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明明孫權打勝仗,為何還率先向劉備求和?

完美life



夷陵之戰孫權大獲全勝,為何還要向劉備求和?

捷報洛陽鞭馬去,傷亡彼此是孫劉。劉備攻取漢中,關羽為了策應劉備,率荊州軍北伐,然而曹操卻勾結東吳,呂蒙偷襲荊州,並斬殺關羽。彰武元年(221年),劉備為了給兄弟報仇,率舉國之兵討伐東吳,蜀軍所到之處,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東吳節節敗退。孫權再次起用陸遜為兵馬大都督,陸遜採取佯敗撤退,以退為進的策略,逐漸讓劉備軍成為驕兵退守到夷陵地區時,吳軍身後基本都是江東腹地,而且身後也只有最後一道山川屏障,一但蜀軍越過,將會一馬平川,吳軍將無險可守。


而偏偏在此時,正直夏季,天氣炎熱,劉備軍為了避暑,把營寨安扎在山體叢林茂密之處,並且沿江連營七百里,就連很多水軍也上岸。陸遜看後,覺得決戰時機已經到來,於是命全軍攜帶引火之物,火燒劉備軍,由於枯枝敗葉乾燥,一點即燃,頃刻間劉備軍葬身火海,正是火借風勢,風助火威,連營七百里化為烏有,劉備損失軍師、上將數十人,將士絕大部分戰死,不得不退回白帝城。然而正在此時,孫權卻派遣諸葛瑾前去白帝城,向劉備求和,請求他聯吳抗曹,這究竟是為何?以下筆者做簡要分析。


首先夷陵之戰後,曹丕對東吳虎視眈眈,蠢蠢欲動,只有維持三足鼎立的局面,東吳才會安全。夷陵之戰後,東吳大獲全勝,又得到了荊州,可以說是勢力大增,然而又為何還要向劉備求和呢?這其中的道理很簡單,東吳強大隻是相對於戰敗的劉備,真正強大的還是江北曹丕,可以說當時蜀吳聯合起來都比不上曹魏。

而夷陵之戰後,天下格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劉備一敗塗地,幾乎沒有東山再起的可能,東吳便的愈發強大,然而這確實曹魏朝思暮想的結局,只有孫劉兩家成為仇家,曹魏才可以順勢揮師南下,一舉平定江南。因為這個時候蜀國不會再援助東吳,東吳也不可能是曹魏的對手,而這也正是司馬懿的策略。


孫權想要得到荊州,而曹丕對荊州甚至東吳早已垂涎三尺。正當陸遜追擊劉備的時候,曹丕就已經調集三路大軍蠢蠢欲動,孫權是個明白人,這一切都看在眼裡。孫權非常明白,如果不與劉備結盟,吳國就會有滅國的危險,他自然沒有能力對抗曹魏。於是孫權這才派遣諸葛瑾到白帝城,與劉備握手言和,請求再次聯吳抗曹,這一切都在情理之中。


其次東吳雖然大獲全勝,然而東吳的戰略目標並不是滅掉蜀國,而整個過程中,孫權是有愧於劉備的。

東吳雖然在夷陵之戰勝利,然而並不想滅掉蜀國,甚至孫權更明白,益州道路崎嶇、山川縱橫,易守難攻,東吳又都是水軍,不擅長路戰,因此吳軍也不可能吞併蜀漢。如果這個時候東吳惹怒了劉備,曹操偷襲荊州,孫權估計沒有能力保住荊州。孫權也十分明白,魏蜀吳三國失去任何一方,另兩個也不會長久並存。因此在這個關鍵時期,只有聯合蜀國,抗擊魏國,才能保全吳國。


再者說呂蒙偷襲荊州,也是東吳違背盟約,關羽被東吳所殺,這也是事實,而在夷陵之戰,東吳又不知殺害了多少蜀軍,因此在孫權心裡,他是有愧於劉備的,至少吳軍興兵伐蜀這是出師無名。在當時孫權的所作所為,足以被天下人恥笑的了,言而無信,以後誰還會願意與他結盟。而東吳的戰略目的已經達到,就是佔領荊州,這也是東吳與劉備最大得矛盾,既然東吳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孫權主動向劉備求和,也可以看成是一個認錯的態度,這也多少會讓世人對孫權有好的看法。因此孫權向劉備求和,是明智之舉。

