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超過9分的國產電影有哪些?你最愛哪一部?

劉大白故事


對於一部電影的評價是一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但總體來看,好的電影還是能夠得到大多數觀眾的認可,以下榜單儘可能做到真實完整,若有不實之處還請大家諒解、指正。豆瓣評分在九分以上的國產電影如下:《我不是藥神》、《上海灘》電影版、《天書奇譚》、《無間道》、《囚》、《剃頭匠》、《天堂回信》、《南海十三郎》、《芙蓉鎮》、《活著》、《飲食男女》、《哀樂中年》、《大鬧天宮》、《鬼子來了》、《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背靠背,臉對臉》、《茶館》、《霸王別姬》。

從上面的榜單我們能夠看到,對於數量龐大的國產電影來說,九分以上的電影實屬鳳毛麟角,這些都稱得上國產電影的逆天神作了,每一部都有它獨特的魅力。

個人最喜歡的當數《霸王別姬》,這是一部能夠讓人心靈為之一顫的曠世之作。影片講述了段小樓和程蝶衣兩人從北洋政府至文革時期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穿插袁四爺等時代人物,結合日軍侵華的時代背景和歷史變遷,展現了對傳統文化、人的生存狀態及人性的思考與領悟,整部影片每個鏡頭都充滿張力。每個人都認真地活著,為了愛為了夢,是戲也是人生。然而,在命運和歷史巨大的車輪下,每個人都被碾得粉碎,徒留世間悵然的慨嘆。虞姬用他送給霸王的那把劍在霸王的懷中自刎,結束了自己“不瘋魔不成活”的一生。

《霸王別姬》榮獲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金棕櫚大獎,成為首部獲此殊榮的中國影片,此外這部電影還獲得了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國際影評人聯盟大獎等多項國際大獎,並且是唯一一部同時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的華語電影。

經典永遠璀璨。


平頭哥讀文觀影


最近時期的電影《我不是藥神》,豆瓣評分9.0,這部片子是目前拍得最有深度和思考的影片,也是在中國社會最有影響力的一部。《紅日風暴》豆瓣9.1,《孔明燈》豆瓣9.0,《遙望南方的童年》豆瓣9.2,《天堂回信》豆瓣9.1,《茶館》豆瓣9.4,《鬼子來了》豆瓣9.2,《大鬧天宮》豆瓣9.3,《背靠背,臉對臉》豆瓣9.4,《霸王別姬》豆瓣9.6,《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豆瓣9.2。我最愛看的是《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星爺的經典之做,影片裡邊太多的片段,臺詞都成了很多人生命裡難以忘懷的經典。感觸太深的當屬《我不是藥神》,該片以草根群像式的現實刻畫,生動展現小人物堅韌的生命故事,這就在我們身邊,也許哪天就會落到我們身上。








龍創飛


親愛的們,這裡是【映畫臺灣】

我來給大家介紹下豆瓣超過9分的國產片,最新的數據(截止2018.11.24)

1 《霸王別姬》,豆瓣9.6的神作,現在還是豆瓣TOP250的第二名,第一名是《肖申克的救贖》

這部華語至今唯一戛納金棕櫚,無比經典的電影,還用介紹麼?

12月14日,《霸王別姬》25週年數字修復版將在臺灣地區上映


2 《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高達9.2分的高分,這部電影很神奇,因為是香港和西安電影製片廠合拍的,所以1995年大陸公映時票房很慘,但後來在網絡上成為經典。2014年和2017年又在大陸公映過修復版和加長紀念版


