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2018香港成全球IPO的NO.1,但小米美團等8成新經濟港股卻破發?

lxvvx


先回答第一問,因為美股溢價太高隨時會崩,而且次貸危機之後,美國證監會也提高了對於上市企業的監管要求。國內A股要麼是審核條件太高,要麼是無法提供雷軍想要的同股不同權的要求。這就導致了港股近幾年的大發展。

隨著美股次貸危機以後,美國股市的歷史長牛,前段時間美國股市的價格都已經是次貸危機之前的兩倍了,而在目前美聯儲開始啟動加息之後,可以看到全球股市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既然美國股市目前還處於明顯高位,那麼一旦出現崩盤,這對於上市企業的股票來說,承壓情況會尤其明顯。

第二個,美國股市或者金融部門在經歷上一次的金融風暴之後,美國證監會對於金融的監管是有明顯的加強的,不管對於財報的披露或者是各種合規性的調查都有加強,這對於渾水摸魚的企業來說加大了上市的難度。

那麼回到至於為什麼不選擇回A股,你隨便看一家國內上市公司的招股說明書,就知道,那些國外上市的公司在國內是沒資格上市的。國內A股的上市條件是必須已經出現盈利的,而不是一個很大的還在不斷虧損但有很“清晰”的盈利預期的公司。

那麼回到第二問,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上市公司跌破發行價。這裡你得知道一個非常驚人的數據,2018年,全球有93%的資產都是下跌的,更何況是本身就比較虛的股票市場。不光是新股跌破發行價,更多的是一些老牌大型企業,在經濟下行的衝擊下都跌得不要不要的。

至於為什麼今年的資產都跌得這麼厲害,那這又是另一個話題了,更多精彩內容可以點個關注!!!



周沛觀市界


美團、小米等公司上市時就估值偏高,上市後估值迴歸疊加全球進入熊市,破發是正常的。

而正因為在香港上市可以以高估值上市,所以很多公司都選擇在香港上市。

熊市就更難融資了,現在不抓緊的上市,拿到船票,更待何時?

大部分企業上市就是為了錢,估值越高,到手的錢越多,何樂而不為?


以小米為例

在招股過程中,小米遭遇到更多專業人士的質疑,雷軍則被迫繼續調低對小米的估值預期,最終將發行價確定在17港幣,估值約為550億美金,3838億港幣。現在股價13.68,總市值3089億港幣。

數萬計高價接盤的中小投資者被血洗,而小米創始人雷軍卻在小米這次IPO中獲得價值98.3億人民幣的股票獎勵,小米公司的早期投資人晨興資本與黃江吉、黎萬強、劉德、洪鋒等4位核心高管也已經成功套現近百億人民幣,安全離場。


新經濟≠估值高上天。

國內新股往往先來幾個十幾個一字板才開始跌,所以對破發這種事情感到很不正常。

但是香港美國這些成熟的股票市場,破發是正常的。

原因有很多,高估是致命傷。


進股之階


2018香港成全球IPO的NO.1,其實也不過是融資規模上的第一,這種第一也許對於交易所而言是榮光,但是對於場內市場而言並不那麼認可。

就香港股票市場而言,其實看似面向國際開放,容量巨大,但是縱觀港股這些年的成交額,其實也並不龐大,港交所數據顯示港股11月日均成交額跌破900億元至889.22億元,同時這些年港股幾乎每年融資額都是全球主要市場的融資前列,堆積了太多的企業,仙股很多,退市機制方面還是有待完善的。良性的IPO是要講究市場承受能力的,高速和大量的IPO也許是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資選擇,但是是需要建立在龐大的市場資金支持和場內有良性優勝汰劣機制下的,否則過多的IPO只會稀薄場內的資金,導致部分股票失血,而新股也因為“屢見不鮮”而顯得不那麼“金貴”,也就為新股的破發埋下了更大的可能性。