你是如何看待孫權的?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瞭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三國逐鹿


孫權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政治人物,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已的利益。

赤壁之戰,孫權為了保全江東,聯合劉備,不惜與當時天下勢力最強大的曹魏對抗,孫權不願意跟劉琮一樣投降,那是因為他有雄心壯志。



赤壁之戰後,孫權為了孫劉聯盟的穩定,拒絕了周瑜軟禁劉備的建議,不是因為孫權與劉備有多好,那是因為北方的曹魏雖在赤壁之戰中敗了,但實力仍是天下最強的,必須聯合劉備才能對抗曹魏。

劉琦死後,劉備接管劉琦的軍隊,並接任荊州牧,孫權將自已年僅20歲的妹妹嫁給當時已經49歲的劉備,不是因為劉備有多麼帥,而是因為孫權想要籠絡劉備共抗曹操。

劉備向孫借南郡,孫權答應了,不是因為孫權有多麼慷慨大方,而是因為孫權把戰略重心放在東邊的淮南及合肥一帶,想讓劉備在荊州地區抵禦曹魏來自北方的壓力。



孫權想把自已的女兒嫁給關羽的兒子,估且不論孫權比關羽小22歲,那孫權的女兒得比關羽的兒子小多少,不是因為孫權看上了關羽,而是因為孫權想籠絡關羽這員虎將。

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孫權暗中聯合曹魏,置孫劉聯盟於不顧,偷襲荊州,殺關羽,奪取蜀漢在荊州的全部地盤,不是因為孫劉有同盟,孫權就不會動手,而是因為孫權為了東吳的利益,為了自已的利益,撕毀盟約,向自已曾經的盟友暗下殺手。

孫權在襄樊之戰前後不惜向曹魏低頭稱臣,不是因為孫權真心歸降曹魏,也不是因為孫權良心發現,而是因為孫權奪了劉備的地、殺了劉備的人,必然會帶來劉備的報復,而孫權認為自已不能兩線作戰,所以必須和一方,打一方,與劉備開戰,必然要與曹魏議和。



夷陵之戰,孫權明顯打了勝仗,卻還要和劉備議和,不是因為孫權害怕,也不是因為孫權不可思議,而是因為孫權壓根就沒有真心歸降曹魏,解除了劉備的威脅,隨之而來曹魏遲早會發現孫權的計謀,曹魏一定會來進攻孫權,與曹魏開戰,那麼必然要與劉備議和。

因為孫權是個政治人物,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保證自已的利益,保證東吳的利益,和感情無關,和麵子無關。為了利益,今天可以向曹魏稱臣,明天就能向劉備議和。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尤其是國與國之前更是如此。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孫權大敗劉備之後主動向劉備求和,按道理應該乘勝追擊才是,那孫權為什麼打贏了還怕了呢?


當時孫權雖然打了勝仗,贏了劉備,但劉備被削弱了,北邊的曹魏自然而然把東吳當成了最大的敵人,東吳就成了曹丕的主要對手,而之前這個主要對手是劉備。

若是不主動求和,繼續得罪劉備,不排除劉備和曹丕一起連起手來,要知道蜀國吃了夷陵的虧,東吳還欠著曹魏赤壁的債。若是魏蜀聯手,東吳是完全沒有機會的,老家都要被滅了。

更何況當時劉備兵敗時,曹丕就已經要攻打東吳了,這時還去打劉備,不是好出路。搞不好還會被倆家夾擊,像關羽一樣。對自己有利,不排除魏蜀倆家也會聯手。其實當時吳雖然勝了,但處境比劉備還要兇險,向劉備求和是孫權唯一的出路。畢竟自己勢力太小,如果不和劉備聯手,是不可能保持鼎足之勢的。


除此之外,夷陵之戰後,劉備雖慘敗,但東吳也受到了很大打擊,需要時間去恢復,如果這時候不討好劉備,乘劉備新敗去求和給足劉備面子,這樣也能緩解下他的怨氣,再次維持聯盟