今年最美的春十三娘藍潔瑛



3 港片《無間道》也有9.1分的超級高分


4 張藝謀讓葛優拿到戛納影帝的《活著》,禁了很多年,但在豆瓣上是9.1穩坐高位


5 姜文的《鬼子來了》分數也極高


6 李安的《飲食男女》,穿越時空的好看五十年


7 童年最美的回憶,《大鬧天宮》,超完美的9.3


8 臺灣電影大師楊德昌的最後作品《一一》,豆瓣9.0

讓人振聾發聵,卻拍得舉重若輕


9 《我不是藥神》,票房,口碑,得獎,豆瓣9.0的神片


映畫臺灣


1、《飲食男女》是很早的一部電影了,豆瓣評分9.1,作為90年代的作品,能達到這樣的高度,足見這部影片的質量,只是影片太早,估計現在很多年輕人都不會看過,當時也是在美國首先上映,是著名導演李安的作品。

2、《活著》,這是張藝謀導演根據餘華同名小說改編的作品,真實的反映了當年中國的社會現狀,以一家興衰來看整個社會的變遷,是非常經典的影片,還被翻拍成電視劇,也是廣受觀眾喜愛。再加上是由葛優、鞏俐這樣的實力派演員出演,成為經典也是順理成章。豆瓣評分9.1

3、《無間道》這部電影堪稱是香港電影的巔峰之作,甚至都被好萊塢電影導演反派,無論是劇情設置,還是演員的精彩發揮,都無可挑剔,豆瓣評分9.1,也是實至名歸

4、《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這部電影也是周星馳的的代表作,時至今日,也仍然為人津津樂道,影片中的很多臺詞,都成為現在的經典話語,再加上星爺無厘頭的搞笑風格,讓這部劇笑中帶淚,成為永恆的經典。豆瓣評分9.2

5、《鬼子來了》是著名導演姜文自導自演的作品,與中國這種類型的影片有著很大的區別,從另外一種角度,來看抗日戰爭的殘酷,顯示了中國人忍讓但堅韌不拔的性格,雖然也有一些負面評價,但絲毫不影響這部影片的地位。豆瓣評分9.2。

6、《霸王別姬》作為中國最經典的電影,在國際上也有很高的知名度,也將中國文化帶向世界,《在當時也斬獲一系列世界電影大獎,更是入選了美國《時代週刊》評出的“全球史上百部最佳電影”,在華語影壇的地位無可撼動,豆瓣評分9.5。

還有一部剛剛上映的電影《我不是藥神》,現在的豆瓣評分已經達到了9.0,不知隨著影片的上映,能否繼續保持這個分數,並繼續上漲,這需要時間,但觀眾真心希望華語電影能給我們帶來驚喜。


白夜影視


最近時期的電影《我不是藥神》,豆瓣評分9.0,這部片子是目前拍得最有深度和思考的影片,也是在中國社會最有影響力的一部。《紅日風暴》豆瓣9.1,《孔明燈》豆瓣9.0,《遙望南方的童年》豆瓣9.2,《天堂回信》豆瓣9.1,《茶館》豆瓣9.4,《鬼子來了》豆瓣9.2,《大鬧天宮》豆瓣9.3,《背靠背,臉對臉》豆瓣9.4,《霸王別姬》豆瓣9.6,《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豆瓣9.2。我最愛看的是《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星爺的經典之做,影片裡邊太多的片段,臺詞都成了很多人生命裡難以忘懷的經典。感觸太深的當屬《我不是藥神》,該片以草根群像式的現實刻畫,生動展現小人物堅韌的生命故事,這就在我們身邊,也許哪天就會落到我們身上。


劉英演員


近些年來國產電影的層次越來越高,劇情也越來越親民,觀眾對觀影的體驗也越來越好。細數國產電影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的經典之作有很多,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幾部,自己覺得特別好看值得推薦的國產高分經典電影


1、《飲食男女》Eat Drink Man Woman

產地:中國臺灣 片長:124分鐘 上映時間:1994-08-03(美國上映)

導演:李安代表作《斷臂山》、《少年派的奇幻旅行》

主演:郎雄、吳倩蓮、楊貴媚、張艾嘉、趙文瑄、歸亞蕾

這是李安導演的“父親三部曲”當中的第三部,生活就是一桌桌宴席,上面什麼樣式的菜都會有煎、炒、烹、炸、煮、燒、蒸、燉、燜、煲、燴、烤、滷、醃、拌...每一種烹調方式都是一種不同的人生形態,人人皆煩惱、各有各的夢想、追求,人生百態既是這桌上滋味不同的菜餚。