小米、美團最大的兩家新經濟IPO企業雙雙破發的一幕,一方面是香港市場的新股過多,投資者選擇多,另一方面是外資對於像小米、美團這兩大從國內興起的新經濟企業前景不認可,認為其IPO定價就已經偏高了所致。

源自風生焱起的個人分析,歡迎關注本賬號以便獲取更多財經知識


風生焱起


因為IPO數量多並不一定就是高估值


一般來說,如果市場高估值,那麼企業自然喜歡去上市。但是估值的高低並非是唯一的因素,小米倒是想要在A股上市,但是並不符合股權標準,無法在國內上市,在這種情況下,港股自然成為了很好的替代選擇。


另外,2018年全球股票市場都大跌,即使是在A股市場上,IPO破發的股票數量也不在少數,大行情導致股票的破發並不影響交易所作為上市目的地的選擇權。


除此之外,大家可以發現,在港股上市的標的主要還是以內地企業為主,因為需要上市的公司很多,但是內地A股堰塞湖還沒有得到解決,這種情況下,港股自然成為替代選擇,因為不管從地理位置還是監管、語言等方面來看,港股都是內地企業A股以外上市的絕佳選擇。這背後是中國轉型升級的表現,大量新企業開始上市,而且很多是資本密集型的企業,暫時未能盈利,資本要求退出塊,這時候港股雖然估值不高,但是至少上市以後可以滿足股東的要求。


以股易金


首先,這是兩個不同維度的問題。

香港作為全球自由港城市,其獨特的金融地位,決定了聯交所成為中外資本,尤其是中方資本在香港上市走向海外的一個必然橋頭堡的作用。這個現象成就了香港聯交所……香港成為全球IPO的NO.1.


其次,以小米美團的新經濟港股破發,這個說明了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這類經濟體的上市公司的真實價值遠低於其估值,另外反映了一個問題是最近國內經濟的不景氣,反應到了上市公司的股價上,或者說是小米美團的時機沒有選好。


移民專欄


香港的股票上市實行的是註冊制,所以新股上市相對要容易很多。今年新經濟股票在香港集中上市,上市的市值相對都比較高。破發的原因總結下來有幾點:

1.市值較高的股票集中發行,供過於求,導致上市之後就是破發

2.新經濟在上市之前有過多倫的融資,上市之很多機構已經有了幾倍甚至幾十倍的收益,所以會有一個減持套現的過程

3.新經濟上市的小米和美團等公司都面臨增長放緩,成長效應降速的過程


投資的價值


在全球貨幣緊縮政策下,股票是頭號受影響的資產,並且香港是成熟的市場,制度及監管比較健全和嚴格,不會受到遊資瘋狂炒作,香港接受的是全世界的資金比較開放,和大A不能同日而語,國內看的上的股票,國外資金並不一定看的上,還有就是香港及美股是雙向制度,允許做空;所以沒有絕對的資金和把握,還是小心為妙,港股遍地殭屍股,沒有散戶抬轎,就算你抄的老高,也賣不出去.


東北亞經濟


經濟具有周期性,其中貨幣金融週期舉足輕重。2008金融危機以來全球貨幣寬鬆週期已經結束。擴張週期豬都能飛上天,資產價格暴漲。緊縮週期對應經濟減速,市場出清。2018年港市IPO新高是因為企業缺錢,上市圈錢,挺過寒冬,在貨幣緊縮條件下破發也在預期之中。


交易實踐


香港的股票上市實行的是註冊制 所以新股上市相對要容易很多 今年新經濟股票在香港集中上市 上市的市值相對都比較高 破發的原因總結下來有幾點 市值較高的股票集中發行 供過於求 導致上市之後就是破發 新經濟在上市之前有過多倫的融資 上市之很多機構已經有了幾倍甚至幾十倍的收益 所以會有一個減持套現的過程 新經濟上市的小米和美團等公司都面臨增長放緩 成長效應降速的過程


福禧多


以賺股民錢為目的的上市,都是耍流氓。只能說他們人很聰明,在公司估值最高的時候上市,而不是最有發展前途的時候上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