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明明孙权打胜仗,为何还率先向刘备求和?

完美life



夷陵之战孙权大获全胜,为何还要向刘备求和?

捷报洛阳鞭马去,伤亡彼此是孙刘。刘备攻取汉中,关羽为了策应刘备,率荆州军北伐,然而曹操却勾结东吴,吕蒙偷袭荆州,并斩杀关羽。彰武元年(221年),刘备为了给兄弟报仇,率举国之兵讨伐东吴,蜀军所到之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东吴节节败退。孙权再次起用陆逊为兵马大都督,陆逊采取佯败撤退,以退为进的策略,逐渐让刘备军成为骄兵退守到夷陵地区时,吴军身后基本都是江东腹地,而且身后也只有最后一道山川屏障,一但蜀军越过,将会一马平川,吴军将无险可守。


而偏偏在此时,正直夏季,天气炎热,刘备军为了避暑,把营寨安扎在山体丛林茂密之处,并且沿江连营七百里,就连很多水军也上岸。陆逊看后,觉得决战时机已经到来,于是命全军携带引火之物,火烧刘备军,由于枯枝败叶干燥,一点即燃,顷刻间刘备军葬身火海,正是火借风势,风助火威,连营七百里化为乌有,刘备损失军师、上将数十人,将士绝大部分战死,不得不退回白帝城。然而正在此时,孙权却派遣诸葛瑾前去白帝城,向刘备求和,请求他联吴抗曹,这究竟是为何?以下笔者做简要分析。


首先夷陵之战后,曹丕对东吴虎视眈眈,蠢蠢欲动,只有维持三足鼎立的局面,东吴才会安全。夷陵之战后,东吴大获全胜,又得到了荆州,可以说是势力大增,然而又为何还要向刘备求和呢?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东吴强大只是相对于战败的刘备,真正强大的还是江北曹丕,可以说当时蜀吴联合起来都比不上曹魏。

而夷陵之战后,天下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刘备一败涂地,几乎没有东山再起的可能,东吴便的愈发强大,然而这确实曹魏朝思暮想的结局,只有孙刘两家成为仇家,曹魏才可以顺势挥师南下,一举平定江南。因为这个时候蜀国不会再援助东吴,东吴也不可能是曹魏的对手,而这也正是司马懿的策略。


孙权想要得到荆州,而曹丕对荆州甚至东吴早已垂涎三尺。正当陆逊追击刘备的时候,曹丕就已经调集三路大军蠢蠢欲动,孙权是个明白人,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孙权非常明白,如果不与刘备结盟,吴国就会有灭国的危险,他自然没有能力对抗曹魏。于是孙权这才派遣诸葛瑾到白帝城,与刘备握手言和,请求再次联吴抗曹,这一切都在情理之中。


其次东吴虽然大获全胜,然而东吴的战略目标并不是灭掉蜀国,而整个过程中,孙权是有愧于刘备的。

东吴虽然在夷陵之战胜利,然而并不想灭掉蜀国,甚至孙权更明白,益州道路崎岖、山川纵横,易守难攻,东吴又都是水军,不擅长路战,因此吴军也不可能吞并蜀汉。如果这个时候东吴惹怒了刘备,曹操偷袭荆州,孙权估计没有能力保住荆州。孙权也十分明白,魏蜀吴三国失去任何一方,另两个也不会长久并存。因此在这个关键时期,只有联合蜀国,抗击魏国,才能保全吴国。


再者说吕蒙偷袭荆州,也是东吴违背盟约,关羽被东吴所杀,这也是事实,而在夷陵之战,东吴又不知杀害了多少蜀军,因此在孙权心里,他是有愧于刘备的,至少吴军兴兵伐蜀这是出师无名。在当时孙权的所作所为,足以被天下人耻笑的了,言而无信,以后谁还会愿意与他结盟。而东吴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就是占领荆州,这也是东吴与刘备最大得矛盾,既然东吴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孙权主动向刘备求和,也可以看成是一个认错的态度,这也多少会让世人对孙权有好的看法。因此孙权向刘备求和,是明智之举。