2、《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A Chinese Odyssey Part Two-Cinderella

產地:中國香港 片長:110分鐘 上映時間: 1995-02-04上映 2017-04-13重映

導演:劉鎮偉代表作《功夫》、《墜落天使》、《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

主演:周星馳、朱茵、莫文蔚、蔡少芬、吳孟達、羅家英、藍潔瑛

這是劉鎮偉導演《大話西遊》系列的第二部,接著上一部《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繼續劇情,剛上映時小編年紀還小不能完全理解劇情的深邃,只是覺得好笑覺得西遊記可以這麼拍的。直到經歷過某個人,深刻了某些事待到重映的時候再去看,突然沒有了笑,之前的笑點卻變成了淚點,

有一個人在我心裡留下了一滴眼淚,而我卻甘心為了她帶上緊箍咒給塵世絕緣。


3、《我不是藥神》Dying To Survive

產地:中國大陸 片長:117分鐘 上映時間:2018-07-05

導演:文牧野代表作《安魂曲》

主演:徐崢、週一圍、王傳君、譚卓、章宇、楊新鳴、王硯輝

《我不是藥神》是屬於現實主義批判電影,這種類型的電影在中國電影市場是及其罕見的題材。它是中國版《達拉斯買傢俱樂部》,觀影人的評價之高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很多人口口相傳的安利這部電影佳作,口碑炸裂,不得不說這是業界的良心之作。


4、《紅海行動》 Operation Red Sea

產地:中國大陸 片長:138分鐘 上映時間:2018-02-16

導演:林超賢 代表作 《逆戰》、《湄公河行動》、《破風》、《線人》

主演:張譯、黃景瑜、海清、杜江、蔣璐霞、尹昉、王雨田

影片以撤僑為主線,主旨是只有祖國的強大才能有實力更好的保護我們,有國才有家的宏大主題。借電影的劇情充分展示了我軍最近幾年的新式裝備,好好的秀了一把肌肉,看的讓人熱血沸騰,後期的編排特效都屬於近些年來戰爭題材電影的佳作,票房以36.5億收官,可見在國內的電影市場對該片的關注度有多高。

以上是小編我最愛的幾部國內高分經典電影,希望大家喜歡,也祝願國產電影排出更多越來越好的電影。

謝謝您的觀看,我是“少數派報告”影視領域創作人,給你一個意想不到的解答。


少數派報告


最愛的電影莫過於《哀樂中年》了,一部49年上映的國產電影

,看了讓我久久不能忘懷,那個年代,就有這麼超前的意識,這麼牛的編劇,屬於驚世之作。

劇情介紹:人到中年的小學校長陳紹常妻子去世之後未再續絃,子女長大成人之後雖然孝順,但卻只想把父親當成寵物養起來,而缺乏對情感心靈的真正體貼。父親的再婚果然引起了軒然大波,好在陳紹常意志堅定,終於開放了愛情和生命的二度梅。

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並添高閣迥,微注小窗明

越鳥巢幹後,歸飛體更輕。

這部老片子超前的閃光點在於站在中年人的角度,把部分人某些扭曲的迂腐的守舊的想法都暗暗地批駁了一番。有些人總認為年輕人就是要去闖,要幹大事情,要賺很多很多錢;邁入老年了就不需要幹活,每天待在家等死。把青春和死亡都看得太重,殊不知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應該活出自己的風采,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不需要顧忌旁人的眼光,遵循內心的想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才是生活意義所在。“活人總比死人要緊啊。

總的來說,《哀樂中年》是我最喜歡的電影之一,每次看都有新的領悟,人生就該學學老陳。

人到中年,子女已經長大成人,憑什麼就不能再考慮下自己,非要照著子女規劃的路去走,那樣,人生活著還有什麼意義。你說呢?

