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高校这位教师任教36年 没有学生不喜欢他的课

“那是最爱我们的王爷爷啊!”提到王传林老师,武昌理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生纷纷兴奋起来,喜笑颜开。显而易见,这位大家口中“最爱学生”的王老师也正被他的学子深深爱戴。

武汉高校这位教师任教36年 没有学生不喜欢他的课


王传林是武昌理工学院生命与科学学院副教授,担任《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基础专业课程的任课教师,发表论文2篇,编写《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教材4部。曾获得“湖北省优秀教师”“学生最喜爱的十佳教师”称号。

自1982年入职以来,王传林老师已经任教36年,目前是退休返聘的优秀人民教师。辛勤耕耘几十春秋,光阴流逝,王老师的头发稀疏了,脊背弯了,步履慢了,年近花甲的他却仍然坚守在教育的第一线,他用对教育的痴情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用身上的道德光芒激励着青年学子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武汉高校这位教师任教36年 没有学生不喜欢他的课


三尺讲台倾情挥洒,专业课堂精彩纷呈

“没有学生不喜欢王老师的课,上了他的课,便是上了他的‘贼船’。”武昌理工学院制药1601班同学罗梦玉笑着说。王老师的课堂幽默风趣,热情澎湃,即使是两个班一起上大课,也没有同学会觉得无聊而沉沉欲睡。活力课堂的呈现与王老师满满当当的责任心不可分离,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他把教书育人作为天职,把搞好教学当作本分。为了抽出更多的时间投入教学工作,他常年住在学校,甚至暑假里留校做实验研究的同学还常常碰到王老师背着包,抱着书在校园里穿行。每天晚上在办公室备课到十点于他而言是常事,课间他也不休息,经常站在讲台上埋头整理教案。课堂上,他从来不照本宣科、日复一日重复书本上的内容,而是做到深入浅出,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知识化繁为简,娓娓道来。就算是基础不好的同学,也能跟上老师的节奏。

王传林老师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论成绩好坏,一律采取夸奖的方式来激励学生。他善于发现学生不同的优点,毫不吝啬自己的夸奖,“王老师‘不遗余力’地挖掘我们的优点,让我们觉得很是温暖。”制药1701班潘敏怡说道。

武汉高校这位教师任教36年 没有学生不喜欢他的课


品正为范、谆谆善诱,迷途之中指引方向

王传林老师不仅在课堂上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引得学生听课热情高涨,在课外,他也是同学们的“人生导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王老师在学生迷茫时,也是第一时间为其解惑。生物工程1601班的崔福洋在大一刚入学时倍感迷茫,找不到努力的方向,第一个学期结束时,冲动又自负的他决定退学,独自去社会上拼搏。王老师了解到此事之后,当天下午在他课结束之后便找到崔福洋,拉着他围绕着学院一圈一圈散步谈心。那天晚上,俩人聊了许久,王老师说支持学生去社会上锻炼的想法,年轻人确实需要一番锻炼,但还是建议把学业完成,不要给将来留遗憾,不要这么冲动就退学,可以选择休学一年,去外面考证来充实自己……当晚直到11点将近门禁时,王老师才结束和崔福洋的长谈。而也正是因为王老师的这一番推心置腹的话,崔福洋改变了自己冲动的决定,选择休学一年,考取了中医康复师理疗证之后回来继续学业。“片言之赐,沐我等心”如今的崔同学如今回想起来甚是感谢王老师。王传林老师用执着的信念教书育人,更用赤诚的爱心引导了学生。

武汉高校这位教师任教36年 没有学生不喜欢他的课


课堂之外和蔼近人,面对学生关怀备至

“路上遇见王老师,他总会亲切地称呼我们‘丫头’”潘敏怡说:“就像我们的爷爷一样。”王传林老师一生终教,光荣、艰巨、幸福,他这辈子爱学生胜过爱自己的孩子。他用心关注着每一位学生:曾经一名男同学剃了寸头,王老师上课时特意踱步上前去,拿手摸了摸男生的头:“很精神!”;班上有同学胖了,他会特意提醒他减肥,善意地告诉他身材管理对自身健康的重要性;他带着学生做实验时,小心谨慎,从来都是把学生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做提取咖啡碱实验时,他寸步不离,亲自指导每一个小组,甚至做简单的加热实验,在用到电热套时,他都是千叮咛万嘱咐,不厌其烦。王老师还常和学生唠家常,谈理想。每节课上课前十分钟,他不是急着讲课,而是像一位爷爷见到自己孩子们一样,向同学们了解近况,分享自己的故事和感悟,给学生以启迪。

“我喜爱教师这个职业,因为我喜爱学生。跟学生在一起我觉得永远年轻有活力,看到学生一个个成才,我的付出有了价值。”王传林老师回望三十多年的执教生涯,他的人生理想简单又坚定:“一心向教,潜心育人。”

三十多年来,王传林老师没有多少可歌可泣的壮举,却有用大爱做小事,用真心换真情的习惯。他认为,老师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他怀揣着一颗对教育事业的真心,在三尺讲台上,几十年深耕细作,精心育人,他的从教生涯平淡又真实。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王老师的青春在送走一届届学生中逝去,他的理想在溜走的一个个春夏秋冬中不断实现。春蚕一生没有说过自诩的话,那吐出的银丝就是丈量生命价值的尺子,王传林老师为人低调,从未在他人面前炫耀过,但那盛开的桃林,便是对他最高的评价。

本文作者 徐晓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