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品“孫小頭”

珍稀品“孫小頭”

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是近代中國錢幣中的精品,有著濃郁的歷史薰陶,是價值很高的革命文物,具有深遠的歷史紀念意義。同時,它還是考古和研究中國歷史文化難得的實物,收藏價值頗佳。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發,起義軍佔領了武昌。12月29日,光復的十七省代表在南京推選孫中山先生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3日,南京臨時政府宣告成立。為慶祝推翻帝制,建立民國,南京造幣廠於同年鑄造發行了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孫小頭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版別很多,還有廣州版、海南版、湖南版,中央版,湖南版,海南版,廣州版,還有五星,分上下兩種細版有右三花、左右三花、單日開、日字花等。

珍稀品“孫小頭”

民國十七年(1928)六月,通過了《廢兩用元案》、《國幣條例草案》和《造幣廠條例草案》等有關議案。重申“國幣鑄發權,篆書於政府”,決定先以現行國幣統一通貨,確定1929年7月1日為實行廢兩改元的日期。為製造新銀元做準備,當時曾請美國、英國、日本、意大利、奧地利五國分別試製孫中山像銀元,以供選用。銀元正面都有“中華民國十八年”字樣,背面為三桅帆船和“壹圓”二字,每種版式的人像及水波紋等細微處各有區別,但均未正式發行。有記載無爭議的,背三帆船圖案,孫中山側面像的民國銀幣,有美國、英國、日本、意大利、奧地利5個國家制作的6種幣模,杭州造幣廠試製,均未流通使用。而1929年製造的孫中山正面像背地球、嘉禾(與袁大頭相同),也均是試製幣,更為罕稀珍貴。

珍稀品“孫小頭”

孫小頭銀元是近代中國錢幣中的精品,有著歷史陶冶,是價值很高的反動文物,具有深遠的歷史留念意義。珍貴的孫小頭銀元記載了辛亥反動驚天動地的偉大歷史,由於歷經百年風雨,孫小頭銀元事先鑄造數量極為無限,存世量極為稀少。

珍稀品“孫小頭”

孫中山頭像的錢幣,稱之為孫中山像壹圓開國紀念銀幣,俗稱"孫小頭"。錢面內圈圖案為孫中山側面像;外圈上環刻有 “中華民國”四字,下環“開國紀念幣”,錢背正中央刻有“壹圓”標明價格;左右還刻有嘉禾紋,背面上部隱約可以看見“MEMENTO (紀念品)”。該硬幣色澤自然,不論是文字還是圖案,都顯得自然細膩,深淺合適。 具有極高的收藏和投資價值!

珍稀品“孫小頭”

由於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楷書版、隸書版的紋飾多有區別,加之鑄造時間長,造幣廠多,時有差錯,所以,又有人以紋飾來給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分類。以紋飾分類,主要有正面有無珠圈、背有無連葉紋、背有無英文三大類;因為星點數目、正反連葉、字體差異、英文錯誤等差別,再加上私鑄盜鑄、錯版,使得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版別紛紜,而正是由於這些細微上的差別,激發收藏者的獵奇和研究情趣。

錢幣的價值一般是按照存世量來決定的,但古錢幣的存世量是一個難以預料的不確定數,這個數十變化的,因此收藏在民間的古錢幣根本無法統計,而還經常發現古錢幣大量出土,所以錢幣價值以後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