說到底還是為了自己利益,為了聯合起來維持鼎足之勢,對抗大敵曹魏。


夏目歷史君


在正史《三國志卷三十二》,也就是蜀漢昭烈帝劉備的個人傳記中,有這樣的一段匪夷所思的記載:

秋八月,收兵還巫。孫權聞先主住白帝,甚懼,遣使請和。先主許之,遣太中大夫宗瑋報命。——《三國志·先主傳》

這一段的大意是,劉備在夷陵慘敗之後,東吳主動退兵。當孫權聽說劉備駐紮在奉節白帝城後,很是害怕。於是主動派使者赴蜀與劉備講和。劉備同意了孫權的求和請求,並且還派了使者進行回訪

很多人對這一段記載很費解,東吳明明打了勝仗,但是孫權卻先向劉備求和。他是不是有神經病啊!?

這個事情如果不瞭解當時的時代大環境,真的會給人一種孫權純屬是自抽耳光,精神分裂的感覺。但只要結合史料進行分析,便不能理解孫權為何會做出這種選擇了。



先簡單的捋一下這個事件的時間表:

公元221 年農曆七月,劉備以為關羽報仇為藉口,揮兵東征孫權。孫權求和不成後,決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兩線作戰,一面派陸遜率軍應戰。魏國當時接受了孫權求和的請求,但是沒有派兵支援東吳。謀士劉曄曾經建議曹丕伐吳,但是也被曹丕否決了。

公元222 年農曆六月,夷陵之戰結束,劉備慘敗,退回秭歸。

夏六月,黃氣見自秭歸十餘裡中,廣數十丈。後十餘日,陸議大破先主軍於猇亭,將軍馮習、張南等皆沒。先主自猇亭還秭歸。——《三國志·先住傳》

公元222 年農曆八月:劉備敗退回白帝城後揚言要報復,東吳陸遜派使者回敬劉備。當時雙方都在互打嘴炮,誰都沒有能力先打對方。因此,夷陵之戰後,孫權並沒有立即向劉備提出講和。

但是一個月後,風雲突變!

公元222 年農曆九月:曹丕以孫權對自己不是真心臣服為由。下旨起傾國之兵攻吳,魏軍從洞口、濡須、南郡,兵分路三伐吳。

秋九月,魏乃命曹休、張遼、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須,曹真、夏侯尚、張郃、徐晃圍南郡。——《三國志·吳主傳》

公元222 年農曆十月:孫權為了緩解與劉備的關係,避免漢、魏夾擊自己,派出使者赴白帝城向劉備言和。劉備派太中大夫宗瑋赴吳回報孫權。

冬十月,詔丞相亮營南北郊於成都。孫權聞先主住白帝,甚懼,遣使請和。先主許之,遣太中大夫宗瑋報命。——《三國志·先主傳》

公元222 年農曆十一月:東吳大將呂範遭遇不利,吳軍損失數千人。

冬十一月,大風,範等兵溺死者數千,餘軍還江南。——《三國志·吳主傳》

公元222年農曆十二月:孫權面對曹魏的巨大軍事壓力,再次派使者鄭泉回報劉備,以緩和外部壓力。

十二月,權使太中大夫鄭泉聘劉備於白帝。——《三國志·吳主傳》

公元223 年農曆三月:東吳擊退魏軍。

三月,曹仁遣將軍常彫等,以兵五千,乘油船,晨渡濡須中州。仁子泰因引軍急攻朱桓,桓兵拒之,遣將軍嚴圭等擊破彫等。是月,魏軍皆退。——《三國志·吳主傳》

公元224 年農曆四月:劉備病死白帝城,享年63歲。

夏四月癸巳,先主殂於永安宮——《三國志·先主傳》



從以上事件線上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劉備敗退白帝城後,不到兩個月時間,曹丕就派遣三路大軍南下攻吳。劉備當時剛經歷夷陵大敗,只能扼守白帝城,防守尚可,但進攻恐怕是無能為力了。然而對於孫權來說,他不能不防著劉備。就算劉備沒實力進攻,但在曹丕三路南下的緊急時刻,凡事總要預防萬一

孫權當時要全力對付曹丕,而一旦與曹魏的戰爭打的不順,時間拖得太長了,劉備在白帝城緩過勁來了,劉備再派大軍東下,東吳該怎麼應對?