你是如何看待孙权的?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三国逐鹿


孙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政治人物,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已的利益。

赤壁之战,孙权为了保全江东,联合刘备,不惜与当时天下势力最强大的曹魏对抗,孙权不愿意跟刘琮一样投降,那是因为他有雄心壮志。



赤壁之战后,孙权为了孙刘联盟的稳定,拒绝了周瑜软禁刘备的建议,不是因为孙权与刘备有多好,那是因为北方的曹魏虽在赤壁之战中败了,但实力仍是天下最强的,必须联合刘备才能对抗曹魏。

刘琦死后,刘备接管刘琦的军队,并接任荆州牧,孙权将自已年仅20岁的妹妹嫁给当时已经49岁的刘备,不是因为刘备有多么帅,而是因为孙权想要笼络刘备共抗曹操。

刘备向孙借南郡,孙权答应了,不是因为孙权有多么慷慨大方,而是因为孙权把战略重心放在东边的淮南及合肥一带,想让刘备在荆州地区抵御曹魏来自北方的压力。



孙权想把自已的女儿嫁给关羽的儿子,估且不论孙权比关羽小22岁,那孙权的女儿得比关羽的儿子小多少,不是因为孙权看上了关羽,而是因为孙权想笼络关羽这员虎将。

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孙权暗中联合曹魏,置孙刘联盟于不顾,偷袭荆州,杀关羽,夺取蜀汉在荆州的全部地盘,不是因为孙刘有同盟,孙权就不会动手,而是因为孙权为了东吴的利益,为了自已的利益,撕毁盟约,向自已曾经的盟友暗下杀手。

孙权在襄樊之战前后不惜向曹魏低头称臣,不是因为孙权真心归降曹魏,也不是因为孙权良心发现,而是因为孙权夺了刘备的地、杀了刘备的人,必然会带来刘备的报复,而孙权认为自已不能两线作战,所以必须和一方,打一方,与刘备开战,必然要与曹魏议和。



夷陵之战,孙权明显打了胜仗,却还要和刘备议和,不是因为孙权害怕,也不是因为孙权不可思议,而是因为孙权压根就没有真心归降曹魏,解除了刘备的威胁,随之而来曹魏迟早会发现孙权的计谋,曹魏一定会来进攻孙权,与曹魏开战,那么必然要与刘备议和。

因为孙权是个政治人物,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保证自已的利益,保证东吴的利益,和感情无关,和面子无关。为了利益,今天可以向曹魏称臣,明天就能向刘备议和。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尤其是国与国之前更是如此。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孙权大败刘备之后主动向刘备求和,按道理应该乘胜追击才是,那孙权为什么打赢了还怕了呢?


当时孙权虽然打了胜仗,赢了刘备,但刘备被削弱了,北边的曹魏自然而然把东吴当成了最大的敌人,东吴就成了曹丕的主要对手,而之前这个主要对手是刘备。

若是不主动求和,继续得罪刘备,不排除刘备和曹丕一起连起手来,要知道蜀国吃了夷陵的亏,东吴还欠着曹魏赤壁的债。若是魏蜀联手,东吴是完全没有机会的,老家都要被灭了。

更何况当时刘备兵败时,曹丕就已经要攻打东吴了,这时还去打刘备,不是好出路。搞不好还会被俩家夹击,像关羽一样。对自己有利,不排除魏蜀俩家也会联手。其实当时吴虽然胜了,但处境比刘备还要凶险,向刘备求和是孙权唯一的出路。毕竟自己势力太小,如果不和刘备联手,是不可能保持鼎足之势的。


除此之外,夷陵之战后,刘备虽惨败,但东吴也受到了很大打击,需要时间去恢复,如果这时候不讨好刘备,乘刘备新败去求和给足刘备面子,这样也能缓解下他的怨气,再次维持联盟

