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信細節多注意 辦理信用卡貸款更快捷

如今國家對徵信的管理越來越嚴格,最近各大金融借貸平臺也開始接入徵信系統。此消息一出,不少人慌了,徵信報告可是貸款的重要依據,條條消費記錄上報央行可能會影響以後個人申請大額貸款。如果徵信出現問題很可能就貸不了款!

那麼,徵信是什麼?如何正確的理解徵信?怎樣珍愛徵信、並創建一套完整的個人信用系統?本文就與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徵信細節多注意 辦理信用卡貸款更快捷

徵信是經濟狀況體檢報告

作為成年人,長則三五年、短則每年都會做一次全面的身體檢查,目的是提前發現疾病的蛛絲馬跡,以備提早預防、治療,體檢出來的報告就叫體檢報告。

徵信,其實就是個人經濟狀況的體檢報告——貸款機構(銀行、小貸公司等)據此判斷是否給你貸款、貸款額度多少、及貸款費用情況(信用好費用就低,否則費用就高)。

徵信系統主要為了回答三個問題:你是誰?你有能力還款嗎?你願意還款嗎?

徵信系統會詳細記錄你的姓名、性別、年齡、婚否、居住地址、工作單位等基本信息,以此判定你是個什麼樣的人,這是在向查詢主體(銀行、小貸等貸款機構)描述“你是誰”。

其次,徵信系統還會詳細記錄你的負債情況——負債額度、借貸機構、貸款時間、借款年限等,比如:你有沒房貸、車貸及貸款額度,信用卡授信額度及已使用額度,最近6個月平均還款金額等,這是在向查詢主體描述你的負債情況、評估你的還款能力。

徵信系統中,還會詳細記錄你的借款、還款情況——是否按時還款、有沒有拖欠情況、拖欠金額、次數、時長等,這是向查詢主體描述你的還款意願,證明你是不是個講信用的人。

貸款機構的風控體系,及其貸前考察的具體措施,主要是圍繞這三點來進行的:為什麼公務員、事業單位員工容易貸款呢?因為這樣的人工作收入穩定,相對來說違約成本高、違約意願低、更願意如期歸還本息。

為什麼工資高、銀行流水額度大、有房產做抵押的人,更容易貸款呢?因為還款能力強啊。

為什麼經常使用信用卡、有借有還經常跟銀行發生些聯繫的人,更容易貸款呢?因為良好的還款記錄,說明是個講信用的人啊。

珍愛信用,不必恐慌徵信

目前以央行徵信和百行徵信兩個系統為主。前者的數據來源於各商業銀行、信用社、接入的小貸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等,央行也是這些機構的管理上級;後者的數據主要來源於其八大股東——阿里、騰訊、平安等平臺的消費、金融數據等,包括淘寶、京東、微信、支付寶、QQ、平安保險、ofo、摩拜共享單車等,也許你發現了:百行徵信是以互聯網數據抓取為主。

是的,隨著今後接入徵信的數據越來越多——物業費、通訊費、交通費、學位學歷、車房等資產信息……,在系統面前你將成為一個透明人:對你的評價將越來越多、越來越準,從而會給你一個更合理的信用額度。壞處是你將沒有隱私,好處是會讓優秀的你信用分更高、更易貸款、更易找工作、更易生意往來、更易脫穎而出。

所以珍愛信用,不必恐慌徵信,它只會讓失信的人露出原型、讓守信的人活得更好,讓良幣驅逐劣幣,淨化環境。貸款機構對貸款申請人審核雖藉助徵信記錄,但其標準也是人為制定的,會根據現實情況的變化而不斷做出調整——當發現某小貸公司記錄實際上為消費信貸額度、並不能說明貸款申請人還款能力差時,必定會忽略這一記錄。所以,本文開頭出現的註銷信貸消費功能既不理智、也沒有必要。

我們既要了解貸款機構對貸款申請人徵信考察的要求(如介意貸款查詢次數、不正規網貸平臺借款等,所以在房貸申請前半年儘量不申請信用卡、不亂點網貸額度申請等),也要知道個人一切數據接入徵信系統是大勢所趨,要坦然接受、而非排斥恐懼。

因此,有借有還、再借不難——經常刷下信用卡,偶爾貸款留下記錄是有必要的。

最後青木提醒大家,失信者寸步難行,出來借錢遲早都是要還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