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將軍生為男兒身,只因乳名“五娘子”,替武則天背鍋無端冤死

讖緯之學盛行於秦漢時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讖是儒家編造的預示吉凶的隱語,後來中國民間發展為廟宇或道觀裡求神問卜,漸漸地更加簡化為求籤。緯是漢代附會儒家經義衍生出來的一類書,是中國古代官方的儒家神學。讖緯之學雖然對於當時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產生了一定的積極影響,但是這種形而上學的思想潮流,時刻在阻礙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這位將軍生為男兒身,只因乳名“五娘子”,替武則天背鍋無端冤死

▲古代占卜甲冑

到了東漢末年,讖緯常常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用來散佈改朝換代的政治預言。皇權受到讖緯的不斷威脅,所以魏晉以後屢加禁止,但是流傳了幾百年的讖緯餘毒,依然時刻在侵蝕著人們的思想,以至於因為讖緯之言,枉死的人也不在少數。李唐王朝的李氏父子,李淵因讖緯之言,全家險些被隋文帝誅殺,然而,李世民在位期間,卻對於這種無稽之談深信不疑,枉殺了一位馳騁沙場、屢立戰功的將軍。

這位將軍生為男兒身,只因乳名“五娘子”,替武則天背鍋無端冤死

▲西漢初期的六壬式盤

《資治通鑑》記載,隋文帝稱帝之初,有方士安伽拖言:“李氏當為天子。”他勸文帝“誅盡海內凡李姓者。”隋文帝認為李渾的嫌疑最大,所以編排了謀反的罪名給處決了,李淵及全家這才倖免於難。至於大家所熟知的“洪水圍城”,“十八子撕扯龍袍”的說法,只不過是後人的演義而已,只可當做野史來看待。事實上,讖緯只是隋文帝使用的一個工具而已,帝王最在乎的就是自己的江山穩固,所以一些功高蓋主的大臣,對於大隋王朝來說,已經完成了他的歷史使命,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就是他們的最終歸宿,由此看來隋文帝終究也不能免俗啊!

唐太宗時期,太白星屢現於白晝,史官占卜認為是女皇登基預兆。民間又廣傳《秘記》中言:“唐朝三代之後,女主武王取代李氏據有天下。” 李世民按理說,不應該相信這種讖緯之言,因為自己差點成為了讖緯的受害者,然而,無情最是帝王家,李世民隨著角色的轉換,地位的提升,他竟然對此深信不疑,深惡痛絕,如鯁在喉,夜不能寐。也許,帝王都有一種思想,那就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寧可枉殺一百,不可漏網一人”。

這位將軍生為男兒身,只因乳名“五娘子”,替武則天背鍋無端冤死

▲古代算卦占卜卦籤

可憐這次躺槍的竟然是唐初名將李君羨,他先後侍從李密、王世充,後來率部投奔李淵,隨著李世民逐鹿中原,屢立戰功。按理說,女皇登基的讖言,無論如何也不應該應讖到一個男性將軍的頭上,李君羨又不是一個女人,就是八竿子也不會打不到他的頭上。可是荒唐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只因為自己長輩給起的乳名是“五娘子”,李君羨竟然白白葬送了性命。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這位將軍生為男兒身,只因乳名“五娘子”,替武則天背鍋無端冤死

▲中國古代占卜術

原來有一次,李世民宴請諸位武官,酒酣之時行酒令,他要求諸將講各自乳名。別人都是諸如二狗子之類的乳名,只有李君羨自稱小名是“五娘子”。說著無意,聽者有心啊!李世民聞之一驚,遂掩飾笑道:“你既為女子,為何如此雄健勇猛?”恰巧李君羨官職(左武衛將軍)、封號(武連縣公)、屬縣(武安縣),皆有“武”字,乳名又稱為“五娘子”。李世民對此甚為疑忌,遂革其禁軍職,外放到華州任刺史。這個時候的李君羨還沒有意識到危險的來臨,對於自己的行為不知道檢點一些,與當地的所謂的得道高人來往過密,御史藉機彈劾李君羨與妖人勾結,圖謀不軌,結果,李君羨因此事定罪處斬,全家被抄沒。可憐李君羨,臨死之前,恐怕也不知道自己是因何而死的吧!而此時的武才人,正在侍奉唐太宗李世民,並在這期間,與太子李治發生了地下戀情,她怎麼也不會料到四十多年之後,自己會應讖言,登基為帝王吧!

這位將軍生為男兒身,只因乳名“五娘子”,替武則天背鍋無端冤死

▲周易八卦占卜圖

公元690年,武則天改唐為周,改元天授,登基為帝。第二年,李君羨的家屬向武則天申訴冤屈,武則天為了證明自己正應讖言,上承天命,下順民意,也算是為了給自己的背鍋俠一絲安慰吧,於是,下詔恢復李君羨的官爵,以禮改葬。斯人已逝,這又有何意義呢?李君羨如果泉下有知,估計來世不會再侍奉帝王家了吧!大家如何認為呢?歡迎留言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