说到底还是为了自己利益,为了联合起来维持鼎足之势,对抗大敌曹魏。


夏目历史君


在正史《三国志卷三十二》,也就是蜀汉昭烈帝刘备的个人传记中,有这样的一段匪夷所思的记载:

秋八月,收兵还巫。孙权闻先主住白帝,甚惧,遣使请和。先主许之,遣太中大夫宗玮报命。——《三国志·先主传》

这一段的大意是,刘备在夷陵惨败之后,东吴主动退兵。当孙权听说刘备驻扎在奉节白帝城后,很是害怕。于是主动派使者赴蜀与刘备讲和。刘备同意了孙权的求和请求,并且还派了使者进行回访

很多人对这一段记载很费解,东吴明明打了胜仗,但是孙权却先向刘备求和。他是不是有神经病啊!?

这个事情如果不了解当时的时代大环境,真的会给人一种孙权纯属是自抽耳光,精神分裂的感觉。但只要结合史料进行分析,便不能理解孙权为何会做出这种选择了。



先简单的捋一下这个事件的时间表:

公元221 年农历七月,刘备以为关羽报仇为借口,挥兵东征孙权。孙权求和不成后,决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两线作战,一面派陆逊率军应战。魏国当时接受了孙权求和的请求,但是没有派兵支援东吴。谋士刘晔曾经建议曹丕伐吴,但是也被曹丕否决了。

公元222 年农历六月,夷陵之战结束,刘备惨败,退回秭归。

夏六月,黄气见自秭归十馀里中,广数十丈。后十馀日,陆议大破先主军於猇亭,将军冯习、张南等皆没。先主自猇亭还秭归。——《三国志·先住传》

公元222 年农历八月:刘备败退回白帝城后扬言要报复,东吴陆逊派使者回敬刘备。当时双方都在互打嘴炮,谁都没有能力先打对方。因此,夷陵之战后,孙权并没有立即向刘备提出讲和。

但是一个月后,风云突变!

公元222 年农历九月:曹丕以孙权对自己不是真心臣服为由。下旨起倾国之兵攻吴,魏军从洞口、濡须、南郡,兵分路三伐吴。

秋九月,魏乃命曹休、张辽、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须,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围南郡。——《三国志·吴主传》

公元222 年农历十月:孙权为了缓解与刘备的关系,避免汉、魏夹击自己,派出使者赴白帝城向刘备言和。刘备派太中大夫宗玮赴吴回报孙权。

冬十月,诏丞相亮营南北郊於成都。孙权闻先主住白帝,甚惧,遣使请和。先主许之,遣太中大夫宗玮报命。——《三国志·先主传》

公元222 年农历十一月:东吴大将吕范遭遇不利,吴军损失数千人。

冬十一月,大风,范等兵溺死者数千,馀军还江南。——《三国志·吴主传》

公元222年农历十二月:孙权面对曹魏的巨大军事压力,再次派使者郑泉回报刘备,以缓和外部压力。

十二月,权使太中大夫郑泉聘刘备于白帝。——《三国志·吴主传》

公元223 年农历三月:东吴击退魏军。

三月,曹仁遣将军常彫等,以兵五千,乘油船,晨渡濡须中州。仁子泰因引军急攻朱桓,桓兵拒之,遣将军严圭等击破彫等。是月,魏军皆退。——《三国志·吴主传》

公元224 年农历四月:刘备病死白帝城,享年63岁。

夏四月癸巳,先主殂于永安宫——《三国志·先主传》



从以上事件线上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刘备败退白帝城后,不到两个月时间,曹丕就派遣三路大军南下攻吴。刘备当时刚经历夷陵大败,只能扼守白帝城,防守尚可,但进攻恐怕是无能为力了。然而对于孙权来说,他不能不防着刘备。就算刘备没实力进攻,但在曹丕三路南下的紧急时刻,凡事总要预防万一

孙权当时要全力对付曹丕,而一旦与曹魏的战争打的不顺,时间拖得太长了,刘备在白帝城缓过劲来了,刘备再派大军东下,东吴该怎么应对?