事實證明,孫權的擔心是很對的。因為魏軍從當年九月一直戰至第二年的三月才退,這一戰整整打了六個月!

要知道,半年的時間,不可確定的因素實在是太多了。孫權在做出通盤的考慮後,主動派人去劉備那裡試探,主動派人去與劉備和好。不僅是很正常,也是很有政治眼光的一個行為



另外,關於孫權向劉備求和的說法,其實也不準確。

夷陵之戰後,孫權並沒有急著求和。後來曹丕伐吳後,孫權才開始打算求和。但當時孫權也只是遣使打聽消息,也就是先看看劉備是個什麼態度。後來劉備沒有殺使者,並且還回派了使者,這一舉動讓孫權不安的心情稍稍有所緩解。

到了後來曹丕親征,吳軍大敗。孫權的不安心情再次湧上心頭,於是孫權開始正式與劉備開始接洽,於是在劉備病死前,東吳才與蜀漢有了實質性的和解。

再後來雙方互訪後,於是心照不宣,開始打默契球,使得曹丕南下進攻東吳,這段長達半年的時間裡,孫、劉基本上相安無事。

我們現在之所以會有夷陵之戰劉備敗了,孫權卻主動求和的錯覺。是因為《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在《先主傳》中記載『孫權聞先主住白帝城,甚懼,遣使請和。』的這句史料,採用了春秋筆法,故意糊了兩個關鍵點:

第一是陳壽沒有交待時代背景,沒寫當時孫權正與北方曹丕開戰。

第二是陳壽模糊了孫權的畏懼對象。以至於從表面上看,孫權好像是畏懼劉備,但是其實孫權畏懼的是曹丕。


因此總的來說。陳壽為了為尊者諱,在劉備的傳記中用了春秋筆法。雖然歷史上確實是孫權首先向劉備進行溝通的,但是孫權溝通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受到兩面夾擊,而不是因為單純色害怕劉備而求和。

另外,再說點與本問題無關的內容。研究三國曆史,必看《三國志》。但是看《三國志》有一個很大的忌諱,叫做“讀本傳”。

這個忌諱說白了,就是《三國志》作者陳壽在給三國人物書寫傳記時,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會誇大這個人在歷史上的地位。

也就是說,如果只看本傳的話,人物的形象會很完美(除了袁紹、袁術這些不入陳壽法眼的倒黴蛋外),人物的功績會有一定的誇張化描寫。

比如說,前面分析的孫權怕劉備,主動求和的記載。不能說沒有這件事,但是描寫的就明顯很誇張。

還比如,在《滿寵傳》中,魏國揚州都督滿寵多次大敗孫權,動輒斬殺吳軍萬餘人,這明顯也是誇張描寫。因為作者在著書時,直接引用了滿寵上報給朝廷的戰報數據。而這個數據明顯就是扯蛋!因為孫權打仗一向很謹慎,死傷萬餘人,在孫權身上發生的幾率幾乎沒有。並且後來滿寵扛不住孫權了,主動要求拆除合肥舊城,另擇地點修築合肥新城,這明擺了就是滿寵打不贏,想給自己找臺階下。而在《三國志》中,這些事實都被模糊化處理了。於是就有了滿寵乃大破孫權的名將,而孫權是個渣渣形象的記載。

再比如,在《樂進傳》中,記載了樂進在赤壁之戰前後打敗關羽的史料。但是在關羽自己的本傳《關羽傳》中,卻找不到相關被樂進擊敗的記載。對此,該怎麼理解呢?

