学以时间换空间,尽早修完硕研乃至博研;毕业后,凭借年龄和学历双重优势,归国后极易谋求一份体面的工作。

国内一般是硕研修3年,博研修4年,博士毕业都快三十而立了。国外的硕博教育周期较为宽松,硕研2年毕业、博研2-3年毕业的情况极为常见。如果小孩成绩不理想但很懂事,家长可以考虑送出去留学,获得年龄、学历双重优势,归国后安排到高校或其他事业单位工作,趁着年轻为祖国早做贡献。这样的规划尤其适合乖巧懂事的孩子:一位初中同学,本科毕业于成都某民办高校,之后到英国读了两年硕研,如今在成都一家不错的事业单位就职;一位好友,专科毕业后留学澳大利亚,25岁博士毕业(我直读硕研26岁才毕业),凭借学历、年龄优势,成功招录至某外国语学院任教。当然,这条路需要家长跟小孩达成一致,并事先做好长期规划。

如果您家的情况不在此列,不建议出国留学,否则极易沦为“进退两难人群”,适得其反。若情况特殊,请私信或在评论中提问,我会尽力解答。

头条号:四筒爸爸,大学教师、教育心理与职业规划砖家,你身边的脱坑助手


四筒爸爸


首先,海归也分种类啊,除了国内读完本科,通过考试出去读研的,读博,其他都是镀金,摆不正自己定位,苦了父母,害了孩子,不值得!

其次,看看广大网友的发言:

1 我们同事他兄弟在剑桥读博,深圳光启去招人,160W年薪,为什么你的儿子是2000月薪?现在那些拿钱去留学的,在国内就成绩不好。到国外也就是混几年,哪里学了什么!

2 自己努力出去的是优等,靠家庭力捧出去的是渣渣。渣渣肯定是没有出息,父母也不要期望太高了。

3 留学时才发现,身边的同学都是在国内连专科都考不上的各路“土豪”,一年后果断回国。太垃圾。


游戏大咖王


感谢题主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让我感到似曾相识的感觉!

我还是认为这个家庭比较富裕的,6年花200万,也就是一年将尽35万啊!一个月不吃不喝至少挣钱2.5万!实在是让人汗颜!

要知道当年,我姨省吃俭用,供我表哥上大学,我表哥在他村里上学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了,考上大学了是我们一大家人的骄傲!上学时全村人都来送他,我姨脸上笑得跟花似的!后来在美国进修回国参加工作,你知道那时海龟公司是抢的,管他行不行,先抢到自己公司历来再说!高薪聘请,那时工资一般600左右,直接给他开3000!要知道人们在“幸福百姓”里才借到30万内,芝麻分500就可以,在公众账号里申请,当然是微信啊,直接让人们那个眼馋啊,但是后来我听说公司把我表哥辞掉了,后来我才知道,我表哥动手能力太差,脑袋很木,项目在他手里都死掉了,气的老板没揍他就不错了.

所以说,我们理解做父母的心情,谁不想让自己的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为自己争光呢!但是我们也要关注好自己的孩子,不管是脑力上,还是动手能力,领导力上都应该多多关注,不要让自己的孩子变成傻子!


大龄幼齿儿77


都说留学是镀金,但还有句老话: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所以,哪怕真的镀金回国,还要看里子如何。

如今的留学和过去不同,所以,差异化很明显

在我的家族,有三个远房表姐,留学的过程惊人相似,高中就读沈阳某中学,然后本科某医科大学,而后通过托福考试,留学美国。其中一个表姐的托福考试成绩,差七分满分,当时国内排进前五,公费留学美国。是的,当初的留学一般是公费留学,难度之大,超出一般人的想象。嗯,我这三个表姐都留美国了,没回来。一般学霸都是这个路子,留学就不回来了,别问我为什么。

然后在十多年前,我有个表弟,高中念不下去了,我舅舅花钱让他留学爱尔兰(据说是因为爱尔兰容易)。等表弟念完回国,除了英语口语没的说,其他没看出有什么特别。和我眉飞色舞的说他传奇的战士号卖了五千欧元,嗯,学渣的留学经历就是这么简单。在国内打游戏混日子,在国外依旧如此。企图通过留学改变人生的家长,都是想用钱来自我安慰。

再比如我前同事的表弟,没留学,在国内最好的私立大学毕业,唯一的“战绩”是因为和人打架,再三转学四年换了三个分校。最让人啼笑皆非的是,他还有同党,和他一起四年换了三个分校。他们的大学记忆,就是一部纯粹的战斗史。反正家里有钱,闯祸了赔钱好了。

是的,我对那些留学回国找工作的人是赤裸裸的歧视

其实这种现象已经是成为社会现象,前一阵不就有人讨论第一学历问题么?本科清华北大的才是大牛,同理,留学的学校也是如此。如果你真的是常青藤出来的,我不相信有人会开出俩千的工资。

留学不再是镀金,才说明了社会趋于理性

毕竟,国外的学校参差不齐,良莠具存,简单的把留学视为镀金,才是低智的表现。

理性消费,理性思考,理性招聘,社会才是健康有序的。这个现象很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