事实证明,孙权的担心是很对的。因为魏军从当年九月一直战至第二年的三月才退,这一战整整打了六个月!

要知道,半年的时间,不可确定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孙权在做出通盘的考虑后,主动派人去刘备那里试探,主动派人去与刘备和好。不仅是很正常,也是很有政治眼光的一个行为



另外,关于孙权向刘备求和的说法,其实也不准确。

夷陵之战后,孙权并没有急着求和。后来曹丕伐吴后,孙权才开始打算求和。但当时孙权也只是遣使打听消息,也就是先看看刘备是个什么态度。后来刘备没有杀使者,并且还回派了使者,这一举动让孙权不安的心情稍稍有所缓解。

到了后来曹丕亲征,吴军大败。孙权的不安心情再次涌上心头,于是孙权开始正式与刘备开始接洽,于是在刘备病死前,东吴才与蜀汉有了实质性的和解。

再后来双方互访后,于是心照不宣,开始打默契球,使得曹丕南下进攻东吴,这段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孙、刘基本上相安无事。

我们现在之所以会有夷陵之战刘备败了,孙权却主动求和的错觉。是因为《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先主传》中记载『孙权闻先主住白帝城,甚惧,遣使请和。』的这句史料,采用了春秋笔法,故意糊了两个关键点:

第一是陈寿没有交待时代背景,没写当时孙权正与北方曹丕开战。

第二是陈寿模糊了孙权的畏惧对象。以至于从表面上看,孙权好像是畏惧刘备,但是其实孙权畏惧的是曹丕。


因此总的来说。陈寿为了为尊者讳,在刘备的传记中用了春秋笔法。虽然历史上确实是孙权首先向刘备进行沟通的,但是孙权沟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受到两面夹击,而不是因为单纯色害怕刘备而求和。

另外,再说点与本问题无关的内容。研究三国历史,必看《三国志》。但是看《三国志》有一个很大的忌讳,叫做“读本传”。

这个忌讳说白了,就是《三国志》作者陈寿在给三国人物书写传记时,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夸大这个人在历史上的地位。

也就是说,如果只看本传的话,人物的形象会很完美(除了袁绍、袁术这些不入陈寿法眼的倒霉蛋外),人物的功绩会有一定的夸张化描写。

比如说,前面分析的孙权怕刘备,主动求和的记载。不能说没有这件事,但是描写的就明显很夸张。

还比如,在《满宠传》中,魏国扬州都督满宠多次大败孙权,动辄斩杀吴军万余人,这明显也是夸张描写。因为作者在著书时,直接引用了满宠上报给朝廷的战报数据。而这个数据明显就是扯蛋!因为孙权打仗一向很谨慎,死伤万余人,在孙权身上发生的几率几乎没有。并且后来满宠扛不住孙权了,主动要求拆除合肥旧城,另择地点修筑合肥新城,这明摆了就是满宠打不赢,想给自己找台阶下。而在《三国志》中,这些事实都被模糊化处理了。于是就有了满宠乃大破孙权的名将,而孙权是个渣渣形象的记载。

再比如,在《乐进传》中,记载了乐进在赤壁之战前后打败关羽的史料。但是在关羽自己的本传《关羽传》中,却找不到相关被乐进击败的记载。对此,该怎么理解呢?