後從平荊州,留屯襄陽,擊關羽,蘇非等,皆走之,南郡諸縣山谷蠻夷詣進降。——《三國志·樂進傳》
曹公追至當陽長阪,先主斜趣漢津,適與羽船相值,共至夏口。孫權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曹公引軍退歸。先主收江南諸郡,乃封拜元勳,以羽為襄陽太守、蕩寇將軍,駐江北。——《三國志·關羽傳》


這個現象,就好比抗戰的時候,同樣的一場會戰。日軍給出的戰報和國軍的戰報,會有天壤之別。如果只看日軍的戰報,會覺得國軍不堪一擊;如果看國軍的戰報,也會覺得日軍損失慘重。

所以想要得到真實的戰報,真實的歷史。一定要結合兩方的數據,再加以分析,才能得出一個比較合理的數據。而盲目的只相信一方,直接無視另外一方,只會得出盲人摸象的結果。


Mer86


孫權的求和,那是一點誠意都沒有。因為,孫權一個勁的要和劉備和談,但卻隻字不提歸還荊州的事情,這不是在糊弄劉備嗎?如果孫權真的誠心想求和,那就趕緊把佔領的荊州地區吐出來。總而言之,關二爺已經是人死不能復生,但搶走的地盤還是可以還回來的吧,可結果呢?

事實上,孫權向劉備求和,不過是在穩定劉備的情緒,免得他盛怒之下做出不顧後果的事情出來。換句話說,衝動是魔鬼,千萬別衝動。因為,對於孫權而言,他並不害怕劉備前來進攻,他真正害怕的是,劉備不顧一切後果的進攻。因為,從益州到荊州,那是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可謂是順流而下,一瀉千里。

如果劉備抱著不成功便成仁的想法,直接率領大軍從益州順流而下直搗江陵,那陸遜自然是無法阻擋,只能在江陵和劉備展開生死決戰,而孫權也只能是叫苦不迭。因為,這種同歸於盡的打法,不管是劉備獲勝還是孫權獲勝,最終便宜的只能是曹丕。在這種背景下,孫權自然是害怕不已,只能一個勁的找劉備和談,其目的就是讓劉備別衝動。

至於劉備,剛開始雖然表現得一副氣吞山河的模樣,但後面卻是小心謹慎到了極致,因為劉備在出兵快半年後,他的大軍還停留在秭歸。在這種情況下,孫權自然明白劉備不過是虛張聲勢而言。另外,劉備前期所取得的勝利,不過是因為陸遜主動收縮戰線所導致的,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勝仗!


小玲子說點史


這正是孫權的高明之處!因為,孫權很清楚,只有孫劉聯盟才是抵抗曹魏的唯一出路。所以,孫權一直不希望與劉備開戰。即便開戰,也是一直尋求議和的機會。



其實夷陵之戰,孫權根本從一開始就不想打。在戰爭前期,孫權就多番派使者與劉備議和。只是劉備怒火攻心,加上開局就佔了優勢,因此根本不搭理孫權的求和。



於是,孫權只能將求和方針轉變成以戰促和。

孫權是個很有眼光的人物,更是個知人善任的君主。在這場夷陵之戰中,我們便能看到。他力排爭議,破格任命陸遜為帥。最終陸遜以一計漂亮火燒連營,成功擊敗了劉備大軍,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而擊敗劉備後,孫權的舉措更是體現了他的眼光。孫權從頭到尾都旨在以戰促和,因此夷陵之戰後,孫權並沒有乘勝追擊劉備的軍隊,而是派人慰問,還主動放還被吳軍俘虜的蜀軍將士。通過這些示好的舉動,極力修復孫劉的關係,再次維護了孫劉聯盟,從而避免了雙方繼續爭鬥,給曹魏以可乘之機。

所以,孫權戰勝劉備不過是手段,議和才是他的目的!


這些歷史要讀


孫權的求和,你不要把它理解成普通的國家投降的求和。孫權一直用這種方法,把曹操跟劉備玩弄在手掌之中。

他向曹操臣服,也向曹丕稱臣,還被曹丕封為吳王賜九錫。他向曹操稱臣的時候,曹操讓他送兒子過來,他鳥都不鳥。向曹丕稱臣的時侯一有機會他就去打曹丕。


你不要理解孫權向劉備求和就表示孫權怕了劉備。如果你這樣理解你就上了孫權的當,不要忘記曹操對孫權的評價是,生兒當如孫仲謀。孫權是個軟骨頭,你以為一代梟雄曹操會對他有如此高的評價嗎?