我的答案就是這樣,謝謝大家。


劉大白故事


有的電影,真的是很經看的類型。不過我倒是發現,很多評分很高的電影,是悲劇性極強的。

排名第一的當屬張國榮主演的《霸王別姬》了,在豆瓣上評分高達9.6,也是我最喜歡的一部電影。目前國產電影我還是沒有看到評分能超過這部的電影了。當時我看完就覺得神了,稱為國產電影的巔峰應該不為過。

今年才上映,好評如潮的電影《我不是藥神》在豆瓣評分是9.0,當之無愧。我今天才看完這部電影,到現在還在回味,實在是有點東西的。這部電影可以說是很真實,應該能稱得上是現象級電影了。

周星馳的《大話西遊》,這幾年被人吹爆了,第一部評分是9.1,第二部《大聖娶親》在豆瓣上評分是9.2。其實這部電影真的很好看,並不像有些黑子說的毫無意義,也是有不少內涵的,我個人也超級喜歡這部電影,(我是周星馳的粉,每部電影都看過),但是這幾年吧,嚴重消費了這部電影,就像情懷已經在某些意義上變為貶義詞了。

《活著》,也是一部悲劇性的作品,豆瓣評分9.1,但這部電影太真實了,比藥神還要真實……這部電影整體基調是平淡且悲傷的,一般的觀眾,可能會因為平淡了看不下去,但這也正是我說的“真實”的一點。

還有的電影,比如《無間道》9.1分,《鬼子來了》9.2分,《飲食男女》9.1分,《大鬧天宮》9.3分,我就不細講了。(吹一下《無間道》,真的很好看!!)


阿然的小貓咪


霸王別姬啊,電影《霸王別姬》自1993年上映以來,在國內外備受好評,無論從影片故事的歷史性角度,從敘事的戲劇矛盾衝突角度,還是從其深入人心的主題角度分析,都能吸引觀眾進入劇情並引發大家的思考。當我帶著已多次觀賞過這部影片的感情,再一次進入它的深處的時候,更加強烈地感覺到了陳凱歌導演對《霸王別姬》主題的用心。

  陳凱歌自己曾說過:“與我以前的幾部作品一樣,《霸王別姬》所著意闡發的,仍然是關於人性的主題”,表現人性中的兩個因素——迷戀與背叛,但“這部影片的創作風格與我以往作品的差異是顯而易見的……《霸王別姬》與我過去的影片題材不同,它充滿了生生死死的戲劇衝突,只能順著它的脈理走,拍成情節性和情感衝突比較強烈的影片。”正如導演所講的,影片的敘事、矛盾、人物設置、細節表現等,無不緊扣“迷戀與背叛”進行設置和創作,用人物展現主題,用矛盾強化主題,用細節昇華主題。

  從《霸王別姬》的整體敘事結構來看,其編排很具特色,一方面是運用了插敘,以程蝶衣和段小樓二十二年後重新在一起演出走臺為開場,從三個人短短的幾句對話中,交代了兩位主人公的關係和“四人幫”的歷史。緊接著回到1924年,一步步按著時代發展的順序講述故事,最終回到了起初的那個場景中,首尾呼應。另一方面是在敘事過程中運用了套層結構,在故事中表現京劇,在熒幕上展現舞臺。這二者富有很強的象徵意義,京劇的內容不僅僅作為戲中戲幫助劇情發展,同時闡明瞭人生如戲的道理,尤其是對於人戲不分的程蝶衣來說,彷彿沒有戲,只有人生;舞臺同樣不僅僅是京劇表演的一個場所,也是相對於人生而言的社會舞臺,但這對於程蝶衣來說,這個不接受戲劇人生的社會,集中了他人生中所有關於性別、現實、生存以及對戲的看法的矛盾。雖然人生如戲,但現實卻早已不同於歷史。