后从平荆州,留屯襄阳,击关羽,苏非等,皆走之,南郡诸县山谷蛮夷诣进降。——《三国志·乐进传》
曹公追至当阳长阪,先主斜趣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曹公引军退归。先主收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三国志·关羽传》


这个现象,就好比抗战的时候,同样的一场会战。日军给出的战报和国军的战报,会有天壤之别。如果只看日军的战报,会觉得国军不堪一击;如果看国军的战报,也会觉得日军损失惨重。

所以想要得到真实的战报,真实的历史。一定要结合两方的数据,再加以分析,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合理的数据。而盲目的只相信一方,直接无视另外一方,只会得出盲人摸象的结果。


Mer86


孙权的求和,那是一点诚意都没有。因为,孙权一个劲的要和刘备和谈,但却只字不提归还荆州的事情,这不是在糊弄刘备吗?如果孙权真的诚心想求和,那就赶紧把占领的荆州地区吐出来。总而言之,关二爷已经是人死不能复生,但抢走的地盘还是可以还回来的吧,可结果呢?

事实上,孙权向刘备求和,不过是在稳定刘备的情绪,免得他盛怒之下做出不顾后果的事情出来。换句话说,冲动是魔鬼,千万别冲动。因为,对于孙权而言,他并不害怕刘备前来进攻,他真正害怕的是,刘备不顾一切后果的进攻。因为,从益州到荆州,那是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可谓是顺流而下,一泻千里。

如果刘备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想法,直接率领大军从益州顺流而下直捣江陵,那陆逊自然是无法阻挡,只能在江陵和刘备展开生死决战,而孙权也只能是叫苦不迭。因为,这种同归于尽的打法,不管是刘备获胜还是孙权获胜,最终便宜的只能是曹丕。在这种背景下,孙权自然是害怕不已,只能一个劲的找刘备和谈,其目的就是让刘备别冲动。

至于刘备,刚开始虽然表现得一副气吞山河的模样,但后面却是小心谨慎到了极致,因为刘备在出兵快半年后,他的大军还停留在秭归。在这种情况下,孙权自然明白刘备不过是虚张声势而言。另外,刘备前期所取得的胜利,不过是因为陆逊主动收缩战线所导致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胜仗!


小玲子说点史


这正是孙权的高明之处!因为,孙权很清楚,只有孙刘联盟才是抵抗曹魏的唯一出路。所以,孙权一直不希望与刘备开战。即便开战,也是一直寻求议和的机会。



其实夷陵之战,孙权根本从一开始就不想打。在战争前期,孙权就多番派使者与刘备议和。只是刘备怒火攻心,加上开局就占了优势,因此根本不搭理孙权的求和。



于是,孙权只能将求和方针转变成以战促和。

孙权是个很有眼光的人物,更是个知人善任的君主。在这场夷陵之战中,我们便能看到。他力排争议,破格任命陆逊为帅。最终陆逊以一计漂亮火烧连营,成功击败了刘备大军,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而击败刘备后,孙权的举措更是体现了他的眼光。孙权从头到尾都旨在以战促和,因此夷陵之战后,孙权并没有乘胜追击刘备的军队,而是派人慰问,还主动放还被吴军俘虏的蜀军将士。通过这些示好的举动,极力修复孙刘的关系,再次维护了孙刘联盟,从而避免了双方继续争斗,给曹魏以可乘之机。

所以,孙权战胜刘备不过是手段,议和才是他的目的!


这些历史要读


孙权的求和,你不要把它理解成普通的国家投降的求和。孙权一直用这种方法,把曹操跟刘备玩弄在手掌之中。

他向曹操臣服,也向曹丕称臣,还被曹丕封为吴王赐九锡。他向曹操称臣的时候,曹操让他送儿子过来,他鸟都不鸟。向曹丕称臣的时侯一有机会他就去打曹丕。


你不要理解孙权向刘备求和就表示孙权怕了刘备。如果你这样理解你就上了孙权的当,不要忘记曹操对孙权的评价是,生儿当如孙仲谋。孙权是个软骨头,你以为一代枭雄曹操会对他有如此高的评价吗?

