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警官》4:职场第一法则,向老员工学习

《韩警官》4:职场第一法则,向老员工学习

“部队没安排个好点的工作?”韩博打开一直没顾上喝的汽水,硬塞进她手里。

当军嫂不容易,丈夫不在家那些年,里里外外全靠她一个人,杨小梅很爽快很泼辣,若无其事地笑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符合随军条件的人多了。走一拨又来一拨,哪有那么多工作安排。打打杂,一个月开点工资,还是领导照顾。”

“现在苦尽甘来了,爱人在哪个单位?”

“工作不好,在永阳乡当组织干事,又远待遇又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总共就发过两次工资,拖欠好几个月。”

丝河镇是全县最北边的一个乡镇,永阳乡在西南角,比丝河镇更远,迄今没通公共汽车。永阳人要来县里,要么骑自行车,要么去邻近的保如镇坐汽车,确实很不方便。

工资待遇低很正常,丝河镇有几个厂,镇干部和教师工资还经常发不出来。一穷二白的永阳乡日子更不好过,或许她爱人现在工资都没她高。

杨小梅喝了两口汽水,一脸羡慕地说:“大学生就是好,一参加工作就是副科长。我家老钱学历不高,安置时吃大亏。这日子,不知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熬出头。”

“副科长又不是副科级,叫着好听,跟有没有学历没关系。刚才交房款时听基建科的人说,我们厂最年轻的副科长17岁,吓我一跳。”

“销售科副科长,我听说过,平时不怎么来上班,他有一个亲戚在东海市的外贸公司当经理,能帮厂里拉业务。要是有这关系,我也能当副科长。”

没业务厂里就没效益,没效益就发不出工资。涉及切身利益,对于17岁的副科长,杨小梅同大多职工一样,没意见。

韩博笑了笑,一边铺凉席一边问:“杨大姐,说说我们科的事,刚才没见着姜科长,你比我早来几天,他为人怎么样,好不好相处。”

“姜科长同我家老钱一样当过兵,挺好说话的。今天去公安局开会,为经济民警分队挂牌的事。明天量身高,量好尺寸去公安局服务公司买警服。想想挺好笑的,我家老钱刚脱下军服,我倒要穿上警服。”

经济民警不是保安,是公安系统的一个正式警种。业务归当地公安局指导,人事关系在所属企事业单位,最高领导机关是公安部第二局第七处。有警官证,银行、油田、邮政和水电站等单位的经济民警真配枪,工资待遇普遍比公安高。韩博从未想过穿警服当警察,可不知为什么竟有些期待,潜意识中似乎觉得警察才应该是自己的职业。

“我们保卫科有多少经济民警?”韩博沉思了片刻,又问道。

“包括韩科长你在内,一共二十一人,办公室有《经济民警管理工作规定》,不足二十一人不批准建分队,民警年龄不得超过四十,队长要求是党员干部。姜科长年龄超过四十,不能兼任分队长。韩科长你人没到,分队长就内定是你了。说是二十一人,真正在总厂的没几个。三个缫丝分厂九个,印染分厂三个,服装分厂三个。你们两位领导不算,这边就四个人,全是这几年安置过来的退伍兵……”这是保卫科近期最重要的一件工作,杨小梅说起来如数家珍。

思岗县丝织总厂不只是丝织,主管单位是县茧丝绸公司,拥有一条从缫丝、织造、印染到缝制的产业链。全县茧农只能把蚕茧卖给县茧丝绸公司,县茧丝绸公司再卖给丝织总厂深加工。

县里许多企业纷纷倒闭,丝织总厂是越干越红火。产品出口,设备进口,车间里那些小圆织机和剑杆织机,不是来自日本就是来自意大利。

下面乡镇有三个缫丝分厂,总厂主要是织造,印染分厂和服装分厂在城南。

保卫科工作说繁重也繁重,要防火防盗,确保总厂及几个分厂的安全。说轻松也轻松,只要守好总厂和分厂的门,有时间去车棚转转,防止有人偷职工的自行车。科长和副科长是干部,用不着整天在大门盯着,只要时不时查查岗。

至于经济民警分队,是上面要求设立的。换上警服显得正式点,说起来好听点。人依然是那些人,要干的依然是那些事。

了解完大概情况,收拾好宿舍,离下班时间还早,韩博干脆锁上门,同杨小梅在厂区转转,熟悉熟悉环境。

车间机器声嘈杂,温度很高,挡车工热得满头大汗。几个保勤工和接头工坐在车间外的树荫下乘凉抽烟,机器不坏丝头不断他们没事做。

不过墙上刷着“严禁烟火”几个大字,车间和仓库周围是不允许抽烟的。如果上纲上线,一人要罚十块,一天工资没了。他们不认识韩博,但认识杨小梅,一看见保卫科的人急忙掐烟头。

转到仓库门前,几个工人正在往卡车上装货。

“韩科长,是韩科长吗?”一个三十多岁、衣着讲究的男人,从车后面走过来,一脸热情的笑容。

“韩博,副科长,请问您是?”

“车队张庆民,韩科长,刚听基建科小孙说你要了一套房,3栋1单元102是吧?”

“有这事,住一楼方便。”

“我家101,门对门,过几月就是邻居了。”

“这么巧!”韩博有些意外,紧握着他的手,一脸不可思议。

新房即将到手,遇到未来几十年的邻居,张庆民格外兴奋,拍着他的手笑道:“韩科长到底是大学生,有文化就是不一样。刚开始集资时你知道那些人怎么说,花那么多钱,买那么贵的房,当然要住楼上,越高越好。”

“站得高看得远,上下楼能锻炼身体,他们说得也不错。”

“等拿到钥匙,他们爬几次就知道后悔了。”房主见面自然要聊房子,张庆民又回头笑问道,“杨大姐,你家有没有要一套?”

“张队长,您别笑话我啦。我爱人在部队工资不高,提干前那几年只有一点津贴,工资都没有,我又挣不到几个钱,上有老下有小,哪儿买得起。先在宿舍将就,等将来宽裕了再说。”

“慢慢来,不着急。”

推荐书目

《韩警官》4:职场第一法则,向老员工学习

2018年6月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韩警官》系列为您呈现超现实生活的犯罪案件。盗窃、拐卖、走私、肇事、凶杀、贩毒……作者平实的细节描写、紧凑的情节刻画,为读者勾画出深不可测的现实犯罪网络。

韩博是一位怀揣警察梦想的工科男,家境殷实。他毕业后却无法实现警察梦想。他义无反顾从保安做起,用超前的刑侦思维和打击手段,破获一起起找不到头绪的犯罪案件。民事纠纷、刑事探案、经济侦查、毒品打击……众多职业警察参与情节构建,描绘警察真实生活。

上百个人物形象生动鲜活,呈现家庭、职场、社会浮众生相。

翻开“韩警官”系列,进入正义和邪恶交锋的地带。

《韩警官》4:职场第一法则,向老员工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