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罕見機制銀元來襲,涵蓋大清銀幣、光緒元寶、袁大頭、孫小頭

中國近代機制幣因各省自主鑄幣而豐富多彩。相較中央鑄幣的整齊劃一,地方鑄幣面貌多樣,各具特色,在街閭巷陌、千家萬戶的流傳過程中,承載著一方地域與一方人的傳奇故事,深受藏家喜愛。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批罕少試鑄樣幣與高等級、高評分流通幣重磅來襲,它們將在浩瀚夜空的點點繁星中,大放異彩。

宣統三年大清銀幣壹圓“GIORGI”簽字版試鑄樣幣


1890年廣東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三錢六分銀幣樣幣(PCGS SP63),系“廣東七三反版”停鑄後改版,廣東錢局在“七三反版”的基礎上修改制模,亦因英文置於字面,俗稱“廣東七二反版”,是第一套在中國製模鑄造的銀幣。由於設計上仍將洋文與漢字同置一面,與後續各省鑄幣均不相同,僅壓印少量樣幣並未發行,即改版為後來量產的英文置於龍面之廣東省造七錢二分銀幣系列。“廣東七二反版”每個面額的樣幣均存世極罕。此枚為馬定祥舊藏,堪稱中國近代機制銀幣殿堂級珍品。

1901年辛丑江南省造光緒元寶無英文“HAH”版庫平七錢二分銀幣


民國十九年廣東省造孫中山像貳毫銀幣樣幣(PCGS AU58),廣州造幣廠試鑄,未發行。1928年至1929年底,廣州造幣廠將紀年民國十三年的舊幣,改鑄成十七年、十八年版新幣,無暇鑄造新紀年幣。至1931年廣州造幣廠關閉前,紀年十九年的毫銀始終未投入生產,僅鑄有少量樣幣,是廣東銀輔幣最珍罕的品種之一。耿愛德在《中國幣圖說匯考》中記述:“紀年民國十九年的貳毫是樣幣,至少直到1952年年中,筆者只遇到過僅有的一枚。該幣是獨一無二的,現在在筆者的收藏品中。”

民國十八年孫中山像背地球雙旗圖壹圓銀幣試鑄樣幣


民國三年袁世凱像壹圓“L.GIORGI”簽字版銀幣試鑄樣幣(PCGS SP58)天津造幣廠試鑄,鋼模初鑄,高邊深打,馬齒鋒利,肩章五星尖聳,鬚髮絲絲分明,製作精美之極,存世罕見,PCGS SP58

1916年袁世凱像中華帝國洪憲紀元飛龍紀念銀幣



此枚飛龍銀幣,出身名門,為民國時期著名收藏家李祖夔舊藏,李氏以收藏緙絲、田黃及錢幣而聞名滬上。其父李微莊曾任晚清江蘇官錢局總辦,其兄李祖恩乃北洋政府財政部庫藏司司長、幣制局董事,李氏所藏錢幣多來自其父兄。此枚銀幣難能可貴在於打模深峻,全粉光,絲綢狀版底潔淨無瑕,是為天津造幣廠人像幣最頂級狀態,舍此其誰。

光緒十年吉林機器官局監製廠平半兩銀幣


光緒十年(1884年)十二月,吉林將軍希元向朝廷報告已試製銀錢行用,從軍餉中提取白銀二千兩,交機器局製造面額為一兩、七錢、半兩、三錢、一錢以“兩”為單位的銀兩幣五種。滿語中“吉林”即“船廠”之意,當地平碼習用廠平,故此套銀兩幣俗稱“吉林廠平銀幣”,圖案與文字皆出自金石名家吳大澂的手筆。論製作時間,“廠平”系列銀兩幣堪稱中國機制銀幣之濫觴,但因吉林地處偏遠,且生產數量不多,因此在泉界影響面較小。即便如此,“吉林廠平銀幣”在中國機制幣鑄造史上依然有著極為重要的歷史地位,素被藏家所珍視。此枚為目前PCGS公司唯一入盒紀錄,品相殊為難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