他的求和稱臣,就是一種委曲求全,一種外交手段,一旦時機成熟,他就會翻臉,這是他常用的。因為對於孫權來說,求和不求和無所謂的。他是很善於抓住機會,所以夷陵之戰孫權勝利了,

為什麼還要求和,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曹丕要打他,第二個他是為了鞏固勝利果實,給劉備一個臺階下,不要忘了劉備是怎麼死的,是被陸遜活活氣死的。

難道是真的求和嗎?只是暫緩之計,其實劉備死後,他們就開始增兵,準備謀圖巴蜀,這才有了永安託孤的時候,劉備突擊提拔李嚴鎮守永安。


知常容


在夷陵之戰中孫權大敗劉備,蜀漢損失慘重,劉備身心俱遭受嚴重打擊,益州內部形勢不穩,如果孫權趁得勝之勢猛攻益州,結果很難預料,但孫權卻不能。

絕不是孫權不想這樣做,更不是孫權的胸懷有多麼寬廣,而完全是現實形勢所迫,使他不得不趕緊收手,這一點劉備看得非常清楚,身在白帝城的劉備曾給陸遜寫過一封信,信中說:“賊今已在江陵,吾將復東,將軍謂其能然不?”劉備說是的曹丕正準備進攻孫吳,而這絕不是劉備編造的虛假情報。

孫權敢於偷襲荊州,有一個重要前提,就是與曹魏方面和好。曹操還在時,孫權便主動示好,還勸曹操稱帝,表示自己要效忠。曹丕稱帝后,孫權第一時間表示擁戴,曹丕封孫權為吳王,因為如此孫權才敢跟劉備放手一搏。

夷陵之戰後,孫權立即向曹丕上表報告此戰經過,《吳歷》記載孫權“具上破備獲印綬及首級、所得土地,並表將吏功勤宜加爵賞之意”。曹丕接到報告,馬上派特使前往慰問,帶來了贈送給孫權的鼲子裘、明光鎧、騑馬等物,曹丕寫過一部《典論》,自己很得意,他在白色帛絹上親筆抄了一份贈予孫權。

曹丕在詔書中要求孫權再接再厲:“今討此虜,正似其事,將軍勉建方略,務全獨克。”但曹丕還提出一件事,這讓孫權很頭痛,那就是送質子。

早在孫權受封為吳王時,曹丕已經提出過這個要求。你表示效忠,表示稱臣,不能只動嘴皮子,不能只得好處不付出,曹丕要孫權付出的,就是送兒子到洛陽當人質。

孫權當然不願意,當年他剛接班時孫吳力量還很弱,曹操就提出過這個要求,孫權堅決不答應,現在孫權的力量壯大了若干倍,曹丕再提,孫權豈能答應?

孫權想了很多辦法去拖延,但拖得了初一,拖不過十五,夷陵之戰後曹丕又提,孫權仍舊不行動,這一下惹惱了曹魏的大臣們,曹魏三公聯名上奏,歷數孫權十五大罪狀,要求曹丕給予討伐。

曹魏三公認為,孫權這個吳王已事實上成為藩國,“削藩”是當務之急,他們在聯名上奏中指出:“權為犬羊之姿,橫披虎豹之文。”打扮得像個喜羊羊,實際上是灰太狼,所以最終走向叛亂是必然的事,必須早做準備,建議免除孫權的官職,由大鴻臚卿削去他的封爵、食邑,並逮捕治罪。

曹丕這時也對孫權徹底失去了耐心,他派侍中辛毗、尚書桓階為特使,去給孫權最後一次機會,要求孫權盟誓、送質子,孫權“辭讓不受”,曹丕大怒,立即討伐。

曹魏黃初三年(222年)9月,也就是夷陵之戰剛結束一個月,曹丕就調集三路大軍向孫吳發起了進攻:

  • 第一路向洞口,由徵東大將軍曹休、前將軍張遼、鎮東將軍臧霸率領;

  • 第二路向濡須口,由大將軍曹仁率領;