他的求和称臣,就是一种委曲求全,一种外交手段,一旦时机成熟,他就会翻脸,这是他常用的。因为对于孙权来说,求和不求和无所谓的。他是很善于抓住机会,所以夷陵之战孙权胜利了,

为什么还要求和,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曹丕要打他,第二个他是为了巩固胜利果实,给刘备一个台阶下,不要忘了刘备是怎么死的,是被陆逊活活气死的。

难道是真的求和吗?只是暂缓之计,其实刘备死后,他们就开始增兵,准备谋图巴蜀,这才有了永安托孤的时候,刘备突击提拔李严镇守永安。


知常容


在夷陵之战中孙权大败刘备,蜀汉损失惨重,刘备身心俱遭受严重打击,益州内部形势不稳,如果孙权趁得胜之势猛攻益州,结果很难预料,但孙权却不能。

绝不是孙权不想这样做,更不是孙权的胸怀有多么宽广,而完全是现实形势所迫,使他不得不赶紧收手,这一点刘备看得非常清楚,身在白帝城的刘备曾给陆逊写过一封信,信中说:“贼今已在江陵,吾将复东,将军谓其能然不?”刘备说是的曹丕正准备进攻孙吴,而这绝不是刘备编造的虚假情报。

孙权敢于偷袭荆州,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与曹魏方面和好。曹操还在时,孙权便主动示好,还劝曹操称帝,表示自己要效忠。曹丕称帝后,孙权第一时间表示拥戴,曹丕封孙权为吴王,因为如此孙权才敢跟刘备放手一搏。

夷陵之战后,孙权立即向曹丕上表报告此战经过,《吴历》记载孙权“具上破备获印绶及首级、所得土地,并表将吏功勤宜加爵赏之意”。曹丕接到报告,马上派特使前往慰问,带来了赠送给孙权的鼲子裘、明光铠、騑马等物,曹丕写过一部《典论》,自己很得意,他在白色帛绢上亲笔抄了一份赠予孙权。

曹丕在诏书中要求孙权再接再厉:“今讨此虏,正似其事,将军勉建方略,务全独克。”但曹丕还提出一件事,这让孙权很头痛,那就是送质子。

早在孙权受封为吴王时,曹丕已经提出过这个要求。你表示效忠,表示称臣,不能只动嘴皮子,不能只得好处不付出,曹丕要孙权付出的,就是送儿子到洛阳当人质。

孙权当然不愿意,当年他刚接班时孙吴力量还很弱,曹操就提出过这个要求,孙权坚决不答应,现在孙权的力量壮大了若干倍,曹丕再提,孙权岂能答应?

孙权想了很多办法去拖延,但拖得了初一,拖不过十五,夷陵之战后曹丕又提,孙权仍旧不行动,这一下惹恼了曹魏的大臣们,曹魏三公联名上奏,历数孙权十五大罪状,要求曹丕给予讨伐。

曹魏三公认为,孙权这个吴王已事实上成为藩国,“削藩”是当务之急,他们在联名上奏中指出:“权为犬羊之姿,横披虎豹之文。”打扮得像个喜羊羊,实际上是灰太狼,所以最终走向叛乱是必然的事,必须早做准备,建议免除孙权的官职,由大鸿胪卿削去他的封爵、食邑,并逮捕治罪。

曹丕这时也对孙权彻底失去了耐心,他派侍中辛毗、尚书桓阶为特使,去给孙权最后一次机会,要求孙权盟誓、送质子,孙权“辞让不受”,曹丕大怒,立即讨伐。

曹魏黄初三年(222年)9月,也就是夷陵之战刚结束一个月,曹丕就调集三路大军向孙吴发起了进攻:

  • 第一路向洞口,由征东大将军曹休、前将军张辽、镇东将军臧霸率领;

  • 第二路向濡须口,由大将军曹仁率领;