  《霸王別姬》中最重要的主題因素,就是在這樣的敘事結構中逐漸深化。影片對主題的表達和刻畫,如前面提到的,通過矛盾、人物和細節展現出來,而矛盾又是隱藏在人物的關係和時代的發展中的,因此,人物設置與細節成為了發揚主題的最重要的方面。

一、 人物及其關係的設置

  程蝶衣這一人物形象可以說是整部電影的核心,一方面,各種人物關係由他展開,他也由此成為各種矛盾的集中體;另一方面,他代表著主題中的“迷戀”意象,在矛盾中,一次次地被背叛。

  首先說關於“迷戀”的意象,程蝶衣對母親是一種迷戀,對師哥段小樓是一種迷戀,對京戲也是一種迷戀。可結局是母親早早拋棄了他,師哥沒有能同他唱了一輩子的戲,京戲也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革變了模樣。

  其次是矛盾,程蝶衣身上包含著兩種矛盾,一是自身性別認識的矛盾,二是他與時代的矛盾。他的一生,彷彿命運一直在用性別和他開玩笑,出生在滿是女人的妓院,從小不得不以女孩子裝扮;在喜福成戲班裡又扮了旦角,使得他開始對自己的性別迷惑,是“男兒郎”,還是“女嬌娥”?為了師哥,他的一生都以“女嬌娥”的角色度過,直至最後排練時小樓的那句“我本是男兒郎”,彷彿喚醒了程蝶衣一直以來錯誤的性別角色,但他卻在清醒中選擇了自刎。由此可見,關於性別的這一自我矛盾,加強了整部影片的戲劇衝突。

  而程蝶衣與時代的矛盾,也是與社會的矛盾,從北洋軍閥時期直到文革時期,不僅表現了他如戲的人生與現實社會的不和,同時通過時代展現了人性中的追求與自私,通過各種人際關係細緻地表現了各種迷戀與背叛。

  (一)程蝶衣與段小樓

  如果程蝶衣代表的是“迷戀”的意象,那麼,段小樓則是代表了“背叛”的意象。段小樓是程蝶衣從小豆子時代起就當作依靠的一座大山,是渴望與之唱一輩子戲的。但他畢竟是假霸王,在現實生活中莽撞而又懦弱,而且自從菊仙出現,段小樓先是多次在關鍵時刻舍蝶衣而選擇菊仙的表面背叛,到文革時期對程蝶衣進行揭露的深層背叛,背叛了程蝶衣對他的那份真情。

  (二)程蝶衣與菊仙

  菊仙的人物設置也是很有意蘊的,一者由於她的妓女身份,與程蝶衣的母親一樣,因此對於程蝶衣來說菊仙身上有母親的影子;二者菊仙又是時代或現實社會的代表和具體體現,體現在每一次為了保全段小樓而與程蝶衣相對立的時刻。由此可見程蝶衣與菊仙的關係的複雜性,一方面因為他們愛著同一個人,在情感上形成對立的關係,每一次鬥爭都是以菊仙的勝利和程蝶衣的失敗告終。而菊仙是能夠適應時代的人,她的行為代表著時代的要求,相對於程蝶衣的失敗就印證著他與現實矛盾中,被不斷地否定。另一方面,菊仙和程蝶衣又有很大的相似性,所以他們相知,尤其是從菊仙為蝶衣擦拭唾沫、披衣、搶出火中的劍等細節中,可以看出菊仙對蝶衣的理解和關懷。而程蝶衣對菊仙,有一種潛意識中的愛與恨。蝶衣愛娘,他在最虛弱的時候躺在菊仙懷裡叫娘;但他也恨娘把他拋棄,因此,蝶衣一直以來都以敵對的態度面對菊仙,可以看作的對“娘”的不滿的報復和發洩。