  • 第三路向南郡,由上大將軍曹真、徵南大將軍夏侯尚、左將軍張郃、右將軍徐晃率領。

曹丕御駕親征,到達南陽郡郡治宛縣。看到曹丕動了真格,舉全國之精銳要與自己來一場總決戰,孫權有些緊張了,他趕緊做出相應部署以應對曹軍的攻擊。

儘管做出了部署,但孫權仍極不情願打這一仗,夷陵之戰剛結束,各部人馬尚未完全歸位,將疲兵勞,能不打就不打,現在能不打儘量晚點兒打。經過一番思考,孫權決定向曹丕再說一次軟話,希望化解這一戰。

孫權以極為謙卑的口氣向曹丕上書,要求給個機會以“求自改厲”。孫權在上書中說:“若罪在難除,必不見置,當奉還土地民人,乞寄命交州,以終餘年。”

鑑於孫權謙卑的態度,曹丕也願意化干戈為玉帛,只是這次他學聰明瞭,沒有輕易相信孫權的話,曹丕給孫權回了一封長信,信中先稱讚孫權“討備之功”,之後大敘“君臣之義”,表示“朕之與君,大義已定,豈樂勞師遠臨江漢”。

但這些只是客套話,曹丕隨後話鋒一轉:“若君必效忠節,以解疑議,登身朝到,夕召兵還。此言之誠,有如大江!”繞來繞去,又繞回到質子問題上,孫權知道除了一戰已沒有別的辦法。

於是孫權下令棄用曹魏的年號,改建年號黃武,以示與曹魏徹底分裂。同時,孫權派太中大夫鄭泉趕往白帝城,面見劉備,請求復和。


南門太守


孫權向劉備求和主要原因有三個:

1:襲取荊州的戰略目的已經達到沒必要擴大戰爭

我們知道夷陵之戰爆發的原因是孫權背棄了孫劉聯盟投奔了曹魏,在關羽攻打樊城的時候孫權趁機襲取了荊州並殺死了關羽。關羽的死和荊州的丟失讓劉備失去了理智才貿然決定伐吳的。

事實上孫權之所以背棄劉備是因為雙方在荊州領土上的爭議難以通過外交來解決,而鎮守荊州的關羽對孫權的態度又一向很惡劣。綜合上面的因素孫權最終還是背棄了劉備,不過孫權的目標只是奪回荊州並沒想到和劉備血拼。因此在得到荊州之後孫權也不想和劉備將戰爭擴大化,於是當劉備伐吳的時候孫權這才主動的向劉備求和。

2:察覺到了魏國要襲擊東吳的軍事動向

我們說孫權降魏其實只是一種戰略手段,在拿下荊州之後他一直監視著魏國的軍事行動。當劉備伐吳的時候孫權最為擔心其實並不是和蜀國而是北邊虎視眈眈的魏國。為了陷入兩面作戰的被動局面孫權只得向劉備求和。

3:吳蜀兩國只有聯盟才能和魏國抗衡

作為吳國的君主孫權當然很清楚他和蜀國最終還是要走上結盟的道路,因為魏國的實力要遠超過蜀國和吳國,吳國要延續國祚必然要聯合蜀國才能與魏國抗衡。如果吳國和蜀國自相殘殺那麼魏國很有可能就會坐收漁翁之利一統天下。


歷史戰爭


孫權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形勢所逼,做出的明智選擇,否被孫權就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了,甚至他們都會被曹魏被滅了。

一、失去先機,再戰無益。夷陵之戰,劉備慘敗,被吳軍一路追趕,但當劉備到了白帝城在援兵到來之後,劉備終於穩住了陣腳。而吳軍也已經失去了時機,再戰吳軍也不會討到好處。

二、魏軍虎視眈眈,隨時準備出手滅掉蜀國和吳國。在劉備和孫權打仗的時候,一旁的強敵魏國作壁上觀,虎視眈眈,隨時準備來一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孫權擔心在和劉備拼個兩敗俱傷的時候,被魏軍一舉殲滅。因此,孫權率先向劉備求和。

總之,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魏國作為三國最大的勢力,是劉備和孫權的最大威脅,再一次促使他們握手言和,做成聯盟,共同抗擊曹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