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企業又有新便利,黃埔海關:關稅保證保險通關快、成本低

金羊網訊 記者 馬漢青、通訊員 濮宣報道:記者從黃埔海關獲悉,11月1日,海關總署、銀保監會在全國海關範圍內開展以《關稅保證保險單》作為稅款類擔保的關稅保證保險改革試點。這是我國首例被保險人是政府機關的保險產品。作為先期試點單位之一,近日黃埔海關駐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辦事處首份“關稅保證保險”擔保模式的報關單順利辦結通關手續。

關稅保證保險,是指企業提供由經銀保監會設立的保險公司出具的關稅履約擔保保單,向海關申請辦理擔保通關手續。關稅保證保險與海關稅款擔保作用相同,能夠在海關稅收得到有效擔保的基礎上進一步降低納稅企業的稅收擔保成本。企業可以無需繳納保證金,也無需向銀行申請保函,採用關稅保證保險保單即可辦理海關事務擔保。企業向保險公司購買關稅保證保險,經海關確認後即可辦理相關業務,實現“先放行後繳稅”。目前,除了失信企業外,其他任何規模、類型的企業均可辦理該業務。

“我們向信用企業定向試行‘關稅保證保險’模式,並聯系相關保險公司參與。”黃埔海關駐開發區辦事處通關一科科長蔡映榔說:“在該模式下一是可以幫助企業釋放資金,降低週轉壓力,二是保險方式的費率更低,降低企業成本,三是節省銀行信用額度,緩解融資壓力。此外,我們還在業務現場設立諮詢崗位介紹關稅保證保險等多種便捷通關保函擔保形式,並推進互聯網驗核保函作業,方便企業辦理業務。”

廣州小紅馬酒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參與“關稅保證保險”模式的試點企業,據該公司透露,從2017年9月到2018年8月,該公司申報進口紅酒共繳稅稅費大約1159萬,每個月月初要計劃預留大約100萬元作為關稅保證金。參與試點後,該公司報關經理李玉婷算了一筆賬:“以我司最近一票關稅保證保險為例,如果沒有采用‘關稅保證保險’模式,這票貨物需要交29萬保證金,才能提前放行此票貨物,但使用‘關稅保證保險’模式進行擔保,只需要支付812元的保費就可以了,大大緩解了我們的資金壓力。”

“此外,‘關稅保證保險’模式還不佔用我司的銀行授信額度,也不需要繳納高額的保證金,大大縮短通關手續辦理時間。另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大家都知道今年融資特別困難,‘關稅保證保險’模式緩解了我司融資難、融資貴的局面。”李玉婷說。

“近年以來,黃埔海關以解決企業需求為導向,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互聯網+海關’、壓縮通關時效、精簡單證等改革相繼落地。”黃埔海關駐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辦事處主任柯映紅說,“‘關稅保證保險’模式是海關的又一項改革創新,以後我們將繼續探索,著力為企業解決更多的實際困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