  • 第三路向南郡,由上大将军曹真、征南大将军夏侯尚、左将军张郃、右将军徐晃率领。

曹丕御驾亲征,到达南阳郡郡治宛县。看到曹丕动了真格,举全国之精锐要与自己来一场总决战,孙权有些紧张了,他赶紧做出相应部署以应对曹军的攻击。

尽管做出了部署,但孙权仍极不情愿打这一仗,夷陵之战刚结束,各部人马尚未完全归位,将疲兵劳,能不打就不打,现在能不打尽量晚点儿打。经过一番思考,孙权决定向曹丕再说一次软话,希望化解这一战。

孙权以极为谦卑的口气向曹丕上书,要求给个机会以“求自改厉”。孙权在上书中说:“若罪在难除,必不见置,当奉还土地民人,乞寄命交州,以终余年。”

鉴于孙权谦卑的态度,曹丕也愿意化干戈为玉帛,只是这次他学聪明了,没有轻易相信孙权的话,曹丕给孙权回了一封长信,信中先称赞孙权“讨备之功”,之后大叙“君臣之义”,表示“朕之与君,大义已定,岂乐劳师远临江汉”。

但这些只是客套话,曹丕随后话锋一转:“若君必效忠节,以解疑议,登身朝到,夕召兵还。此言之诚,有如大江!”绕来绕去,又绕回到质子问题上,孙权知道除了一战已没有别的办法。

于是孙权下令弃用曹魏的年号,改建年号黄武,以示与曹魏彻底分裂。同时,孙权派太中大夫郑泉赶往白帝城,面见刘备,请求复和。


南门太守


孙权向刘备求和主要原因有三个:

1:袭取荆州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没必要扩大战争

我们知道夷陵之战爆发的原因是孙权背弃了孙刘联盟投奔了曹魏,在关羽攻打樊城的时候孙权趁机袭取了荆州并杀死了关羽。关羽的死和荆州的丢失让刘备失去了理智才贸然决定伐吴的。

事实上孙权之所以背弃刘备是因为双方在荆州领土上的争议难以通过外交来解决,而镇守荆州的关羽对孙权的态度又一向很恶劣。综合上面的因素孙权最终还是背弃了刘备,不过孙权的目标只是夺回荆州并没想到和刘备血拼。因此在得到荆州之后孙权也不想和刘备将战争扩大化,于是当刘备伐吴的时候孙权这才主动的向刘备求和。

2:察觉到了魏国要袭击东吴的军事动向

我们说孙权降魏其实只是一种战略手段,在拿下荆州之后他一直监视着魏国的军事行动。当刘备伐吴的时候孙权最为担心其实并不是和蜀国而是北边虎视眈眈的魏国。为了陷入两面作战的被动局面孙权只得向刘备求和。

3:吴蜀两国只有联盟才能和魏国抗衡

作为吴国的君主孙权当然很清楚他和蜀国最终还是要走上结盟的道路,因为魏国的实力要远超过蜀国和吴国,吴国要延续国祚必然要联合蜀国才能与魏国抗衡。如果吴国和蜀国自相残杀那么魏国很有可能就会坐收渔翁之利一统天下。


历史战争


孙权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形势所逼,做出的明智选择,否被孙权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甚至他们都会被曹魏被灭了。

一、失去先机,再战无益。夷陵之战,刘备惨败,被吴军一路追赶,但当刘备到了白帝城在援兵到来之后,刘备终于稳住了阵脚。而吴军也已经失去了时机,再战吴军也不会讨到好处。

二、魏军虎视眈眈,随时准备出手灭掉蜀国和吴国。在刘备和孙权打仗的时候,一旁的强敌魏国作壁上观,虎视眈眈,随时准备来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孙权担心在和刘备拼个两败俱伤的时候,被魏军一举歼灭。因此,孙权率先向刘备求和。

总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魏国作为三国最大的势力,是刘备和孙权的最大威胁,再一次促使他们握手言和,做成联盟,共同抗击曹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