  (三)程蝶衣與袁四爺

  袁四爺和程蝶衣一樣是戲痴,他們成為在精神上互相認同的知己,而且也只有袁四爺才能看出並接受一個達到“人戲不分,雌雄同在境界”的程蝶衣,這也是一種迷戀。而戲劇性的是,對於程蝶衣來說,袁四爺僅僅是師哥替身,影片總是將蝶衣與袁四爺在一起的場景同段小樓與菊仙在一起的場景交替對比著出現,可見蝶衣心裡只有師哥,但卻不能成為現實,只有委身於袁四爺,還能讓他有片刻的情感寄託。

  (四)程蝶衣與小四

  從小四身上,程蝶衣看到了自己,他們都被家人遺棄,而且小四被發現的時候,正是在小豆子遭張公公凌辱之後,他堅持要抱養那個孩子,包括之後他收小四做徒弟,就是從內心希望和他一樣命運的孩子能健康地成長,他把小四看作是自己的希望,另一個健全的沒有矛盾的自己。然而,小四對程蝶衣的背叛,以及對師傅進行批鬥,不僅加劇了戲劇衝突,同時也看到了程蝶衣的自我矛盾,這只是其另一種形式外部表現。

(五)菊仙與段小樓

  這是在不考慮程蝶衣的情況下存在的一對十分重要的人物關係,同樣是一對“迷戀與背叛”的關係,也是充滿了戲劇衝突的一對人物。其一,在救贖方面,段小樓救下了從樓上跳下的菊仙,但在婚後每個時代的生活中,都是菊仙及時地站出來,把小樓從危險中救出來;其二,在迷戀與背叛方面,菊仙一直以來對小樓愛的奉獻,卻在文革批鬥中遭到了背叛;其三,菊仙的自殺,是絕望,也是她註定的悲劇:一直以來菊仙告誡小樓遠離程蝶衣來保護自己,但當程蝶衣已經被批鬥出他們的世界的時候,段小樓依舊按照菊仙告誡他的方法自我保護,但這次,鬥爭的對象竟成了菊仙自己。

  在那段場景中,鏡頭一直以燃燒的火堆作為前景,表現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揭露,尤其是段小樓,他的自私和懦弱,深深傷害了兩個最愛他的人,熊熊燃燒的烈火,把愛燃為灰燼。

  二、細節對主題的昇華

  細節,可以塑造人物的性格,可以作為一種敘事技巧,也可以是表現意象和主題的窗口。《霸王別姬》中對細節的把握,不僅細膩地塑造了程蝶衣的性格,而且還完成了富有技巧性的敘事。

  (一)程蝶衣的性格塑造

  在影片開頭,程蝶衣對二十二年和十一年的強調這一細節,就已經為人物的性格埋下伏筆。除了運用臺詞,演員爐火純青的表演,動作和神態的展現,都可化作一個個小的細節,細緻無縫的塑造出一個倔強、敏感、柔弱、矛盾的程蝶衣。

  (二)轉折

  用細節表現的轉折,因為深刻,一次次掀起了情節高潮。

  1、小豆子逃出喜福成,在戲園子中看角兒時,鏡頭對人群中滿含淚痕的臉的特寫,可從眼淚中看到他對人生的期望,從堅定的神情中看出了“要想成為角兒,必先自個兒成全自個兒”的信念。由這個特寫細節,小豆子從對戲的懼怕和逃避轉變為對戲的痴迷和追求,這是一次思想上的轉折。

  2、小石頭用師傅的菸斗撬了小豆子的嘴巴的鏡頭,在情節上,小豆子從此為了師哥,戲裡戲外當自己是“女嬌娥”;而在結構上,這一行為細節徹底顛覆了小豆子對自己性別的認識,也是小豆子自我矛盾的最終形成。

  3、霸王與虞姬在臺上唱到:“孤大勢已去,今日是你我分別之日”,菊仙便起身去花滿樓贖身,戲與現實相對應,預示著程蝶衣與段小樓在現實生活中的分別。 “我是假霸王,你是真虞姬”這句話,完全打破了程蝶衣對於想和師哥唱一輩子的戲的願望。在這裡運用語言的細節,結合戲中戲的表現手法,實現了程蝶衣與段小樓感情的轉折。

