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醫藥股,吸足了市場的眼球,無疑成為了受關注度最高的板塊。從上半年在一片暴跌環境中走出獨立行情,一路高歌猛進,受到不少投資者的追捧。到下半年各種黑天鵝事件頻頻出現,醫藥板塊一崩再崩,開啟了跌跌不休的模式。
尤其是進入12月以來,醫藥行業強監管新政疊加黑天鵝事件,醫藥板塊遭遇連環重擊。在政策層面上,“4+7”城市帶量採購降價超預期,國家衛健委接力控制費用,提出建立國家級輔助用藥目錄。在醫藥個股上,不少醫藥企業負面消息纏身,同仁堂生產商回收過期蜂蜜,4個交易日股價已下跌超過11%;昔日的醫藥龍頭“股王”上海萊士炒股鉅虧又現股權質押危機,連續10個交易日一字跌停,12月以來累計跌幅高達65.11%。
炒股鉅虧11億,上海萊士深陷股權質押危機
近來,上海萊士的股價走勢讓人驚掉了下巴。自復牌以來,僅僅10個交易日的時間,股價已經從19.52元跌至今天的6.85元。截至12月20日,上海萊士股價創出股票復牌以來的連續第10個跌停,總市值較股票復牌前已經大幅縮水600億元。
上海萊士既是A股市場中的醫藥藍籌股,同時也是典型的高質押類個股,因此這樣的跌幅自然不會僅僅影響公司的市值,其引發的蝴蝶效應,才剛剛開始煽動翅膀。
今年的三季報顯示,上海萊士炒股虧了11億,整個公司虧損13億,炒股鉅虧帶來的連鎖反應是股東的股份要被平倉。12月19日,上海萊士就發佈公告稱,控股股東萊士中國質押給平安信託的8964萬股因股價低於平倉線,被迫平倉,在連續跌停之下,出現了大股東被迫拋售的情形。
由於曾經在投資炒股上的斬獲,上海萊士曾被譽為“炒股高手”,其“股神”之路始於2015年1月,在炒股賺得盆滿缽滿、嚐到甜頭之後,上海萊士提高自有資金的風險投資額度和使用期限,結果在今年,昔日“股神”遭遇了“滑鐵盧”,上半年因為炒股虧損曾經高達14億元,導致了半年報業績發生了鉅變。
目前,上海萊士總股本的72%都處於質押狀態,股價暴跌不僅使其陷入困境,也使得上海萊士的高比例質押股權面臨爆倉風險。看來A股真是個神奇的地方,分分鐘就可以教你重新做人。
醫藥股上演“冰火兩重天”行情,下半年市值蒸發1萬億
除了上海萊士之外,今年以來的醫藥股可謂是黑天鵝不斷,從7月長生生物被曝假疫苗起,體檢機構被曝“假醫生”,芬太尼類物質管控,“4+7”城市帶量採購降價超預期,同仁堂過期蜂蜜等,這些頻頻出現的黑天鵝事件讓醫藥板塊一跌再跌,醫藥股行情掉頭向下。
今年上半年,在整個市場普跌的情況下,A股曾經掀起一波“吃藥”行情,醫藥板塊一枝獨秀,領漲大盤,相關醫藥主題基金也是異軍突起在今年上半年主動偏股基金業績50強榜單中,60%以上為醫療保健相關的基金。
然而,市場總是變幻莫測,2018進入下半年,醫藥股就開始上演“冰火兩重天”行情。根據統計數據顯示,醫藥商業板塊從上半年的5505.28最高點開始一路下探,一度突破關口下跌至最低點3247.55,截止到12月21日,一共跌去了2257.73,下半年市值蒸發1萬億。
醫藥行業強監管政策頻出也是導致醫藥股行情下滑的一大原因,近日,國家衛健委發佈《關於做好輔助用藥臨床應用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上報金額前20輔助用藥品種,並擬製訂全國輔助用藥目錄。當日在中信醫藥板塊中,共有186只個股下跌。
行業監管新政持續發力,上週五國家醫保局發佈了《欺詐騙取醫療保障基金行為舉報獎勵暫行辦法》,對舉報騙保行為的舉報人進行獎勵,最高額度不超過10萬,原則上採用非現金支付。政策一出,也導致了眾多藥房股的大跌。
