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懟人、賣商品,部分基層政務官微信息損害公信力

追星、怼人、卖商品,部分基层政务官微信息损害公信力

追星、怼人、卖商品,部分基层政务官微信息损害公信力

資料圖

目前,不少政府部門開通官方微博微信賬號,政務官微成為聯繫群眾的重要渠道。然而,“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基層政務官微信息發佈內容隨意,“懟網友”“神回覆”等現象時有發生,不僅沒有起到信息公開、為民解難的作用,反而損害政府公信。有些部門在官微運營時“當甩手掌櫃”,監管缺位。

部分基層政務官微議題跑偏、回覆任性

目前,全國各地政務官微向基層一線延伸。以安徽省為例,記者從新浪安徽分公司瞭解到,該省政務官方微博數量已達7500個,開通層級已至街道、村一級。

記者調查發現,部分基層政務官微存在發佈內容隨意、互動回覆隨心所欲的現象,引起群眾不滿。

有的官微追星娛樂。“娜姐好美啊!仙裙飄飄啊”“蛙哥蛙哥在哪裡”……這些追星感言的發佈者,是貴州省清鎮市紅楓湖鎮人民政府官方微博。記者連續翻了幾頁,沒看到一條與當地政府工作直接相關的內容,幾乎全是轉自娛樂圈的一些資訊。

有的在公共平臺推銷商品。今年5月,多位微博用戶收到一條推銷假鞋的私信,而發送私信的微博賬戶認證信息竟然是“廣西賀州市黃田鎮人民政府官方微博”。在“官微賣鞋”被曝光後,當地回應稱“因為微博管理人員更迭,工作沒有交接好,導致官微被盜”。

還有的懟網友“鬧情緒”。今年5月,一位市民在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人民政府官方微信諮詢問題時,出現了“你不說話沒人把你當啞巴”“我彷彿聽見了一群蚊子在嗡嗡嗡”的“牛氣”回覆。當地調查稱,此次“意外”是智能軟件自動回覆所致。

記者注意到,還有不少基層部門的官微,對於網友的投訴、諮詢等,幾乎從不回覆。

第三方運營“偽專業”,小編自編自發留隱患

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基層部門的官微屢屢引發群眾不滿,與運營管理存在漏洞不無關聯。

據瞭解,當前,一些地方探索利用外包服務組建政務微博微信運維團隊。記者採訪多位官微運營人員,發現這種外包方式在具體實踐中存在諸多問題:代管機構只有信息發佈權限,民眾看似能與政府部門直接對話,卻無應答之“實”,訴求得不到解決;代管機構只是運維專業化,對服務部門所供文件素材不能也不敢做新媒體轉化,實為內容傳播上的“偽專業人士”;有部門直接要求第三方機構派人進駐,以求內容專業化,但此舉將付出高額的保密成本。

此外,部分基層官微賬號內容發佈審核缺位,給不當內容發佈留下空間。記者瞭解到,目前,省市級政務官微普遍採取三級審核制,但縣區級以下則在監管上存在弱化甚至缺位。

一位省級官微運營人員說,基層一些“一把手”不重視政務官微,要麼放手給小編自發自核、要麼審核走過場。“小編群體普遍年輕,往往為了追求傳播效果不注意說話方式,領導把關弱化容易引發風險。”

網絡輿情分析師李向帥認為,不當操作可能把官微帶入輿論漩渦,運營維護者應具有較高的政治素質和媒介素養,具備對網絡輿情的認知和預判能力。

“在近期出現的幾起官微輿情事件中,發佈者大都帶著較強個人情緒,政治意識和公共意識明顯不足。”中國人民大學新媒體研究所副所長黃河認為,政務官微力求形式活潑、話語生動無可厚非,但必須在政府職能的網絡化延伸和形象塑造的原則內合理拓展。

增強官微運營資源配置,打造好政府形象新“窗口”

今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2018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明確提出,用好“兩微一端”新平臺。要求嚴格內容審查把關,不得發佈與政府職能沒有直接關聯的信息,信息發佈失當、造成不良影響的要及時整改。

安徽省委黨校省情研究中心教授張彪認為,政務官微開通常態化,有的非但沒有成為政府聯繫群眾的得力幫手,反而成為政府部門網上工作的新風險點。有關部門要舉一反三,建立健全新媒體責任機制,提高媒介素養和業務本領,避免損害政府形象。

記者瞭解到,安徽省曾明確省政府部門和市級政務微博微信運維人員不少於2名,縣級運維人員不少於1名。而多位運營人員告訴記者,其任職單位負責官微運營的只有一人,有些地方甚至無固定人員進行官微運營。一些基層幹部建議,應著力解決官微運營資源配置問題,並加強領導審核。

黃河認為,官微是政府形象的新“窗口”,應增強政務官微運營人員的服務意識,杜絕個人情緒融入其中;相關部門應加強對新媒體運營人員的培訓與監督,保障黨和政府的網上群眾工作做細做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