  4、當《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響徹整個劇場時,一個對小四的滿懷嚮往的表情特寫中,埋伏著轉折的懸念。小四從此發生了改變,背叛了師傅,並換取了師傅的角色,這一表情細節不僅僅表現小四人生態度的轉折,也表現了程蝶衣戲曲表演的轉折,自此以後,他將戲服付之一炬,從此結束了他的京戲表演生涯。

  (三)伏筆

  很多小的細節,也許當時不會被注意到,但是經過導演的細緻的安排,使得許多細節能夠承接前後敘事,例如袁四爺問段小樓的五步與七步、袁四爺送蝶衣的那套頭飾、程蝶衣口中的叫青木的日本人等等,都有前後的呼應。其中還很多是為後文埋下伏筆,成為敘事的亮點,例如小豆子母親帶他去喜福成時,音響中出現的“磨剪子來”的叫喊聲,為剁六指埋下了伏筆;還有當蝶衣再次在袁四爺家裡看到那柄劍並用之表演時,袁四爺喊的那聲:“別動,這是真傢伙!”也為程蝶衣最後用此劍自刎作了敘事伏筆。

  三、特殊意象的象徵意義

  陳凱歌作為第五代導演,很擅長用影像表現特殊的意象,《霸王別姬》中除了前文關於京劇和舞臺的意象外,還有劍和金魚也是很特殊的意象。

  1、劍這一物件貫穿了影片的始終,即使沒有形象的出現,也會有語言的提及。從張公公府見到這柄劍開始,因為小石頭的一句玩笑話,讓小豆子為劍迷戀,劍成為了小豆子的目標和希望,在他心中,劍與霸王應是一體的。在關於劍的敘述中,也是充滿了戲劇因素,程蝶衣為了從袁四爺那裡得到劍,甘願出賣自己,但當程蝶衣把劍送與段小樓時,一句“又不上臺,要劍幹什麼”卻摧毀了他的夢。這劍,只在程蝶衣的心中分量重。

  劍也代表蝶衣與小樓的關係。兩次贈劍,見證了兩個人的分分合合;段小樓將劍扔向火中,也是表明要與程蝶衣斷絕關係;最終,當程蝶衣意識到自己“男兒郎”的身份後,也是用這柄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結束了他與師哥的關係。

  2、金魚,是一個只出現在程蝶衣抽大煙和戒菸的片段中的一個意想。有真正的金魚,也有一塊大的金魚屏風。在這裡,金魚浸在被吹過大煙的水中,同時音樂中出現貓的叫聲,這象徵著程蝶衣自己即是一隻被人觀賞和玩弄的金魚,又是一個受限制的不能自由追求自我的囚困者,還是一個無人陪伴的孤獨者。

  在程蝶衣戒菸的過程中,對金魚和屏風的毀滅,象徵著他走出煙癮,走出了自我的限制,還因為段小樓回到了他的身邊,走出了孤獨。

  《霸王別姬》從敘述時間上跨越了半個多世紀,在敘事中也描繪了不同時期的社會時代背景,自然有很多值得深刻思考的地方。然而,這裡雖然僅從人物、矛盾、細節、意象這幾個方面簡單分析了影片蘊含的關於人性中迷戀與背叛的主題,便可知其內涵的豐富、結構以及敘事的嚴謹,更可以通過影像體會到導演對於影片主題表現的用心,是十分細緻入微的。


睢寧YG


電影還是90年代的電影比較經典好看,如周星馳的電影,國產零零七,臺詞形容形容社會零零精緻,社會中的豬肉佬被演的栩栩如生,還有周潤髮電影更是形象好看,現在電影如徐崢指導的電影我不是藥神,更是反應社會中的問題,未得到完善處理,而諷刺社會中的不滿我覺得這類電影非常生動,希望多一些這些有感染力的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