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寧:五項措施打好電商扶貧“組合拳”

大義常寧(手機臺)11月1日訊

近年來,常寧市強化電商發展硬件保障,通過技能培訓、平臺建設、政策引導等方式支持電商人才和貧困村“觸網”“觸電”,推出“五項措施”,打出電商扶貧組合拳,全力助推脫貧攻堅工作。

抓組織領導,明確電商扶貧措施目標。出臺《常寧市電子商務精準扶貧工作實施方案》、《電商扶貧工作措施》等文件,明確了電商脫貧攻堅主要工作、任務目標,從制度上為電商扶貧工作保駕護航。

抓品牌發展,以品牌發展促電商扶貧。著力於常寧茶油、茶山飛雞、塔山山嵐茶、田尾豆油、白沙燒餅等本土特產品牌的先上發展。開展電商示範創建,評選出示範網店5個;通過省級電商企業認定8個,通過網銷農特產品SC認證4家,通過了原產地認證企業6家。

抓服務體系,夯實電商扶貧基礎。我市與中國郵政常寧分公司簽訂《電子商務發展戰略合作協議》,引導公司整合物流資源,打通物流最後一公里,全市共建立電商服務站點140個,利用郵政服務網在貧困村建立村級電商便民服務站,啟動了快遞物流、助農取款、銷售當地農產品、代繳水電費、勞動就業等服務功能,引導電商企業開展線上線下結合;推廣“互聯網+公司+合作社+貧困戶”電商扶貧模式。與當地貧困居民簽訂了各種養殖購品銷合同,帶動當地貧困戶實現精準脫貧。

抓技能提升,為電商發展提供人才動力。堅持“明確培訓對象、明確培訓方式、明確培訓內容”的三明確原則,開展針對性強、分層次的電商培訓,通過浙大培電商訓班、郵政電商培訓班、“湖南扶貧小店推廣”培訓會,對全市321個非貧困電商應用人才和46個貧困村的駐村扶貧第一書記、村支書及電商應用人才進了電子商務知識培訓。參訓人數共計800人次。共開設扶貧小店436家,實現農村電商進村全覆蓋。

抓平臺引進,提升品牌影響力。我市與阿里巴巴(中國)軟件有限公司簽訂協議,共同建設新型農村網絡服務平臺、配送網絡和金融服務網絡、新型農村商業服務體系。京東、郵樂購、京東*常寧特色館、湖南農商通等電商平臺的常寧特色館已選品上線。2017年,全市農產品上行交易額額突破5000萬元,工業品上行突破2個億。2018年,1-9月份,網銷農產品交易額突破6000餘萬元。


通訊員:盧源 李昆吾

編 輯:小明

審 核:阿貴 阿盼

三 審:白雲

新聞熱線:0734-722115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