暴跌引發醫藥B下折
從12月6日起,國證醫藥指數就一直“跌跌不休”。在最近10個交易日內共下跌14.25%,而在最近這10個交易日中,醫藥B更是暴跌了40%。在這期間,基金公司連續發公告提示下折風險。
在遭遇醫藥板塊持續下跌之後,12月19日,國泰國證醫藥衛生行業指數分級基金觸發下折。該基金槓桿份額——醫藥B是場內規模最大的醫藥和醫療行業分級基金,也是場內規模第6大分級B,最新份額為13.5億份,醫藥B的淨值跌破0.25元,跌至0.2497元,觸發基金合同規定的不定期折算條件。
據悉,醫藥B是場內規模最大的醫藥和醫療行業分級基金,對於此次下折,華寶證券分析師表示,按照該基金三季報94%的權益倉位估算,下折過程中分級A投資者贖回所得母基金份額最高將為二級市場帶來10億元左右的潛在賣出。
站在股市的角度來看,醫藥股作為最佳的防禦性品種之一,目前卻如此不堪一擊,這對於市場上的投資者的打擊很大。
對此君茂資本研究員陳曉燊向私募排排網介紹,資金的流出短期內是會對股價造成衝擊,尤其是目前階段整體市場環境還是比較“脆弱”的時候,醫藥板塊的短期風險可能會繼續釋放,使得股價進一步下跌。但是投資醫藥股,背後的大邏輯是中國人口的老齡化、人均收入的提高,以及醫藥的發展使得一些絕症,比如癌症,逐漸變為慢性病,從而帶來很大的增量。目前看來這個大邏輯依然沒有被改變。
陳曉燊還指出,隨著這幾年歸國科學家越來越多,生物人才紅利充分釋放,國內的一些藥企展現出了很強的研發實力,比如在PD-1領域,多家頭部藥企的海外權益被國外大公司買走了,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也證明了一部分藥企的研發實力正在逐步追趕世界先進水平。因此雖然短期內醫藥行業遇到一些困難,但是長期還是應該要對中國的藥企抱有信心。
金鼎資產董事長龍灝也表示,新的政策出臺對醫藥板塊形成了較大沖擊,而隨著整體個股的下滑,醫藥行業指數分級基金的下折賣出,將進一步衝擊醫藥板塊,屬中級利空。現行市場在震盪時期推出如此嚴厲的政策起到更好的刮骨療傷功效,中短線屬利空,對醫藥行業後期的整合有一定的幫助,堅持看好醫藥龍頭個股的長線投資機會。
是否到了出手抄底的時候?
站在當前時點,眾多基金經理依舊較為謹慎,均表示不會貿然加倉,要等待明年一季度上市公司業績公佈以及行業格局明晰。具體操作層面,有人堅定持有不冒進,有人則略微減倉。醫藥行業強監管新政疊加黑天鵝事件,醫藥股一崩再崩,作為價值投資者,現在是否到了出手抄底的時候?
巨澤投資董事長馬澄向私募排排網介紹,“4+7”帶量採購降價幅度超預期,對醫藥股中長期的業績受到較大的衝擊,況且目前上海還只是第一個帶量採購試點開標。預計明後年可能在全國推行,到時整體醫藥板塊業績會出現一個底谷。因此,會持短期看空觀點,不建議配置。只有等到這個業績底谷的基數出來之後,才具備配置的條件。
君茂資本研究員陳曉燊認為,首先,醫藥行業的監管新政方向是正確的,也是大勢所趨的,國內仿製藥市場結構的不合理早晚是要被修正的,只不過比市場預期的來得快、來得猛。其次,市場情緒對事件的發酵往往會持續一段時間,而現在醫藥行業的政策還不完善,很多新政還是在試點階段,後續還會推出更完善的一些政策,形成新的事件衝擊,這種衝擊可能是正面也可能會是負面的。操作上應該還是要等待右側機會的出現,確保安全性和收益性。
閱讀更多 私募排排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